首页 百科知识 经济与制度根源

经济与制度根源

时间:2023-03-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而父系社会的制度成为现代性别不平等的根源。个体家庭已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社会分工使女性脱离了社会生产劳动,男性是社会生产的主要劳动者。“私有制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源。”
经济与制度根源_现代社会学

三、经济与制度根源

人类社会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产生不同的家庭制度,不同的家庭制度下的家庭角色与社会经济角色决定了不同性别的家庭和社会地位。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而父系社会的制度成为现代性别不平等的根源。

母系社会是按母系计算世系血统和继承财产的氏族制度,是氏族社会的第一阶段。这一时期,妇女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对维系氏族的生存和繁衍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妇女在氏族公社里占有重要的地位,氏族首领以女性居多,氏族长安排氏族成员的生产和生活。

随着游猎生活的结束和定居农耕生活的开始,女性的生理弱性显现出来,她们的骨骼不如男性粗壮,肌肉不如男性结实,力度也明显比不上男性,她们要把更多的时间用于生儿育女。这样就使女性丧失了生产主动权,男子成了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当然占有者。生产主动权的失去,导致了妇女经济上的不独立,也带来了行为上的被动,丧失了掌握社会组织和政治权力的机会。于是,男性占据氏族的主导地位,父系氏族社会开始。

父系氏族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文化体系,也是人类历史发生的最深刻的变革之一,这种变革是同当时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男子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社会中心自然发生偏移,因此,从母系氏族社会发展到父系氏族社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父系氏族社会中,男性的财产权和社会地位高于女性,家庭婚姻关系也由母系氏族社会的“从妻居”改变为“从夫居”,子女自然不再属于母系氏族的成员而成为父系氏族的成员,成为父亲财产的继承者。在父系氏族社会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成果的有所剩余,一些人能够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并利用已占有的劳动财富役使他人,于是,贫富现象出现,私有财产开始萌芽。贫富悬殊的变化是阶级产生的基础,到父系氏族社会的后期,氏族社会开始走向瓦解,阶级社会开始出现。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私有制的产生是妇女受压迫的决定性因素,社会的从属和压迫是起因于被压迫的经济的从属。恩格斯认为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出现了剩余产品,这是私有制产生的基础。个体家庭已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社会分工使女性脱离了社会生产劳动,男性是社会生产的主要劳动者。因此,私有制的产生使男子在劳动中使用的土地、森林、牲畜等生产资料由男性占有,女性从此丧失了生产资料,使她们在经济上处于依赖男人的从属地位。家庭内的分工决定了男女之间的财产分配,剩余财产的分配和私有财产归男性所有。妇女在经济上的从属地位,导致了她们在政治上、人格上等一切方面的从属地位和被压迫地位。

恩格斯把人类的历史分为蒙昧、野蛮、文明三阶段。在蒙昧阶段,是“采集”社会,属“原始共产主义”时期,财产公共所有,男女性别角色和功能分化,男人狩猎,女人采集;婚姻关系是建立在自由开放的基础上的群婚制,男女处于平等地位。在野蛮阶段,牧群和农业用地所有制变成了一种决定性的权力之源。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两性关系以妇女的从属性为特征。男人们建立了父权制家庭,而这些父权制家庭能够聚敛地产、禽畜和奴隶。婚姻关系包括对偶婚制、纳妾制和一夫多妻制,婚姻处于男性的绝对控制之下。妻子的忠贞是保证子嗣的父亲纯正血统,因此丈夫为实施绝对控制权甚至不惜打死妻子。蒙昧和野蛮阶段属于集体财产时代。野蛮和群婚制因为无法清晰地确认个体的遗传地位,阻碍了个体私有财产制度的再生产。到文明阶段,大量财富集中于男子一人之手,且必须传给男子嫡系的子女,妇女的从属地位在一夫一妻制当中达到了顶峰,父权对妻儿实施严格控制,征服妇女,将她们限制在家庭领域。这并不是独立的过程,而是有赖于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发展。按照恩格斯的观点,一夫一妻制家庭是建立在丈夫对妻儿的统治之上的,其明显目的就是生育确凿无疑的出自一定父亲的子女;而确定出自一定的父亲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子女将来要以亲生的继承人的资格继承他们父亲的财产。由此可见,性别不平等起源于家庭和私有制,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和私有制,使妇女沦为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奴隶。不过,单从确认血亲关系和继承遗产的角度来看,即使没有现代基因诊断技术,一夫多妻制也依然能够实现。因此,家庭中的性别不平等是与“父权制”和以“父权文化”为核心的“家长制”关联更为密切。

马克思主义认为家庭以缩影的形式包含了一切后来在社会及其国家中广泛发展起来的对立。就是说公共领域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和意识和家庭私人领域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和意识是对应的,或者说是一脉相承的。恩格斯强调,社会性别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阶级关系:在历史上出现的最初的阶级对立,是同一夫一妻制下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对抗的发展同时发生的,最初的阶级压迫也是同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同时发生的。

由此可见,妇女受压迫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多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私有制的产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私有制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源。”“马克思的这一论述,像发现剩余价值秘密一样,从经济领域中探寻到男女不平等的关键所在”。[30]

总之,性别不平等起源于私有制,在家庭中孵化,父(男)权社会文化则维持和强化了这种不平等。由于文化是传统习俗的沉淀,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因此,尽管家庭会出现不断变迁,所有制形式可以发生某些变化,但是,性别文化观念的变迁却是一个漫长过程。因此,性别不平等的消亡必然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谋取性别平等的过程需要生活在不同家庭、不同文化氛围和不同制度中的男人和女人共同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