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会计和会计账户

会计和会计账户

时间:2023-04-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任务三 会计和会计账户单元引言: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内容复杂,经济业务千差万别,我们必须按照统一的会计语言——复式记账法,对经济活动过程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的核算和监督,向有关各方提供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

任务三 会计和会计账户

单元引言: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内容复杂,经济业务千差万别,我们必须按照统一的会计语言——复式记账法,对经济活动过程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的核算和监督,向有关各方提供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

任务描述:经济单位的资金运动过程和结果就是会计要进行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分析资金运动规律,科学地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在此基础上,掌握具体的会计核算方法。

任务分析:将会计对象划分成不同的会计要素,进行初步的分类,以满足会计信息报告的需要,然后在会计要素的基础上进行再分类——划分会计科目,并据以设置会计账户,以便分门别类地核算具体的会计业务,满足会计核算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账原理对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实现会计工作目的。

从上面的记录过程看,同学们是不是觉得复式记账法比较简单?其实不然,关键是这个案例是从同学们的记录行为来讲的,而同学们的收支活动内容非常简单,只有“要钱”、“花钱”这两个方面,所以我们记录的过程也比较简单。对于一个企业或单位来讲,就不是这回事了,在单位经济活动中,经济业务的复杂程度要比这个大学生的收支活动高得多,如涉及采购物资、实施生产、计算成本、销售产品、对外投资,等等。要想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我们首先要熟悉和了解每一个经济单位的经济业务特点及其资金运动规律,以及根据这些特点和规律设置哪些会计科目,账户体系怎样。不同的经济单位,由于经济活动内容不同和资金运动规律不同,会计科目的设置和账户体系也不完全相同,这就形成了不同的专业会计。

一、什么是会计

对会计的认识和理解,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观点。可以从会计是“一个人”的角度来理解,还可以从会计是“一个岗位”来理解,也可以从会计是“一种职业”来理解。但不管从哪个角度,我们必须科学地回答什么是会计。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组成部分,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对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的核算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预测和控制,向有关各方提供会计信息,促使单位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客观上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职能是会计的本质属性之一,是客观存在的。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一)会计的核算职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就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记录和报告等工作,从数量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为有关各方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也是会计管理的基础。任何单位进行经济活动,首先要求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记录、计算、整理、汇总,将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加工整理为会计语言,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报告,供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有关人员使用。

会计的核算职能具有以下特点:

(1)会计主要是利用货币计量,从数量方面反映经济活动,它可以采取三种量度:实物量度、劳动量度和货币量度。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可以综合计算劳动的耗费、生产资料的占有、收入的实现等,综合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所以会计主要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经济活动的数量方面进行反映。

(2)会计核算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特点。会计要反映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会计反映所提供的数据资料,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对初始资料进行分类、分析和汇总,使之转换成有条理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系统的而不是支离破碎的会计信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会计反映的内容要完整,不能有遗漏。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要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对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会计监督是经济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具有以下特点:

(1)会计监督主要是利用各种价值指标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通过会计核算,提供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价值指标,如成本、利润等,会计可以依据这些价值指标进行监督。例如利用成本指标,可以监督企业成本费用的开支情况,检查各个成本项目比计划超支还是节约,促使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利用成本、利润等指标进行会计监督,不仅能够检查企业的经济活动,而且可以对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和指导。

(2)会计监督包括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会计事前监督是指会计在参与编制计划和预算时,根据有关的法规、政策、制度,对未来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会计事中监督是指在日常会计工作中,以计划、预算及有关法规、制度为标准,对发生的经济活动检查其合法性、合理性,掌握计划、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有利或不利差异,以便采取措施,促使企业达到或超过计划、预算的要求。会计事后监督是指对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检查分析,查明完成或未完成计划的原因,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会计的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是密切结合、相辅相成的。核算是最基本的,是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监督就没有客观的依据;监督是在核算的过程中进行的,就是按照法规、政策的要求来控制经济活动的过程,没有监督,核算就失去了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的职能也在不断地拓展,在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的基础上,会计还要分析经济情况、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

三、会计对象与资金运动规律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社会再生产过程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相互关联的环节所构成,包括多种多样的经济活动。由于会计的主要特点是以货币为统一计量单位,它只能核算和监督再生产过程中可以用货币计量表现的那些内容。在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作为统一整体的再生产过程中的一切社会产品,即一切财产物资都可以用货币表现,而再生产过程中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和货币本身就称为资金。资金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形式是在不停地运动的,其表现为资金的筹集、投入、运用、耗费、增值、收回、分配等活动。资金运动贯穿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各个方面,哪里有财产物资(包括无形的),哪里就有资金和资金运动,就有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因此,概括地说会计对象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根据上述资金的定义,我们认为:从宏观经济活动上讲,资金是指国民经济中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形式;从微观经济活动上讲,资金是企业单位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的货币表现形式。所谓货币表现形式就是以货币为尺度对经济资源的计量。下面仅研究、分析微观资金运动规律。

企业单位所拥有的资金,随着生产经营活动而运动变化,表现为资金的耗费与收回,或资金的收入与支出。资金运动与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如制造企业的资金运动与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流通企业的资金运动与商品流通活动相结合。一方面资金运动反映了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另一方面资金运动又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制造企业资金运动的规律性表现得最为完整,最为典型。

(一)制造企业资金运动规律

制造企业的主要活动是从事产品生产。为了进行生产,必须筹集资金;为了取得生产所必需的劳动对象以及为了实现产品的价值,还必须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与生产有关的购销活动;此外还要将产品销售所实现的价值,进行初次分配;从事产品生产所耗费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则属于生产消费。由此可见制造企业的经营过程全面体现了再生产过程的四大环节,其经营活动都要借助于价值形态,以资金的形式进行核算和监督。制造企业的资金随着再生产过程的不断进行而不断地运动,同其他事物的运动一样,资金的运动也可以从相对静止状态和显著变动状态两方面进行考察。

1.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

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是指在某一特定日期(如月末或年末)考察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资金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一个企业所拥有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等资产,是由债权人和所有者提供的,因此债权人的求偿权和所有者(包括国家及其他投资者)的求偿权,恒等于企业的资产总额。

2.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

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主要有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资金的耗费与收回、资金的退出等形式。

(1)资金的投入。制造企业资金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分离的,要进行生产经营,必须有法定的资本金。资本金是指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注册资金。企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采取国家投资、各方集资或发行股票等方式筹集资本金,投资者可以用现金、实物、无形资产等向企业投资。此外,企业还可按规定向银行借入资金,以及一些临时吸收的各种应付未付、应交未交的款项。资金投入企业是资金运动的第一步。

(2)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由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所组成,资金运动要依次经过这三个过程,周而复始地进行。

供应过程是生产的准备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是原材料的采购与储存、固定资产的购置等,为了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企业要用货币资金建造厂房、购买机器设备和各种原材料,于是资金由货币资金形态转化为固定资金形态和储备资金形态。

生产过程既是产品的制造过程,也是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发生材料耗用、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工资和其他费用的支付等经济业务。于是资金又从储备资金、固定资金和货币资金等形态转化为生产资金形态。随着生产过程的继续进行,在产品加工成产成品,生产资金再转化为成品资金形态。

销售过程是产品价值的实现过程,也是再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将产品销售出去,取得销售收入,收回货币,资金又由成品资金形态重新回到货币资金形态。

资金从货币形态开始,顺序地经过供应、生产、销售过程,其表现形态依次转化为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再回到货币资金形态,称为资金循环。随着生产经营活动不断地进行,上述资金循环形成资金周转。

(3)资金的耗费与收回。在制造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中,从资金形态变化的角度进行考察,表现为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从资金数量变化的角度来考察,则表现为资金的耗费与收回。所谓资金的耗费,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如制造产品消耗掉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的价值,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和其他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各阶段耗费的资金,最后必须通过销售收入才能得到补偿,并使新创造的价值得以实现。在销售过程,资金除了有耗费以外还有收回。资金耗费与资金收回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得以不断进行的条件。

(4)资金的退出。处于周转中的资金,有时会离开周转,退出企业,如企业按规定上缴国家税金,归还银行借款,支付利息,归还应付账款等。资金退出企业,不再参加周转。

制造企业资金运动规律可用图2-3-1表示。

图2-3-1 制造企业资金运动规律

(二)流通企业资金运动规律

流通企业要顺利地进行经济活动,也必须拥有一定的财产物资作为经营活动的基础。这些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是流通企业的资金,流通企业从不同渠道筹集资金,开展购销活动,把工农业生产部门生产的产品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这个转移是通过流通企业购进、储存、销售等环节来实现的。流通企业的资金运动也可以从资金投入、循环与周转、耗费与收回、退出等方面来考察,但流通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有其自身的特点。流通企业的经营活动只有买和卖,它的资金循环与周转主要表现为商品购进与商品销售两个阶段。在商品购进阶段,资金由货币资金形态转化为商品资金形态;在商品销售阶段,资金由商品资金形态再转化为货币资金形态,最终实现产品的价值。由于商品的购进和销售都要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在销售过程中又会取得销售收入,销售收入除用以抵补已售商品的进价成本和各项费用支出外,还要按照规定上缴税金。由此可见,流通企业组织商品流通和分配,也属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组成部分。随着流通企业的经营活动不断进行,流通企业的资金沿着货币资金—商品资金—货币资金的轨道,周而复始地循环,形成流通企业的资金循环和周转。

流通企业资金运动规律可用图2-3-2表示。

图2-3-2 流通企业资金运动规律

(三)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动规律

行政事业单位是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总称。一般来说,行政事业单位是非物质生产部门,不直接从事物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但为了完成国家所赋予的任务,必须具备一定数量的财产物资,这些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即其价值方面)包括货币本身,称为预算资金。行政事业单位所需要的资金,大部分由国家财政拨款。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部分单位在核拨经费以外自行组织一些收入,增加经费来源;行政事业单位一方面按照预算规定从国家取得经费拨款,同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取得事业收入,形成单位的预算资金来源;另一方面按照预算规定的用途、开支标准和各项财经制度,办理各项经费支出,如支付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设备购置费、公务费、房屋修缮费等,形成单位预算资金运用,尚未使用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库存材料以及购建的固定资产,就是单位预算资金结存。因此,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运动规律就是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领拨、使用及结存。预算资金运动一般不存在资金循环和周转问题。

四、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成分。我们所讲的会计要素是特指的大类,会计报表所列示的具体事项则称为项目。对会计要素的进一步具体分类,则是会计科目,这一部分内容我们将在下面讲述。

我国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将会计要素划分为六个,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1.资产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控制一定数量的资产,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条件。资产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1)资产的特征主要包括:

①资产是一种经济资源,即可以作为要素投入到生产经营中去。这就把资产同一些不能再投入作为生产经营要素的耗费项目区分开来。

②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所形成的。也就是说,资产必须是企业现时存在的、占有的财产物资,是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或交易的结果,而不是未来的经济活动或交易可能产生的结果,预期的资产不能作为资产确认。

③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一项资源要确认为企业的资产,一般企业要拥有其所有权,企业可以任意调度使用。企业中可能有一部分以特殊方式形成的资产,虽然企业不拥有其所有权,但能够实际控制,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也应作为企业的资产予以确认。

④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这是资产的本质特征。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凡是能够给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都可以称为资产。资产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没有使用价值,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的物品,不能确认为资产。

(2)资产的分类主要包括:

①资产按其存在形态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前者是指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如原材料、固定资产等;后者则是不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如商标权、专利技术等。

②资产按其是否表现为货币形态可分为货币资产和非货币资产。现金和银行存款等属于货币资产,货币资产以外的资产则是非货币资产,如原材料、产成品等。

③资产按其流动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具体可分为流动资产、长期债券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非流动资产等类别。

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出售或耗用的资产。小企业的流动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短期投资,是指企业购入的能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1年(含1年)的投资,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应收及预付款项,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债权,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应收款项和预付款项。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以及农业小企业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消耗性生物资产,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消耗性生物资产等。

长期债券投资,是指企业购入的在1年内(不含1年)不能变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债券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企业准备长期(通常在1年以上)持有的权益性投资。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企业的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农业小企业为生产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资产,包括:土地使用权、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等。

(3)资产的确认条件。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还应当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①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②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2.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除投资者投入以外,向银行或金融机构借入资金也是一个重要来源。另外,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购买材料、接受劳务而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由于接受投资者投入资金而应付给投资者的利润以及应交纳的税费、应付职工薪酬等都属于企业的负债。

(1)负债的特征主要包括:

①负债是由企业过去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引起的目前存在的债务,通常是企业为取得所需要的材料、货物或劳务而形成的,如从银行借款或赊购商品等。企业预期在将来要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可能产生的债务,不能确认为负债。

②负债是要在将来支付的经济责任。负债的本质是经济责任。负债是现时存在的,由过去的经济活动所形成的当前的经济责任。这种责任将来必须用交付资产或提供劳务等方式来偿还,从而引起未来经济利益流出。不应由企业承担的,不能列为企业的负债,如企业的投资者以借款向企业投资,借款虽然是负债,但由于不应由企业承担,所以不能属于企业的负债,而应由投资者承担。

③负债必须在规定日期偿还,有确切的收款人和偿还日期。负债是在约定时间必须偿还的债务,其偿还日期、收款人及具体金额在发生或形成之时就已由合同、法规等所规定或制约,即有确切的收款人、偿还期限和具体金额。企业将来可能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经济责任,其金额、偿还日期都难以确定,因此不能将其列入负债。

(2)负债的分类。负债按照其偿还速度或偿还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预计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清偿的债务,具体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等。

流动负债的共同特点,一是偿还期短(不超过1年或一个营业周期),故又称短期负债;二是到期必须用流动资产或新的流动负债偿付;三是它们主要因企业的营业活动而产生,如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赊购存货而产生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前预收的货款,各种应交税费,企业内部结算形成的应付职工薪酬等。小部分流动负债,如短期借款、应付利润,则随企业的融资及利润分配活动而形成。

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应当归类为非流动负债,具体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3)负债的确认条件。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还应当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①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②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具体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1)所有者权益的特征主要包括:

①所有者权益表明了企业的产权关系。所有者对企业的投资,形成了企业资产的主要来源,从而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了资金方面的保证。同时因为投资者拥有所有权(或者产权),说明企业是归投资者所有的,由此派生出投资者参与或委托管理权以及利润的分配权等相应的权益。

②所有者权益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期间不需要归还。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这是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一个主要区别。负债是企业对外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企业负有到期偿还的义务;而所有者权益除了在企业减资、清算时,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归还投资者。

③所有者权益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不需要支付费用,但在会计期末要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表现为投资报酬,而负债不能参与利润分配,只能按照预先约定的条件取得利息收入。

(2)所有者权益的分类。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四部分。

对于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所有者权益也有不同的叫法,股份公司称为股东权益,独资企业则为业主权益。就公司制企业而言,所有者权益的内容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投资者对企业的出资额,会计上称为实收资本(股份公司称为“股本”);二是企业运用资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盈余,会计上称为留存利润,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①实收资本(或股本)。实收资本(或股本),是指企业按照合同、协议约定或相关规定,接受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投资者应按企业章程规定向企业投入资本,其具体的出资额、出资方式及出资期限由各方共同商议,并在企业章程中载明。各投资者的出资额构成企业的资本总额,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可后即为注册资本。实收资本是指企业实际收到的各投资者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等形式投入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总额。如果投资者一次足额缴付资本,企业的实收资本与注册资本一致;有时,投资者按企业生产经营不同阶段的需要分期投入资本,在这种情况下,实收资本一般小于注册资本。我国目前实行注册资本金制度,要求企业的实收资本与注册资本相一致。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企业实收资本比原注册资本数额增减超过20%时,应持验资证明向原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如果抽逃资金,要受到相应的处罚。

②资本公积。资本公积是指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过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

③盈余公积。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金,通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仅要保值,而且要力求增值,即产生利润。企业利润扣除应交的所得税,称为税后利润或净利润。按照规定,净利润可在企业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形成各自的投资收益;也可留在企业不作分配,用于企业的经营发展与后备。这部分留在企业的净利润虽然不是所有者投入的资本,但它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资本增值,性质上与所有者的投入资本相同,均归属于所有者,会计上称为留存利润,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法律规定在税后利润中提取的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盈余公积是一种具有专门用途的留存利润,一般不得用于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规定企业提取盈余公积,实质上是对企业当年实现净利润中用于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数额的一种限制。目的是防止企业的短期行为,增强企业实力及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保护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

④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相对于其他所有者权益项目来说,未分配利润的使用和分配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权。

(3)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所有者权益和负债共同构成企业的权益,是企业资产的资金来源,但二者有本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①对象不同。所有者权益属于出资人的权益,是企业对出资人承担的经济责任;负债属于债权人的权益,是企业对债权人承担的经济责任。

②性质不同。所有者权益是投资人对投入资本以及企业运用投入资本所产生的盈余(或亏损)享有的权利,数量上等于资产总额减去负债总额后的余额。不管企业资产来源如何,偿债后的剩余资产全部归出资人所有。负债是企业在经营或其他事项中产生的债务,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权利仅限其债权数额。

③偿还期不同。所有者权益无需偿还,其中实收资本是投资者对企业的永久性投资,除非企业清算,一般不予退还;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可按既定用途使用,而这并不影响所有者权益总额;未分配利润在必要时可作为投资报酬向投资人分配。负债则不然,一般有确切的偿还期,到期必须偿还。此外,企业解散清算时,支付破产费用后,应优先偿还债权人的债务,如有剩余财产才能退还给投资者。

④享受的权利、承担的风险不同。出资人可按出资比例分享利润、承担风险,获利或分担风险的多少一般与企业的盈亏成正比;可参与企业管理,或委托他人管理企业,因而承担的风险大。作为债权人,只能按照约定取得利息、收回本金,无权参与企业利润分配,无权管理企业,也不承担企业的任何经营风险,他所关心的是到期能否收回债权并取得利息,故风险小。

(4)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因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4.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通常包括销售商品收入和提供劳务收入。

(1)收入的特征主要包括:

①收入是在企业日常活动中产生的,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如企业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的收入等。有些交易或事项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不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其流入的经济利益是利得,而不是收入。例如,出售固定资产取得的收益就不作为收入,这是因为固定资产是为使用而不是为了出售而购入的,出售固定资产不是企业的经营目标,也不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

②收入可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如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增加;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如以商品或劳务抵偿债务;还可以表现为二者兼有,例如,销售产品货款部分抵债、部分收取现金或银行存款等。

③收入能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由于收入能使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或两者兼有,企业取得收入一定能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④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如增值税、代收利息等。

(2)收入的分类。收入有不同的分类,按性质可分为商品销售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取得的收入;按其重要性,可分为基本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两类。基本业务收入是企业主体业务活动产生的收入,又称主营业务收入,如制造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流通企业的商品销售收入、服务企业的营业收入等。基本业务收入在企业的营业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对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有较大影响。其他业务收入是指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包括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出租包装物和商品、销售材料等实现的收入。

(3)收入的确认条件。一般而言,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即收入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①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

②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③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5.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企业的费用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等。

(1)费用的特征主要包括:

①费用是过去的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各种耗费,如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引起的经济利益流出。对于那些不是在日常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虽然也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但不属于企业的日常经济活动,因而不是费用。如企业对外投资、购买固定资产,发生了经济利益的流出,甚至是大额的流出,但此类流出并不是在企业日常经济活动中产生的,企业进行该类交易或事项的目的是为了在将来获得经济利益,至少在经济利益流出的当期,不会产生经济利益的流入,所以,不作为费用处理,而是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资产的成本;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支出如营业外支出,也不属于费用要素。

②费用会引起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具体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然发生一定的费用,费用是经营成果的扣除要素,收入扣除相应费用后形成一定期间的利润。

(2)费用的分类。费用包括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直接费用是指直接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费用,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商品进价和其他直接费用。这些费用发生时,直接计入生产经营成本。间接费用是指企业各个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车间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和修理费用等。这些费用发生时,先按一定的方式进行归集,然后再选择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生产经营成本。期间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这些费用发生时,不能计入生产经营成本,而在发生的会计期间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6.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营业利润,是指主营业务收入加上其他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加上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后的金额。

利润总额,是指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企业的营业外收入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收益、政府补助、捐赠收益、盘盈收益等。企业的营业外支出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常损失等。

净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金额。

利润的特征是:

(1)利润表示一定期间最终的财务成果,是由收入与费用的差额确定的,与收入和费用要素密切相关。

(2)利润确认是依据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

在上述六项会计要素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量要素,反映企业在一定日期拥有的经济资源及应承担的经济责任,是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状况计量的因素。它们与资产负债表有密切关系,是资产负债表的重要项目,因此也称为资产负债表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是增量要素,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和盈利状况,是直接关系到企业利润计量的要素。它们与利润表有密切联系,是利润表的重要项目,也称为利润表要素。

(二)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是会计要素之间内在经济联系的数学表达式,也称会计方程式。它揭示了会计的基本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联系,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对于理解和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1.会计等式的提出

在中世纪的意大利,由于合伙经营兴起,生产和贸易“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使会计不仅要记载财产价值,而且要记载财产产权。例如,某一合伙经营企业的财产和产权如下:

会计是以货币来计量财产和产权的,存在的财产必然有其产权归宿,所以二者在货币数额上必须保持等量关系,因而出现了最原始的会计方程式,即:

财产=产权 (财产有多少——产权属于谁)

合伙经营逐渐趋于稳定,具有持续不断经营的特征,如果每经营一次都要盘点财产,收回投资,计算盈亏,既无必要,又有诸多不便。于是通过长期实践,逐步把财产的耗费单独列为费用,把财产的收回单独列为收入,并据此计算净收益。投资者只需要对净收益进行分配,不必对总收入进行分配。这种反映净收益的计算公式为:

收入-费用=净收益

随着生产经营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合伙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股份制经营企业。“财产”这一概念已转变为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概念;又因为银行信贷业的发展,企业负债投资增加,从原有的“产权”概念中分离出具有到期偿还性质的“负债”和不具有到期偿还性质的“所有者权益”(旧称业主权益,股份公司称股东权益)这两个概念。这样,形成了沿用至今的会计方程式,即: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当企业发生经营收入和费用时,上述会计方程式可扩展为:

资产+新增资产(收入-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净收益(收入-费用)当新增资产被认定为资产,净收益被认定为所有者权益时,上述会计方程式又恢复为开始状态,即: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会计等式的实质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的角度来看,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变化都抽象为资金的变化,那么,资产的变化只是资金这一事物的一个方面的变化,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则是资金另一个方面的变化,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不存在没有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资产,同时也不存在没有资产的负债或所有者权益。会计对同一事物(资金)的两个方面同时用货币计量,必然存在等量关系,即:

资产=权益

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3.经济业务的发生,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经济业务是引起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加或减少变化,并需要会计予以反映的事项。企业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不断从事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有些经济活动能客观地用货币进行计量,并使会计要素的有关项目发生增减变化,如借款的取得与归还,材料的购进与领用,费用的发生与支付,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等。有些经济活动则不能客观地用货币进行计量,并且不会使会计要素的有关项目发生增减变化,如下达生产任务,与某单位签订购销合同等。有些经济活动虽能用货币表现其量的多少,但不影响会计要素任何项目发生增减变化。凡能客观地用货币进行计价,并使会计要素的有关项目发生增减变化的具体经济活动,在会计上称为经济业务,如从银行提取现金,支付某项费用等。

现举例说明如下:

假设某企业20╳╳年1月1日资产总额551000元,负债总额51000元,所有者权益总额500000元,存在等量关系。

1月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①某投资者投入资本金10000元,款项存入银行。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投入资本这种所有者权益增加了10000元,同时,企业银行存款这种资产也增加了10000元,即:

资产增加额10000=所有者权益增加额10000

②企业以银行存款50000元,归还某单位的长期借款。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银行存款这种资产减少了50000元,同时长期借款这种负债也减少了50000元,即:

资产减少额50000=负债减少额50000

③以银行存款4000元购进商品一批,已验收入库。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银行存款这种资产减少了4000元,同时库存商品这种资产则增加了4000元,即:

某项资产减少额4000=另一项资产增加额4000

④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30000元,直接偿还某单位的货款。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短期借款这种负债增加了30000元,同时应付账款这种负债则减少了30000元,即:

某项负债增加额30000=另一项负债减少额30000

下面我们根据会计方程式进行综合计算:

通过上述举例,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化,不外乎如下4个类型:

①资产与负债或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相同数额。

②资产与负债或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相同数额。

③资产内部增加与减少数额相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不变。

④所有者权益和负债内部增加和减少数额相等,资产不变。

以上四种类型的经济业务对会计基本等式的影响如图2-3-3所示。

图2-3-3

总之,前两种类型引起会计方程式两边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相同金额,虽然会计方程式两边金额发生变更,但左右两边仍然保持等量关系。后两种类型只引起会计方程式某一边一个项目增加和另一个项目减少,在计算时,增加金额与减少金额互相抵消,同样也不会破坏会计方程式的等量关系。

五、企业会计科目与账户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全面、完整地核算和监督经济单位的资金运动过程和结果,系统、连续地记录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动情况,必须对其分门别类地加以记录,这种记录是通过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来进行的。

(一)会计科目

1.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

前面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含义。通过对会计对象、会计要素的分析,我们可以规范地表述为:会计科目就是按照经济管理的要求,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项目。也可表述为会计科目就是按照经济管理的要求,对会计要素所作的具体分类。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第一次分类,也是最基本的分类,并且是特指的大类,其目的是满足“报告”的需要,其提供的会计信息特征具有“概括性”。例如,想要了解一个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有多少,承担多少债务,投资人的权益是多少,以及一定时期内企业取得多少收入,发生多少耗费,实现多少利润等资料,我们可以通过会计要素的分类提供来满足有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然而,会计信息使用者在决策过程中,除了需要上述的概括性资料外,往往还需要详细的资料。例如,在掌握了企业拥有多少资产后,还需要知道都是些什么资产,企业的债务构成如何,所有者权益又是怎样组成的,等等。这样,按照会计要素分类提供的资料,满足不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于是,就需要在会计要素的基础上进行再分类,以便分门别类地进行核算,提供所需的会计信息。会计科目就是在会计对象划分为会计要素的基础上,按照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一步分类,并以此为依据设置账户,分类地、连续地记录经济业务增减变动情况,再通过整理和汇总等方法,反映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及其结果,从而提供各种有用的数据和信息。例如,为了反映和监督各项资产的增减变动,需要设置“库存现金”、“原材料”、“固定资产”等会计科目;为了反映和监督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需要设置“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长期借款”和“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会计科目;为了核算和监督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增减变动,需要设置“主营业务收入”、“生产成本”、“管理费用”、“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等会计科目。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科目是通过会计制度预先规定的,是设置账户、处理账务必须遵循的规则和依据,是正确进行核算的一个重要条件。

2.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1)会计科目的设置必须满足经济管理的需要,既要符合对外报告的要求,又要满足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企业会计核算资料应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满足政府部门加强宏观调控、制定方针政策的需要;满足投资者、债权人及有关方面对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做出准确判断的需要;满足企业内部加强经营管理的需要。因此,在设置会计科目时要兼顾对外报告和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并根据需要数据的详细程度,分设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总分类科目(亦称一级科目)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科目,如“固定资产”、“实收资本”等科目。它提供的是总括性指标,这些指标基本上能满足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需要。明细分类科目(包括二级科目、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的进一步分类,如在“固定资产”总分类科目下按照固定资产的类别分设的二级科目和明细科目,它提供的明细核算资料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

(2)会计科目的设置必须结合会计要素的特点,全面反映会计要素的内容。

会计科目作为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即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其设置应能保证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要素的全部内容,不能有任何遗漏。同时,会计科目的设置还必须反映会计要素的特点。各会计主体除了需要设置各行各业的共性会计科目外,还应根据本单位经营活动的特点,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例如,制造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是制造产品,因而需要设置反映生产耗费的会计科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就是为适应这一特点而设置的。

(3)会计科目的设置既要适应经济业务发展需要,又要保持相对稳定。

会计科目的设置,要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本单位业务发展的需要。例如,随着商业信用的发展,为了核算和监督商品交易中的延期交货或提前付款而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核算中应单独设置“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科目,即把预收、预付货款的核算从“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科目中分离出来。再如,随着技术市场的形成和专利法、商标法的实施,对企业拥有的专有技术、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的价值及其变动情况,有必要专设“无形资产”科目予以反映。但是,会计科目的设置应保持相对稳定,以便在一定范围内综合汇总和在不同时期对比分析其所提供的核算指标。

(4)会计科目的设置应做到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所谓统一性,是指在设置会计科目时,应根据提供会计信息的要求,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对一些主要会计科目的设置及其核算内容所作的统一规定,保证会计核算指标在一个部门,乃至全国范围内综合汇总,分析利用。所谓灵活性,是指在保证提供统一核算指标的前提下,各会计主体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和经济管理要求,对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作必要的增补或合并。例如,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未设置“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科目,企业如果需要单独核算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可以增设“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科目。

(5)会计科目的设置要简明、适用。

每一个会计科目都应有特定的核算内容,各科目之间既有联系,又要有明确的界限,不能含糊不清。所以,在设置会计科目时,对每一个科目的特定核算内容必须严格地、明确地界定。会计科目的名称应与其核算的内容相一致,并要含义明确,通俗易懂。科目的数量和粗细程度应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业务的繁简和管理的需要而定。

3.会计科目的内容和级次

(1)会计科目的内容。我国会计科目及核算内容是由财政部统一规定的。现将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2012年1月1日执行的《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科目列示如表2-3-1所示。

表2-3-1 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转换表

续表

续表

(2)会计科目的级次。各个会计科目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地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会计科目体系。通过会计科目,我们可以全面、系统、分类地反映和监督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为经济管理提供所需要的一系列核算指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经济管理的要求不同,所需要的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也就不同。根据经济管理的要求,既需要设置提供总括核算资料的一级科目,又需要设置提供详细核算资料的二级科目和三级科目。

①一级科目。一级科目即总分类科目,也称总账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的会计科目,是进行总分类核算的依据。为了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一级科目原则上由国家统一规定。

②二级科目。二级科目即二级明细分类科目,也称子目,是指在一级科目的基础上,对一级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进行较为详细分类的会计科目。有些二级科目原则上也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例如,“应交税费”一级科目下应设的二级科目;有些二级科目是企业根据经营管理需要自行设置的,例如,在“原材料”科目下,按原材料类别开设“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等二级科目。

③三级科目。三级科目即明细科目,也称细目,是指在二级科目的基础上,对二级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进行进一步详细分类的会计科目。例如,在“原料及主要材料”二级科目下,按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开设明细科目。大多数的明细科目由企业依据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和要求,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自行设置,但也有的明细科目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例如,“应交税费”是一级科目,下设的“应交增值税”是二级科目,二级科目下还规定了应该设置的三级科目。

综上所述,一级科目是最高层次的会计科目,控制或统驭着二级科目和明细科目;二级科目是对一级科目的补充说明,控制或统驭着明细科目,是介于一级科目和明细科目之间起沟通作用的会计科目;明细科目是对二级科目或一级科目更为详细的补充说明。应当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一级科目都需分设二级和三级科目,根据信息使用者所需不同信息的详细程度,有些只需设一级科目,有些只需设一级科目和明细科目,而不需要设置二级科目。

以某企业为例,会计科目按其提供信息详细程度分类如表2-3-2所示。

表2-3-2 一级科目、子目、细目相互关系表

(3)会计科目的编号。为了便于会计账务处理,适应会计信息电算化的需要,加快会计核算速度,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每个会计科目都要编制固定号码。

会计科目的编号要讲究科学性,一方面能够起区分会计科目的作用;另一方面要便于专业人员识别和计算机输入。会计科目的编号可以采用“四位数制”。千位数数码代表会计科目按会计要素区分的类别,一般分为六个数码:“1”为资产类、“2”为负债类、“3”为共同类、“4”为所有者权益类、“5”为成本类、“6”为损益类;百位数数码代表每大类会计科目下的较为详细的类别,可根据实际需要取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码一般代表会计科目的顺序号,为便于会计科目增减,在顺序号中一般都要留有间隔。

会计科目的编号在会计制度中有明确的规定。需要说明的是,在手工系统下,会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时,不得只有编号而无会计科目名称。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应按会计制度的规定,在开始时设计“会计科目名称及编号表”,以便对电算化的会计处理进行审查和监督。

(二)账户

1.开设账户的意义

设置会计科目,只是规定了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为了序时、连续、系统地记录由于经济业务的发生而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提供各种会计信息,还必须根据规定的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开设账户。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用来序时、分类、连续地记录经济业务,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一种工具。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科目与账户是被作为同义语来理解的,因此,互相通用,不加区别。

正确地设置会计科目和运用账户,可以将各种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各要素的变化,系统地、分门别类地进行反映和监督,进而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各种会计信息,这对加强宏观、微观经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反映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金运动变化是复杂的,但是,从其数量方面看,总不外乎增加和减少两种状态。因此,每一账户必须反映特定资金某一方面增加数和减少数两个部分,同时,为了反映增减变动后的结果,账户还必须反映结余数。

在不同的记账方法下,账户的结构是不同的,即使采用同种记账方法,账户的性质不同,其结构也是不同的。但是,不管采用何种性质的账户,其基本结构总是相同的。账户的基本结构就是增加数、减少数和结余数三个部分。

当然对于一个完整的账户而言,除了必须反映增加数、减少数和结余数外,还应包括其他栏目,以反映其他相关内容,即一个完整的账户结构应包括:(1)账户名称即会计科目;(2)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3)摘要即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4)凭证编号即表明账户记录的依据;(5)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账户结构如表2-3-3所示。

表2-3-3 账户名称(会计科目)

每个账户一般有四个金额要素,即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和期末余额。账户如有期初余额,首先应当在余额栏进行登记(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余额一定要直接登记在余额栏,不能记录在增加额栏,也不能记录在减少额栏,否则,就会出现记录错误,以后也无法进行试算平衡),会计事项发生后,要将增减内容记录在相应的栏内。一定期间记录到账户增加方的数额合计,称为增方发生额;记录到账户减少方的数额合计,称为减方发生额。正常情况下,账户四个数额之间的关系如下:

账户本期的期末余额转入下期,即为下期的期初余额。每个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反映的是该类经济内容在本期内变动的情况,而期末余额则反映变动的结果。

为了说明问题和学习的方便,会计教学中,我们通常用一条水平线及其一条平分的垂直线来表示账户,称为T形账户(也称丁字账户)。其格式如图2-3-4所示。

图2-3-4

在T形账户下,账户分为左右两方,一方登记增加,一方登记减少,至于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取决于所记录经济业务内容和账户的性质。

(三)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的关系

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之间有一种天然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我们研究会计,就必须研究会计对象,抽象地讲就是“资金及其运动”,这说明会计对象不同于业务对象,也不同于统计对象或者其他学科研究的对象。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只能说明会计学科的性质,还不能满足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需要。因此,需要对会计对象进行初次分类,或者叫第一次分类。对会计对象进行的第一次分类,称为会计要素。“要素”的本义是指“构成、项目”,会计科目虽符合“要素”本义,但不是我们所讲的“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在这里是特指的大类,仅仅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成分。

我们研究会计对象,就必须研究会计要素。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只能了解和掌握宏观会计信息,满足大类的报告,但还不能满足会计确认、计量、记录的需要。如以银行存款10万元购买原材料这笔经济业务,不能记录为:资产增加10万,资产减少10万。这种核算(记录)毫无意义。因此,需要在第一次分类的基础上,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也可以称为第二次分类),我们称为会计科目。

我们研究会计要素,就必须研究会计科目。有了会计科目,就可以科学地、系统地对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和监督。因为会计科目指明了具体的核算对象,明确了具体的核算内容。这样,我们就可以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了。上例中我们可以这样记录:原材料增加10万元,银行存款减少10万元。如果没有第二次分类,就无法进行会计核算,无法登记会计账簿。

总之,会计对象说明了会计学科的性质,会计要素满足了“会计报告”的需要,会计科目满足了“会计核算”的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