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营业外收入
1.营业外收入的核算内容
营业外收入,是指小企业非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形成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净流入。
小企业的营业外收入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收益、政府补助、捐赠收益、盘盈收益、汇兑收益、出租包装物和商品的租金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益、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违约金收益等。
小企业发生的存货毁损,应当按照处置收入、可收回的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扣除其成本、相关税费后的净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收益包括固定资产处置净收益和无形资产出售净收益。固定资产处置净收益,指企业出售固定资产所取得价款或报废固定资产的材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扣除处置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清理费用、处置相关税费后的净收益。无形资产出售净收益,指企业出售无形资产所取得的价款,扣除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出售相关税费后的净收益。
捐赠收益,指企业接受捐赠产生的收益。
2.营业外收入的会计处理
通常,小企业的营业外收入应当在实现时按照其实现金额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应通过“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营业外收入的取得及结转情况。该科目贷方登记企业确认的各项营业外收入,借方登记期末结转入本年利润的营业外收入。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该科目应按照营业外收入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确认营业外收入,借记“固定资产清理”、“银行存款”、“待处理财产损溢”、“递延收益”等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期末,应将“营业外收入”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营业外收入”科目,贷记“本年利润”科目。
【例15-1】
甲公司现有一台设备由于性能等原因决定提前报废,原价为500 000元,已计提折旧450 000元。报废时的残值变价收入为73 500元,报废清理过程中发生的清理费用3 500元。有关收入、支出均通过银行存款办理结算,不考虑相关的税费。该公司应编制的分录如下:
(1)将报废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50 000
累计折旧 450 000
贷:固定资产 500 000
(2)收回残值收入:
借:银行存款 73 5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73 500
(3)支付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3 500
贷:银行存款 3 500
(4)确认报废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20 000
贷:营业外收入 20 000
【例15-2】
乙公司在财产清查中盘盈J材料1 000千克,实际单位成本60元,经查属于材料收发计量方面的错误。该公司应编制的分录如下:
(1)批准处理前:
借:原材料 60 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60 000
(2)批准处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60 000
贷:营业外收入 60 000
(1)盘盈收益的处理不完全相同。
①存货盘盈的处理不同。小企业会计准则下,应计入营业外收入。企业会计准则下,冲减管理费用。
②固定资产盘盈的处理不同。小企业会计准则下,应计入营业外收入。企业会计准则下,作为前期差错处理,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最终转入年初留存收益。
(2)汇兑收益的处理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应计入营业外收入。企业会计准则下,应冲减财务费用。
(3)出租包装物和商品的租金收入处理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应计入营业外收入。企业会计准则下,应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4)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益的处理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应计入营业外收入。企业会计准则下,应区分情况:逾期未退包装物没收的押金计入其他业务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没收的加收的押金计入营业外收入。
(5)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处理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应计入营业外收入。企业会计准则下,不影响损益,借记“应收账款”,贷记“坏账准备”。再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账款”。
二、营业外支出
1.营业外支出的核算内容
营业外支出,是指小企业非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净流出。
小企业的营业外支出包括: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失,坏账损失,无法收回的长期债券投资损失,无法收回的长期股权投资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被没收财物的损失,捐赠支出,赞助支出等。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包括固定资产处置损失和无形资产出售损失。固定资产处置损失,指企业出售固定资产所取得价款或报废固定资产的材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不足以抵补处置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清理费用、处置相关税费所发生的净损失。无形资产出售损失,指企业出售无形资产所取得价款,不足以抵补出售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出售相关税费后所发生的净损失。
捐赠支出,指小企业对外进行捐赠发生的支出,包括公益性捐赠支出和非公益性捐赠支出。
赞助支出指小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各种非广告性质支出。
2.营业外支出的会计处理
通常,小企业的营业外支出应当在发生时按照其发生额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应通过“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营业外支出的发生及结转情况。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贷方登记期末结转入本年利润的营业外支出。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该科目应按照营业外支出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发生营业外支出时,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待处理财产损溢”、“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期末,应将“营业外支出”科目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例15-3】
2×13年5月8日甲公司用银行存款支付税款滞纳金4 000元。甲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营业外支出 4 000
贷:银行存款 4 000
【例15-4】
甲公司因台风造成一批库存材料毁损,实际成本70 000元,根据保险责任范围及保险合同规定,应由保险公司赔偿50 000元。甲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1)批准处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70 000
贷:原材料 70 000
(2)批准处理后:
借:其他应收款 50 000
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20 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70 000
■营业外支出,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处理的区别
(1)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处理不完全相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应计入营业外支出。企业会计准则下,应区分情况:因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因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2)坏账损失的处理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应计入营业外支出。企业会计准则下,应收款项实际发生坏账损失时,借记“坏账准备”,贷记“应收账款”等科目。
(3)无法收回的长期债券投资损失处理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应计入营业外支出。企业会计准则下,应对债券投资进行减值测试,若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账面价值,应计提减值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4)无法收回的长期股权投资损失处理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应计入营业外支出。企业会计准则下,应对股权投资进行减值测试,若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应计提减值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三、所得税费用
小企业应当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算的当期应纳税额,确认所得税费用。
小企业应当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按照税法规定进行适当纳税调整,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所得税税率计算确定当期应交所得税金额。
【例15-5】
甲公司2×10年度按小企业会计准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为19 800 000元,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全年实发工资为2 000 000元,职工福利费300 000元,工会经费50 000元,职工教育经费100 000元。经查,甲公司当年营业外支出中有120 000元为税款滞纳罚金。假定甲公司全年无其他纳税调整因素。
本例中,按税法规定,企业在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扣除工资、薪金支出2 000 000元,职工福利费支出280 000(2 000 000×14%)元,职工教育经费支出50 000(2 000 000×2.5%)元,工会经费支出40 000(2 000 000×2%)元。甲公司当期所得税的计算如下:
纳税调整数=(300 000-280 000)+(50 000-40 000)+(100 000-50 000)+120 000=200 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19 800 000+200 000=20 000 000(元)
当期应交所得税额=20 000 000×25%=5 000 000(元)
借:所得税费用 5 00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 000 000
■所得税费用,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处理的区别
所得税的处理不同。小企业会计准则采用的是应付税款法核算,企业会计准则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小企业会计准则下,不需要考虑递延所得税费用。企业会计准则下,需要考虑递延所得税费用。
四、本年利润
小企业应设置“本年利润”科目,核算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
月度终了结转利润时,小企业可以将“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借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科目,贷记“本年利润”;将“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借记“本年利润”,贷记“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科目。将“投资收益”科目的贷方余额,转入“本年利润”,借记“投资收益”科目,贷记“本年利润”;如为借方余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结转后“本年利润”的贷方余额为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借方余额为当期发生的净亏损。
年度终了,应当将本年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结出的本年实现的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科目,借记“本年利润”,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净亏损,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结转后“本年利润”应无余额。
【例15-6】
乙公司2×10年有关损益类科目的年末余额如表1-15-2所示。
表1-15-2 损益类科目余额表
乙公司2×10年末结转本年利润的会计分录如下。
(1)将各损益类科目年末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①结转各项收入类科目:
借:主营业务收入 6 000 000
其他业务收入 700 000
投资收益 600 000
营业外收入 50 000
贷:本年利润 7 350 000
②结转各项费用、损失类科目:
借:本年利润 6 200 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4 000 000
其他业务成本 400 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80 000
销售费用 500 000
管理费用 770 000
财务费用 200 000
营业外支出 250 000
(2)经过上述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合计7 350 000元减去借方发生额合计6 200 000元,即为税前会计利润1 150 000元。假设将该税前会计利润进行纳税调整后,应纳税所得额为1 000 000元,则应交所得税额=1 000 000×25%=250 000(元)。
①确认所得税费用:
借:所得税费用 25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50 000
②将所得税费用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借:本年利润 250 000
贷:所得税费用 250 000
(3)将“本年利润”科目年末余额900 000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借:本年利润 900 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00 000
五、利润分配
1.未分配利润的核算
小企业应通过“利润分配”科目,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该科目应分别通过“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利润”、“盈余公积补亏”、“未分配利润”等进行明细核算。企业未分配利润通过“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年度终了,企业应将全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自“本年利润”科目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并将“利润分配”科目所属其他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结转后,“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贷方余额,表示累积未分配的利润数额;如为借方余额,则表示累积未弥补的亏损数额。
【例15-7】
D合伙企业年初未分配利润为0,本年实现净利润2 000 000元,本年提取法定盈余公积200 000元,宣告发放利润800 000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D企业会计处理如下:
(1)结转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2 000 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 000 000
如企业当年发生亏损,则应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贷记“本年利润”科目。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00 000
——应付利润 800 000
贷:盈余公积 200 000
应付利润 800 000
同时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 000 000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00 000
——应付利润 800 000
2.盈余公积的处理
(1)提取盈余公积
小企业(公司制)按照法律规定提取盈余公积,借记“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科目,贷记“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小企业(外商投资)按照规定提取的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借记“利润分配——提取储备基金、提取企业发展基金、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科目,贷记“盈余公积(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2)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
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借记“盈余公积”,贷记“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
(3)合作期间归还投资者的投资
小企业(中外合作经营)根据合同规定在合作期间归还投资者的投资,应按实际归还投资的金额,借记“实收资本——已归还投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借记“利润分配——利润归还投资”科目,贷记“盈余公积(利润归还投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