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营运能力分析概述
营运能力是企业使用其经济资源(或资产)的效率及有效性。企业营运能力分析,是以企业各种资产周转率或周转期为基础来分析企业利用各种资产的能力。
一、营运能力分析概念及分析指标
企业营运能力是指基于企业外部市场经济环境的约束,通过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和生产资料资源的优化配置组合而对财务目标所产生的作用,具体说,就是利用企业资源创造价值的能力。营运能力通常通过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速度的有关指标反映出来。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的周转速度越快,则表明企业资金利用效果越好,效率越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经营能力越强。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主要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总资产的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实际上就是分析企业的营运资产的运行效率与效益,包括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固定资产周转情况分析和总资产周转情况分析等。
营运能力分析指标分为基本评价指标和具体评价指标,主要是应收账款、存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总资产周转指标。营运能力的分析包括人力资源营运能力分析和生产资料营运能力分析。
企业营运能力的分析指标有: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周期、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这些比率揭示了企业资金运营周转的情况,反映了企业对经济资源管理、运用的效率高低。企业资产周转越快,流动性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资产获取利润的速度就越快。企业营运能力分析就是通过对反映企业资产营运效率与效益的指标进行计算与分析,评价企业的营运能力,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指明方向。
二、资产结构分析
(一)分析资产结构的目的
资产结构就是指组成资产的各个类别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资产结构反映了资产的组成情况。对资产结构的分析就是要说明和理解资产的分布与组成是否合理,能否满足生产经营对各类资产的需要。具体来说,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有不同的关注点和不同的目的。
1.经营者
经营者是受企业业主或股东的委托,负责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他们关注保持企业持续的经营和持续的获利。分析研究企业的资产结构各组成部分,一是有助于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因为通过资产结构的分析,可发现和揭示与企业经营性质,经营时期不相适应的结构比例,并及时加以调整,形成合理的资产结构。二是可以改善财务状况,我们知道企业在一定时点上的存量资产是企业取得收益或利润的基础。然而,当企业的非流动资产占用资金过多就会出现资产质量不高,以及资金积压,营运资本不足的情况,所以注重分析和改善资产结构才能使资产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三是加速资金周转,减少现金流量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在资产总量一定的情况下,非流动资产和非商品材料所占的比重越大,企业所实现的周转价值越小,资金周转的速度就越慢,企业必须通过资产结构分析合理调整商品资产与其他资产的比例关系。四是通过研究资产投资的类型和比例,分化投资风险,降低资产经营风险,弱化经营者的受托责任。
2.投资者
投资者是企业的入资者或购买企业股票的人,他们让渡自有的资产以获得更高的回报,他们关注的是企业的获利能力和投资的潜在风险。通过对资产结构的分析,有助于投资者判断被投资企业财务的安全性、资本的保全程度以及资产实现收益的能力。首先,企业的安全性与其资产结构密切相关,如果企业流动性强的资产所占的比重大,则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强,企业的财务安全性就高;其次要保全股东的投入资本,除要求资产的净损失不得冲减资本金外,还要有高质量的资产作为其物质基础,否则无从谈及资本保全。最后,企业的资产结构影响着企业的收益。企业存量资产的周转速度越快,实现收益的能力越强,存量资产中商品资产越多,实现的收益额也越大,商品资产中毛利率高的商品所占比重越高,取得的利润率越高。资产结构预示着企业未来收益能力和收益的大小。所以资产结构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分析投资风险性和收益性的依据,使他们能够对是否向某一个企业进行投资或是否保留在某一个企业的投资作出相应的投资决策。
3.债权人
企业的债权人按照提供贷款的时限差别可分为短期债权人和长期债权人,短期债权人关注企业支付短期债务的偿付能力,长期债权人则关心其利息和本金是否能按期收回。短期债权人通过了解企业短期资产的数额,可以判明企业短期债权的物资保证程度;长期债权人通过了解与长期债务偿还期及其相接近的可实现长期资产,可以判明企业长期债权的物资保证程度。总之通过分析研究资产结构的各个类别,尤其是流动资产占非流动资产的比例分析,企业的资产周转期限结构与债务的偿还期结构的匹配情况分析,有助于债权人判断其债权的物质保障程度和安全性,并可从资产结构角度对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价,为与企业的长期融资合作奠定基础。
4.上下游企业
对于那些与企业有业务联系的企业,资产结构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判明在业务往来中企业是否有足量合格的商品供应或足够的支付能力。与企业的销售业务相联系,其他购入企业最关心的是企业存货的保有状况,特别是畅销商品是否备有现货,或者存货在资产结构中的比重;与企业的购进业务相联系,其他销售企业最关心的是该企业是否具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在资产结构分析中尤其关心企业的货币资产或即期可以变现的资产数量,因其构成了商品购入的付款基础。
(二)影响资产结构的因素
进行资产结构分析,不仅要把握资产结构变动对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的影响,而且,也要掌握决定资产结构的主要因素。
1.销售状况
企业的销售一方面表现为商品物资等资产的减少,另一方面表现为货币资产的收回。而且在正常情况下,收回的货币资产的价值要大于商品物资等资产的价值。所以,当企业经营状况好,销售趋势好时,货币资产的比重会相对提高,存货资产的比重会相对下降。反之,当企业经营不景气,销路不畅时,货币资产的比重会相对减少,存货资产的比重相对上升,而且,由于赊销比重会因销路不畅而增加,企业的应收账款也会呈上升趋势。企业销售趋势好,销售规模必然不断上升,相应的生产规模必然扩大,这就使企业的固定资产规模也会增大,而因周转加快,存货水平则不一定随销售同步增长,甚至会出现相反的下降趋势,其结果使流动资产比重相对降低,而固定资产比重相对较高。之所以产生这一结果,原因是固定资产的规模与生产规模或销售规模相联系;而流动资产的规模受存货、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影响,并不与生产或销售规模相联系,这也正是发达国家企业固定资产比重逐渐上升以及实行零库存管理的原因。
2.经营性质
企业的不同经营性质,通常对其资产结构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生产企业比商品流通企业需要更多的固定资产;生产企业中以机器作为主要加工手段的企业比以收购作为主要加工手段的企业需要更多的固定资产;商品流通企业中批发企业比零售企业需要更多的固定资产。总之,在生产活动中,需要更多地凭借劳动手段进行运转的企业,所需要的固定资产就多。而需要更多地凭借手工进行运转的企业,所需要的固定资产较少。此外,生产经营周期的长短也影响着资产结构,购进时间越长,在途资产占用越多;制造时间越长,占用的材料和在产品就越多;销售时间越长,库存应保有的产成品或商品就越多;收账时间越长,应收账款就越多。反之亦然。
3.企业规模
企业规模也是影响资产结构的重要因素。从硬件角度看,一般来讲,规模大的企业多半经过大范围的购置固定资产,走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的路径,所以固定资产的比重比较大,流动资产比例相对低些,抗风险能力较强;从软件角度看,对于大的全球公司、跨国公司、跨区域经营公司、母子公司来说,子公司之间是通过投资联系起来的,所以投资的比重就较大。反之,如果企业的规模比较小,设备比较落后,单位劳动手段所带动的劳动对象较少,大批量的固定资产只是在浪费资源,投资于其他企业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小型企业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所以固定资产和投资的比重较小,而更多的是依赖流动资产的周转。
4.投资收益率
企业资产中包括对其投资和长期投资,企业到底更多地选择哪种投资,主要取决于市场上的投资收益率。如果市场上投资收益率的曲线是随投资时间的延长而呈上升趋势,企业就会较多地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其在资产中比重就会上升;如果市场上投资收益率的曲线是随着投资时间的延长而呈下降趋势,企业就会较多地进行短期投资,它在资产中的比重将上升。
5.经营的季节性
经营季节性强的企业,其资产弹性要求较高,资产中临时波动的资产比重相应较大。永久固定的资产比重相应较小。具体来说,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项目中,变现性强的资产的比重相对较大,这样,可以随着季节性波动,相应调整企业的资产占用规模。此外,销售的淡旺季会使货币资产和存货资产的比重发生很大的变化。一般在销货淡季,企业会把现金投入到原料及营业和生产支出中,而资金周转暂时停留在制成品的存货阶段,这时货币资产短缺,而存货增加。到了销售旺季,则存货资产减少,货币资产增加。
6.企业对待风险和报酬的态度
不同企业对资产风险的偏好不同,从而形成资产风险结构的不同,进而影响企业的资产结构。资产的风险结构有三种类型,即保守型、中庸型和风险型。保守型资产结构是指企业在一定销售水平上,维持大量的金融资产,保有较高比例安全存量的存货,采取宽松的信用政策而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等商业信用。在总资产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相应增加。中庸型资产结构是指企业在一定销售量的水平上,维持中等平均的金融资产和存货资产数量和比重,在信用政策上也采取中庸之道而使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维持在票据的水平上,这就使得企业流动资产总额保持在平均合理的水平。风险型资产结构是指企业在一定的销售量水平上,尽可能少地保有少量现金,有价证券等金融资产,持有的存货也只维持较低安全性的存量,并采取紧缩信用政策尽可能减少应收账款的资金占用,从而企业流动资金维持在较低水平。在企业总资产规模不变,或者企业固定资产或长期资产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流动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必然下降。可见,企业不同的资产风险结构类型必然影响企业的资产结构构成。
7.市场环境
几乎所有的企业在经营的周期性波动中,都会受到扩张和收缩对其经营活动的冲击。市场环境是从外部条件方面来影响企业的资产结构变化的。在经济周期的收缩阶段,市场衰落。处于下降时期,企业销售额下降,生产缩减,原材料进货也跟着消减,当然,减少了用于营业支出的现金流出量以及减少原料和在产品存货。这时,较小的产成品存货足以维持较低的销货量,而较低的销货量产生较少的应收账款。换句话说,在经济循环的收缩阶段,减少现金流出量和清理一部分应收账款所得到的现金,使企业有了过剩的现金,从而使货币资产的比重大量增加,存货的廉价处理,使存货资产的比重也逐渐下降。如果预计衰退的持续时间很长,企业将推迟执行新增或重置固定资产的计划,这可以减少或消除另外一些现金流出量。在长期循环的过程中,折旧准备又同时不断地使现金增多。这就使固定资产比重逐渐下降,流动资产中主要是货币资产的比重逐渐上升。
三、反映资产运用效率的比率指标
资产运用效率,是指企业的总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净额对各项营运资产的比例关系。它属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联合分析,也就是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内相关的各个项目,作一种比率分析,来评估企业运用各项资产的效率高低,如果企业仅有销货收入时,则以销货收入净额代替营业收入净额。资产运用效率一般又称为资产周转率。
资产运用效率各项比率通常均按照下列公式求得:
上述计算公式中,销货收入以销货收入净额为准,各项资产则以其账面价值(各项资产的账面原值扣除各项折旧、摊销和资产减值准备后净额)作为计算的依据。如果各项资产在计算期内发生很大变化时,应该按期初资产与期末资产价值的平均数,作为计算根据。此时,资产运用效率计算公式应修正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