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全国未来人口结构变动测算
影响人口状态变化有生育率、死亡率和人口迁移三大变量,对于我国而言,是一个相对封闭人口的国家,因此对全国人口进行测算,只考虑生育率和死亡率两大因素,而忽略人口迁移因素。
8.1.1 总人口测算方法评价
(1)增长速度设定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基年人口总数和假设的未来人口增长速度直接推算未来人口总数。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所需数据少,适合于进行短期要求精算不高的人口预测。
(2)曲线拟合
这种方法是根据人口发展的历史数据,选择一条能够反映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的曲线,以时间t为自变量,建立人口预测模型。常用的曲线有指数曲线、修正指数曲线、罗吉斯蒂曲线、冈珀兹曲线、多项式曲线等。该方法关键是曲线的选择,具体步骤如下:
①绘制人口历史数据的散点图,与各种曲线的图形进行比较,选择合适的模型。
②估计模型的参数。
③模型分析。对初选的模型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模型对历史数据的拟合程度;二是对未来趋势的预测能力。从预测的角度来看后者更为重要,预测是对未来的一种估计,所以,只有能反映未来发展趋势的模型才能用于预测,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宁愿牺牲部分对历史数据的拟合程度,选择能很好地反映未来发展趋势的模型。
对历史数据拟合程度的分析可以采用直观判断法和误差分析法。直观判断法是划出实际观测数据和模型拟合数据的曲线图,从图形上进行判断,和实际数据曲线越接近的模型,拟合程度也越高。误差分析是对拟合程度做更精确的分析,计算模型对实际数据的拟合误差,误差越小表明拟合程度越高。
对未来趋势预测能力的分析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考察模型对近期数据的拟合效果,看是否能反映近期人口的变化趋势,根据预测者的经验分析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向,看模型是否能反映这一规律。另一种方法是采用预测误差分析,去掉最近两三年的数据,重新拟合模型,利用拟合的模型对最近两三年的人口进行预测,把预测结果和实际数据进行比较,做误差分析,预测误差较小的模型可以直接用来预测。
(3)回归预测
这种方法是利用历史数据建立人口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假设这种关系将来保持不变,根据自变量的变化趋势利用所建立的回归方程预测总人口的变化趋势。回归预测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自变量,并能够较准确地预测自变量的未来趋势,通常采用曲线拟合或回归的方法。回归预测比前两种方法烦琐,人口预测的精度不仅取决于回归方程本身是否合适,还取决于对自变量的预测是否准确,这大大限制了它的应用。
(4)比率方法
这种方法是结合其他预测方法用来对一个大区域内的子区域的人口进行预测,用其他的方法得到大区域的人口预测结果,根据子区域人口和大区域人口的比率来推算子区域的人口。该方法的关键是估计出子区域人口和大区域人口的比率,一般可以假设保持基年的比率不变,也可以计算出比率的历史数据建立趋势外推或回归模型。
(5)分要素预测法
以上四种方法的共同优点是使用历史数据,所需要的数据少,且容易获得。由于统计软件的普及,使得烦琐的计算变得非常容易,对于缺乏详细的人口数据的小区域的人口预测用得较为广泛。但它们都没有考虑影响人口规模变动的要素,而是基于一个假定的人口增长水平,或人口过去随时间或其他变量的变化模式来预测未来总人口的规模,不适于作长期的人口预测,也不适于对人口有剧烈变动的地区进行预测。分要素预测法考虑了影响人口规模变动的要素,根据出生、死亡率和迁移的变动来推算未来人口总数和结构。
基本方法是利用人口平衡方程来预测人口总数。已知期初人口数P0、预测期间的出生人数B、死亡人数D、迁入人数I和迁出人数E,则预测期末的人口数P1为: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了解人口总数变化的原因,不仅能对人口总量变化做较为精确的估计,且能得出人口结构变化的预测数据。目前,各个地区的统计年鉴中都有出生人数、死亡人数和迁入、迁出人数的统计,根据历史统计资料可以直接对出生人数、死亡人数和迁出、迁入人数的未来变化趋势做出粗略的估计,也可以通过估计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迁出率的变化来估计出生人数、死亡人数和迁入、迁出人数。要对出生、死亡和迁移人口做出比较精确的估计需要对分性别、年龄的人口进行预测。
8.1.2 分要素预测法的具体应用——对全国人口进行测算
由于我国还处于一个相对封闭人口的状况,因此迁入、迁出人数相对很小,并不影响人口总量变化,因此,忽略人口迁移因素,则(8.1)式为:
为了使预测结果更为精确,我们使用分性别、年龄人口进行预测,最后将男、女人数相加得到最终结果。
(1)测算模型
对于基年的0-ω岁人口,我们利用人口动态平衡方程,即某年x岁的人数等于前一年x-1岁活到x岁的人数,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Px(t+1)表示t+1年x岁的人数,Sx(t)表示t年x岁人口的存活概率,ω表示最高年龄组。
0岁人口数等于活动预测时点的前一年内的出生人数,即:
P0(t+1)=Sb(t)B(t),B(t)=∑fx(t)Wx(t)
式中:Sb(t)表示出生婴儿存活概率,B(t)为t到t+1年内的出生人数,Wx(t)为t年x岁妇女人数,fx(t)为t年x岁妇女生育率。
(2)假设条件
①基年分性别、年龄的人口数。我们采用1997年1‰全国分年龄、性别的人口抽样调查数。
②死亡率。由于抽样调查不准确,故采用1989~1990年全国人口调查得到的全国人口生命表(包括男、女表)。由于1989~1990年我国平均人口寿命已达70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估计在50年内变化不大。
③生育率。1997年,我国总和生育率为1.9左右,目前,生育水平已达到或接近生育政策的要求,继续下降的潜力已经很小。进入21世纪,由于大量独生子女逐渐进入婚育期,按现行政策规定,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因此,我国生育率还会上升。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将我国今后50年内的总和生育率定为1.9是合适的。
④出生婴儿性别比。作为各种人口性别结构基础的出生人口的性别结构主要是由生物因素决定的,比较稳定,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出生婴儿性别比一般都在105±2的范围。但从我国近10年的0岁人口性别比来看,稳定在120左右,这可能与我国医疗保健水平及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有关。在今后50年内,这种比例变化不大,故将0岁婴儿性别比定为120。
表8.1 1998~2050年全国人口年龄构成变动表 单位:千人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⑤机械人口增长。机械人口增长是指由于人口迁移所导致的特定地区的人口增长,而自然人口增长是指由于出生率因素导致的特定地区的人口增长。由于我国是一个相对封闭人口国家,故假定今后50年机械人口增长为0。
8.1.3 测算结果
根据上述假定和方法,我们推算出1998~2050年间任何一年的任何年龄的人口数,如表8.1所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