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时间:2024-04-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一、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的基本方法企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然后将所估计的资产可收回金额与其账面价值相比较,以确定资产是否发生了减值,以及是否需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的估计,应当根据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第二节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一、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的基本方法

企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然后将所估计的资产可收回金额与其账面价值相比较,以确定资产是否发生了减值,以及是否需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在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时,原则上应当以单项资产为基础,如果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本章中的资产除特别指明外,既包括单项资产,也包括资产组。有关资产组的认定将在本章第四节中阐述。

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的估计,应当根据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若存在下列情况可以例外或者作特殊考虑:

(1)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只要有一项超过了资产的账面价值,就表明资产没有发生减值,不需要估计另一项金额。

(2)没有确凿证据或者理由表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显著高于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可以将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视为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3)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如果无法可靠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

二、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估计

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通常反映的是资产如果被出售或者处置时可以收回的净现金收入。其中,资产的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的金额;处置费用是指可以直接归属于资产处置的增量成本,包括与资产处置有关的法律费用、相关税费、搬运费以及为使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等(不包括财务费用和所得税费用)。

企业在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时,可按照下列顺序确定公允价值:

(1)公平交易中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销售协议价格。

(2)若该资产不存在公平交易中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销售协议价格,但存在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则以该资产在活跃市场中资产的市场价格(通常为买方出价)确定。

(3)在上述两种情况均不存在时,则可参考同行业类似资产的最近交易价格,但前提是资产的交易日和估计日之间,有关经济、市场环境等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4)如果企业按照上述要求仍然无法可靠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则应当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

三、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的估计

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按照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和最终处置时所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其进行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因此,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主要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因素:①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②资产的使用寿命。③折现率。

(一)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预计

1.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基础

为了估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需要首先预计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为此,企业管理层应当在合理和有依据的基础上对资产剩余使用寿命内整个经济状况进行最佳估计,并将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预计建立在经企业管理层批准的最近财务预算或者预测数据之上。但是,出于数据可靠性和便于操作等方面的考虑,建立在该预算或者预测基础上的预计现金流量最多涵盖5年,企业管理层如能证明更长的期间是合理的,可以涵盖更长的期间。

如果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预计还包括最近财务预算或者预测期之后的现金流量,企业应当以该预算或者预测期之后年份稳定的或者递减的增长率为基础进行估计。但是,企业管理层如能证明递增的增长率是合理的,可以以递增的增长率为基础进行估计,但不应当超过企业经营的产品、市场、所处的行业或者所在国家或者地区的长期平均增长率。在恰当、合理的情况下,该增长率可以是零或者负数。

2.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应当包括的内容

(1)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预计产生的现金流入。

(2)为实现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入所必需的预计现金流出(包括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发生的现金流出)。对于在建工程、开发过程中的无形资产等,企业在预计其未来现金流量时,就应当包括预期为使该类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而发生的全部现金流出数。

(3)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资产所收到或者支付的净现金流量。

3.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应当考虑的因素

(1)以资产的当前状况为基础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不应当包括与将来可能会发生的、尚未作出承诺的重组事项或者与资产改良有关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及筹资活动和所得税收付产生的现金流量。但企业未来发生的现金流出如果是为了维持资产正常运转或者资产正常产出水平而必要的支出或者属于资产维护支出,应当在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时将其考虑在内。

(2)对通货膨胀因素的考虑应当和折现率相一致。

(3)企业集团内部转移价格,应当采用在公平交易中管理层能够达成的最佳的未来价格估计数进行预计,予以调整。

4.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方法

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通常应当根据资产未来每期最有可能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预测。这种方法通常叫做传统法,它使用的是单一的未来每期预计现金流量和单一的折现率计算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例11-1】企业某项固定资产剩余使用年限为3年,企业预计未来3年里在正常情况下,该资产每年可为企业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分别为100万元、50万元、10万元。该现金流量通常即为最有可能产生的现金流量,企业应以该现金流量的预计数为基础计算资产的现值。

但在实务中,有时影响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因素较多,情况较为复杂,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为此,使用单一的现金流量可能并不会如实反映资产创造现金流量的实际情况。这样,企业应当采用期望现金流量法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

【例11-2】沿用【例11-1】假定利用固定资产生产的产品受市场行情波动影响大,企业预计未来3年每年的现金流量情况如表11-1所示。

表11-1 各年现金流量概率分布及发生情况

第1年的预计现金流量(期望现金流量)

=150×30%+100×60%+50×10%=110(万元)

第2年的预计现金流量(期望现金流量)

=80×30%+50×60%+20×10%=56(万元)

第3年的预计现金流量(期望现金流量)

=20×30%+10×60%+0×10%=12(万元)

一般而言,采用期望现金流量法比传统法就更加合理,但如果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发生时间是不确定的,企业应当根据资产在每一种可能情况下的现值及其发生概率直接加权计算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二)资产的使用寿命

应根据具体准则对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应考虑的因素确定。如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与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确定应考虑的因素,在前述的有关章节中已作说明,此处略去。

(三)折现率的预计

计算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所使用的折现率应当是反映当前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风险的税前利率。在实务中,折现率的确定,应当首先以该资产的市场利率为依据。如果该资产的利率无法从市场获得,可以使用替代利率估计。在估计替代利率时,企业应当充分考虑资产剩余寿命期间的货币时间价值和其他相关因素,可以根据企业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增量借款利率或者其他相关市场借款利率作适当调整后确定。

估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通常应当使用单一的折现率。但是,如果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对未来不同期间的风险差异或者利率的期间结构反应敏感的,企业应当在未来各不同期间采用不同的折现率。

(四)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预计

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只需将该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按照预计的折现率在预计期限内加以折现即可确定。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PV

=∑[第t年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NCFt)÷(1+折现率R)t

【例11-3】A公司于20×2年12月31日,由于某项固定资产具有减值迹象,需对其进行减值测试。该项固定资产由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难以确定,因此A公司采用计算其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确定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资产负债表日,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50万元,尚可使用5年。A公司在综合考虑各项有关因素后,以5年的预计现金流量为涵盖期间,并以5%的利率为折现率(税后),另该项资产以前年度未计提减值准备。根据上述资料,A公司对该项固定资产预计可收回金额的计算过程及结果如表11-2所示。

表11-2 固定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算表 单位:元

经上表计算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可收回金额为1346271元,低于其账面价值。因此A公司在20×2年12月31日,应对账面价值高于预计可收回金额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