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你不觉得营养过剩了吗
虽然人们都讨厌胖,也在通过各种办法试图控制自己的体重。然而人类却在无可奈何中日益胖起来,原因是人类太讲究营养、太喜欢享受了。
美国《大西洋》杂志2010年5月制作了一期《肥胖国家》专号,以一幅将问题直接放在美国人脚下的图片历数美国与肥胖现象进行的长期的、正在走向失败的战争。肥胖的自由女神像说明肥胖真的是一个美国全国范围内的流行病。
美国全国卫生统计中心公布的一份报告说,1999—2002年间测得的美国成年人身高比在1960—1962年间所测得的身高增长了2.5厘米。然而在体重方面,美国成年男子的平均体重从40年前的75.3公斤上升到86.52公斤,同期美国成年女子的平均体重从63.5公斤上升到74.4公斤。男女均有10公斤以上的体重增加。同期年龄在6—11岁的美国少年儿童平均重了5公斤,12—17岁的男孩体重增加了6.8公斤,女孩体重则增加了5.4公斤。
新华网2004年11月1日公布的资料显示,美国人40年间平均肥胖了10公斤以上
其实肥胖何止在美国存在?在那些讲究营养、讲究享受的国度里,肥胖早已成了普遍现象,不仅仅肥胖,多少富贵病与人类紧紧缠绕在一起,在极少数人花费大量资源攀登运动极限的同时,更多的人步履蹒跚、举止笨拙、娇嫩羸弱、不堪一击。
人类由于思维发达、有智慧,所以使自己的吃的问题变得异常复杂。
在美国2008年拍摄的《机器人总动员》这部电影里,荒芜的地球上,天空一片黯淡,没有树木,没有河流,一堆堆垃圾比埃菲尔铁塔还高,整个世界上就剩下一个小机器人在忙着压缩垃圾,那人都去哪里了呢?画面一转,在浩瀚的宇宙里,一个巨大的宇宙飞船闪着幽幽的蓝光,飞船里遍布超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三维虚拟屏幕上,一张大嘴大口喝下一杯可乐。奇怪的是,马路上跑的都是一个个儿童三轮车,再定睛一看,车上的生物体肥头大耳,眼神呆滞,大口咀嚼着营养三明治。不幸的是,他们的胳膊和腿脚都退化了,只能用这种三轮车代步,可以说三轮车就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看到这,你可能就猜出来了,这群奇怪的生物体就是无奈撤离地球的人类。
《机器人总动员》电影海报
电影里的人类怎么就成了那个样子?不仅身体肥胖,思维也变得迟钝了,没有社会,没有工作,只有吃喝玩乐……看似光鲜的现代化飞船里,充满了各种营养美味,充满了满足人类各种欲望的娱乐场所,难道这就是人们一直向往的社会?艺术家们的想象力很丰富,但这些想象不是无厘头的。
人们多少年来都在追求食物的全面营养,追求味蕾的完美体验,似乎营养越多就意味着生活水平越高,味道越美就意味着自己饮食品位越独特。君不见有的牛奶宣称金牌营养牛奶,蛋白质高于其他牛奶吗?君不见有些营养食品宣称等于同时吃维生素片、钙片,补锌、补钾都不误吗?君不见电视广告中反复说着“要吃一座金字塔”吗?可见人们为了极端的营养,把营养分成三六九等,似乎要健康就非得登上营养塔尖才行。
人为什么对丰富的营养有这样执着的追求呢?营养越丰富就越好吗?
原始人生存的目的或许就是为了吃得饱点儿,因此成天下河摸鱼、上山打野猪,茹毛饮血,就这样还老是饥一顿饱一顿,生活不踏实。后来人们觉得那结了一串串果实的狗尾巴草也能吃,就开始种田、种菜,把以前那些天天追赶的野猪、羚羊、野牛通通圈起来养着。这样,人们的食物就有保证了,而且可以换不同的花样吃。中国自古有五谷之说,即粟、豆、麻、麦、稻,但在汉朝之前以粟米为主,这种谷物比起小麦和稻子,蛋白质等营养成分都略逊一筹,因此在唐朝以后,粟米的种植面积减少了,逐渐被营养丰富的稻子代替。许多蔬菜也一样,人们发现某种蔬菜没什么营养价值,随着时代的变迁就把它从食谱中淘汰了。战国及秦汉时期,我国人民曾食用过一种蔬菜,叫葵,这种菜当时被称为“百菜之主”,但因口感及营养欠佳,唐以后种植渐少,明代已很少种它,并不再当蔬菜看待。
这样看来,古今中外,人们似乎确实对食物营养的要求特别高。
人要更强壮、更长寿,所以在吃的上面下了不少功夫,这很正常,可是这种追求慢慢在异化。现在人们对食品的营养已经是不厌其精。实验室里,一代代农业科学家都在致力于改善农作物的营养品质,力图让人们的食物营养更加丰富。现在许多转基因食品都千方百计地使其中的一种营养元素达到极值。生活中,孩子长身体要多吃点、要吃好点;孕妇要生孩子更是不能懈怠,为了宝宝的健康,许多孕妇摄入大量营养,体重严重超过标准。
还有人把营养和健康画等号,在他们眼里,营养的标准就是高蛋白和补品,他们喜欢吃高热量的鸡鸭鱼肉,推崇人参、鹿茸和燕窝,平时的食物都是精工细作、小心烹制。但他们真的得到健康了吗?据相关调查,摄入大量的热量和蛋白质对人的身体健康会造成很大伤害。对儿童来讲,脂肪过多可引发肥胖症,儿童在一岁以内摄入脂肪过多,大多数在成年后易患肥胖症。现在世界上许多肥胖症都是由营养过剩引起的。
据报道,英国儿童一年要吃掉30斤薯条。英国食品标准署在2009年进行了一次饮食与营养调查,其中英国孩子在一年里消费的高营养食品总量让人吃惊。
具体如下:
种类 食用量
饼干 5840克
蛋糕 8030克
奶酪 4380克
冰激凌 5840克
黄油 730克
火腿 3285克
烤鸡 3650克
牛奶 68225克
香肠 5840克
肉饼 2920克
鱼类 3650克
薯条 14965克
糖 1825克
巧克力 3285克
果汁 31390克
营养过度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肥胖症
乍一看以上列出的食品种类,不可谓营养不丰富。然而效果如何呢?调查表明,现在英国1/3的5—13岁的孩子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肥胖症!
不光是脂肪的过度摄入,蛋白质摄入过多也不利健康。因为蛋白质的代谢产物——氮是经肾脏排出的,肾脏排氮量有一定限度,婴幼儿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善,不能将体内过多的氮排出,因此儿童长期大量摄入蛋白质的话,很容易引起高脂血症。不仅如此,营养过剩还会导致儿童性早熟。一些营养品里含有大量激素,儿童体内激素水平增加很可能会使第二性征提前出现。肥胖症还会对儿童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很多肥胖症儿童就是因为自卑而患上抑郁症、自闭症等心理疾病。
营养过剩还会导致一系列的富贵病。
我们的祖先早在3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提出了饮食调养的原则,即“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但现在的人普遍认为生活好了,就应该多吃肉、多喝奶,殊不知这样会造成很多身体负担,为一些疾病埋下隐患。据国内部分医院病例统计,近年来,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肥胖病、脂肪肝、痛风这些疾病发病率显著上升。古时候,中医将这些病称为“逸病”,是由于“过食膏粱厚味或过逸于舒适少动”而导致的疾病。古人吃的是粗粮,自然环境又好,所以这种病在古代非常少见。
有研究表明,人体通过自身的缓冲调节作用,使血液的酸碱度保持在7.35—7.45时,机体免疫力强,很少生病。但是若吃了过多的酸性或碱性食物,超出人体的生理调节能力,就会使血液偏酸或偏碱。一些被认为是高营养的大鱼大肉和细粮都属于酸性食物,如果人们长期摄入这些食物,就会导致血液偏酸性。如果人体血液过于偏酸,就会出现钙盐缺乏、血液黏稠度增大,进而损害人的中枢神经和心脏,使人早衰。
2011年3月27日的《参考消息》转载了美国《人类大脑成像》期刊网络版的一篇文章。文章说,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肥胖还会加剧大脑退化,这意味着肥胖人群罹患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几率较高。这是科学家首次发现肥胖会对大脑造成损害。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神经学家保罗·汤普森和他的同事对体重是否会对大脑产生影响进行了研究,他们选择了94名70岁以上老人作为研究对象。这些老人身体健康,正常情况下不存在认知水平下降的问题。
但研究人员通过扫描实验对象的大脑发现,体重超出正常范围越多,脑组织退化越严重。肥胖人群的脑组织比体重正常者平均少8%,而超重者则比体重正常者平均少4%。汤普森说:“这是脑组织的一个大损失,这意味着它极大地消耗了你的认知能力储量,使你罹患阿尔茨海默氏症和其他脑部疾病的风险更大。”肥胖加剧了大脑的老化速度,“肥胖人群的大脑看起来比精瘦者老16年,而超重者则老8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