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应收项目管理
应收项目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债权。应收项目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等。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向客户提供商品或劳务而收到的由客户签发而在短期内某一确定日期支付一定金额的书面承诺。由于应收票据具有固定的还款日期,而且法律约束力比较强,可操作性比较弱,而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在应收项目中占有的比重比较小,所以这里主要介绍的是应收账款的管理。
5.3.1 应收账款的持有动机
应收账款的持有动机如图5.5所示。
图5.5 应收账款持有动机
持有应收账款会涉及三个方面的成本,包括机会成本、坏账成本、管理成本等,应收账款的持有成本如图5.6所示。
图5.6 应收账款持有成本
应收账款政策是指企业要求客户遵守或者允许客户利用的信用筹资制度,主要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期间和现金折扣三个部分内容。
1)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是指企业衡量客户是否有资格享受商业信用的标准,也是客户获得企业的交易信用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如果客户达不到该项信用标准,则不能享受公司给予的各种商业信用优惠,或只能享受较低档次的信用优惠。
标准过严可以减少企业的坏账损失和机会成本,但是不利于企业扩大销售,引起企业销售收入的降低,而且会造成市场占有率的降低;相反,如果标准过于宽松,虽然可以增加企业的销售收入,但是会加大企业的收账成本、管理成本以及坏账成本。所以,在确定信用标准的时候,必须在扩大销售与增加成本之间进行权衡。
信用标准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作为判别标准,进而划分信用等级。坏账损失率越高,信用等级越低,相应的信用标准也就越高。
常用的坏账可能性评估方法是“5C”分析法,所谓“5C”分析法,是指通过重点分析影响信用的五个方面,而对客户的信用作出定论。
①品质(character),指的是客户忠于承诺、履行如期偿还贷款义务的内在品质。虽然很难评估一个客户的偿债品质,但信用部门还是可根据历史上偿还债务的信用程度,估计客户如期偿还赊销货款在主观上的可能性。
②能力(capacity),指的是客户如期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客户当前的流动比率和未来现金流量预测值是评估客户短期偿债能力的主要依据。
③资本(capital),即客户所拥有的资本,数值上等于企业净资产。资本度量了客户长期的财务实力,表明了客户可以偿还债务的背景。该指标可从企业财务报表中获取,同时还应分析资产的盈利能力。
④抵押(collateral),指客户提供作为授信安全保证的资产。这对于不知底细或信用状况有争议的客户尤为重要,可大大降低债权人的坏账风险。客户提供的抵押品越充足,信用安全保障程度就越高。当然,抵押品存在变现的难易、数额大小等问题。
⑤环境(conditions),指未来宏观经济状况和企业所属行业发展态势的预期。显然,经济与金融形势恶化,将导致债务人偿债困难。但是,不同行业以及不同企业抵御经济环境变动的能力是有差异的,为此,信用部门应了解客户以往在困境时期的付款表现,必须对客户进行灵敏度分析,以确定客户对经济环境波动的敏感程度。
2)信用期间
信用期间是企业允许顾客从购货到付款之间的时间,或者说是企业给予顾客的付款期间。例如,若某企业允许顾客在购货后的50天内付款,则信用期为50天。信用期过短,不足以吸引顾客,在竞争中会使销售额下降;信用期过长,对销售额增加固然有利,但只顾及销售增长而盲目放宽信用期,所得的收益有时会被增长的费用抵消,甚至造成利润较少。因此,企业必须慎重研究,确定出恰当的信用期。
信用期的确定,主要是分析改变现行信用期对收入和成本的影响。延长信用期,会使销售额增加,产生有利影响;与此同时,应收账款、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增加,会产生不利影响。当前者大于后者时,可以延长信用期,否则不宜延长。如果缩短信用期,情况与此相反。
3)现金折扣政策
现金折扣是企业对顾客在商品价格上所做的扣减。向顾客提供这种价格上的优惠,主要目的在于吸引顾客为享受优惠而提前付款,缩短企业的平均收款期。另外,现金折扣也能招揽一些视折扣为减价出售的顾客前来购货,从而扩大销量。
折扣的表示常采用如5/10,3/20,n/30这样一些符号形式。其中符号5/10的含义为:表示如果10天内付款,可享受5%的价格优惠,即只需支付原价的95%。
企业选取什么程度的现金折扣,要与信用期间结合起来考虑。比如,要求顾客最迟不超过30天付款,若希望顾客在20天、10天内付款,能给予多大折扣?或者给予5%或3%的折扣,能吸引顾客在多少天内付款?不论是信用期间还是现金折扣,都可能给企业带来收益,但也会增加成本。现金折扣带给企业的好处前面已经讲过,它使企业增加的成本,则指的是价格折扣损失。当企业给予顾客某种现金折扣时,应当考虑折扣所能带来的收益与成本孰高孰低,权衡利弊。
因为现金折扣是与信用期间结合使用的,因此确定折扣程度的方法与程序实际上与前述确定信用期间的方法与程序一致,只不过要把所提供的延期付款时间和折扣综合起来,看各方案的延期与折扣取得多大的收益增量,再计算各方案带来的成本变化,最终确定最佳方案。
【例5.4】M公司现在采用30天按发票金额付款的信用政策,拟将信用期放宽至60天,同时,为吸引顾客今早付款,提出了0.8/30,n/60的现金折扣条件,估计会有一半的顾客(按60天信用期所能实现的销售量计)将享受现金折扣优惠,具体情况见表5.3。请问采取新信用政策是否恰当?
表5.3 M公司信用期放宽的有关资料表
在分析时,先计算放宽信用期得到的收益,然后计算增加的成本,之后根据两者比较的结果作出判断。
①收益的增加:
收益的增加=销售量的增加×单位边际贡献
=(120000-100000)元×(5-4)元
=20000元
②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收利息增加:
=(6000+3000)元
=9000元
应计利息的增加=9000元-5000元=4000元
③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增加:
收账费用的增加=4000元-3000元=1000元
坏账损失的增加=9000元-5000元=4000元
④估计现金折扣成本的变化:
现金折扣成本增加=新的销售水平×新的现金折扣率×享受现金折扣的顾客比例
=600000元×0.8%×50%
=2400元
⑤提供现金折扣后增加的税前损益:
收益增加-成本费用增加=20000元-(4000+1000+4000+2400)元
=8600元
由于采用新的信用政策可以提高企业收益,故应放宽信用期,提供现金折扣。
5.3.2 应收账款日常管理
建立了合理的信用政策之后,企业还应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1)单个客户的管理
①做好基础记录。基础记录工作包括企业与客户建立信用关系的日期、企业对客户提供的信用条件、客户的付款时间、客户享受现金折扣的情况、客户的欠款情况和客户的信用等级变化等。企业只有在掌握这些信息之后,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②检查客户是否突破信用额度。根据企业对客户提供的每一笔赊销业务,检查是否超过了信用期限,负债总额是否突破信用额度。
③掌握客户已过信用期限的债务。企业应密切关注客户已到期债务的增减动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与客户联系,催促其尽快付款。
2)收账方法
企业必须采取合理的收账方法。
一般的收款方式如下:针对过期较短的客户,不予过多打扰,以免以后失去市场;针对过期较长的客户,可以写信催促;针对过期很长的客户,频繁催促,而且措辞要严厉。
由于收取账款的各个步骤都要发生费用,因而要在收账费用和减少坏账损失之间作出权衡,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人员的经验,也可通过应收账款成本最小化的原理,对各个收账方案成本大小的进行比较,确定收账方法。
3)建立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制度
不论企业采取怎样严厉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商业信用行为,就难免会出现坏账损失,企业应当在期末分析各项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并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企业应当制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政策,明确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有关方面备案。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一旦确定,不得随意变更,而且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4)监督应收账款的收回情况
企业一般采取账龄分析法来监督应收账款的收回。账龄分析法是指通过编制账龄分析表,以显示应收账款账龄的长短,并按时间长短进行排序。企业应当实施严密的监督,随时掌握应收账款的回收状况。实施对应收账款的全过程监督,可以通过编制账龄分析表进行,如表5.4所示。
表5.4 账龄分析表
通过分析账龄分析表,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可以掌握以下信息:①有多少客户能够在折扣期限内付款;②有多少客户能够在信用期限内付款;③企业有多少应收账款超过了信用期限,有多少客户能够在信用期限后付款;④有多少应收账款拖欠太久,可能会成为坏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