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日本联合控股集团
2001年4月三和银行、东海银行和东洋信托银行联手兼并创立了日本联合控股集团(9)(以下简称“日联控股”)。三家银行的换股比率分别设定为:三和银行1,东海银行0.62,东洋信用银行0.46(10)。日联控股是日本资产排名第四大的金融机构。截止到2004年3月底,总资产为80.2万亿日元,贷款总额44.18万亿日元,资产规模全球排名第19位。
一、三和银行
1927年,日本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经济发展的慢性萧条提高了银行资本的集中度。处于关西地区的三家大银行——山口、三十四和鸿池银行为了增强自己的竞争力,经过周密筹划和长达两年的商谈,于1933年8月正式合并,成立了三和银行。其存款余额一举突破1 025百万日元,超过住友、第一、安田、三井和三菱五大银行,跃居第一,并成为名列当时世界第20位的大银行(11)。三家合并银行的经营情况如表38所示:
表38 鸿池、三十四、山口三家合并银行的经营状况 单位:百万日元
资料来源:及能正男.日本都市银行之研究.1994:345.
鸿池银行:鸿池家在大阪地区十分著名,从1656年开始经营金融业务,家族第二代传人鸿池善右卫门在1663年成为德川幕府时期公共资金的十大经管者之一。明治维新时期,鸿池放贷给诸侯的金钱规模在全国260藩中覆盖76藩(12)。此后,鸿池家第十一代传人创立了大阪历史最悠久的国立银行——第十三国立银行,并于1919年(大正8年)转制为股份制银行。
山口银行:山口家是1824年由和服经营商半兵卫的次子吉郎兵卫开设的“布屋”开始起家。1863年山口家第二代传人开始经营金融业。1879年(明治12年)山口家第三代传人创立了第一百四十八国立银行。并于1898年转制为普通银行,更名为山口银行。
三十四银行:三十四银行的前身是由大阪纤维经营商联盟设立的三十四国立银行于1897年转制为普通银行时更名而成。三十四银行的第一任行长由经营木棉批发的冈桥治助就任,在文部次官小山健山新就任第二任行长期间,三十四银行实现了戏剧性的发展。
1933年4月三十四银行行长菊地恭三专程拜访了日本银行大阪分行行长中村贞彦理事,请求在与山口、鸿池两行合并方面给予支持。由于三家银行的经营状况并不存在选择兼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因此围绕兼并的斡旋进度缓慢,直到1935年8月17日(昭和10年)才达成协议。三家银行合并的目的是形成聚资优势,建立立足广大国民的大型银行。新银行取名“三和银行”是根据中村贞彦“平凡易读便于书写”的提议,取“三和”以表达三行合并之意。三和银行由中村贞彦担任首任行长,常务分别由三家银行各派一名担任。
1937年(昭和12年)甲午战争爆发,日本政府开始实施金融统制。受优先发展重工业、中央集权移师东京、大阪经济地位下降等负面影响,三和银行不得不改变经营战略,实施了在东京设立新本部(1940),积极参与政府协调融资团,放贷向重工业、大企业倾斜的经营新举措。1942~1945年,三和银行共兼并14家地方银行,扩大了业务规模,并于1945年与关联公司三和信托合并。然而,自1943年起,受东京地区都市银行大兼并冲击,三和银行在存款余额排行榜中跌落至第四位。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三井银行和第一银行、三菱银行和第一百银行、安田银行和日本昼夜银行的大兼并对关西地区银行的冲击巨大。其中尤属1942年12月突然公布的三井银行和第一银行兼并,创立帝国银行的消息令关西地区两大银行巨头三和银行和住友银行坐卧不安。一时间,大阪地区何去何从,三和银行和住友银行是否联手合并的猜测成为街头巷尾议论的热题。
在三和银行和住友银行合并问题上,由于当时两家银行的性质不同,所持态度也截然相反。住友银行内部尽管存在反对意见,但是与住友银行冈桥林社长极力赞成相反,三和银行反对兼并的态度十分坚决。理由是:第一,住友银行属于财阀银行,对军需工业依赖度高,受战争形势影响引发挤兑的风险大。而三和银行是民众银行,大部分是个人存款,一旦发生挤兑,对存款人的冲击将大大超出财阀银行。第二,若与住友银行合并,对三和银行职员极其不利。从东京地区的银行兼并后的内部整合情况来看,处于主导地位的银行职员和处于被动地位的银行职员之间矛盾冲突激烈,对此,三和银行不能熟视无睹。正是处于上述银行性质的对立以及对兼并认识的严重分歧,决定了两家银行难以合二为一。
1945年5月日本银行出身的冈野清豪接任三和银行行长职务。战败后,虽然三和银行被定性为财阀银行,但在其积极努力斡旋之下,不久便被解除了对其最高责任人的驱逐令。1947年原日本银行文书局长渡边忠雄从常务职位晋升为行长。在新行长的带领下,三和银行开展了大众化、向重工业倾斜、国际化、进军东京等发展战略。1958年三和银行的信托业务规模达到全国首位,然而1959年在日本当局信托分离方针限制下,以三和银行占比50%、神户银行占比26%、野村证券占比24%的比率成立了东洋信托银行,其社长由三和银行专务荒井清就任。
由于三和银行实施了彻底的“大众化”战略,因此战后发展十分顺利,个人、中小企业业务成为三和银行的强势。尽管战后三和银行的主要融资对象为帝人、大和纺织、日纺等纺织企业,随着纺织业的衰落,三和银行不得不将贷款客户对象转向日立造船、宇部兴产、积水化学工业、神户制钢、日本壳牌等重化工业领域,进一步吸纳京瓷、三得利、日东电工等企业加盟,三和系的“三水会”成员结构的多样化,强化了同日立、日本生命的合作关系。三和银行成为都市银行之后,继续维持了大众化的经营特色,加之大本营在关西,系列色彩较弱,因此在都市银行中不失为一家特色银行。
三和银行的经营特点有以下几点(13):第一,分支机构较多。由于三和银行是由大阪的三家银行合并而成,因此,在大阪府内的分理网点就多达80多家。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期,为了扩大吸收资金范围,增强实力,三和银行在大胶府以外地区建立的分理网点也多达138家,合计拥有分理网点223家,在日本商业银行中属于分支机构较多的银行。第二,对中小企业贷款比率较高。在日本六大企业集团银行中,三和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率较高。据统计,截止到1978年9月底,三和银行贷款总余额中,中小企业贷款占比50.2%,高于其他五大银行。第三,对重化工部门贷款比重逐年增加。战前,以纺织业为中心的商社和纺织批发商是三和银行的主要贷款对象。战后,随着日本经济向重化工业倾斜,三和银行也逐渐通过贷款和投资等方式转向重化工领域。截止到1978年3月末,三和银行对制造业的贷款占其贷款总额的比重,从1970年3月末的40.9%增加到47%。而且,在放贷大客户中,除了日商岩井等五家大商社外,还有钢铁、石油、造船和人造纤维等企业。特别是粗钢产品产量占世界第一位的新日本制铁公司是三和银行的最大客户之一。第四,对集团内部的控制力较差。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三和银行通过信贷关系大大加强了与产业资本的结合,并于1967年1月正式组建以三和银行为中心的企业集团。此后,三和集团虽然发展很快,但与三菱、住友集团相比,明显实力较弱,银行对集团内部的控制力较差。有数据显示,1978年三和集团的金融机构对集团内部企业的贷款比率为19.4%,仅高于第一劝业集团(10%)。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在于:一是三和集团成立较晚;二是部分企业是通过借贷关系拉进集团,集团意识不强。另有部分企业是跨集团企业,与其他集团的核心银行相比,三和银行对三和集团企业的约束力较弱。
三和集团主要是由三和银行的贷款企业组成。在六大企业集团的核心银行中,三和银行的历史较短,贸易对象主要是以纤维为主的轻工业企业,而且这些企业主要以关西为据点。经理会“三水会”共有44家公司,数量仅次于第一劝银集团。其主力企业有日立造船、宇部兴产、帝人公司等,三和集团中部分非系列企业的存在构成了三和集团较松散的结构特点。由于战时日本经济重化工化色彩浓厚,随着这一进程的推进,在纤维产业投资最大的三和银行的地位日渐低落。然而,正是得益于这一特点,使得三和银行以及三和银行系的企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解散财阀运动中受冲击小于其他集团,可谓是因祸得福。
但是,三和集团的三大软肋限制了三和集团的发展步伐。三大软肋主要表现为:第一,商社力量薄弱。人们普遍认为日商岩井是三和集团的核心商社,殊不知因三和集团系企业间贸易活动薄弱,因此日商岩井是以第一银行为主银行的商社。日商在与三和系的岩井产业合并后,尽管加盟了三和集团,但并未终止与第一银行的交易关系。合并后的第一劝业银行仍然是其大股东和主银行。此外,日棉实业公司的存在,使得“三水会”不得不在日商岩井与日棉实业两家商社之间寻求平衡。一直以来,三和银行一直希望日商岩井与日棉实业合并,建立集团的核心商社,但最终未能如愿。第二,重工业企业力量薄弱。在日本六大企业集团的核心银行中,三和银行历史较短,传统交易对象主要是以纤维为主的轻工业企业。二战期间,随着重化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在纤维方面投资最大的三和银行由于没有良好的货款对象而开始衰落。战争末期,跌落到六大银行末位的严峻形势,迫使三和银行不得不将业务中心从纤维产业转向重化工业,将放款对象向以大阪为据点的机械、钢铁制造业倾斜。二战之后,由于三和银行和三和集团在解散财阀运动中受冲击较小,故随着纤维产业的复兴,三和银行再次崛起。当时,大日本纺织、大和纺织、帝国人绢、日本人造丝等纤维企业在银行贷款的支持下,借朝鲜战争之光大发横财,三和集团也大为受益。此后,1953年、1954年通货紧缩,纤维业再度受创,三和银行也被迫大幅度调整经营战略。第三,金融机构力量薄弱。三和银行是三和集团的核心银行,位居日本银行业的前列,但是,由于三和集团整体金融实力薄弱,故单凭三和银行孤军作战,终究力不从心。
东洋信托银行也是三和系的金融机构,是1959年由三和银行、神户银行信托部,以及野村证券代理发行部合并组成,创立后一直由三和银行委派董事担任经理,被认为是三和银行的信托银行。由于东洋信托银行成立时间短、资金量小,自然无法与其他集团相比。其次大同生命保险公司与日本生命不同,基本属于三和集团成员之一。因其规模较大,因此没有成为“三水会”成员。另外,日本火灾、兴亚火灾等保险公司,尽管与三和银行关系极为密切,也因其规模有限被“三水会”拒之门外,影响了三和集团金融机构的整体实力。三和银行历年财务状况如图11所示:
图11 三和银行历年财务状况(1975~2002)
注释:年次为每年3月公布的财报年次。
资料来源:根据日本经济新闻社HEDD企业财务数据库整理。
二、东海银行
东海银行是1941年6月9日由爱知银行、名古屋银行、伊藤银行三行合并组建。
明治时期的名古屋具有浓郁的封建色彩,经过明治维新,区域内的实力者和商家立志发展,使得该地区的金融机构较早地将其革新意识付诸行动。早在1895年修改银行条例以及1879年政府公布禁止新建国立银行期间,在爱知县、三重县、岐阜县的东海三县共设立了14家国立银行,截至1885年年底私立银行也达14家之多。待到1901年年底甲午战争前后的最高峰时,总行设在名古屋的银行共有29家,爱知县内达到了82家。在名古屋,银行成为企业的领头羊,国立银行与私立银行相得益彰,对以轻工业带动的兴盛期的名古屋产业繁荣作出了贡献。
1933年(昭和8年)伴随着三和银行的大兼并,名古屋地区的三行兼并问题浮出水面。1936年(昭和11年)大藏省颁布“一县一行”政策之后,金融当局内部专门讨论了三行兼并问题。在大藏省极力斡旋之下,1940年(昭和15年)12月三行签订了备忘录,1941年2月9日正式合并组建了东海银行。受益于这次兼并,东海银行的存款余额跃升至大银行中的第9位,存款、放款、有价证券占全国普通银行的比率分别达到3.5%、2.9%和3.7%(14)。
作为日本中部地区的银行之雄,东海银行的特色表现出浓郁的区域中心城市——名古屋的传统和风格。作为地区性都市银行,东海银行的地区统治地位超出北海道拓殖银行和神户银行。东海银行充分顺应中心地区产业高度化(从纤维向重工业化、电子工业化的转型)的要求,长期以来一直稳居都市银行的中等地位。
早在昭和初期至昭和金融恐慌期间,名古屋3大银行——爱知银行、名古屋银行和明治银行的鼎立格局就已形成。
位于三行之首的爱知银行是1896年(明治29年)由1877年(明治10年)和1879年(明治12年)在名古屋成立的第十一国立银行和第一百三十四国立银行营业期满时,二行负责人重新组建的新银行。
名古屋银行名列三行中的第二位,是1882年(明治15年)创立的私立银行。第一代掌门人滝兵右卫门在大正和昭和期间不断扩大业务阵容,截至1882年(明治15年)年底,其存款余额排位全国第12位,成为银团融资的成员行之一。
明治银行排位三行中的第三位,是承接第一百三十银行名古屋分行资本金300百万日元设立的外来实业家银行。虽然明治银行有幸躲过1927年(昭和2年)的金融恐慌,然而,在1931年(昭和6年)至32年(昭和7年)经济小恐慌时期,受政府禁止黄金出口禁令的冲击,1942年破产倒闭。在众多银行纷纷倒下的金融动荡中,名古屋地区银行中,仅有总部设在名古屋的爱知银行和名古屋银行,以及拥有松坂屋的著名富商伊藤家的金融部门——伊藤银行得以幸存。
伊藤银行是伊藤家第14代传人伊藤次郎左卫门祐昌于1881年(明治14年)9月创立的私立银行。虽然伊藤银行是在大兴私立银行的背景下创立的,但凭借伊藤家的极高信用度,在昭和初期的金融恐慌中扩大了存款规模。作为股份制的伊藤家的个人银行,伊藤银行奉行稳健经营的同时,经营行为较为保守,在向商业银行发展方面比较消极。即使如此,其业务规模不断扩大,1940年(昭和15年)其排位居全国普通银行第32位,资本金200万日元,存款余额1亿日元,分理网点39家(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