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浮动汇率制下经济政策的国际传导

浮动汇率制下经济政策的国际传导

时间:2022-04-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浮动汇率制下经济政策的国际传导与固定汇率制下的情况不同,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不平衡不会引起货币供给的调整,而是造成名义汇率的调整。

三、浮动汇率制下经济政策的国际传导

与固定汇率制下的情况不同,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不平衡不会引起货币供给的调整,而是造成名义汇率的调整。因此,经济波动的传导就通过收入机制、利率机制和相对价格机制这三条途径同时进行。

1.货币政策的国际传导

在仅考虑收入机制时,本国货币扩张的效应与固定汇率制下相同,即它造成本国LM0曲线右移到LM1,本国国民收入上升,后者又通过边际进口倾向使外国的img281曲线右移到img282外国国民收入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此时,本国利率水平下降,低于外国利率水平。

再加入对利率机制的考虑,本国利率水平低于外国利率水平,资金就会从本国流向国外。然而,在浮动汇率制下,由于本国没有维护汇率水平的义务,所以当本国利率偏低、资金外流时,货币当局会听任本国货币贬值而不改变货币供给。

汇率变动使得相对价格机制发生作用: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上升,本国出口上升,IS0曲线右移,本国均衡利率水平上升;外国进口上升,img283曲线左移,外国均衡利率水平下降,以上过程将持续到两国利率水平相等时为止。当经济重新处于平衡状态时,世界货币存量增加,本国国民收入较期初增加,而外国国民收入较期初下降,世界利率水平低于原有水平,如图8-6所示。

我们对以上的分析作一个小结。当考虑各国经济的相互影响时,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扩张的效应如下:

第一,它造成本国产出的上升。与小型开放经济相比,在两国模型中,货币扩张效果略低,这是因为本国货币扩张带来了世界利率水平的下降,从而降低了本国货币需要贬值的幅度。但相对于封闭条件而言,其扩张效果仍有增加。

第二,它造成外国产出的下降,即国内货币政策对外国经济有负的溢出效应。这一负的溢出效应的原因在于:本国收入增加虽然能够通过收入机制带来外国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本国较低的利率通过利率机制使本国货币贬值、外国货币升值,这又通过相对价格机制使外国经常账户恶化,从而带来外国国民收入更大程度的下降。因此,此时的本国货币扩张是一种典型的“以邻为壑”(Beggar-the-neighbor)政策,本国产出扩张的一部分是以外国产出的相应下降实现的。

img284

图8-6 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扩张的收入、利率和相对价格传导机制

2.财政政策的国际传导

再加入对利率机制的考虑,本国利率水平高于外国,资金就会大量流入本国,在浮动汇率制下,本国货币升值,外国货币贬值。

汇率变动使得相对价格机制发生作用:本国出口产品竞争力减弱,本国出口下降,IS1曲线左移,本国均衡利率下降;外国进口下降,img287曲线右移,外国均衡利率上升。以上过程将持续到两国利率水平相等时为止,此时的世界利率水平高于期初水平,本国与外国国民收入均较期初增加,如图8-7所示。

图8-7 浮动汇率下,财政扩张的收入、利率和相对价格传导机制

我们对以上的分析作一个小结。当考虑各国经济的相互影响时,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扩张的效应如下:

第一,它造成本国产出的上升。在小型开放经济的情况下,财政扩张在资金完全流动时是无效的,而在两国模型中,财政扩张之所以能发挥作用,是因为它可以通过相对价格机制带来外国利率水平的上升,从而减少本币的升值幅度,使得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不会完全被本币升值所抵消。但与封闭条件下相比,本国财政政策的效果仍然被削弱了。

第二,它造成外国产出的上升,即本国财政扩张政策对外国经济有正的溢出效应。这一溢出效应也是通过本国收入机制、利率机制和相对价格机制发挥作用的,即本国国民收入增加,通过本国进口的上升造成外国国民收入增加,而本国更高的利率水平通过本币升值使外国出口增加,进一步提高了外国的国民收入。可见,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的溢出效应与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正好相反。

我们可以将在两国开放条件下,一国采取扩张性的货币、财政政策的效果归纳在表8-2中,并与封闭条件下、小型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情况做比较。

表8-1 不同条件下,本国采取扩张性政策的效果比较

img28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