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斯洛伐克的货币市场

斯洛伐克的货币市场

时间:2024-04-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斯洛伐克的货币市场转型时期斯洛伐克的货币市场相对于其他部门发展较缓慢。目前,货币市场最主要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短期债券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规模有限。

四、斯洛伐克的货币市场

转型时期斯洛伐克的货币市场相对于其他部门发展较缓慢。目前,货币市场最主要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短期债券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规模有限。

1.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

斯洛伐克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是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管理的最重要场所,市场参与者除了商业银行外,还有中央银行。该市场为无形市场,通过电讯、网络联系,就具体交易达成协议。银行间同业拆借交易结算由斯洛伐克唯一的结算系统SIPS(settlement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完成。2003年1月开始,中央银行代替银行清算中心(The banking clearing house)成为SIPS的运作者和结算的代理人。随着银行间短期调剂头寸规模不断扩大,同业拆借利率的波动亦愈加频繁。2000年5月以前,仅有6个月以下的同业拆借存款进行报价,之后,公开报价的同业拆解存款期限由1天到12个月。然而,3个月以内的同业拆借交易占交易总量的绝大部分,其中最主要的是隔夜拆借和1周的同业拆借交易,大于6个月的同业拆借交易规模十分有限。1997—1999年,BRIBOR的波动相当剧烈,2001年2月开始,中央银行开始采用隔夜再融资利率(O/N refinancing rate)和隔夜冲销利率(O/N sterializing rate)为上下限,将BRIBOR波动控制在“利率走廊”范围内。

图3.16 1995—2008年6月斯洛伐克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水平 (%)

数据来源:斯洛伐克中央银行网站公开数据,笔者整理。

2.短期债券市场

斯洛伐克的短期债券市场发展相对滞后,主要的信用工具是财政部发行的国库券和中央银行的短期债券。由于财政部主要通过发行长期政府公债来融资,而中央银行仅在少数情况下发行短期债券,作为辅助的货币政策工具,吸收银行体系流动性,所以短期债券市场的初级市场规模十分有限。斯洛伐克的国库券,是由财政部以贴现方式发行的期限小于1年的固定收益证券,面值为SKK 1 000 000。

在初级发行市场上,中央银行是财政部的代理人,国库券的需求者包括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公司,以及外国投资者等,国库券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状态。2004年前,国库券发行采取美式竞价拍卖方式。2004年开始,为了适应关于国库券投资收益的税收新法规,国库券发行开始采用德国式竞价拍卖方式。从期限来看,1993—1995年,财政部所发行的国库券期限主要在3个月以下,1995年以后,发行的国库券平均期限变长,到2000年以后,9—12个月的国库券占发行量的大部分。1997年,关于国库券收益的税收条例出台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外投资者利用对国内外投资者的税赋差异,通过初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买卖进行投机套利。在这种情况下,初级市场上国库券需求者中国外投资者比例显著增加,到2003年占到71%。

图3.17 1998—2008年6月斯洛伐克3个月国债发行利率和发行规模

数据来源:斯洛伐克中央银行网站公开数据,笔者整理。

二级流通市场基本缺失,交易量十分有限。大部分交易来自外国投资者的投机行为。如前所述,2003年在初级市场上国外投资者占总需求的71%,而这年年底,国外投资者持有不到0.9%未清偿的国库券余额。大部分国外投资者,选择把竞价得到的国库券第二天即卖给国内其他投资者。这类投机性交易,不具备任何发现价格的功能。2004年,关于国库券投资收益的税收新法规否定了投机的可行性,加之国库券发行数量减少,二级市场上的交易量较2003年减少3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