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货币政策管理能保证货币稳定吗

货币政策管理能保证货币稳定吗

时间:2023-04-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一、货币政策的涵义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期内利用某些工具作用于某个经济变量,从而实现某种特定经济目标的制度规定的总和。各国中央银行一般均把平衡国际收支列为货币政策的目标。可见,货币政策的诸目标之间既矛盾又统一。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即是短期、量化、能够观测、便于日常操作、有助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实现的金融指标。

第一节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一、货币政策的涵义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期内利用某些工具作用于某个经济变量,从而实现某种特定经济目标的制度规定的总和。它是实现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目标的核心所在,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货币政策有三大构成要素,即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货币政策目标。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通过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去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具体如下所示。

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指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预期要达到的最终效果。一般而言,各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主要有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上述目标的确立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完善的。

(一)稳定物价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稳定币值就是稳定货币购买力。货币购买力是用单位货币所能购买到的商品(或劳务)来衡量的,稳定货币购买力即指单位商品所能换到的货币数量保持不变。所以,稳定币值也就等于稳定物价。

稳定物价是将一定时期的物价水平增长幅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对于把一般物价水平上升的幅度控制在何种范围之内,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标准。从各国的实际情况看,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一般要求把物价上涨率控制在2%~3%以内。

(二)充分就业

严格意义上的充分就业是针对所有资源而言,它不仅包括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还包括其他生产要素的充分就业,即充分利用。但人们通常所说的充分就业仅指劳动力而言,指任何愿意工作并有能力工作的人都可以找到一个有报酬的工作。

充分就业的标准一般是以劳动力的失业率来衡量的。所谓失业率,就是社会的失业人数与愿意就业的劳动力之比。失业率的大小,也代表了社会的充分就业程度。失业,实际上表示了生产资源的一种浪费。失业率越高,对社会经济增长越不利。因此,各国都力图把失业率降到较低的水平。根据各主要国家的经验,失业率若控制在4%左右,即可视为充分就业。

(三)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经济增长的程度表示了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和经济实力。货币政策目标所追求的经济增长是指发展速度加快、结构优化与效率提高三者之间的统一。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经济时期对于经济增长率有不同的要求。美国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达到1%~4%作为经济增长的目标。

(四)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相抵,略有顺差或逆差。一定时期的国际收支平衡,反映了该国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对外经济往来状况。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条件,也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

各国中央银行一般均把平衡国际收支列为货币政策的目标。平衡国际收支作为一项政策目标,应根据各国所处不同发展阶段加以考虑。处于经济起飞阶段的国家和处于经济成熟阶段的国家以及处于经济调整阶段的国家,其国际收支状况是不同的。

三、货币政策各目标之间的矛盾与统一

(一)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的矛盾与统一

就统一性看,币值稳定了,就可以为劳动者的充分就业与其他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提供一个良好的货币环境,充分就业同时又可能为币值的稳定提供物质基础。

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之间更多地表现为矛盾性,即当币值比较稳定,物价上涨率比较低时,失业率往往很高。而要降低失业率,就得以牺牲一定程度的币值稳定为代价,稳定币值和充分就业两者难以兼顾。

(二)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的矛盾与统一

一般而论,这两个目标是可以相辅相成的,稳定币值有利于发展经济,经济发展也有利于稳定币值。

但是,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表明,过分强调币值的稳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又会受阻。

(三)稳定币值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与统一

稳定币值主要是指稳定货币的对内价值,平衡国际收支则是为了稳定货币的对外价值。如果国内物价不稳,国际收支便很难平衡。

国内物价稳定时,国际收支却并非一定能平衡,因为国际收支能否平衡还要取决于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

(四)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与统一

通常,就业人数愈多,经济增长速度就愈快。而经济增长速度愈快,为劳动者提供的就业机会也就愈多。

但是,如果就业增加带来的经济增长伴随着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下降,那就意味着经济增长是以投入产出的比例下降为前提的,它不仅意味本期浪费更多的资源,还会妨碍后期的经济增长。

(五)充分就业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与统一

如果充分就业能够推动经济快速增长,那么,一方面可以减少进口,另一方面还可扩大出口,这当然有利于平衡国际收支。

但为了追求充分就业,就需要更多的资金和生产资料,当国内满足不了需求时,就需要引进外资、进口设备与原材料等,这对平衡国际收支又是一大不利因素。

(六)经济增长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与统一

当经济增长较快时,国家经济实力也相应增长,有利于国际收支的平衡。

但经济的较快增长又会增加进口,从而引起国际收支逆差的出现。

可见,货币政策的诸目标之间既矛盾又统一。只有因势利导,慎重选择,才能把握全局。

四、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取的操作对象。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即是短期、量化、能够观测、便于日常操作、有助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实现的金融指标。

合适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应该具有如下四个特征:①可测性,即中央银行能够迅速和准确地获得它所选定的中介指标的各种资料,并且能被社会各方面理解、判断与预测;②可控性,即中央银行应该能够有效地控制;③相关性,即中介指标应与货币政策目标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关系;④抗干扰性,即作为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金融指标应能较正确地反映政策效果,并且较少受外来因素的干扰。

目前,中央银行实际操作的和理论界所推崇的中介指标主要有利率、货币供给量、银行信用规模、基础货币、超额准备金、股票价值等。但由于中央银行本身不能左右股票价值,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又都属于货币供给量范畴,而控制了货币供给量也就基本上控制了银行信用规模。因此,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实质上只有两个候选对象,即利率和货币供给量。

由于金融市场上的利率类型多种多样,有时还经常变化,所以,对于中央银行来说,利率的可测性不如货币供给量。同时,对于再贷款利率,中央银行只能施加某种影响,而不能强行干预,只有货币供给量是中央银行直接操纵的。所以,从可控性上看,货币供给量对经济变量的作用比利率更为直接。

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有明显的优点:①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即货币供给量与经济的运动方向是一致的,即经济繁荣时会增加,经济萧条时会自动收缩。②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力较强,即经济繁荣时,中央银行为防止通货膨胀而压缩货币供给量;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会扩张货币供给以复兴经济。这两者之间的界限非常明显,不可能误导中央银行的宏观决策。③与货币政策意图联系紧密。货币供给量增加,表示货币政策扩张;货币供给量减少,表示货币政策紧缩。④可以明确地区分政策性效果和非政策性效果。

当然,以货币供给量为中介指标也并非是十全十美的,其不足之处表现为:①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能力不是绝对的。在影响货币供给量的诸因素中,还有公众和商业银行的行为。②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实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存在一定的时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