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时滞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所谓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货币管理当局确定货币政策之后,从选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行现实操作开始到实现最终目标之间所经过的各种中间环节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因果关系的总和。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在西方主要分成凯恩斯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和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
(一)凯恩斯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
现代经济学家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是从凯恩斯开始的。凯恩斯认为,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发挥作用:①货币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即流动性偏好;②利率与投资之间的关系,即投资利率弹性的途径。他的具体思路是,货币供给相对于需求突然增加后,首先产生的影响是使利率下降,然后又促使投资增加。如果消费倾向为已知量,则通过乘数作用,又可促使国民所得增加。但是,这种增加是随不同条件而发生变化的。凯恩斯认为,增加货币数量既会影响物价,也会影响产量,但首先促使产量的增长,在达到充分就业之后,货币供给的增加就会影响物价。
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表述如下:
上述表达式中,Ms表示货币供给量,i表示利率,I表示投资,Y表示国民收入,P表示物价总水平。
不过,凯恩斯认为,上述传导机制很可能因以下两个因素而被堵塞:①“流动性陷阱”的出现,即当利率降低到不可再降低的地步时,任何货币量的增加,都会被经济单位所吸收,因而对总体需求所得及物价均不产生任何影响。②当投资的利率弹性非常低时,利率的下降就不会对投资量有显著的刺激作用。如果投资量增加不大,则投资乘数也不会大,从而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中断。
(二)后凯恩斯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
后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主要代表有以下两个:
1.q理论中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詹姆斯·托宾(J·Tobin)根据经济学家关于货币政策通过对普通股票价格的影响也能影响投资的思想,发展成了一种有关股票价格和投资支出相互关系的q理论。按照托宾的定义
当q值很高(大于1)时,表明股票市价大于重置成本,这时,企业因能通过发行较少股票而得到较多新的投资品,故投资支出会增加。换言之,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社会公众会很快发现他们所持有的货币比他们所需要持有的多,于是必定会通过支出来花费这部分多余的货币,而花费的方式之一,就是购买股票。社会公众对股票需求的增加会提高股票的价格(Ps),从而使q值上升,投资增加。
托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
式中,Ms表示货币供应量,I表示投资,Y表示国民收入。
2.米什金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米什金认为,当货币增加导致个人的财富增加时,其会增持金融资产,以此减少财务困难的可能性。在此前提下,消费者才会增加耐用消费品或住宅支出,从而使社会总收入增加。这一传导过程即为:
式中,V表示金融资产的价值,D表示财务困难的可能性,CA表示耐用消费品支出,H表示住宅支出,其他符号含义同前。
(三)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弗里德曼等人在研究后得出结论:如果货币供给量增加到供过于求的状况,则货币资产的持有者,即个人或企业等经济单位会发现他们所实际持有的货币资产比他们希望持有的数额要多,于是,他们的反应是将多余的货币用于购买各种资产,即购买金融资产如债券、股票等,也购买实物资产如汽车、消费品等。这种支出(即资产结构的调整过程)会影响资产的价格(如有价证券利率会变动),也会影响商品供应的数额。而价格的变动又会影响货币库存余额的实际价值,从而通过货币需求函数再次发生反应。虽然货币学派认为这个作用过程是十分复杂的,但是他们把货币需求函数看成是稳定的量,所以,即使不知道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人们也可以预测货币供给量变动的结果。
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
式中,C表示消费,…表示可能存在但还未被揭示的过程,其他符号含义同前。
(四)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一般模式
尽管不同学者所分析的传导机制不完全相同,但如果撇开一些次要问题,则有些基本的理论可以视为公认的:①货币数量增加后,对金融市场上的利率会产生影响,同时对股票价格或债券价格也会产生影响;②正是由于利率或股票价格、债券价格的变化,引起了企业家的投资和个人的消费欲望及现实支出的改变;③当投资和消费发生变化后,国民生产总值自然会发生相应变化。
由此可以得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一般模式为:
(五)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因素的新变化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一般模式是: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降低利率,从而降低借贷成本,借贷成本的下降则促使企业增加投资,消费者增加消费支出,最终导致总产量的增加。减少货币供给量的效应则正好相反。
实践证明,完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并非只注重利率,还必须考虑其他若干种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作用:
(1)汇率的变化。各国普遍通过特定的货币政策影响汇率的变动,从而达到调节本国进出口和总产量的目的。
(2)权益价格的变动。通过货币政策的调节来增加货币供给量,有利于公众增加支出,进而增加对权益的需求,从而导致权益价格的提高。
(3)银行信贷的调节。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使银行准备金和银行存款增加,从而使银行可用贷款量增加,刺激企业的投资。
(4)企业和家庭收支的调节。货币政策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和家庭的收支平衡状况,如扩大货币供给量会使企业的权益价格上升和家庭的财务状况得以改善,从而增加企业的投资支出和居民对流动性较差的耐用消费品和住房的支出,这些,最终都会引起总需求和总产量的增加。
二、货币政策时滞
所谓货币政策时滞,亦称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或称货币政策时差。它是指货币政策从研究、制定到实施后发挥实际效果的全部时间过程。
按发生源和性质分类,货币政策的时滞可以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两大类。
(一)内部时滞
内部时滞是指中央银行从制定政策到采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内部时滞又可以细分为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两个阶段。
认识时滞是指从确定有实行某种政策的需要,到货币当局认识到存在这种需要所耗费的时间。这段时滞的存在,一是因为搜集各种信息资料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二是对各种复杂的经济现象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客观的、符合实际的判断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
决策时滞是指从认识到需要改变政策到提出一种新的政策所需耗费的时间。这部分时滞的长短取决于中央银行占有各种信息资料和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
(二)外部时滞
外部时滞是指中央银行从采取行动到这一政策对经济过程发生作用所需要的时间距离。外部时滞可细分为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两个阶段。
操作时滞是指从调整政策工具到其对中介指标发生作用所需要的时间距离。这段时滞的存在,是因为在实施货币政策的过程中,无论何种货币政策工具都要通过影响中介指标才能起作用。究竟能否生效,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对中央银行政策的态度、对政策工具的反应能力和金融市场对央行政策的敏感程度。
市场时滞是指从中介指标发生反应到其对最终目标产生作用所需要的时间距离。这是因为企业部门对中介指标变动的反应有一个滞后过程,而且投资或消费的实现也有一个滞后过程。这一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调控对象对中介指标变动的反应,从而对最终目标发生影响。
内部时滞可由中央银行掌握,而中央银行对外部时滞很难进行实质性的控制,因为外部时滞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政策的操作力度和金融部门、企业部门对政策工具的反应大小,它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复杂变量。货币政策各种时滞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9-1所示。
图9-1 货币政策时滞关系图
本章小结
1.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期内利用某些工具作用于某个经济变量,从而实现某种特定经济目标的制度规定的总和。
2.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指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预期要达到的最终效果。一般而言,各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四个,即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3.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取的操作对象。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实质上只有两个候选对象,即利率和货币供给量。
4.货币政策工具:就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使用的各种策略手段。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和其他补充性政策工具三类。
5.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对货币供给总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且经常使用,并具有传统性质的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政策工具,主要有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政策,也称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
6.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货币管理当局确定货币政策之后,从选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行现实操作开始到实现最终目标之间所经过的各种中间环节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因果关系的总和。
7.货币政策时滞:亦称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或称货币政策时差,是指货币政策从研究、制定到实施后发挥实际效果的全部时间过程。
重点概念
货币政策 存款准备金政策 再贴现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政策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时滞
选择题
1.当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时,商业银行( )。
A.相应降低企业贷款利率 B.相应提高企业贷款利率
C.不会改变企业贷款利率 D.借款成本增加
2.下列货币政策操作中,能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是( )。
A.提高法定准备金率 B.提高再贴现率
C.降低再贴现率 D.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债券
3.以下不属于直接信用控制的是( )。
A.信用分配 B.利率高限
C.流动性比率 D.窗口指导
思考题
1.什么是货币政策?它由哪些构成要素?
2.试述货币政策工具包括的内容。
3.什么是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其效果和局限性如何?
4.什么是再贴现政策?它有哪些优缺点?
5.什么是公开市场业务?它有哪些优缺点?
6.什么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7.什么是货币政策时滞?它由哪些部分组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