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经济失衡与国际收支失衡
1.全球经济失衡概述
从单个国家而言,如果一国国际收支的经常账户表现为逆差,往往通过资本账户顺差来弥补;而如果经常账户顺差,则往往通过资金的对外输出表现为资本账户逆差。总体上,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余额基本为零,国际收支总会大体实现平衡。从全球的角度看,如果一国经常账户表现为逆差,那一定相应地有其他国家经常账户表现为顺差,这样,全球国际收支也必定是一个平衡的状态。所以严格地讲,所谓“全球国际收支失衡”是不存在的。所谓失衡应该仅是一国经常账户(或资本账户)在某一特定时间条件下的不平衡状态。在英文中,也没有和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对应的词条,只有全球失衡(Global Imbalances),或者是全球经常账户失衡(Global Current Account Imbalances)、经常账户和资本(金融)账户失衡(Current Account and Financial Imbalances)。而在现实世界里,各国国际收支表现又是极其复杂的,有的国家表现为经常账户逆差、资本账户顺差,有的正好相反,又有的表现为双顺差或双逆差等。为了简便起见,本书还是按中文习惯一律称为“国际收支失衡”。
一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是世界的一种常态,平衡反而是暂时和局部的。当前的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也是一直以来就存在的问题,只不过随着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不断扩大,其可持续性受到人们的空前关注。全球国际收支失衡是全球经济失衡的一个表现。从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失衡存在不断扩大的趋势。从最近几年来看,全球经济失衡主要表现在各国经济增长失衡、全球金融失衡、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三个方面。
第一,各国经济增长失衡。各国经济增长失衡一方面表现在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增长的极端不均衡。在发达国家中,美国国内由于保护旺盛的总需求,经济增长一直表现良好,日本经济温和复苏,但呈现较大幅度的波动,而欧盟和欧元区经济则只有低速增长。在经济全球化中由于科技、体制、增长方式等方面的原因,相当大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发展经济困难增大,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不断扩大。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中国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近两年来,拉丁美洲和非洲大陆经济虽然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与亚洲相比,发展差距在扩大。而非洲始终处于贫困状态。
第二,全球金融失衡。全球金融失衡其实是国际性资本非均衡的流动。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后,全球资金又开始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而且主要从亚洲国家流向美国。美国经济在2001年遭遇“9·11事件”后陷入不景气,巨额的财政、贸易“双赤字”使美元不断趋向疲软。美元贬值有利于美国扩大出口、纠正贸易失衡、制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但财政赤字增加及国民储蓄下降,又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美国的外债绝大部分是以美元计价的,因此美元贬值实际上意味着债务负担的减轻,并使其他国家购买的债券遭受损失。有人提出,各国民间储蓄和外汇储备不均衡是全球金融失衡的主要诱因。由于美国实际汇率低,股市上扬,导致美国国民储蓄率自2002年以来一直停留在创纪录的低点。相反,亚洲国家储蓄率却居高不下。亚洲国家不仅国民储蓄率高,而且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占全球外汇储备总额的2/3。因此,美国一直依靠世界其他国家提供资金以弥补其巨额储蓄缺口。全球金融失衡其实又与国际收支失衡有着紧密联系。
第三,全球国际收支失衡。自从有了国际间的经济交流,国际收支不平衡便成为一种常态。早在20世纪70年代,全球便经历了一次严重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主要表现为:石油输出国(OPEC)巨额顺差,欠发达国家迅速增长的债务和许多发达国家空前的经常项目逆差。其后果是引发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一系列货币危机。当时对国际收支的研究的一项革命性的变化就是“跨期优化方法”的引入。这一方法的引入使人们开始认识到经常项目平衡或贸易平衡不是一个国家的最优选择,也不是一个国家最优资源配置的表现(Sachs,1982)。也许是受这种思潮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习惯于对外收支的逆差,而作为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常项目赤字不断增大。当前国际收支失衡主要就体现在横跨太平洋两岸,也即美国巨额的经常项目逆差和迅速上升的净对外债务,以及日本、中国及其他新兴国家经常账户的巨额顺差。这种格局其实从1990年代以后就已经出现,2000年以后表现得更为突出。如图2.1所示。
图2.1 跨太平洋两岸的经常账户余额(%GDP)
资料来源:转引自Rajan,Raghuram,“Global Current Account Imbalances:Hard Landingor Soft Landing”,Speechat the Crdit Suisse First Boston Conference,Hong Kong,March 15,2005。
当前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美国巨额的经常账户逆差,事实上,美国外部赤字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在1970年代,美国虽然遭遇石油危机冲击,但经常账户基本保持了平衡状态。在1982—1987年,经常项目赤字急剧扩大,最高达到GDP的3.39%。1987—1991年,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大幅减少,至1991年末实现微弱顺差36.9亿美元。但之后的1991—2004年,经常项目赤字开始逐年增长,2004年达到6653亿美元,占GDP的5.68%。图2.2就是美国1970—2004年的国际收支状况,其中CAUSA代表经常账户,KAUSA代表资本账户(下同)。
图2.2 美国的国际收支(%GDP)
资料来源:IMF“国际金融统计”(IFS)。
进入21世纪以后,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处于不断恶化之中。在这种经济格局下,美国表面上好像是全球国际收支平衡的一个受害国,似乎巨大的贸易逆差剥夺了美国大量的就业机会。美国也常常以此为借口发起贸易摩擦或者要求其他国家调整贸易政策。但美国实际上在这一格局中获得了很多好处,它通过发行美元和日益增加的债券几乎“免费”获得了外国的商品。而亚洲国家在这一格局中则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一方面,大量的贸易逆差和快速的外汇储备积累表明亚洲国家的货币处于低估状态,这些国家又常常被“指控”为通过操纵汇率向外“倾销”商品,因而必须让其货币升值;另一方面,这些亚洲国家又不得不继续通过大量购进美元来维持美元汇率稳定,以避免其储备资产的价值损失,同时也试图避免本国货币的急剧升值。
随着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不断扩大,人们对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由关注逐渐变成了一种忧虑,但也有经济学家对之表示否定。Hausmann和Sturzengger(2005)提出一个“暗物质”(Dark Matter)的假说,认为全球经济失衡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他们的理由是:1980年美国的海外净资产为3650亿美元,投资收益为300亿美元。1980—2004年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累计45000亿美元,按理美国的海外净资产应该为-41000亿美元。但统计表明美国的海外净资产只有-25000亿美元。如果对海外债务每年支付5%的利息,那么美国2004年应该支付2100亿美元的利息。可统计结果显示,2004年美国仍然有300亿美元净投资收益,和1982年相等。这意味着美国在免费使用这45000亿美元的债务。如果不考虑这16000亿美元的投资收益,那么可以说美国根本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经常账户赤字。美国仍然是一个债权国。以300亿美元净投资收益为前提,以5%的利率为标准推算,美国现在应有6000亿美元的债权。那么官方统计中的25000亿美元债务与6000亿美元债权之间的差额就可被称为“暗物质”。“暗物质”是借用物理学中一个概念,表示能够创造收益但看不到的一种东西[1]。
2.全球国际收支失衡
在国际收支的研究中,国际收支平衡(或不平衡)有多种不同的概念。而一种较为普通的说法就是根据经常项目、资本项目两个账户的自主性交易差额来加以界定。所谓自主性交易是指个人和企业为某种自主性目的而从事的交易。相对自主性交易形成的是补偿性交易,它是指为弥补国际收支不平衡而发生的交易,比如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而向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动用官方储备等等。我们平时所说的国际收支平衡(或不平衡)主要就看自主性交易的差额是否为零。当这一差额为零时,就被称为国际收支平衡;当这一差额为正时,就被称为国际收支顺差;而当这一差额为负时,就被称为国际收支逆差。后两者统称国际收支不平衡(或国际收支失衡)。由于国际收支不平衡代表的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不平衡,所以又简称“对外不平衡”或“外部失衡”等。
前面也提到,当前的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也是一直以来就存在的问题,只不过随着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不断扩大,其可持续性受到人们的空前关注。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国际收支失衡主要呈现四种比较典型的情况,那就是:(1)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双顺差。以中国、韩国等为主要代表;(2)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双逆差。主要有埃塞俄比亚、科特迪瓦等非洲贫穷国家;(3)经常账户顺差、资本账户逆差。诸如日本、德法等欧洲大陆国家;(4)经常账户逆差、资本账户顺差。主要有英美等盎格鲁撒克逊国家。全球国际收支呈现杂乱无章的特点,但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
在工业化国家内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希腊表现为一致的特点,那就是经常账户逆差、资本账户顺差。而日本、比利时(卢森堡)、荷兰、瑞典、瑞士、法国、芬兰却正好倒过来,经常账户巨额顺差,而资本账户巨额逆差。但也存在一些例外:如德国2000年之前一直呈现经常账户逆差、资本账户顺差的局面,2001年之后呈现经常账户顺差、资本账户逆差。意大利和爱尔兰1999年之前在绝大部分的年份呈现经常账户顺差、资本账户逆差的特点,2000年后呈现经常账户逆差、资本账户顺差的特点。
在其他欧洲国家,包括阿尔巴尼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捷克、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土耳其[2]、爱沙尼亚、斯洛伐克、摩尔多瓦、马耳他、立陶宛、克罗地亚等国的表现的特点空前一致,都是经常账户逆差、资本账户顺差。但也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俄罗斯,自1990年代以来却是与众不同,表现为经常账户顺差、资本账户逆差。
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表现比较有意思。东南亚国家包括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在1997年前都表现为经常账户逆差、资本账户顺差,金融危机之后国际收支的表现实现了逆转,表现为经常账户顺差、资本账户逆差。韩国经常账户与东南亚国家有相同表现,但资本账户除1997年与1998年两年表现出逆差之外,其余时间都表现为顺差。新加坡与中国香港却表现为经常账户的顺差、资本账户的逆差,这与日本有着相似之处。我国的国际收支国内统计年鉴与IFS有较大差异。总体而言,除1997年和1998年金融危机期间资本与金融账户有短暂的逆差之外,其余年份都表现为双顺差。韩国自金融危机后,也表现为双顺差。
南美洲国家也有一些共性特征:包括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墨西哥、秘鲁的这些大国,以及巴拿马、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牙买加、洪都拉斯、尼加拉瓜,以及东加勒比海货币联盟内的小国都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即经常账户逆差、资本账户顺差。但也有例外,即委内瑞拉在绝大多数年份表现出经常账户顺差、资本账户逆差。自21世纪以来,阿根廷和巴西两个大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逆转的情形,即表现为经常账户顺差,资本账户逆差。
非洲的绝大部分国家表现出经常账户逆差、资本账户顺差。也有一些例外,如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呈现出经常账户顺差、资本账户逆差的情形。而埃塞俄比亚、科特迪瓦、刚果、布隆迪等却表现出双逆差的情形,具体可见表2.1。
当前的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核心问题是美国巨额的经常账户赤字。如表2.2所示,美国经常账户赤字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处于不断增长之中。一直到2004年,美国对外净债务达到25400亿美元,占GDP的22%。经常账户(包括商品、劳务、收益和单方面转移)赤字达到6653亿美元,占GDP的5.68%。2005年又进一步增加到7915亿美元,占GDP的6.35%。联合国贸发会议《2005年贸易与发展报告》指出,目前美国的贸易赤字相当于全球贸易盈余的2/3。如果按此速度增长下去,经济学家估计到2010年经常账户赤字将超过10000亿美元,与GDP的比重将达到7.5%—8%,与之同时,对外净债务占GDP的比重将达到50%。
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美国持续的巨额经常账户赤字,必须要靠资本账户的盈余来弥补。也即,美国几千亿美元的赤字,必须要有等值的资本流入美国。一般来说,资本流入美国的途径主要有外国直接投资(FDI)、股票投资以及购买美国债券(包括美国国债和企业债券)。2000年以来,流入美国的资本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FDI和股票投资的份额逐年减少,分别从2000年的1621亿美元和931亿美元下降到2004年的-1308亿美元和-980亿美元。因此,国外资本主要是通过购买美国的债券流入美国的。2000年,通过购买美国国债而流入美国的资金为-752亿美元,而2004年则猛增到5314亿美元,其中各国央行购买量为3294亿美元,其他私有机构购买2020亿美元,同时美国企业债券被国外投资者购买的数量也从2000年的2677亿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3057亿美元。从美国资本流入结构的变化可以看出,国外资本从前主要直接流入到企业等私有领域,而现在则转向直接为美国不断增加的财政赤字提供融资。
从美国贸易赤字的来源来看,主要集中在中国、欧盟、日本、加拿大以及东亚各国。其中,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又形成了贸易逆差。美国过去二三十年与东亚的贸易逆差总额基本没有改变过。但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美国对亚洲其他国家的逆差转变为对中国的逆差,这主要是由于全球化条件下跨国公司加速战略调整,加大对中国的投资。中国外资企业绝大部分进口来自亚洲地区,然后出口到欧美。这样,就出现了美国对“四小龙”等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的逆差比重下降,而对中国逆差比重上升的现象。1997—2004年美国从东亚的进口总量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从36.9%下降到34.2%左右,同期,从中国进口的份额由7.2%提高到13.4%,增加了6.2个百分点,“四小龙”、“五小虎”的份额下降了3.7个百分点,日本的份额下降了5.1个百分点。从中国自身来看,正好出现了对东亚逆差增加和对美国顺差增加的局面。2004年与1997年相比,中国内地对东亚的日本、韩国、东盟和中国台湾地区的逆差从163.2亿美元增加到1266亿美元,增长了6.8倍[3];与此同时,中国对美国的顺差也有了成倍增长,见表2.3所示。
与之同时,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却是经常账户巨额顺差。亚洲成为美国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以2004年为例,中国成为美国第一大贸易逆差来源国,达1620亿美元,占美国贸易赤字的26%以上。树大招风,因此中国成了美国解决贸易逆差问题的首要目标。其次是日本,达752亿美元。接下来依次为加拿大、德国、墨西哥、委内瑞拉和韩国等。从地域上看,亚洲是美国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地。其中,中、日、韩,以及东盟五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为2917亿美元,占美国贸易逆差总额的43.8%。另外,北美自由贸易区(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2004年与美国贸易逆差达1115亿美元,占美国贸易逆差总额的16.8%。美国对欧盟的贸易逆差也达1045亿美元,占16.4%。对拉美国家的贸易逆差达807亿美元,占12.1%。对OPEC的贸易逆差达718亿美元,占10.8%[4]。
随着东亚地区对美贸易顺差的不断积累,东亚国家的外汇储备也出现大幅度增长。从2001—2004年,世界外汇储备总量增加了84%。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就属亚洲,如中国内地、印度、日本、马来西亚、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当然工业化国家如欧元区国家、澳大利亚等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总体上不及亚洲国家增长的幅度,具体见表2.4所示。
表2.4 主要国家(地区)外汇储备变化
(续表)
资料来源:IMF“国际金融统计”(IFS)。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