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印国际收支之比较
“龙象之争”是当前学术界热点,最早引起争论的是英国《金融时报》在2003年的一篇经济时评,认为2010年,印度经济的增长速度可能会超过中国。此后麻省理工学院黄亚生和哈佛大学Khanna在2003年《外交政策》刊登的一篇文章《印度能否赶超中国?》,则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该文称,中国虽然利用外资实现了经济增长,但国内低效率的银行与资本市场成为今后经济增长的一个掣肘。而印度却自主成功地发展出一批在尖端、知识密集型产业能与欧美竞争的企业,而且由于相对发达的资本市场和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使印度经济比中国拥有更强的后发优势。这种依靠内生增长(Organic Growth)形成的一条成功发展模式,使印度更能充分利用其资源,与中国的外资驱动型途径相比,它是一条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印度能否超越中国”不是一个可笑的问题[7]。
继黄亚生和Khanna之后,国内关于中国与印度的比较与争论也日益增多。从目前的情况看,印度在很多方面都无法与中国相比。印度独立于1947年,但实施对外开放和经济自由化改革却在1991年,迟中国十多年。自从印度实现经济改革以来,国内经济增长平均达到5.7%,而中国平均经济增长率却为10%(见图6.4)。而且中国在基础设施、外商直接投资,以及识字率、死亡率、人均收入方面都明显好于印度。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印度经济增长开始驶向快车道,2005年、2006年印度经济增长超过8%,预计2007年将达到9%—10%[8]。而且印度培育一批世界级的创新型企业,包括软件业的Infosys、制药业的Ranbaxy、汽车零部件业的BajajAuto以及汽车装配业的Mahindra,这是中国企业所无法比拟的。另外,印度自实现经济改革以后,在经济增长、对外贸易、金融体制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许多专家指出,印度在今后20年的表现也许会大大超过中国。
图6.4 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增长(%)(1991—2004)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WDI)。
本书无意就中印两国经济增长孰优孰劣作出评判,只想结合本书所探讨的主题,就中国印度两国的国际收支及金融体系作一个对比,从中或许我们可以找到若干启示。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呈现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性体现在多方面,我们对两个国家的经济作笼统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只想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得失。印度目前在经济发展上确实不能与中国相提并论,但它的崛起,却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首先,我们可以来看一下中印两国在国际收支上的不同表现。
从印度的国际收支表现看,从印度开始编制平衡表的1975年至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1975年—1990年代初期,印度对外无论是经常账户还是金融账户规模都不大,基本保持平衡。(2)1990年代初期—1990年代末,印度国际收支资本账户基本保持较大幅度顺差,而经常账户基本上都处于逆差状态。(3)21世纪初期至今,印度国际收支资本账户仍然保持顺差,而经常账户开始从逆差转为顺差。但印度的对外贸易仍然保持较大的逆差,2001年以后经常账户转为顺差主要是由于经常转移部分(Current Transfer)超过了贸易逆差所致,但很明显对外出口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与国际收支的双顺差相对应,印度的外汇储备也实现了大幅增长,目前达到1700亿美元,居中国大陆、日本、中国台湾和俄罗斯之后,成为世界第五大的外汇储备国(地区)。
从整体上看,印度在绝大部分年份保持了资本账户顺差和经常账户的逆差,这种国际收支表现与美国基本一致。但美国处于国际收支成长理论中“成熟的债权国”阶段,而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的表现与其经济成长阶段是不相称的。而我国的国际收支除个别年份外,基本上都表现为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双顺差。那么这两个国家为何呈现如此之大的差异?按照“顺时针的债务循环”,中国与印度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表现为经常账户顺差、资本账户逆差。所以无论是我国还是印度目前这样的国际收支表现都不该是一种常态。
图6.5 印度的国际收支(1975—2003)(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IMF“国际金融统计”(IFS)。
图6.6 中国的国际收支(1982—2005)(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IMF“国际金融统计”(IFS)。
虽然中印两国在资本账户上都保持顺差,但它们在造成资本账户顺差的构成上却有很大不同:从我国的情况看,资本账户顺差绝大部分主要由FDI流入形成,“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在许多年份还是逆差的。印度在吸收外资的总量上不能与我国相比,但其资本流入的三部分构成中,相对比较均衡,而且都保持顺差。通过“直接投资”渠道流入的外资规模较小,甚至不及我国的1/10,相反,通过“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成为其吸收外资的主要渠道。下表分别为两国国际收支资本账户的主要构成(净值)。
表6.4 印度国际收支资本账户各项构成(1992—2003)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IMF网站“国际金融统计”(IFS)。
表6.5 我国国际收支资本账户各项构成(1992—2005)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IMF网站“国际金融统计”(IFS)。
中印两国在国际收支的差异最明显地体现在FDI的流入上。在中国,FDI在我国利用外资的所有渠道中占据了绝对地位,但印度在利用FDI上只有我国的1/10。作者认为,造成两国在FDI流入上的差距主要有政策和人文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造成两国在国际收支FDI流入上的差异与两国政府推行的政策有关。我国自1979年对外开放以来,一直鼓励外商直接投资,并给予外资土地、税收和用工等多方面的优惠措施,地方政府也一直以吸引FDI的数量作为政绩的考核目标之一。因此FDI除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略有下降以外,一直保持较大幅度的增长。而资本账户一直没有对外开放,虽然2002年开始实行QFII政策[9],但也只是实行对外资有限开放与准入政策,因此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在绝大多数年份都表现为逆差。中国大量吸收FDI,同时又对出口扩大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以2005年为例,当年中国出口总额中,有58%来自外商投资企业,全年1019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中,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顺差净值达844亿美元,占到总额的83%。如果我们把这一部分扣除,那么中国内资企业对外出口形成的贸易顺差仅为175亿美元。
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印度在20世纪90年代初曾严格限制外资进入,以保护国内产业。对外出口主要集中在软件、珠宝、服装、纺织和皮革等行业。出口国主要面向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国。在出口产品中,印度不仅有利用廉价劳动力形成的优势产业,如服装、纺织和皮革等,这些明显成为中国日后有力的竞争对手;同时,印度也有中国不具备的朝阳产业,那就是软件业,而它的兴起又与印度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有着很大关系。
其次,直接导致中印两国在吸引直接投资方面的差异还有人文的因素。中国在海外拥有5000万华侨,改革开放以后,富有的华侨回国投资并受到国内的欢迎。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超过一半的外来投资来自海外华人。这些海外投资流入中国,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及出口扩大起到相当大的作用,无意中也使中国得以推迟其政治上困难重重的内部改革。在印度,国内对于海外印度人及其他外国投资者持否定态度,印度海外侨民的成功仍遭到国内的憎恨。在一些场合,NRI(印度侨民)的缩写,过去被开玩笑地解释为“不需要的印度人”(Not Required Indians)。印度几十年来一直拒绝侨民资本,这使得侨民不愿意回国投资。进入21世纪以后,印度政府加大了吸引外商投资的力度,这使得目前印度国内侨民排斥的态度有了很大改变。印度计划在全国范围内设立约20个经济特区,政府将允许特区内部分企业免缴雇员养老金,允许招收合同工,并确保特区内的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招募和解聘员工。印度一旦在FDI加强引资力度,必将对中国形成一个竞争,因为很有可能欧美包括日本在内的外资就会流向印度。
中印两国在国际收支上的差异,除了FDI方面以外,还体现在“证券投资”一项。根据前面的表格,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在资本账户中的证券投资一项大多年份是逆差的,而印度却保持顺差,虽然规模不大,却成为吸引外资的重要渠道。也与两国存在不同的金融体系有着关联。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一国国际收支的表现与其国内金融体系有关。从印度和我国在国际收支的比较来看,两国之所以在证券投资方面呈现较大差异也与两国金融体系有很大关系。据Demigüc-Kunt和Levine(1999)研究,印度虽然属于银行主导型国家,但印度的资本市场在发展中国家是比较突出的,其金融体系结构的综合指数极为接近银行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分界值[10]。印度由于拥有一个相对发达的金融市场,导致国外资本可以通过“证券投资”大量流入,引起资本账户顺差。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先来考查一下中印两国的金融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