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学习要点】
·利息的来源与本质 ·利率的概念及种类
·利率的决定因素 ·利率的经济功能
·单利、复利和现值、终值的计算
第一节 利息
利息是个古老的经济范畴,它的存在是信用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只要信用关系存在,就必然存在利息。那么,利息是怎么形成的?它的性质如何?理论界的观点是不一致的。本节将着重介绍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
一、利息的来源与本质
现今社会,贷放货币收取利息已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利息的存在,使人们对货币产生了
一种神秘的感觉:似乎货币可以自行增值。这是一个涉及利息的来源和实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马克思曾有深刻的剖析。从表面上看,借贷资本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用公式表示为:G—G'(货币G+货币的增值ΔG),这种形式给人一种假象,似乎货币可以完全离开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而自行增值。事实上,借贷资本的运动仍以职能资本的运动为基础。只有通过职能资本家的运用,借贷资本才能发挥职能资本的作用,才能使自身实现增值。如果借贷资本家把货币贷给产业资本家,借贷资本价值经过的全部运动过程应该是:
G—G—W…P…W'—G'—G″
如果借贷资本家把货币资本贷给商业资本家,则借贷资本价值经历的全部运动过程是:
G—G—W—G'—G″
两个运动过程的最初阶段G—G,表示借贷资本家把自己的货币贷给职能资本家;中间阶段G—W…P…W'—G'和G—W—G'分别表示产业资本家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从中攫取产业利润和商业资本家从事商品的买卖,从中攫取商业利润;最后阶段G'—G″表示职能资本家向借贷资本家归还贷款,并从自己所取得的利润中拿出一部分支付利息。这里的G'=G +ΔG',G为借贷资本额,ΔG'为利润;G″=G+ΔG″,G为借贷资本额,ΔG″为职能资本家支付给借贷资本家的利息。ΔG″是ΔG'的一部分。
由此可见,在资本主义社会,利息是职能资本家向借贷资本家借入货币后,归还本金时所支付的报酬。借贷资本家为了取得利息把自己的货币资本贷给职能资本家,这时,资本本身并没有增加它的价值。只有当职能资本家运用这部分货币作为资本从事商品生产或商品流通时,才会有价值增值。马克思分析利息的来源和本质时指出:“利息不外是一部分利润的特别名称、特别项目;执行职能的资本不能把这部分利润装进自己的腰包,而必须把它支付给资本的所有者。”可见,利息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或利润)的一部分,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对利率的来源与本质有多种解释。古典经济学家配第(1633—1687)最先提出:利息是一种报酬。此后,洛克、休谟的著作也有所涉及。配第认为贷出货币应该像租出土地一样收取租金——利息,否则,货币所有者就不会贷出他的货币,而宁愿用货币来购买土地,然后出租以获得地租。利息的量至少要等于用借出的货币所能购买的土地所产生的地租。洛克(1623—1704)也把利息的性质确认为贷款人的报酬,但他认为利息是贷款人因承担了风险而得到的报酬。显然,洛克比配第前进了一步,因为他肯定了利息是别人劳动的产物。坎蒂隆最先提出利息是货币的价格,他指出:“事物的价格是根据卖方提供出售事物的数量和买方提供货币的数量的比例,在双方讨价还价的方式下决定的。同样情况,决定货币利息的是贷出者与借入者之间的数值的比例”。这一提法为后人分析利息问题开辟了新的思路。诺思(1641—1691)把贷出货币所收取的利息与地主收取租金做了相同的理解,他说:“正如土地所有者出租他的土地一样,这些资本所有者常常出借他们的资金;像出租土地一样,他们从中得到叫做利息的东西,所谓利息不过是资本的租金罢了。”马西认为,贷款人所贷出的既不是洛克所说的货币,也不是诺思所说的资本,而是货币或资本的使用价值;既然贷出的是货币的使用价值,即生产利润的能力,那么“人们为了使用他们所借的东西而作为利息支付的,是所借的东西能够生产的利润的一部分”。因此,利息直接来源于利润,而且是利润的一部分,这是马西的一个伟大发现。马西和休谟(1711—1776)都发现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但他们都没有把利息看作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斯密(1723—1790)首先明确地指出,利息一般地说代表剩余价值,它始终是从利润中派生的形式。他把利息的来源分为两种,即如果把借贷的资金用于投资,利息来源于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换形式;如果把借贷的资金用于消费,利息来源于像地租之类的别的收入。古典经济学派对利息的来源与本质的解释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没有深刻分析利息产生的真正原因。但他们的理论毕竟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广泛的思路。比如,马克思关于利率理论的分析完全可以从古典经济学家的理论分析中找到线索。
西方经济学的后继者们在前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些新的利息本质理论。英国经济学家西尼尔(1790—1864)是“节欲论”的倡导者。他认为利润是资本家节欲的报酬,因为他拥有货币资财,但放弃了用于享乐的个人消费,是作出了牺牲,利润就是对这种牺牲的报酬。借贷资本只是总资本的一部分,利息也总是利润的一部分,因此,利息是借贷资本家节欲的报酬。把利息看作时间的产物,这种观点古已有之,但系统提出“利息时差论”的是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庞巴维克(1851—1914)。在他看来,一切利息都来源于同种和同量物品价值上的差别,而这种差别又是由两者在时间上的差别造成的。他认为,人们对现在财货价值的评价通常比对未来财货的评价大,即高估现在而低估未来。这种由于对现在和未来两个不同时间的主观评价不同而带来的价值上的差异,就是“时差”。这种时差的存在,要求未来财货所有者必须向现在财货所有者支付相当于价值时差的“贴水”。这种“贴水”就是利息。美国经济学家费雪(1867—1947)从纯心理因素来解释利息现象,将利息归结为“人性不耐”的结果。所谓“人性不耐”是指人性偏好现在就可提供收入的资本财富,而不耐心地等待将来提供收入的资本财富的心理。他认为由于个人收入的不同造成不耐程度的差异,引起了借贷行为,从而产生了利息。剑桥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1842—1924)继承了西尼尔的节欲论,并以“等待”来代替“节欲”。但西尼尔的节欲论将利息和利润均看成是“节欲”的报酬,而马歇尔的等待论只认为利息是“等待”或“节欲”的报酬,利润不再是节欲的报酬。因此,马歇尔第一次将古典经济学中的利润和利息相区分,并把利息定义为纯利息,将利润定义为毛利息,毛利息包括纯利息、运用资金的手续费和管理费、投资风险的保险费等因素。马歇尔的利息理论所研究的是纯利息,即货币资本的借贷。当代经济学家凯恩斯(1883—1946)在抨击古典学派的利息理论的同时,又提出了“流动偏好理论”,认为利息是放弃流动偏好所得到的报酬。
想一想:
你认为利息来源于哪里?为什么?
总之,利息是从属于信用的一个经济范畴,利息的存在是信用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只要有信用关系存在,就必然存在利息。利息的来源决定利息的本质。在私有制社会里,资本所有者以利息的形式榨取一部分剩余价值,利息反映着剥削关系。利息就其本质而言,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利润的一部分。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借贷资金的所有者可以是国家、集体,也可以是个人,他们都凭借投入的资本来分割利润,获取利息,所以,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利息是一种按资分配纯收入的形式。
二、利息出现的原因
(一)延迟消费
当放款人把金钱借出,就等于延迟了对消费品的消费。根据时间偏好原则,消费者偏好现时的商品会多于未来的商品,因此在自由市场会出现正利率。
(二)预期的通胀
大部分经济会出现通货膨胀,代表一定数量的金钱,在未来可购买的商品会比现在较少。因此,借款人需向放款人补偿此段期间的损失。
(三)代替性投资
放款人有选择把金钱放在其他投资上。由于机会成本,放款人把金钱借出,等于放弃了其他投资的可能回报。借款人需与其他投资者竞争这笔资金。
(四)投资风险
借款人随时有破产、潜逃或欠债不还的风险,放款人需收取额外的金钱,以保证在出现这些情况下,仍可获得补偿。
(五)流动性偏好
人会偏好其资金或资源可随时供立即交易,而不是需要时间或金钱才可取回。利率亦是对此的一种补偿。
三、利息的作用
在现实社会经济中,由于银行信用比较发达,使利息在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促进资本形成
利息的存在可以鼓励多储蓄少消费。对多数储蓄行为来讲,利息有增加储蓄的功能,有利于吸收储蓄和存款,利息降低,储蓄减少。而储蓄又是资本形成的重要渠道,因此,一般情况下,一国在经济发展初期,总是采取提高存款利率的政策,把再生产过程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和社会各界的货币收入集中起来,转化为借贷资本,形成巨额社会资金,以促进经济增长。
(二)引导资金流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主要是通过市场来配置的。利率的变动会引起投资决策和规模的变动,最终达到调节资金流向的作用。这种调节从结构上说,主要是采取差别利率和优惠利率。银行根据经济发展的规模和结构,可以对不同部门、地区和企业实行差别利率和浮动利率等,以支持国民经济薄弱环节、“瓶颈”产业和短线产品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平衡国际收支
在资本自由流动的国家里,国际收支对利率的反应十分敏感。当国际收支失衡时,可通过调节利率来达到平衡。如在国际收支逆差严重时,提高本国利率水平,使其高于国外利率水平,既可阻止本国资金外流,又可吸收外国短期资本流入本国。但在经济衰退并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就不能简单地提高利率水平,而应主要调整利率结构。一方面降低长期利率,鼓励投资,发展经济;另一方面,提高短期利率,阻止本国资本外逃并吸引外资流入。从而在平衡国际收支的同时,抑制经济衰退。
(四)稳定物价水平
利息是货币资金的价格,也可以说是商品价格的构成部分,因而对价格有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讲,当物价水平持续上升时,中央银行要提高存贷款利率和再贴现率,缩小信用规模,抑制社会总需求,从而使物价趋于稳定。相反,当物价水平持续下跌时,降低存贷款利率水平和再贴现率,扩大信用规模,刺激社会总需求,使物价回升。如果物价的大幅波动是由于供求结构失衡所导致的,利息调节的着眼点应在于结构的调整,对供不应求的商品,可降低其贷款的利率,促使企业扩大再生产,增加有效供给,最终达到稳定物价的目标。
(五)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利息是对企业利润的扣除,占用的资金和所付的利息越少,企业所得的利润就越多。利息的存在使企业必须考虑投资的成本、产品的成本和持币的成本,通过科学的成本效益分析,加强经营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六)引导金融资产选择
每个经济部门都追求利润最大化,社会公众出于货币增值的要求,必须将货币收入转化为金融资产来储存。为此,他们需要在银行存款、国债、金融债券、股票、企业债券等金融资产中进行选择。面对不确定的市场与未来,选择什么样的资产进行投资,应当考虑资产的收益性、风险性和流动性三个方面。其中,收益性的高低与利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证券市场上,利率的变化影响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行市的涨落。因为有价证券的价格是收入的资本化,利率的变化轨迹与有价证券的变化轨迹呈反方向运动,调整利率会直接影响到有价证券的价格变化,进而影响到购买者的收益。因此,调整利率可以引导人们选择不同的金融资产。
总之,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利息的作用是相当广泛的。无论对微观经济还是对宏观经济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利息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条件,比如自我约束的企业经营机制,统一、有序、开放的市场体系,稳定可靠的社会信用体系,等等。因此,从目前看,利息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的空间还是相当大的。
四、利息的计算方法
(一)单利和复利
利息水平的高低是用利息率来表示的,利息率即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收入同本金之间的比率。
利息的计算方法分为单利计息和复利计息。
单利计息是指在计算利息额时,不论期限长短,仅按本金计算利息,所生利息不再加入本金重复计算。其公式为
式3.1和3.2中,I——利息额;
P——本金;
r——利率;
n——期限;
S——本利和。
[例3.1]张先生有一笔3年期定期存款1万元,利率为3%,则到期时本利和是:
S3=10000×(1+3%×3)=10900(元)
复利是单利的对称。复利计息是指计算利息时,要按一定期限,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再计算利息,逐期滚算,俗称“利滚利”。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S,P,r,n含义如式3.1和3.2。
[例3.2]若上例中存款按复利计算,则
第一年末S1=10000×(1+3%)=10300(元)
第二年末S2=10000×(1+3%)=10000×(1+3%)2=10609(元)
第三年末S3=10000×(1+3%)2×(1+3%)=10000×(1+3%)3=10927(元)
单利与复利在现实中都是客观存在的,比较而言,用单利计算利息,手续简便,易于计算借款成本,有利于减轻借款者的负担,主要用于短期信用;用复利计算利息,更能符合利息的定义,因而复利范畴在经济生活中广泛存在。例如,在储蓄存款业务中,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都是依据复利来计算的。
(二)现值和终值
根据复利计算公式,人们引入了现值和终值的概念。现值又称“折现值”或“贴现值”,是指今后某一日期收到或支付的款项,按一定利率计算的现在价值。通常都按复利法计算,故亦称复利现值。终值又叫将来值,是现在一定量现金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值,通常叫做本利和。比如存入银行一笔现金100元,年利率为复利10%,经过3年后一次性取出本利和133.10元,这3年后的本利和133.10元即为终值。上述3年后的133.10元折合为现在的价值为100元,这100元即为现值。
由此看见,现值、终值是相对你选的时点而言的。比如,你今天的1元钱现值就是1元,而明天也许就值1.1元,这1.1元就是终值,这是相对于今天这个时点而言的。如果你选明天为参照点,1.1元就是明天的现值,后天它的终值也许就是1.2元了。
想一想:
某企业期望6年后折旧基金余额为100万元,该企业从今年开始,按3%的利率计息,每年应提折旧基金为多少?
现值与终值在投资方案选择时是非常有用的工具。在现实生活中,一个项目的投资很少是一次性的,大多是连续多年陆续投资,不同的方案不仅投资总额不同,而且投资在年度之间的分配比例也不相同。如果不运用现值的方法,把不同时间、不同金额的投资换算为同一时间点的值,则无法比较方案的优劣。
第二节 利息率
一、利息率的概念
利息水平的高低是用利息率来表示的,利息率即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收入同本金之间的比率。按计息周期不同可划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年利率是以年为单位计算利息时的利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月利率是以月为单位计算利息时的利率,通常用以‰表示;日利率是以日为单位计算利息时的利率,通常以‰表示。三者的换算关系为
想一想:
借贷资本金为10000元,一年的利息额为1200元,年利息率为多少?
二、利率的种类
现实生活中,存在形形色色的利率。在利率这个大系统中,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多种利率类别。
(一)按利率的决定方式划分为市场利率、官定利率与公定利率
市场利率、官定利率与公定利率是依据利率是否按市场规律自由变动的标准来划分的。随市场规律自由变动的利率就是市场利率,它是在借贷市场上由借贷双方通过竞争而形成的,包括借贷双方直接融资时商定的利率和金融市场上买卖各种有价证券时的利率。市场利率是借贷资金供求状况变化的指示器,当资金供给超过需求时,市场利率呈下跌趋势;反之,呈上升趋势。市场利率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主要利率。
官定利率是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也叫法定利率,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政策工具。例如,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再贴现利率和再贷款利率。我国目前的利率体系以官定利率为主。绝大多数利率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公定利率是非政府的民间金融组织,如银行公会等所确定的利率。这种利率对其会员银行也有约束性,是一种介于市场利率和官定利率之间的利率。它的变化代表政府货币政策的意向,对市场利率有重要的影响。
(二)按利率的真实水平可划分为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在借贷过程中,物价水平不是持续不变的,如果发生通货膨胀,货币就会贬值。利率的确定也要考虑这一问题。据此,可将利率划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是以名义货币表示的利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利率。它包括对通货膨胀风险的补偿,用公式表示为
式3.5中,r——名义利率;
i——实际利率;
P——通货膨胀率。
考虑到通货膨胀对利息部分也有使其贬值的影响,名义利率精确的计算公式可以写为
判断利率水平高低,不能只看名义利率,必须以实际利率为依据。当物价上涨率高于名义利率时,实际利率就成为负数,称为负利率。负利率对经济起逆调节作用。
(三)按借贷期内利率是否变动划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根据在借贷期内是否调整,利率可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固定利率是指利率不随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而波动,在整个借款期间都不调整。固定利率的最大特点是利率不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具有简便易行、易于计算借款成本等优点。在借款期限较短或市场利率变化不大的条件下,可采用固定利率。但是,当借款期限较长或市场利率变化较快时,其变化趋势很难预测,借款人或贷款人可能要承担利率变化的风险,因此,对于中长期贷款,借贷双方都不愿采用固定利率,而乐于选用浮动利率。
浮动利率又称为可变利率,是指利率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调整的利率。调整期限和调整时作为基础的市场利率的选择,由借贷双方在借款时议定,一般调整期为半年。实行浮动利率,借款人在计算借款成本时要困难一些,费用负担也可能加重。但是,借贷双方承担的利率变化风险较小,利息负担同资金供求状况紧密结合,因此,多用于三年以上的中长期借贷及国际金融市场。
(四)按不同贷款种类和借款对象可划分为差别利率与优惠利率
差别利率是指针对不同的贷款种类和借款对象实行的不同利率,一般可按期限、行业、项目、地区设置不同的利率。对国家支持发展的行业、地区和贷款项目实行低利率贷款,对于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长线项目和经济效益不好、经营管理水平差的企业实行高利率贷款,有利于支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协调发展。因此,实行差别利率是运用利率杠杆调节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
优惠利率是略低于一般贷款利率的利率,是差别利率的有机组成部分。优惠利率一般提供给信誉好、经营状况良好且具有良好发展前途的借款人。在我国,优惠利率的授予对象同国家的产业政策相联系,本质上是一种财政贴息贷款。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外汇贷款利率是否优惠以伦敦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为标准,低于该利率者可称为优惠利率。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优惠利率对于推动实现国家的产业政策有一定作用。但滥用优惠利率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反而会造成很多消极的后果。
(五)按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可划分为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
按信用行为的期限,利率分为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通常我们把一年以下的信用活动称为短期信用,相应的利率就是短期利率。包括存款期在一年以内的各种存款利率,贷款期在一年以内的贷款利率和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各种有价证券利率。一年以上的信用活动叫做长期信用,相应的利率就是长期利率,包括期限在一年上的存款、贷款和各种有价证券的利率。
短期利率一般低于长期利率。这是因为:首先,长期融资比短期融资风险大,期限越长,市场变化的可能性越大,借款者经营风险越大,因而债权人遭受损失的风险越大;其次,融资时间越长,债务人使用借入资金经营取得的利润应当越多,债权人得到的利息也应越多;再次,在现代纸币流通条件下,通货膨胀是一个普遍现象,因而融资时间越长,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幅度可能越大,只有利率较高才能使债权人避免通货膨胀的损失。
(六)根据利率作用的不同可划分为基准利率与一般利率
基准利率又叫中心利率,是指带动和影响其他利率的利率。基准利率是在整个利率体系中起核心作用并能制约其他利率的基本利率。基准利率首先要是一个市场化的利率,有广泛的市场参与性,能够充分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其次,它要是一个传导性利率,在整个利率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关联度强,影响大;最后它要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便于控制。世界上最著名的基准利率有伦敦同业拆放利率(LIBOR)和美国联邦基准利率。在我国基准利率是人民银行公布的商业银行存款、贷款、贴现等业务的指导性利率,存款利率暂时不能上下浮动,贷款利率可以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10%至上浮70%。
(七)按借贷主体不同划分为中央银行利率、商业银行利率和非银行利率
商业银行利率,包括存款利率、贷款利率、贴现率等;非银行利率,包括债券利率、企业利率、金融利率等。按是否具备优惠性质可划分为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
利率的各种分类之间是相互交叉的。例如,三年期的居民储蓄存款利率为5.4%,这一利率既是年利率,又是固定利率、差别利率、长期利率与名义利率。各种利率之间以及内部都有相应的联系,彼此间保持相对结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形成一国的利率体系。
三、利率的决定
利率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它是怎样决定的?哪些因素影响着它的变化?关于这个问题,古今中外的经济学家都做了大量的研究,从而形成了丰富的利率决定理论。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理论,对人类的经济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西方经济学的利率决定理论
1.古典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
在凯恩斯主义出现以前,传统经济学中的利率理论称为古典利率决定理论。这些理论严格遵循了古典经济学重视实物因素的传统,因而也被称为实物利率理论。其主要特点是,从实际经济生活中的生产消费方面,探求影响资本供求变化的各种因素。
古典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认为:利率由投资需求与储蓄意愿的均衡所决定。投资是对资金的需求,随利率上升而减少;储蓄是对资金的供给,随利率上升而增加,利率就是资金需求和供给相等时的价格。一般情况下,利率越高,储蓄量越多,储蓄是利率的递增函数;另一方面,利率越低,投资越大,投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储蓄和投资都是利率的函数,而利率的变化则取决于投资与储蓄的均衡。
2.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凯恩斯认为,货币是经济的外生变量,其供应由货币当局决定;货币需求则主要起因于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其中交易动机与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投机动机为利率的减函数。
凯恩斯认为,人们在得到货币收入后,通常必须做出两种选择:一是消费和储蓄之间的选择,称为“时间偏好的选择”;二是储蓄形式的选择,称为“流动性偏好的选择”。对于第一种选择,凯恩斯认为,消费是收入的递减函数,储蓄是收入的递增函数。也就是说,当收入增加时消费和储蓄也随之增加,但消费不如收入增加得多。收入越多,消费所占的比例越小,而储蓄所占的比例越大;相反,收入越少,消费所占的比例越大,而储蓄所占的比例越小。对于第二种选择,凯恩斯认为人们不同程度地具有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为此,当人们考虑、选择持有财富的形式时,大多倾向于选择货币,乐于多持有货币。这可以理解为,人们对具有完全流动性的资产有一定的偏好,即流动性偏好,又称灵活性偏好,表现为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流动性偏好的高低,是由保持货币所得到的效用与放弃货币所得到的利益两者之间的权衡所决定的。在利率高的时候,流动性偏好降低,在利率低的时候,流动性偏好上升。所以,利息不是“等待”的报酬,而是在一定时期内放弃流动性偏好的报酬。
图3.1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要关系图
同时,货币的借贷和利息的支付都是以货币的形式进行的,它们表现在一定量的现在货币与未来货币之间的相互交换。因此,在凯恩斯看来,利息完全是一种货币的现象,其数量的大小,即利率的高低是由货币供求关系所决定的。货币供给由货币当局掌握和控制,是外生变量。货币需求由人们的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量决定。因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随着收入增长而增加,是收入的递增函数,与利率没有直接关系。因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与利率有关,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假设:Ms表示货币供给;Md表示货币需求;L1表示因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L2表示因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Y表示收入;r表示利率;L1(y)为收入的递增函数; L2(r)为利率的递减函数,则:
当Ms=Md=L1(Y)+L2(r)时,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均衡,均衡利率形成(如图3.1)。式3.7说明利率决定于货币数量(即货币供给)和人们的流动性偏好这两个因素。假如人们的流动性偏好较强,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大于货币的供给量,利率就上升;反之,假如人们的流动性偏好较弱,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小于货币供给量,利率就下降。而利率决定于流动性偏好率与货币供给量的均衡水平,即利率是人们保持货币的欲望和现有货币数量相均衡的价格。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说第一次将货币因素引入利率理论,把利息列入货币经济范畴,从而提出利率由货币的供求所决定而不为借贷资本的供求所决定的结论。但凯恩斯过分地夸大了货币的作用,而完全否定了实物因素。实际上,整个经济体系在运行过程中,离不开货币因素和实物因素的共同作用。凯恩斯的这一缺陷,由“可贷资金利率理论”作了修正。
3.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的首倡者为英国剑桥学派的经济学家罗柏森。他认为凯恩斯的分析是不正确的,他混淆了“事前的”和“事后的”以及“实际储蓄”和“自愿储蓄”之间的区别。罗柏森指出,一定时期的“实际投资”总等于“实际储蓄”这是自明之理。因为它们都是“事后的”概念,自然都是相等的。但储蓄和投资相等并不意味着“实际储蓄”和“自愿储蓄”之间的相等。“实际储蓄”是已经发生了的储蓄,是一个“事后的”概念;而“自愿储蓄”则是一定时期内人们愿意进行的储蓄,即“意愿储蓄”,是一个“事前的”概念,因而“实际储蓄”和“自愿储蓄”存在着质的差别,在量上也未必相等。
(二)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马克思认为,利息直接来源于利润,表现为借贷资本与职能资本共同瓜分剩余价值。因此,平均利润率是利率水平的基本决定因素。在借贷资本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平均利润率越高,则利润总量越大,可瓜分的剩余价值越多,从而利息增多,利率提高;反之,平均利润率降低,则利润总额变小,利息减少,利率降低。随着利率的上升,职能资本所分得的剩余价值份额就减少,从而抑制对借贷资本的需求,利率随之下降。当利率达到平均利润率水平时,职能资本家利用借贷资本已无利可图,因此,利息率不可能高于平均利润率。马克思说:“利息的最低界限则完全无法规定。它可以下降到任何程度。不过这时候,总会出现起反作用的情况,使它提高到这个相对的最低限度以上。”因此,利息率总是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上下波动。
一个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平均利息率不能由任何规律决定。因为尽管特殊的利润率在不断地变动,但一个部门的变动会被另外一个部门相反的变动所抵消,所以,一般利润率只有在较长的时间内才会发生变动。一般利润率的这种相对不变性正是表现在平均利息率的这种或大或小的不变性上。平均利息率在每个国家较长时期内,都会表现为不变的量。
至于市场利息率,它和商品的市场价格一样,在每一瞬间都是作为固定的量出现的。在货币市场上,一切借贷资本总是作为一个总额和执行职能的资本相对立,从而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决定着当时市场的利率水平。
此外,马克思还极其深刻地指出,在物质资本的供给和货币资本的供给之间,有一种看不见的联系;同样毫无疑问,产业资本家对货币资本的需求,是由实际情况决定的。也就是说,社会再生产的状况决定着借贷资本的需求和利息率水平。马克思深入到生产领域,进一步研究借贷资本供求状况变化的原因,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产业周期对利率的影响。
在危机阶段,商品滞销,物价暴跌,生产下降,工人失业,真实资本过剩,利润率下降。与此同时,支付手段极端缺乏,对借贷资本需求增大,而银行存款人在危机时期纷纷从银行提取款项,导致借贷资本供给减少,利率急剧上升到最高限度,“达到高利贷极限程度的最高利息则与危机相适应”。
在萧条阶段,危机刚过,物价下降到最低点,真实资本减少;由于借贷资本大量闲置,借贷资本的供给量大大增加,而借贷资本的需求并不大。因为企业信心不足,不愿增加生产投资,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所需的货币减少;物价虽低但交易量减少,对借贷资本的需求量也减少;借贷资本供大于求,导致利率下降至最低程度,“低的利息可能和停滞结合在一起”。
在复苏阶段,投资增加,交易逐渐活跃,工厂开始复工,商品价格开始上升,企业对借贷资本的需求开始增长。由于这个阶段信用周转灵活,支付环节畅通,借贷资本处于相对过剩状态,因此,借贷资本的需求在低利率情况下即可得到满足。
在繁荣阶段,繁荣初期,生产迅速发展,物价上涨,利润增加,借贷资本需求增大。但由于这时的信用周转灵活,资本回流加快,商业信用扩张,对借贷资本需求的增长被这些因素所抵消。因此,利率仍维持在较低水平上。随着生产规模的继续扩大,对借贷资本的需求持续增长,信用投机出现,利率迅速上升。繁荣后期,虽然利率已上升到平均利润率水平,但由于生产规模继续扩大,对借贷资本的需求继续增加,使利润率水平再度上升。这种繁荣的景象又会逐渐被危机时期的矛盾状态所代替。
三、影响利率变化的因素
除了上述决定利率水平的主要因素外,下列因素也经常影响利率的变动。
(一)物价水平
在现代信用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利率的变动与物价的变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信用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当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升,即发生通货膨胀时,货币购买力下降,币值下跌,国家为了稳定物价,就纷纷通过调整利率来调节货币供应量,促使货币购买力上升。因为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存款人所得的实际利率低于名义利率,经济利益遭受损失,从而影响其存款积极性。因此,为了维持吸收社会存款的规模,名义利率也需要随着物价的上涨而上调。相反,当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下跌,即发生通货紧缩时,市场低迷,信用收缩,国家为了促使物价水平回升,一般会采取降息的措施。因为物价的持续与普遍下跌将使实际利率升高,这将有利于债权人而损害债务人的利益。而社会上的债务人大多是生产者和投资者,债务负担加重,无疑会使他们的生产与投资活动受到影响,从而对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由此可见名义利率与物价一般具有同向变动的趋势。
(二)国际利率水平
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世界经济日益国际化、一体化。在开放经济体系中,国际间的经济联系使国内市场利率受到国际市场利率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资金在国际间的流动来实现的。当国际市场利率高于国内利率时,国内货币资本流向国外。反之,当国际市场利率低于国内利率时,则国外货币资本流进国内。不论国内利率水平是高于还是低于国际利率,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都会引起国内货币市场上资金供求状况的变动,从而引起国内利率变动。
(三)国家经济政策
自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其中利率成为国家对经济活动实行宏观调节的重要工具。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央银行都把调节利率作为调节信用,从而调节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规定差别利率与优惠利率实现对重点产业、部门或项目的扶持,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完成国家预期的经济目标;通过规定和调整官方利率以影响整个市场利率的变动。因此,国家经济政策对利率有重要的影响。
(四)利率管制
在一国经济的非常时期或在经济不发达的阶段,利率管制也是影响利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有关部门实行利率管制,直接制定利率或利率变动的界限。由于利率管制具有高度行政干预和法律约束力量,排斥各类经济因素对利率的直接影响,因此,实行利率管制的范围是有限的,而且,一旦非常时期结束或经济已走出不发达的阶段,应及时解除管制。
除以上诸因素外,习惯和法律传统等因素对利率水平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决定和影响我国现阶段利率的主要因素
(一)利润率的平均水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息仍作为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因而利息率也是由平均利润率决定的。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与改革实践,这种制约作用可以概括为:利率的总水平要适应大多数企业的负担能力。也就是说,利率总水平不能太高,太高了大多数企业承受不了;相反,利率总水平也不能太低,太低了不能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
(二)资金的供求状况
在平均利润率既定时,利息率的变动则取决于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与企业利润的比例。而这个比例是由借贷资本的供求双方通过竞争确定的。一般地,当借贷资本供不应求时,借贷双方的竞争结果将促进利率上升;相反,当借贷资本供过于求时,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利率下降。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作为金融市场上的商品的“价格”——利率,与其他商品的价格一样受供求规律的制约,因而资金的供求状况对利率水平的高低仍然有决定性作用。
(三)物价变动的幅度
由于价格具有刚性,变动的趋势一般是上涨,因而怎样使自己持有的货币不贬值,或遭受贬值后如何取得补偿,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这种关心使得从事经营货币资金的银行必须使吸收存款的名义利率适应物价上涨的幅度,否则难以吸收存款;同时也必须使贷款的名义利率适应物价上涨的幅度,否则难以获得投资收益。所以,名义利率水平与物价水平具有同步发展的趋势,物价变动的幅度制约着名义利率水平的高低。
(四)国际经济的环境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在这种情况下,利率也不可避免地受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际间资金的流动,通过改变我国的资金供给量影响我国的利率水平;(2)我国的利率水平受国际间商品竞争的影响;(3)我国的利率水平,受国家的外汇储备量的多少和利用外资政策的影响。
(五)政策性因素
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的利率基本上属于管制利率类型,利率由国务院统一制定,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在利率水平的制定与执行中,要受到政策性因素的影响。例如,建国后至十年动乱期间,我国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以稳定物价、稳定市场。1978年以来,对一些部门、企业实行差别利率,体现出政策性的引导或政策性的限制。可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率不是完全随着信贷资金的供求状况自由波动,它还取决于国家调节经济的需要,并受国家的控制和调节。
五、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首先,从宏观角度上看,利率变动会对资金供求产生影响:在市场经济中,利率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这种杠杆作用首先表现在对资金供求的影响上。利率水平的变动对资金盈余者的让渡行为有重要影响,它对资金盈余者持有资金的机会成本大小起决定性作用。当利率提高时,意味着人们借款的成本增大,资金短缺者的负担也越重,他们的借款需求就会受到制约。2006年末,我国的股市、房市持续过热,为了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国家连续提高存贷款利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的泡沫现象。
其次,利率变动会影响微观经济:从个人来看,居民收入可分为消费和储蓄两个部分。储蓄=收入-消费。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储蓄的多少取决于消费的倾向。若居民的消费倾向高,则新增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大,储蓄就少。居民的消费倾向除了与目前收入水平、未来收入预期、物价水平及消费观念等有关外,还受利率水平的影响。当利率上升时,会抑制人们的消费欲望,反之则会增强。再从厂商投资来看,投资代表着社会资金需要,提高利率则使厂商投资成本增加。当利率水平提高时,一方面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使社会资金供给扩大,从而有可能使社会产出扩大;另一方面,又可能使投资受到抑制,从而使社会产出减少。
此外,利率变动会对国际收支产生重要影响:当发生严重的逆差时,可将本国短期利率提高,以吸引外国的短期资本流入,减少或消除逆差;当发生巨额的顺差时,可将本国利率水平调低,以限制外国资本的流入,减少或消除顺差。
利率政策是西方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政府为了干预经济,通常通过变动利息率的办法来间接调节通货。在经济萧条时期,降低利息率,扩大货币供应,刺激经济发展。在经济过热时期,提高利息率,减少货币供应,抑制经济的恶性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热钱、人民币升值、高房价、高股价等一系列不可测因素正日益严重地冲击着我国尚不完善的金融市场,如何利用利率政策调控经济,确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定发展,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显得至关重要。
六、利率市场化
(一)利率市场化含义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它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1993年,党的十四大《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我国利率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以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调控核心,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各种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的市场利率管理体系。
讨论一下:
我国为什么要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中央银行按照资金供求状况及时调整基准利率,并允许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在规定幅度内自由浮动。
2003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明确“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
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本章小结】
利息是与信用相伴的一个经济范畴,是借贷关系中借款人支付给贷款人的报酬。利息的来源决定其本质,它是利润的一部分。利息的计算方法有单利和复利两种计算方法。
利率是指用百分比表示的一定时期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它可按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一方面,利率的大小取决于平均利润率、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风险程度、物价水平、国际利率水平、社会再生产状况等因素。另一方面,利率对经济的影响也很明显。为了更好地发挥利率作用,我国提出了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利息的来源与本质?
2.简述利息出现的原因和作用。
3.如何计算利息?
4.什么是利率?常见的分类方法有哪些?
5.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有哪些?
6.利率对经济的主要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7.利率市场化的含义是什么?结合实际,谈一下我国利率体制改革的取向。
【实训课堂】
项目一:
张某有1000元闲置资金,现有两种投资方式:
第一种是购买三年国债,年利率5%,单利计算;
第二种是存入银行,三年定期存款,利率4%,复利计算。
问:单从收益考虑,他应该选择哪种方式?
项目二:
某企业集团有一项工程,需要10年建成,投资方案有两种:甲方案是第一年初投资5000万元,以后9年每年初投资500万元,总投资9500万元,乙方案是10年内每年年初投资100万元,总投资1亿元,假设市场平均利率为10%,请完成下表并比较甲乙两种方案哪一种方案可取?为什么?
甲、乙两种方案比较单位:万元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