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哪个更严重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哪个更严重

时间:2023-04-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货币需求与供给的概念  ·货币(宏观)需求量的确定·货币层次的划分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货币均衡的含义     ·通货膨胀的含义、成因、分类及治理·通货紧缩的含义、成因、分类及治理第一节 货币需求一、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货币需求就是指社会各经济主体在其财富中能够并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

第十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学习要点】

·货币需求与供给的概念  ·货币(宏观)需求量的确定

·货币层次的划分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货币均衡的含义     ·通货膨胀的含义、成因、分类及治理

·通货紧缩的含义、成因、分类及治理

第一节 货币需求

一、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

货币需求就是指社会各经济主体(包括企业单位、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个人)在其财富中能够并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

对货币需求的分析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的货币需求是从企业、个人或家庭等微观主体的持币动机、持币行为的角度进行考察,分析微观主体在既定的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和其他经济条件下,保持多少货币,才能使机会成本最小、所得收益最大。这种类型的货币需求即微观货币需求。另一种类型的货币需求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与商品流通所必需的货币量,这种货币量既能够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又不至于引发通货膨胀。这种货币需求是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的,因而称为宏观货币需求。

所谓货币需求量,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如某国、某年),社会各个部门(企业、事业单位,政府和个人)对货币需要持有量的总和。

在理解货币需求概念时我们还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货币需求是一个存量的概念。它考察的是在特定时点和空间范围内社会各部门在其拥有的全部资产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或份额。

(2)货币需求是一种能力与愿望的统一。只有同时满足两个基本条件才能形成货币需求:一是有能力获得或持有货币;二是必须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有其资产。

(3)现实中的货币需求包括对现金和存款货币的需求。

(4)货币需求的职能范畴包括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

因此,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人们为什么需要货币,需要多少货币,人们的货币需求受哪些因素影响等,都是研究货币需求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想一想:

人们为什么会对货币产生强烈的需求?

二、如何测算货币需求量

如何测算货币需求量,古今中外学者曾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先后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系统研究和总结这些理论财富,是继续发展和不断创新的起点。由于这些货币需求量的表达式多是采用抽象的数学公式或函数关系式反映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货币需求的基本原理,但毕竟还不是直接的计量模型或应用模型。因此,我们把此类表达式称之为分析货币需求量的理论模型。

(一)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

马克思在研究金属货币流通时指出:“就一定时间的流通过程来说是: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这个规律是普遍适用的。”

按照马克思的原意,这一规律可用符号表示为

式中:P——商品价格;

   T——商品交易量;

   V——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

   Md——货币需求量;

马克思揭示的货币必要量规律,是以他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并且是有许多前提条件的。

(1)金是货币商品。马克思指出“为了简单起见,我在本书各处都假定金是货币商品。”

(2)商品价格总额是既定的。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商品价格取决于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的对比关系,因此,商品价格并非取决于流通过程,而是取决于生产过程,商品是带着价格进入流通的。

(3)这里考察的只是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即交易需求),而与整个再生产过程相联系的储蓄、投资、资本运动等引起的货币需求不属于这个范围,甚至就连同商品交易有关的信用交易、转账结算也排除在外。

我们展示马克思货币流通规律的前提条件,其目的在于说明条件同结论是并存的,条件的限制也就是结论的限制。在货币形式、信用制度等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今天,一定要分析货币数量同商品数量及价格的关系,分析货币数量同货币需求量、同经济增长的关系等,决不能简单地套用既定的结论。

(二)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函数

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年)是凯恩斯主义的创始人。他在探求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和持有货币的动机时,首先接受了另一个经济学家庇古(Arthur Cecll Plgou,1877—1959)的两个意见:一是为了日常交易上的需要;二是为了预防意外的使用。不过凯恩斯把第一个需求称作交易动机,把第二个需求称作预防动机。接着凯恩斯又提出了第三个动机——投机性动机。投机性动机的提出,使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走上了与庇古的货币需求理论完全不同的道路。后人称其为“收入支出分析法”。

所谓投机动机,凯恩斯这样解释:“人们所持有的金融资产(非物质资产)可分为货币和长期债券两类,而债券的市场价格与市场利率成反比,如果利率上升,则债券价格下跌;如果利率下跌,则债券价格上涨。由于人们对未来利率变动的预期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迫使人们在持有金融资产时必然在货币与债券之间进行选择,以便获利或免遭损失。如果预期利率下跌,则人们愿意少存货币多买债券;反之,预期利率上升,则人们愿意卖出债券,多存货币。这就是人们出于投机动机对货币的需求。”

凯恩斯主义把人们持有货币的三个动机划分为两类需求,认为消费动机与预防动机构成对消费品的需求,人们对消费品的需求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即消费增量占收入增量的比率;认为投机动机构成对投资品的需求,人们对投资品的需求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而“资本边际效率”主要由利率水平决定。在此基础上,凯恩斯主义提出了自己的货币需求函数:

式中:Md——货币需求总量;

M1——消费性货币需求;

M2——投机性货币需求;

L1、L2——函数符号;

Y——国民收入水平;

i——利率水平;

+、-——分别代表正比和反比。

凯恩斯的追随者美国经济学家托宾(Tobin)认为,M1不仅随收入变动,并且随利率i而变动,利率越高,人们越是愿意把一部分M1转化为可获利的资产M2。因此,式(10.2)可以合并为

Md=f(y,i)

式中:f——函数符号。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函数有以下特点:

(1)提出了投机性货币需求,并认为这一需求受未来利率不确定性影响,从而把利率变量引入货币需求函数之中。这一“革命”为中央银行运用利率杠杆调节货币供应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2)凯恩斯主义把货币需求量与名义国民收入和市场利率联系在一起,这就否定了传统数量论者关于货币数量直接决定商品价格的说法,使货币成为促进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通过收入政策和利率政策调控货币供应量,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想一想:

你们持有货币的主要动机是什么?

(三)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的货币需求函数是在继承剑桥学派现金余额学说的基础上,吸收了凯恩斯的流动偏好学说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被誉为当代货币主义。

弗里德曼是沿着剑桥方程式来表达他的货币需求思想的。同时,吸收了凯恩斯主义关于收入和利率决定货币需求量的思想。他认为,在剑桥方程式Md=KPY中,P、Y是影响货币需求许多变量中的两个变量,K代表其他变量,实际上是货币流通速度的倒数(1/V)。而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是相当复杂的,如财产总量、财产构成、各种财产所得在总收入中的比例,以及各种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等。因此,人们的资产选择范围非常广泛,并不限于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中的二元资产选择——货币与债券。基于上述认识,弗里德曼提出了自己的货币需求函数模型:

式中:Md——名义货币需求;

   f——函数符号;

   Yp——恒常收入;

   W——人力资本占非人力资本比率;

   rm——存款利率;

   rb——预期公债收益率;

   re——预期股票收益率;

u——其他随机变量;

p——一般物价水平。

如果(10.3)式两边同除以P,则得

式中实际货币需求量。

弗里德曼不仅关心名义货币需求量,而且特别关心实际货币需求量。在影响货币需求量的诸多因素中,弗里德曼把它们划分为三组。

第一组,恒常收入Yp和财富结构W。恒常收入来源于总财富,它是构成总财富的各种资产的预期贴现值总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收入越多,货币需求越多。人力资本收益W是影响货币需求的又一因素。一个人的总财富是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之和。在总财富中,人力资本比重越大,创造的收入越多,从而对货币的需求量就越大;反之则相反。可见,第一组因素与货币需求量呈同方向变化。

rm,rb,re是三种不同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一般来说,存款、债券、股票等资产的收益越高人们就愿意把货币转化为这些资产,货币需求量就越少。相反,资产收益越低,人们就会抛售证券,提取存款,持有货币。 ?通货膨胀,那么,持有货币意味着损失,人们就会把货币迅速用于消费或变成其他财富。相反,在预期物价下降时,人们则愿意持有货币,以满足流动性偏好。

可见,rm,rb,re,同货币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化。

第三组,各种随机变量u。它包括社会富裕程度,取得信贷的难易程度,社会支付体系的状况等等。

尽管弗里德曼在他的货币需求函数中列举的因素相当多,但他十分强调恒常收入的主导作用。弗里德曼认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rm,rb,re受市场利率影响的幅度不大,rb-rm、rerm、rb-re的差额将很小,因而,完全可以用市场名义利率r代替。又因为市场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i加预期物价变动率,即r本身就包含这样,式(10. 4)式可化简为

经过简化的弗氏货币需求函数式(10.5),似乎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Md=f(Y,i)基本相同,尤其是自变量十分相似。其实,两者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

(1)两者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非常重视利率的主导作用。凯恩斯认为,利率的变动直接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变动,最终必然影响货币需求量。而弗里德曼则强调恒常收入对货币需求量的重要影响,认为利率对货币需求量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经过实证分析,他认为利率每增加(或减少)1%,货币需求量只减少(或增加)0.15%;而收入每增加1%,人们平均经常保存在手边的货币量将增加1.8%。

(2)由于上述分歧,导致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在货币政策传导变量的选择上产生分歧。凯恩斯主义认为应是利率,货币主义坚持是货币供应量。

(3)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量受未来利率不确定性的影响,因而不稳定,货币政策应“相机行事”。而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量是稳定的,可以预测的,因而“单一规则”可行。

三、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

(一)宏观角度

1.全社会商品和劳务的总量

商品和劳务的供给量越大,对货币的需要量就越多;反之,则越少。

2.市场商品供求结构变化

商品供给一方面决定于产出的效率和水平;另一方面又受制于人们对它的需求,只有真正满足人们需要的商品供给,才会产生真实的货币需求。商品供求结构在经常发生变化,因而货币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

3.价格水平

对商品和劳务的货币支付总是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进行的,价格水平越高,需要的货币就越多;反之,则越少。

4.收入的分配结构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货币需求实际上是各部门因对其所分配到的社会产品或收入进行支配的需要而发生的。收入在各部门分配的结构,必然决定货币总需求中各部分需求的比重或结构。

5.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流通速度越快,单位货币所实现或完成的交易量就越多,完成一定的交易量所需要的货币就越少;反之,货币流通速度越慢,需要的货币量就越多。

6.信用制度的发达程度

信用制度和信用工具越发达,对货币的需要量将越少。

7.人口数量、人口密集程度、产业结构、城乡关系及经济结构、社会分工、交通运输状况等客观因素

如:人口密集地区,货币需求量就大,人口的就业水平提高,货币需求就会增加;生产周期长的部门占整个产业部门的比重大,资金周转慢,对货币的需求量就大;社会分工越细,进入市场的中间产品越多,经营单位也越多,货币需求就越大;交通、通讯等技术条件越好、货币支付所需的时间越短,货币周转速度越快,对货币的需要量就越少,等等。

(二)微观角度

1.收入水平

家庭和个人一定时期内的收入水平,机关、团体的收入水平、企业的收入水平是决定他们为各种交易和财富贮藏,为各种营业活动开销而持有货币的首要因素。一般来说,收入水平越高,以货币形式保有资产总量也就越多。

2.收入的分配结构

在收入量既定时,收入的分配结构不同,将影响持币者的消费与储蓄行为,由此对交易和贮藏的货币需求发生一定影响。如:一个家庭或个人,原来以工薪为主要收入来源,后又加进了额外劳动报酬等其他收入,使其收入结构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就可能使他原来的货币需求数量和结构发生变化,如减少用于购置商品的货币需求,增加用于预防或投资谋利的货币需求等;又如,一个企业的收入分配中,当改变了原有的上交税金、支付职员报酬、支付股息、提高公积金等各部分比例后,其货币需求也受到相应的影响。

3.价格水平及其变动

这一般是市场供求状态的反映,即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趋于上升,供过于求时,价格趋于下降。这种市场供求状态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人们的预期而产生的。如:商品供应短缺,会使人们产生物价上涨预期,要求以实物代替货币,用于贮藏的货币需求减少。

4.利率和金融资产收益率

银行存款利率、债券利率、股票收益率等金融资产收益率的存在,使持有货币产生了机会成本,利率和各种资产的收益率越高,持有货币就越不划算,因而会减少货币需求;反之,货币需求会增加。

5.心理和习惯等因素

如人们的消费倾向上升时,对应于交易活动的货币需求就会上升;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习惯于运用支票账户来完成其收付活动时,货币周转速度就会提高,货币需求量就会减少。

第二节 货币供给

一、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量

货币供给是相对于货币需求而言的,它包括货币供给行为和货币供给量两大内容。货币供给行为是指银行体系通过自己的业务活动向再生产领域提供货币的全过程,研究的是货币供给的原理和机制。货币供给有狭义、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说,它由流通中的纸币、铸币和活期存款构成,银行的活期存款是货币供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说,货币供给还包括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和贷款协会及互助储蓄银行的存款,甚至还包括储蓄债券、大额存款单、短期政府债券等现金流动资产。通常情况下,各个国家按货币的流动性程度将货币划分为不同的货币层次,作为其对货币的度量和管理的依据。

货币供应量是指银行系统根据货币需求量,通过其资金运用,注入流通中的货币量,它研究银行系统向流通中供应了多少货币,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是否相适应等问题。

二、货币供给机制

在第一章我们讨论了货币供应量的内容及其层次,下面我们将研究货币供给量是怎样形成的,其原理是什么,如何调控。在二级银行体制(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分设)下,货币供给量Ms等于货币乘数m与基础货币B之积。即:Ms=m·B。所以,中央银行只要能控制住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就能有效调控货币供应量。

西方关于基础货币B的定义是现金C加成员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储备存款R,即B=C+ R。而R包括活期存款准备金Rr、定期存款准备金Rt,以及超额准备金Re。所以,全部基础货币方程式可表示为:B=C+Rr+Rt+Re

基础货币的构成虽然比较复杂,但都是由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创造的,可以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主要有以下三条:(1)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再贷款;(2)收购金、银、外汇等储备资产投放的货币;(3)对政府部门(财政部)的贷款。如果中央银行能够有效控制基础货币B的投放量,那么,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关键,就在于中央银行能否准确测定和调控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m是货币供应量MS同基础货币B的比率。亦即每一基础货币的变动所引起的货币供应量的倍增或倍减。所以,凡是影响基础货币B的因素,都是影响货币乘数m的因素。因而,我们可以利用基础货币总公式,推导出货币乘数m。

式中C取决于提现率h,等于h与活期存款Dd之积,即

Rr取决于活期存款准备率r,等于r与活期存款Dd之积,即

Rt取决于定期存款准备率t,以及定期存款Dt与活期存款Dd的比率,即

Re取决于超额准备率e,等于e与活期存款Dd之积,即

把式(10.2)、(10.3)、(10.4)、(10.5)分别代入式(10.1)得

移项整理得

式(10.6)中即为基础货币扩张为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倍数。令其为m,即

有了式(10.6)这个基础,我们就可以按照货币供应量层次,分别计算出不同层次的货币量对于基础货币的乘数(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划分为例)。

先看M0:

式(10.7)中再就是M0对基础货币B的乘数。令其为M0,即m0

再看M1:

因为M1=M0+Dd

因此,把式(10.11)、(10.12)分别代入上式得

整理后得到

式(10.13)中,即为M1对基础货币B的乘数。

最后,我们看M2:

因为,M2=M1+Dt

把式(10.13)、(10.14)分别代入M2中得:

整理后得到

式(10.15)中,即为M2对基础货币B的乘数。

讨论一下:

不同层次的货币乘数一样吗?为什么?

我们介绍了二级银行体制下,货币供给量形成的基本原理,并进一步推导出与货币供应量层次相适应的乘数公式。这样,中央银行不但可以通过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率政策等手段,有效调控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改变货币供应量,而且还可以利用差别利率等政策,调节或改变货币量在各个层次的分布结构,借以调控货币供应量及其结构,实现货币流通正常化。例如,提高或降低活期存款同定期存款的利差,就会把一部分M1(现实货币)转化为M2(潜在货币),或者把一部分M2转化为M1。我们知道,不同层次的货币流动性不同,货币乘数大小有别,那么,货币在不同层次间的转移,不但改变了货币流通结构,而且也改变了货币供应量。

三、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

为了分析方便,我们首先给大家提供一份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简表(表10.1)。

表10.1 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简表

根据会计原理,资产必等于负债,即

将式(10.16)整理可得

式(10.17)表明,影响基础货币量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

(1)Aa-La,其差额为人民银行再贷款净额或各金融机构存款净值。它主要受商业银行信贷收支状况的影响。

(2)Ab-Lb,其差额反映财政净赤字或净结余。若Aa>La,基础货币供应量增加,若Ab<Lb,则基础货币供应量减少。它主要受财政收支状况的影响。

(3)Ac-Lc,其差额主要反映官方储备的增加或减少。官方储备增加,基础货币供应量增加,反之则相反。它的变动主要受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

(一)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收支与货币供应量

随着人民银行职能的转换和政策性银行的设立,特别是1998年开始,人民银行实行“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间接调控”新的信贷资金融通办法之后,资金供给制和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倒逼机制逐渐被打破,人民银行的货币发行权、基础货币管理权、信贷总量控制权、利率调节权得到强化。但是,由于经济金融体制改革还处在不断深化过程之中,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不高,资产结构也不合理,加之企业转制中逃债废债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紧张局面短期内很难改观,迫使人民银行突破信贷总量,扩大基础货币供应量的现象仍时有发生。

(二)财政收支与货币供应量

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代理财政金库是它的天职,因此,一切财政收支都要经由中央银行的账户实现。财政收入过程意味着货币从商业银行账户流入中央银行账户;财政支出过程则意味着货币从中央银行账户流入商业银行账户。由于中央银行账户的货币是基础货币或高能货币,商业银行账户的货币是普通货币,所以,财政收入过程实际上就是普通货币收缩为基础货币的过程;财政支出过程实际上就是基础货币扩张为普通货币的过程,从而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倍数减少或增加。因此,财政收支对货币供应量的最终影响,就取决于财政收支状况及其平衡方法。

1.财政收支平衡与货币供应量

从总量扩张和总量收缩来看,财政收支平衡对货币供应量没有影响。这是因为,等量财政收入从商业银行账户流入中央银行账户所产生的总量收缩效应,会与等量财政支出从中央银行账户流入商业银行账户所产生的总量扩张效应互相抵消,货币供应总量不变。

2.财政结余与货币供应量

财政结余,意味着从商业银行账户向中央银行账户转移的基础货币,大于从中央银行账户向商业银行账户转移的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的总量收缩效应大于其总量扩张效应,其结果,引起货币供应总量减少。

3.财政赤字与货币供应量

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出现赤字,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如何,主要取决于财政赤字的弥补办法。

弥补财政赤字的办法,无非以下几种:动用历年节余、发行政府债券、向中央银行透支和借款等。

(1)动用历年节余与货币供应量。从现象上看,财政本年度出现赤字,动用历年节余弥补,似乎对货币供应总量没有什么影响。但实际情况要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

我们知道,财政的历年节余,是中央银行的信贷资金来源之一,中央银行已经发挥其作用。财政为弥补赤字要动用历年结余,必然要迫使中央银行调整自己的资产结构。如果中央银行通过减少或回收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或者通过抛售金银、外汇等资产压缩资产规模,同财政动用历年节余的规模相等,那么,财政动用历年节余所产生的总量扩张效应,就会与中央银行压缩其他资产所产生的总量收缩效应抵消,货币供应量不变。如果中央银行可以压缩的其他资产的规模,小于财政动用历年结余的规模,或者根本无法压缩其他资产规模,这样,将会引起货币供应量扩张。

(2)发行政府债券与货币供应量。财政发行债券弥补赤字,对货币供应量有什么影响,取决于承购主体及其资金来源的性质。

政府债券由不同的经济部门认购,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不同。政府债券由商业银行、企业、个人自愿认购,通常不会影响货币供应总量。政府债券由中央银行认购就会增加基础货币供应量,扩大货币供应量。

认购政府债券的资金来源不同,对货币供应总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如果商业银行用超额准备金或增加向中央银行的借款购买政府债券,货币供应量将增加为所用超额准备金或增加向中央银行的借款的K倍;如果商业银行用自己收回的贷款或投资购买,货币供应量将不增加。而企业或个人用现金购买,则货币供应量不变。

(3)向中央银行透支和借款,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财政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会引起中央银行资产规模和负债规模的等量增加。当财政把借得的款项下拨给基建单位和经费单位后,一方面引起企事业单位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增加;另一方面会使商业银行持有的基础货币量(超额准备金)增加。其结果,必然会使货币供应量数倍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一直有赤字。由于财政结余早已用完,债券收入早已列入预算,弥补赤字只有靠在中央银行透支和借款,这无疑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过度增加。

(三)黄金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量

黄金外汇储备是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之一。黄金虽然属于国际储备资产,但很少在国际支付中使用。因此,黄金储备的增减变化,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黄金收购量与销售量的变化。在一定时期内,黄金收购量大于销售量,黄金储备增加,中央银行投入的基础货币增加;相反,黄金销售量大于收购量,黄金储备减少,中央银行收回基础货币,使货币供应量减少。外汇储备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国际收支如果是顺差,则增加外汇储备,中央银行增加基础货币投放,货币供应量扩张;反之,国际收支如果是逆差,则减少外汇储备,中央银行收回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缩减。

除黄金外汇储备量影响货币供应量外,金价、汇价的变动,对货币供应量也有较大影响。如果金价提高,汇价上升,那么,中央银行收购黄金外汇就要相应多投放一些基础货币;相反,金价和汇价下跌、中央银行收购黄金外汇就会少投放些基础货币。

多数西方国家,为了避免黄金外汇占款对货币供应量的过度影响,一般可以采取措施适当压缩黄金外汇占款,调节货币供应量。我国的黄金外汇储备量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共同管理,人民银行很难自主压缩黄金外汇占款。所以,我国中央银行通过黄金外汇储备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弹性不大。

总之,一国的信贷收支、财政收支、国际收支对货币供应量有决定性的影响,这是决定货币供给的内生变量。中央银行必须重视这些因素,并根据货币政策的要求适当灵活地加以调节,以保证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

第三节 货币均衡

一、货币供求均衡的概念

货币供求均衡,简称货币均衡,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货币供求均衡包括两种形态:静态均衡:MS=Md;动态均衡主要指货币容纳量弹性。

货币容纳量弹性是指由于货币资产、金融资产、实物资产之间的相互替代效应和货币流通速度的自动调节功能,而使MS可以在一定幅度内偏离Md,仍能保持货币供求均衡的经济状态。

货币容纳量弹性的计算公式为:

二、货币供求均衡的特征

货币均衡有如下特征:

一是货币均衡是一种状态,是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基本适应,而不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数量上绝对相等;

二是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过程。它并不要求在某一个时点上货币的供给与货币的需求完全相适应,它承认短期内货币供求不一致状态,但长期内货币供求之间应大体上是相互适应的。

三是货币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民经济的平衡状况。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而且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货币收入的运动制约或反映着社会生产的全过程,货币收支把整个经济过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一定时期内的国民经济状况必然要通过货币的均衡状况反映出来。

三、货币供给与社会总需求

(一)货币供应量与社会总需求量的联系

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任何需求,都表现为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任何需求的实现,都必须支付货币,如果没有货币的支付,没有实际的购买,社会基本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就不能实现。因此,一定时期内,社会的货币收支流量就构成了当期的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需求的变动,一般说,首先是来源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但是,货币供应量变动以后,能在多大的程度上引起社会总需求的相应变动,则取决于货币持有者的资产偏好和行为,即货币持有者的资产选择行为。当货币供应量增加以后,人们所持有的货币量增加。如果由于种种原因,人们不是把这些增加的货币用于消费或投资,而是全部用于窖藏,则对社会总需求不会产生影响,因为,这些增加的货币量并没有形成现实的追加购买支出,所以对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都没有直接的影响。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以后,人们不是将这些增加的货币用于窖藏,而是用于增加对投资品的购买,从而增加了社会总需求中的投资支出,会直接影响到投资品市场的供求状况。

(二)货币供给量与社会总需求量的区别

货币供给量与社会总需求是紧密相连,但又有严格区别的两个概念,其区别有以下三点。

(1)货币供给量与社会总需求量两者在质上是不同的。货币供给量是一个存量的概念,是一个时点的货币量;而社会总需求量是一个流量的概念,是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流通量。此外,在货币供给量中,既含有潜在货币,也含有流动性货币,而真正构成社会总需求的只能是流通性的货币。

(2)货币供给量变动与社会总需求量的变动,在量上也是不一致的。货币供给量变动以后,既会引起流通中的货币量变动,也会引起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社会总需求量是由流通性货币及其流通速度两部分决定的,而货币供给量则是由流通性货币与潜在性货币两部分构成的。因此,一定量的货币供给增加以后是否会引起社会总需求量增加以及增加的幅度为多大,则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其一是货币供给量中潜在性货币与流通性货币的比例;其二是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情况。一般说来,流通性货币所占的比重大,流通速度加快,社会总需求量增加。所以,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与社会总需求量的变动,在量上往往是不相同的。

(3)货币供给量变动与社会总需求量的变动在时间上也是不一致的。弗里德曼根据美国的实际情况研究表明,货币供给量变动以后,一般要经过6—9个月的时间,才会引起社会总需求的变动,而引起实际经济的变动,则需18个月左右的时间。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近几年的实际也表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与社会总需求的变动,在时间上也是有差别的。

四、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在研究货币供求关系问题上,货币需求的数量在现实中并不能直接地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客观上需要多少货币,这是很难界定的。这是因为,其一,社会经济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客观经济过程对货币的需求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且这种需求也是随客观经济形势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其二,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再多的货币都会被流通所吸收,因此,不管社会的货币需求状况如何,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始终都是相等的。也就是说,在货币供给量一定的条件下,不管社会的货币需求状况如何,全社会所持有的货币的名义数量既不可能超过现在的货币供应量,也不可能少于这个量,两者名义上始终是相等的。但是,这种名义上的货币供求均衡关系,并不一定就是实际的货币供求均衡的实现。因为,从社会的角度看,名义货币总量并不一定就代表了社会经济过程所要求的货币需要量。名义货币量可以反映出三种动态趋势,即

(1)Ms=Md,即价格稳定,预期的短缺趋于稳定,国民收入增加;

(2)Ms<Md,即物价上涨,预期的短缺增加,名义国民收入增加,而实际国民收入增加受阻,或增幅下降;

(3)Ms>Md,即物价下跌或趋于稳定,预期的短缺消失,企业库存增加,商品销售不畅。国民收入下降,经济处于停滞状态。

因此,分析货币供求均衡与否,仅从名义的货币供求状况是难作出判断的,必须深入分析实际的经济过程,才能弄清问题的实质。

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之间,是一种互相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的变动会引起另一方面的相应变动。当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时,如果不增加货币供应,经济运行中的货币需求得不到满足,致使社会的总需求减少,生产下滑,总供给减少。由于商品供给的减少,致使货币需求量减少,最终使货币供求在一个较低的国民收入水平上得以均衡。如果中央银行采取放松即增加货币供应的方针,以满足经济运行对货币的需求,从而导致社会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增加,促使生产持续发展,货币供求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会得以均衡。当货币的供给大于货币需求时,典型的情况是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存在着两种可能:一是有生产潜力可挖,需求增加和物价上涨,可以刺激生产的发展,即在物价上涨的同时,产出增加,从而导致实际的货币需求增加,使货币供求恢复均衡;二是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潜力在现有条件下已挖尽,这时,中央银行应采取收缩银根的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从而致使货币供求趋于均衡。

总之,货币供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货币供给的变动可在一定条件下改变货币需求;而货币需求的变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货币的供给。联系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桥梁和纽带就是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

五、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

在现代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社会总需求表现为有现实的货币支付能力的购买需求,总供给是市场上以货币表示价格的一切商品的供给。社会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要协调平衡,这是现代经济学的一般常识。通常,现实的总需求与现实的总供给之间的平衡,只反映了简单再生产的客观要求。而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内在的动因是现实的总需求略大于现实的总供应。问题是在社会总供求关系中,货币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怎样通过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从而改变社会总供给。

货币供应、货币需求、总需求和总供应如果把总供求平衡放在市场的角度研究,它包括了商品市场的平衡和货币市场的平衡,也就是说,社会总供求平衡是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统一平衡。商品供求与货币供求之间的关系,可用图10.1来简要描述。

图10.1中包括了几层含义:一是商品的供给决定了一定时期的货币需求。因为,在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任何商品都需要货币来表现或衡量其价值量的大小,并通过与货币的交换实现其价值。因此,有多少商品供给,必然就需要相应货币量与之对应;二是货币的需求决定了货币的供给。就货币的供求关系而言,客观经济过程的货币需求是基本的前提条件,货币的供给必须以货币的需求为基础,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目的,就是要使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相适应,以维持货币的均衡;三是货币的供给形成对商品的需求,因为任何需求都是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只有通过货币的支付,需求才得以实现,因此在货币周转速度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时期的货币供给水平,实际上就决定了当期的社会需求水平;四是商品的需求必须与商品的供应保持平衡,这是宏观经济平衡的出发点和复归点。

图10.1 商品供求和货币供求的关系

六、货币供求均衡的判别

在传统计划体制下,社会产品的生产、流转和分配的大部分都是通过计划进行直接管理的,市场机制只是在很小的范围内并常常以扭曲的形式发挥作用。因此,货币供求是否均衡,总供给与总需求是否均衡,很难从价格信号上得到反映,当然也不是毫无反映。在严格的计划价格管理条件下,价格作为社会总供求矛盾的反映信号只能在集市贸易价格、黑市价格以及它们与官定牌价之间的价差上得到表现:但当时集市贸易和黑市规模很小,不太能说明问题。另外,生产资料的变相涨价曾是突出的问题,但涨价幅度很难度量。

当时,主要用数量信号来判别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状况。人们重视的数量信号主要有以下四个。

(1)分析待销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价格总额与同期货币购买力之间差额的大小。经验表明,在社会总供求基本保持平衡的那些年份,以其最大的供求差距作为供求平衡与不平衡的临界差距是可取的。在这个差距内,有可能保持基本平衡;超过这个差距,则有不平衡的危险。

(2)分析物资库存的增减变动状况。对任何经济体系来说,物资库存都是一个供求矛盾的调节器和缓冲器。无论是生产资料库存还是消费性商品库存,其规模和增减变动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传统计划体制下,人们发现,当流通中现金存量与同期商业库存之比是1∶5左右时,市场商品供求关系正常;若出现大幅度偏离,往往意味着消费品供求关系的失衡。

(3)分析货币购买力有可能推迟或提前实现的数量有多大。把这一估量与对物资储备的分析结合在一起,即可得出调节商品供求矛盾的最大可能量。把可动用的物资储备数量与可推迟实现的货币购买力数量加在一起,可视为能够使供不应求矛盾缩小的幅度。

(4)根据某些重要比例关系的经验数据做事前判断。在这方面,最典型的和影响最大的说法是“二、三、四”理论,所谓,“二、三、四”是指:积累占国民收入的20%左右,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30%左右,基建拨款占财政支出的40%左右。实际考察,中国实行传统体制的年份中,凡是严重偏离“二、三、四”的年份,国民经济发展就不正常;大体与“二、三、四”规律吻合的年份,社会总供求关系及经济建设速度则比较均衡和理想。

讨论一下:

怎样理解我国近期物价普遍上涨,央行多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做法?

在市场经济中,可以考虑同时考察价格信号作为经济是否均衡和货币供求是否均衡的指标。作为反映信号,价格波动在短期内是供求关系变化的灵敏指示器。从长时期考察,物价变动趋势则反映了经济从失衡走向均衡的自发取向。

七、货币均衡的实现机制

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的实现是通过利率机制完成的(如图10.2)。

图10.2 货币均衡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机制

利率与货币供给量之间存在同方向变化的关系;同货币需求之间是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当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等时,即达到了货币均衡,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为均衡点,此点决定了均衡利率和均衡货币量。

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是经常变化的,如果供给增加(S—S1),供大于求,利率下降,利率与货币需求反方向变动,货币需求上升(D—D1),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重新实现均衡。

第四节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一、通货膨胀及其治理

(一)含义

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涨现象。定义包含了以下三个要点。

1.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一般物价水平”是指全社会所有商品和劳务的平均价格水平。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局部性的或个别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上涨不能被视为通货膨胀。

想一想:

在冬季,北方煤炭上涨10%,是否属于通货膨胀?

2.通货膨胀反映了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的变化

通货膨胀以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为考察对象,关注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化趋势,其目的是为了将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与股票、债券和其他金融资产的价格区别开来。

3.通货膨胀是物价的持续上涨

季节性、暂时性或偶然性的物价上涨并不能被视为通货膨胀,只有持续的价格水平上涨才能被称为通货膨胀。

(二)分类

1.按程度划分

(1)爬行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2%—4%,发展缓慢,短期不易觉察,但持续时间长。

(2)温和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率4%—7%。

(3)急速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率7%—10%,并有在短期内超过10%的趋势。

(4)恶性通货膨胀。15%以上,甚至超过100%,价格飞涨,货币急剧贬值,正常的经济活动日趋紊乱,最后导致货币制度崩溃,政府摇摇欲坠。

2.按表现形式或以市场机制运行程度划分

(1)公开的通货膨胀(开放式):物价指数反映通胀程度。

(2)隐蔽的通货膨胀(抑制性):计划控制、物资配给、票证配售、物价补贴反映通胀的程度。

3.按产生的原因划分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社会总需求(包括政府支出、个人和企业投资支出和公众的消费支出)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方面的供给,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上涨。

在劳动力未充分就业,各种资源尚未充分利用条件下,如果货币供给量增加,从而社会总需求增加,会刺激生产的发展和产量的增加;但在充分就业和资源被充分利用条件下,货币供给量增加,从而社会总需求增加,不能再引起产量和实际供应量增加,只能引起物价水平的上涨,从而产生通货膨胀。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指在社会商品和劳务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存在对市场价格具有操纵力量的压力集团,从而使生产成本人为提高,导致物价总水平上涨。

通货膨胀的根源是在于总供应方面的变化,造成生产成本提高的压力有:

①工会组织。工资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形成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

②寡头企业和垄断企业。利润推进通货膨胀。

(3)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

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混合作用所造成的。

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可以从过度需求开始——通货膨胀——提高工资——推动成本提高——进一步推动物价上涨——工资、成本提高,出现更大幅度的物价上涨。

(4)结构失调型通货膨胀。

结构失调型通货膨胀是指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平衡状态时,由于经济结构失衡造成商品供求结构失衡而引起通货膨胀。

想一想:

由于棉花价格上涨,导致棉纱涨价,进而导致整个服装行业价格猛涨,这一现象属于哪一类通货膨胀?

结构失调型通货膨胀包括三种类型:需求转移通货膨胀;部门差异型通货膨胀;输入型通货膨胀(国际传散)。

4.按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联系进行分类

(1)恢复性通货膨胀。

(2)适应性通货膨胀。

(3)停滞通货膨胀。

(三)通货膨胀的度量

1.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

消费者价格指数又称零售物价指数,是衡量用于家庭和个人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的指标。缺点是不能反映用于生产的资本品以及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趋势。

2.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PPI)

生产者价格指数又称批发物价指数,是根据大宗商品包括最终商品、中间产品及进口商品的加权平均批发价格编制的物价指数。缺点是指数没有反映劳务价格的变化,因而不能用以反映整个物价的变动情况。

3.国民生产总值价格平减指数(GNP deflator)

国民生产总值价格平减指数是一个涵盖面更广的价格水平指标,反映了一国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包括消费品、资本品以及劳务)的价格变化状况。缺点是编制国民生产总值价格平减指数所需资料的收集比较困难,一般一年只统计一次国民生产总值价格平减指数,因而不能迅速地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和趋势。

(四)通货膨胀的效应

关于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问题,经济学界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主要观点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的促进论;通货膨胀会损害经济发展的促退论和通货膨胀不影响经济发展的中性论。

1.促进论

促进论者认为通货膨胀具有促进产出增加,实现经济增长的作用。其理由如下。

(1)在通货膨胀中政府作为最大的债务人可以减轻一定的债务负担。此外,通过大量发行货币,政府也可以获得追加的财政收入。如果政府将通过通货膨胀获得收入全部用于实际投资,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民间投资不因政府投资的增加而减少,那么这种通货膨胀性的政策就会因增加了投资而增加产出,促进经济增长。

(2)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产品价格的上涨速度一般总是快于名义工资的提高速度,因此,企业的利润就会增加。而这又会刺激企业扩大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3)通货膨胀通常是一种有利于富裕阶层的收入再分配。富裕阶层的边际储蓄倾向比较高,因此,通货膨胀会通过提高储蓄率而促进经济增长。

2.促退论

促退论与促进论恰恰观点相反。促退论者认为通货膨胀会导致低效率并进而损害增长。其理由为:

(1)在通货膨胀条件下,持有货币会遭受购买力下降的损失。为此,企业和居民都会尽力把现金转化为实物资产或增加目前的消费,致使社会储蓄率下降,从而使投资率下降和经济增长率下降。

(2)在持续性通货膨胀过程中,市场价格机制将遭受严重破坏,企业和居民面对不断变化的价格将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做出错误的决策,出现资源误配置现象,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3)许多国家实行累计税。在发生通货膨胀时,企业和个人将因为名义收入的提高而承担较高的税负,这会影响生产的积极性,从而不利于经济增长。

(4)如果通货膨胀超过一定时间,企业和居民便会产生预期,造成物价与生产成本的螺旋式上升,形成恶性通货膨胀,并有可能导致经济的崩溃。

3.中性论

中性论者认为,由于公众预期,在一段时间内他们会对物价上涨做出合理的行为调整,从而使通货膨胀各种效益的作用相互抵消,因此通货膨胀对产出、对经济增长既不会促进,也不会损害。

我国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只是在开始阶段的极短时间内,而且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就长期来看,通货膨胀对经济只有危害,而没有促进作用。

(五)通货膨胀的治理

1.需求政策

如果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总需求过度膨胀引起的,那么采取紧缩需求的政策就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一般减少总需求的途径主要有紧缩财政和紧缩货币两种措施。紧缩财政政策的常用措施有:(1)削减政府支出,包括减少军费开支和政府在市场上的采购;(2)限制公共事业投资和公共福利支出;(3)增加赋税,以抑制私人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支出。总之是通过紧缩财政支出或提高赋税,一方面压缩政府支出形成的需求;另一方面抑制私人部门的需求。但是,财政支出有很大的刚性,教育、国防、社会福利的削减都是阻力重重,有时并非能由政府完全控制。增加税收更会遭到公众的强烈反对,政府轻易不敢尝试。

2.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又称为工资物价管制政策,是指政府制定一套关于物价和工资的行为准则,由价格决定者(劳资双方)共同遵守。目的在于限制物价和工资的上涨,以降低通货膨胀率,同时又不造成大规模的失业。

收入政策主要针对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特别是工资的提高。包括三种形式:(1)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以限制工资物价的上升;(2)管制或冻结措施;(3)政府以税收作为奖励和惩罚的手段来限制工资、物价的增长。

3.收入指数化政策

该政策的内容是以条文的形式把收入与某种物价指数联系起来。但是,该政策也存在一定问题。假如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下降或其他类似石油危机时来自供给方面的冲击,造成产出下降,这就要求国民收入中工资的份额必须下降。但是由于指数化保护了工人的实际工资,资本家为维护自身利益,将提高价格,结果引起通货膨胀。在通货膨胀发生后,指数化使其一定程度上具有惯性,将情况变得更为棘手。

4.供给政策

供给学派认为,治理通货膨胀,摆脱通货膨胀困境,治本的方法在于着力增加生产和供给。(1)最关键的措施就是减税,减税可以提高人们的储蓄和投资能力。(2)削减政府开支增长幅度,争取平衡预算,消灭财政赤字,并缓解对私人部门的挤出效应。(3)限制货币增长率,稳定物价,排除对市场机制的干扰,保证人们储蓄与投资的实际效益,增强其信心与预期的乐观性。政府除为增加供给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提供必要的条件外,不应对经济多加干预,而由市场机制对经济进行自动调节。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减税刺激供给的积极作用。随着商品和劳务供给的增加,彻底消除通货膨胀。(4)改善劳动市场结构的人力资本政策也是针对供给方面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之一。主要包括对劳动者进行再就业的培训等。

二、通货紧缩及其治理

(一)通货紧缩的定义

通货紧缩表现为一般物价的持续下跌,看似“货币现象”,但它却并不一定是由货币政策所引起的。我们不能用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危机时期货币政策紧缩,导致通货紧缩、经济衰退的例子,推导出通货紧缩是由货币政策原因所引起的。

(二)通货紧缩的原因

一般来说,通货紧缩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从近200年来世界各国发生的通货紧缩来看,通货紧缩可能与货币政策有关,但更多地还是与有效需求不足、政府支出缩减、汇率制度僵硬、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金融体系效率低。不良贷款严重等因素有关。具体来说:

(1)通货紧缩可能与货币政策有关。如果中央银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使大量商品流向货币,就可能会产生物价的持续下跌。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通货紧缩便是典型的货币政策引起的通货紧缩。

(2)通货紧缩可能由投资和消费预期变化所引起。例如,当预期实际利率进一步降低时,消费和投资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进而导致物价的持续下跌,造成通货紧缩。

(3)通货紧缩可能与政府削减支出有关。政府为了降低赤字而大量削减公共开支,减少转移支付,就会使社会总需求趋于减少,加剧商品和劳务市场供求失衡,促进通货紧缩的形成。

(4)通货紧缩可能与汇率制度有关。如一国采取对强币钉住的汇率制度时,货币币值高估,导致出口下降,加剧国内企业经营困难,促使消费需求趋减,便会出现物价的持续下跌。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这些国家的货币贬值35%左右。这样,一些保持货币相对稳定的国家和地区就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如香港地区等。

(5)通货紧缩可能因生产能力过剩而引起。东南亚金融危机表明,生产能力过剩产生了供过于求,并导致物价的持续下跌。此外,较低的融资成本和上扬的资产价格,则会使资本形成的成本趋于下降,出现过量的资本设备,从而加剧生产能力的进一步过剩,形成新的通货紧缩压力。

(6)通货紧缩可能由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所引起。技术进步使生产力有所提高,放松管制使生产成本出现下降,并最终使物价出现下跌。如19世纪最后30年中,随着铁路的延伸和工业技术进步,制成品的成本剧烈下降,使美国的消费物价下降近50%,而同期经济增长率年平均为4%以上。再比如,近几年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1997年花25000元买一台个人电脑,到1999年初,花费不到8000元。计算机的价格在大幅下降,而有关厂商的利润却没有减少。但如果这种价格大幅下降,导致一般价格水平的下跌,便会出现通货紧缩。

(7)通货紧缩可能因为金融体系效率低而产生。如果金融机构不愿意贷款或片面提高贷款利率,便会出现“信贷紧缩”,并有可能进一步形成通货紧缩。例如,在日本,银行业存在严重不良贷款问题,需要重新增加资本金防止银行倒闭,因而导致日本银行业不愿发放贷款,提高信贷标准。而这则倾向于减少社会总需求,形成通货紧缩,并最终产生经济衰退。

(8)通货紧缩可能由于信贷扩张导致不良投资引起。如果信贷扩张过快,不良投资就会迅猛增加。一旦这种增长趋势出现停滞,甚至信贷出现萎缩时,便会导致物价走低,经济陷入衰退。

(三)通货紧缩的危害

通货紧缩的危害很容易被人忽视,因为从表面上来看,一般价格的持续下跌会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好处,在低利率和低物价增长的情况下,人们的购买力会有所提高。

然而,通货紧缩的历史教训却令人提心吊胆,这就是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一样,都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通货紧缩会加速实体经济进一步紧缩,因此,它既是经济紧缩的结果,又反过来成为经济进一步紧缩的原因。通货紧缩一旦形成,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好,就可能会带来如下一系列问题:

讨论一下: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哪一个危害性更大?

1.通货紧缩可能形成经济衰退

通货紧缩是经济衰退的加速器。由于通货紧缩增加了货币的购买力,使人们更多地储蓄,更少地支出,尤其是耐用消费品的支出。这样,通货紧缩就使个人消费支出受到了抑制。而与此同时,物价的持续下跌则会提高实际利率水平,即使名义利率下降,资金成本也仍然比较高,从而致使企业投资成本昂贵,投资项目变得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企业因而减少投资支出。此外,商业活动的萎缩还会造成更低的就业增长,并形成工资下降的压力,最终造成经济衰退。

2.通货紧缩会加重债务人的负担

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企业负债的实际利率较高,而且产品价格出现非预期下降,收益率也随之下降,企业进一步扩大生产的动机也随之下降。生产停滞,企业归还银行贷款的能力有所减弱,这便使银行贷款回收面临更大的风险。而银行资产的变坏,使得个人更倾向于持有现金,从而可能出现“流动性陷阱”。

如果企业要持续降低产品价格而且产量难以保证,它就会减少就业,减少资本支出,而消费者对此的第一反应则是减少消费。这样,降低成本就成了企业共同防护的手段,竞争导致价格下跌、再下跌,从而形成通货紧缩。

3.通货紧缩对消费的影响

初看起来,通货紧缩对消费者是一件好事,因为消费者只需支付较低的价格便可获得同样的商品。但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就业预期、价格和工资收入、家庭资产都趋于下降,因此消费者将会缩减支出,增加储蓄。正在通货紧缩条件下,工人如果要得到同样多的面包,就得工作更长的时间。综合来说,通货紧缩使消费总量趋于下降。

4.通货紧缩对银行业的影响

通货紧缩还可能会使银行业面临困境,当银行业面临一系列系统恐慌时,一些资不抵债的银行就会因存款人“挤提”而被迫破产。通货紧缩一旦形成,便可能形成“债务—通货紧缩陷阱”。此时,货币变得更为昂贵,债务则因货币成本上升而相应上升。虽然名义利率未变甚至下调,但实际利率仍然较高,债务负担有所增加,企业经营的困难会最终体现在银行的不良资产上。因此,通货紧缩对于银行业来说,容易形成大量的不良资产。

(四)通货紧缩治理

通货紧缩是经济健康运行的“顽敌”,有时,通货紧缩的治理要比通货膨胀的治理更为困难。由于在通货紧缩条件下,一般物价低于合理的水平,所以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目标,就是要综合利用各种政策措施,促使一般物价上升到合理水平。

要解决当前我国出现的通货紧缩问题,必须综合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等进行综合治理。

1.实行再膨胀政策

通货紧缩实际上是物价水平处于通货膨胀的“另一端”,它违背了经济平稳发展对价格稳定的要求,并可能最终导致经济衰退。为此,需要使一般价格水平回到原有的均衡水平,以减轻债务人的负担,增加消费支出。这就需要采取再膨胀政策,制定有效措施,努力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货币流通速度。再膨胀政策的直接目标就是,力求使一般物价回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平稳水平。由于20世纪70年代高通货膨胀带来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滞胀”,所以人们一提到再膨胀,就感到害怕。事实上,无论物价过高或过低,对经济发展都不利,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以相对稳定的物价为基础的。

2.优化财政支出的总量与结构

一般来说,积极的财政政策容易被理解为扩大财政支出。但这只说到了问题的一半,即财政支出的总量概念;“另一半”是财政支出的结构,它影响到财政支出“乘数效应”。这个“另一半”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财政资金投向哪一产业或哪一部门,对于财政政策产生作用的大小和时滞有着重要影响。

正确理解并贯彻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是对中长期“适度从紧”财政政策的否定,而是对它的灵活变通、短期微调。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应该做到适时、灵活调节,否则自由市场经济的“失灵”就会导致频繁的经济衰退。20世纪30年代以前世界各国通货紧缩、通货膨胀频繁发生就是因为宏观调控不力而造成的。

扩大财政支出,可以发挥政府支出在社会总支出中的作用,弥补个人消费需求不足造成的需求减缓,从而使财政政策起到“稳定器”的作用。目前,我国利用财政政策扩大支出仍有一定的空间,即使按照谨慎的财政标准(欧盟标准为3%),我国扩大财政支出也还有一定的潜力。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迫切需要扩大内需的时候,扩大财政支出,是一种必要的政策选择。

第二,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求对财政支出结构作出合理安排,使财政支出产生最大的效应。1998年,我国增发1000亿元国债,专项用于基础设施投资,这对1998年经济增长达到7.8%起到了重要作用。1999—2000年财政支出结构如何优化?要进一步拓展思路,充分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作用,如在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和农林水利建设投资的同时,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支持。这样,不但对当期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加会产生积极影响,而且对于增加长期需求、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缩小城乡差别也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求在财政政策的操作方式上进行创新。财政支出能否带动企业(或私人部门)投资决定了财政政策的效应及其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大小。为此,要转变观念,更新财政支出的形式,如可以考虑通过贴息的方法对企业(或私人部门)进行科技创新投资给予资金支持。要增加对再就业工程的支持,除了使用已沿用的财政拨款之外,要更多地采用贴息的方法,使财政资金与银行资金相互配合,促进再就业工程的有效开展。此外,财政资金对外贸出口的支持也要注重提高操作效率,改革支持方式,如使用出口信贷基金,增强我国出口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出口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第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密切配合,使宏观经济政策充分地发挥作用。为了协同解决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出现的金融中介弱化问题,要增加财政对金融资产剥离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支持,建立稳健的金融制度。为了进一步增强公众对中小金融机构的信用,要在财政资金上对中小金融机构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给予支持,以促进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总之,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动态地看,而不能固守财政预算,要灵活地用而不能沿袭传统方式。要通过优化结构、创新形式、加强协调,使积极的财政政策在防范通货紧缩中发挥重要作用。

3.努力增加货币供给量

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核心是“两防一促”,即:从防止通货紧缩、防范金融风险出发,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为了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要力求使物价上涨水平回到一个合理的区间,防止通货紧缩(如RPI为2%—4%,CPI为1%—2%)。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一样,对经济发展不利,它使债务人负担加重,使投资愿望受到打击,并可能导致经济衰退。为此,要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适时调整货币供应量,确保物价合理上涨。

二是及时进行货币政策的预调、微调,防止信贷紧缩。要密切关注金融机构的贷款行为,注重货币政策灵活调节,促使金融机构有效增加贷款。为此,要理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消除商业银行增加贷款的制度性约束,通过制定利润目标,提高发放贷款的积极性,防止货币乘数下降。

三是要从增加贷款入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降低不良贷款比率,要通过增加贷款、优化贷款存量来实现。要通过“窗口指导”引导银行开发贷款,促使金融机构改革金融服务,密切银企关系,更好地运用货币信贷杠杆,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对基础设施的贷款,扩大住房、汽车等消费信贷,支持进出口贸易。与此同时,在银行贷款风险加大、利息率降低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逐步放开金融贷款利率管理,通过扩大银行决定贷款利率水平自主权来增加贷款投放。

四是协调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及其他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增长。要根据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求,在利率政策、基础货币供应方面作出相应调整,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及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如在建立“风险投资基金”时,要适当放松银行对“风险投资”的贷款支持,相关贷款的利率允许更大范围的浮动等。此外,货币政策还要与税收政策、对外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密切配合,以使宏观经济各种政策工具实现有效组合。

4.增加汇率制度的灵活性

固定汇率制度容易导致通货紧缩的输入,使出口面临下降的困难。自1997年8月以来,在我国贸易伙伴大都贬值35%左右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保持基本稳定,但是,贸易加权平均则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要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不过,汇率稳定的指标应确定为一揽子货币,而不是某单一货币(如美元)。

增强汇率制度的灵活性,可以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促使国内价格回升,降低实际利率预期,从而有利于摆脱通货紧缩的陷阱。因此,要努力通过汇率调整使我国经济摆脱通货紧缩的困境。

5.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金融机构的稳健性已经受到严峻挑战。目前,我国出现的存款大量向国有大银行“搬家”的情况,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迫切需要努力提高金融机构的信用,尤其是中小金融机构的信用。为此,要从保持金融体系功能和健全出发,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出发,提高金融机构抵抗风险的能力,增强我国金融机构的稳健性,为金融机构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高度统一提供条件。

最后,为了有效治理通货紧缩,还要配合使用微观经济政策,如调整经济结构、刺激居民消费等,使之与再膨胀政策密切配合,确保物价回升到一个合理水平。

【本章小结】

货币需求就是指社会各经济主体(包括企业单位、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个人)在其财富中能够并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收入水平、利率和金融资产收益率、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等。马克思以货币流通为条件分析货币需求,分析了货币的数量、商品的价格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关系。西方经济学家对货币的分析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到20世纪30年代后,凯恩斯主义和现代货币数量论建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凯恩斯在考察财富的三种用途的基础上,把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分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这是凯恩斯货币需求分析的基础。

货币供给过程是由中央银行发行基础货币,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以及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偏好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它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来考察和理解。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由中央银行供应基础货币,构成商业银行的原始存款,商业银行在原始存款的基础上创造派生存款,最终形成货币供应总量的过程。

通货膨胀是经济中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根据分析的需要,通货膨胀有多种划分方式。按通货膨胀成因分为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混合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等。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指标是通货膨胀率,采取的标准有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价格平减指数等。

通货紧缩是指社会价格总水平即商品和劳务价格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的过程。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不一定与货币政策有关,而更多地与金融体系效率低、不良贷款较多、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有效需求不足、汇率制度僵硬、政府支出缩减等因素有关。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一样,对于经济发展来说,都会带来灾难的结果。应该多方面采取措施加以防范。

【思考题】

1.什么是货币需求?

2.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什么是基础货币?它对货币供给量有什么重要性?

4.什么是货币乘数?简要分析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

5.简述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及影响派生规模的因素。

6.如何划分货币的层次?

7.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为什么要保持基本平衡?

8.你认为应该如何界定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定义?为什么?

9.如何分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成因及效应?

10.简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治理政策。

【实训课堂】

项目一:假设某年A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如下。

A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单位:元

(假定存款客户不提现,不转存定期存款)

请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此时存款货币扩张倍数是多少?存款货币总量又是多少?

2.如果中央银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确定为10%,该银行拥有的超额准备金是多少?

3.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情况下,如果该银行把10%的存款作为超额准备金,存款货币和存款乘数会有变化吗?

4.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情况下,该银行不保留超额准备金,存款货币和存款乘数会怎样变化?

5.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情况下,该银行不保留超额准备金,中央银行向该银行出售20000元政府债券并长期持有,请问存款货币和存款乘数会怎样变化?

项目二:

1.实训目的:了解我国近20年物价问题,通货膨胀与紧缩情况,并从中寻找经验和教训。

2.实训形式:网上调研、报纸杂志。

3.项目内容:要求学生查阅各种物价资料,结合案例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并对通货膨胀(紧缩)的治理给出自己的政策建议。

4.实训指导:

第一步:调查。分组进行,可以按所负责年代纵向分组,亦可按所负责部门或行业横向分组进行调查,每组中的每个成员再具体进行分工。

第二步:除每人写出专题报告外,以组为单位,在整理、汇总和分析基础上写出每组的专题报告。

第三步:以每组专题报告为题,每组推荐发言人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交流时以多媒体演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