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润概述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金额的计量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
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 +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 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营业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其计算式为:
营业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 + 其他业务利润-资产减值损失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投资收益
式中各项说明如下:
①主营业务利润是指企业从事主要的、基本的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利润。其计算式为:
主营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②其他业务利润是指企业经营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经营性业务取得的利润。其他业务收入扣除其他业务成本后的差额,即为其他业务利润。其计算式为:
其他业务利润= 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因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而造成的损失。资产减值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除特别规定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处理。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是指由市场价格的变动引起资产的升值部分,如发生减值,则构成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减项。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如果为净损失,构成营业利润的减项。
2.设置会计科目
为进行利润的核算,企业需要设置“本年利润”科目。该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用来核算企业本年度内实现的净利润或者净亏损。月末企业应将各收入类科目的余额转入该科目的贷方,将各费用类科目的余额转入该科目的借方。转账后,该科目如为贷方余额,表示本年度自年初开始累计实现的利润;如为借方余额,表示本年度自年初开始累计发生的亏损。年度终了,应将“本年利润”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科目。年终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无余额。该科目不进行明细账户核算。
3.本年利润结转的方法
期末企业经过核对账目、财产清查和账项调整等一系列核算前的准备工作后,在试算平衡的基础上,将企业所有损益类会计科目的余额全部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各损益类科目余额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可在年末一次结转,平时月份只通过编制利润表计算出各会计期间的利润,不进行损益类科目的结转,这种做法称为“表结法”;也可每月都将损益类科目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这种做法称为“账结法
”,运用哪种方法可由企业自主决定。
(1)将损益类贷方余额账户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2)将损益类借方余额账户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主营业务成本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外支出
资产减值损失
公允变动损益
(3)将所得税借方余额账户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4)年终将“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例7-35】黄河公司2014年末损益类科目数据见表7-2。
表7-2 黄河公司2014年损益类账户明细
①结转各项费用、损失:
借:本年利润 511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400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60000
其他业务成本 10000
销售费用 18000
管理费用 14000
财务费用 2000
营业外支出 7000
②结转各项收入、利得:
借:主营业务收入 800000
其他业务收入 50000
投资收益 9000
营业外收入 6000
贷:本年利润 865000
通过上述损益的结转,可知本期企业利润总额为354000(865000-511000)元。
③将“所得税费用”科目借方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借:本年利润 88500
贷:所得税费用 88500
④年终将“本年利润”科目贷方余额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借:本年利润 2655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65500
动脑筋:某公司年终结转前主营业务收入539200元,其他业务收入12800元,营业税金及附加4000元,销售费用6000元,管理费用77080元,财务费用3600元,营业外支出10000元,所得税税率25%,无纳税调整项目。假如你是该公司会计人员,你如何进行年终结转损益、结转所得税、结转净利润的账务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