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伏羲氏八卦画图片

伏羲氏八卦画图片

时间:2023-04-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传世《易经·系辞》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从这个意义上说,含山县凌家滩玉版表明的信息要多得多,应当是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发现的伏羲氏八卦的理性延伸和扩展。

传世《易经·系辞》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包牺氏何许人也,始作八卦?我们大可借古籍记载一览其人其事。先秦典籍如《庄子》、《管子》、《荀子》、《商君书》诸书对其均有记载。如《庄子·大宗师》载:“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狶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戏得之,以袭气母;维斗得之,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堪坏得之,以袭昆仑;冯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处大山;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宫;禺强得之,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西汉后的正史也多有记载。如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曰:“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在大量史书记载的同时,民间也广泛流传“伏羲氏一画开天”的传说。

在第九章中,我们用彝族火把节勾画出先天八卦产生的历史场景,其与传世《易经·系辞》所言伏羲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可谓天衣无缝,不会只是巧合。而一个流传几千年的民俗的产生,起初必然是为了纪念一个伟大的历史事件。彝族火把节或许正是因其导致“先天八卦”的产生而被流传至今!

就王国维先生“处理事物时”的“普遍之方法”而言,伏羲氏始作八卦一画开天之“发明之方法”,即为古人在长期的“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生活生产实践中“所用以得知识,而由推论及归纳之作用,搜集特别之事实,以达一普遍之真理者也”。还是应了那句俗语:“实践出真知。”

至于王国维先生所言“古人所既得普遍之知识,又使适用此知识于特别之事物者也”,对于伏羲氏作八卦而言有更直接的考古证据支持。

1985年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遗址的发现给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考古依据。在凌家滩新石器时代墓地发掘的四号墓葬中,出土了几件玉器,有长方形玉片、玉龟和三角形玉片等。经测定,该遗址距今约5300年至5600年。天文学家陈久金、考古学家张敬国的《含山出土玉片图形试考》介绍:“玉龟和玉片均放置在死者的胸部,出土时玉龟的腹甲在上,背甲在下,玉片则夹在两者之间。玉片为长方形,牙黄色,长11、宽8.2厘米。……在玉片的正面,围绕着中心,刻有两个大小相套的圆圈。在内圈里,刻方心八角形图案。内外圈之间有八条直线将其分为八等份。每一等份内各刻有圭形箭头。在外圈与玉片四角之间,也各刻一圭形箭头。在玉片左右两短边的边沿,各钻有5个圆孔;在下部长边钻4个圆孔,上部长边钻9个圆孔。……玉片中的方心八角形象征太阳,八角是向四面八方辐射的光芒。太阳居中,大圆内的八个方位与季节和八卦都是对应的。”著名历史学家饶宗颐在《未有文字之前表示“方位”与“数理关系”的玉版》一文中引用并肯定了陈、张两人关于“玉片图形表现的内容应为原始八卦”[6]的判断。此说可谓学界公认。

凌家滩发现的玉器

先天八卦反映了自然界天气气候及其变化的规律,它的建立,标志着先民对天气气候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已达到了理性的阶段。人们因而可以因天时、顺地利地生存和发展生产,改善衣食和居住条件,进而将人类从蒙昧和野蛮中解脱出来,把人类推进到文明理性的时期。“由是文籍生焉”,更将人类的文明送入到可以继承和发展的伟大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