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峰
【摘 要】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加强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已经成为教育主管部门、高校、辅导员自身的共识。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必须以国家相关文件为指导,以社会学相关理论为支撑,通过专业学科依托工程、专业方向制定工程、专业精神凝练工程、专业知识拓展工程、专业发展激励工程系统展开。
【关键词】 社会学 辅导员 专业化 路径
一、辅导员专业化的宏观政策考量
高校辅导员制度从诞生至今已走过了60余年的历程。而今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定位已由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元化向思想政治教育、日常事务管理和成长成才服务多元化转变。当前超过10万人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已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这一职业群体的专业化问题已得到来自政策制定者、学校管理者、理论研究者、辅导员自身的高度重视。从宏观政策角度看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文件中,涉及辅导员专业化的提法有以下四处:
(一)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提出“选拔推荐一批从事思想政治教育骨干进一步深造,攻读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学成后专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职务系列,……鼓励支持他们安心本职工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家”。
(二)2005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要统筹规划专职辅导员的发展,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
(三)2006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4号令)中提到“支持辅导员在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上攻读相关专业学位,鼓励和支持专职辅导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专门人才骨干”。
(四)2006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颁布的《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中提出“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辅导员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2014年3月25日,教育部以教思政〔2014〕2号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该《标准》分职业概况、基本要求、职业能力标准三部分。《标准》规范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定义: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通过对上述文件政策的梳理可以看出,推进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已经成为中央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目标,也是实现辅导员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推进辅导员专业化建设乃是大势所趋。
二、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理论考量
当今辅导员专业化建设问题已经成了理论研究的热点,许多专家学者、辅导员纷纷就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根据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统计,近5年发表的辅导员专业化研究的论文达1355篇(2010年280篇,2011年279篇,2012年274篇,2013年318篇,截至2014年9月达204篇)。这些文章主要围绕辅导员专业化的内涵、现状及对策,从学理层面和实践层面进行了分析,既有宏观政策的分析,也有结合学校具体实施案例的解析,但对辅导员专业化的理论依据分析较少。[1]要真正科学、合理地推动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必须有相应的理论依据和基础。没有理论支撑,仅从现实角度、经验视角、行政指令方式推进辅导员专业化建设,难以形成辅导员专业化道路上的理论自信与道路自信,更不可能让辅导员对自己的职业形成发自内心的专业认同与情感认同。
所谓专业化,从社会学角度分析是指某一职业经过长期发展,逐渐达到对应的专业标准,从而取得专业地位的过程。目前在社会学领域,引用最频繁的对“专业”的经典定义,来自美国社会学家Louis Brandeis在1933年发表的论述,他认为专业是一个正式的职业,为了从事这一职业,必须进行以智能为特质的上岗培训,包括知识和某些扩充的学问,专业不同于纯粹的技能,专业主要供人从事为他人服务的工作,而不是简单的从业者的谋生工具。[2]当前社会学界已对专业的属性就以下三点达成广泛共识,第一,专业应该是正式的全日制的职业;第二,专业应该以深奥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这些知识和技能通过教育和培训来获取;第三,专业的从业者应该向客户和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无私的服务。[3]专业是劳动分工、职业分化的结果,是职业的高级阶段。表1[4]提供了一个由职业到专业的转化模型:
表1 职业(occupation)—专业(profession)转换模型
按照上述理论,专业化即“职业”沿着上述8个维度向“专业”转换和发展的过程,达到较多维度评价标准的职业其专业化程度也越高,反之亦然。辅导员专业化,即借鉴这一理论,围绕上述维度,从顶层设计、政策支持和自我发展角度,推动这一职业向专业化转变。
三、全面提升辅导员专业化水平的路径探析
当前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已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教育主管部门通过组织开展全国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组织评选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全国优秀辅导员,设立教育部辅导员研修基地以定期开展辅导员专业化方面的培训,招收辅导员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实行辅导员访问学者计划等方式在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但是,辅导员在专业化过程中也暴露出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与能力有待提高、理论深度不够、科研能力不足、学术水平不高等问题。为进一步推动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提升辅导员服务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能力,还应以专业化理论为支撑、以辅导员永续发展为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推动辅导员专业化建设:
(一)做好专业学科依托工程,为专业化提供理论支撑
根据社会学的观点,专业与非专业的区别之一在于是否具备并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学术技能。依据这一理论,当前辅导员专业化建设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在于辅导员自身理论知识的欠缺和学术技能的相对平庸。纵观辅导员学科背景,不难发现辅导员的学科背景可谓五花八门。学科背景广泛性的优点在于能够为不同专业学生发展提供专业咨询与个性化指导。其弊端在于一定程度上成了制约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障碍。根据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规定,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理论及知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务相关知识。纵观全国高校的专业设置,与这些专业知识联系最为紧密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然而,各高校辅导员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可谓凤毛麟角。因此要在理论知识、学术水平方面实现辅导员专业化,需充分借助外力,注重依托各高校相关学科的力量,发挥相关专业教师的帮扶作用,从而形成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理论库与知识源。
落实到具体措施上,建议高校管理者在政策的顶层设计上为辅导员专业化搭建学科平台,在制度层面鼓励相关学科、专业教师为辅导员提供理论知识、学术技能方面的指导,使专业的理论与辅导员的实际工作能够有机结合。专业依托的重点应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除此之外,还可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对接如心理学、教育学之类的其他学科,从而形成辅导员对接专业理论、对接专业学科、对接专业教师的生动局面,构建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课堂与课外有机结合、辅导员与专业教师有机结合的“大思政”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二)做好专业方向制定工程,为专业化提供明确目标
根据社会学的理论观点,学术技能水平是判断专业与职业区别的标志之一。当前部分辅导员认为工作业务繁忙无暇科研、理论水平欠缺无力科研、专业背景不符无法科研是辅导员总体学术水平不高的根本原因。的确,这些客观现象确实存在。但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还在于部分辅导员未认真细致地思考自己的工作,没有形成能够长期研究、深入研究的问题域。由此造成了科研关注面过宽、过泛,存在以兴趣为导向、以课题为方向的现象,在科研中往往是东打一枪、西放一炮的“游击主义”,缺乏对某个方向持续深入的积累,因此自然难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某种意义上说,做科研打的是阵地战,要坚守阵地,不断挖掘,努力向深处用功。[5]只有这样,才会在某一问题上有所建树,才能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所谓“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讲的正是这个道理。
我们要在学术水平上实现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在三到五年内培养一批在某一领域有所研究、有所建树的专家,当务之急就要引导辅导员探索并确定自己的研究问题域。在此基础上组建辅导员学术研究共同体,为辅导员专业化提供明确的研究方向,积极鼓励辅导员个人或团队在某一专业领域开展持续深入的研究,努力成为某一领域在国内甚至国际上有影响的专家。
(三)做好专业精神凝练工程,为专业化提供思想指引
根据职业与专业转换模型理论,实现社会价值的关联度、工作的动机与自主程度是区分职业与专业的主要指标。实现辅导员工作价值与社会价值关联度的桥梁便是辅导员自身的工作理念、专业精神。在提升辅导员工作自主程度方面,良好的工作环境、较高的劳动报酬、稳定的上升空间固然是重要因素,但是辅导员工作的追求目标、辅导员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则是在精神上引领辅导员自发、自助、自觉工作的指针。因此,要实现辅导员专业化,还应站在思想引领的高度凝练辅导员这一职业共同体特有的工作理念与核心价值观,在精神与意识层面形成鲜明旗帜,为辅导员专业化提供思想指引。
(四)做好专业知识拓展工程,为专业化提供不竭动力
按照《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相关规定,辅导员应具备宽广的知识储备。基础知识层面应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层面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理论及知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务相关知识,法律法规知识。放眼实际,辅导员当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实际事务工作者,而非系统掌握知识的理论家,能够真正在工作中应用上述知识的辅导员至少在现阶段数量上是比较有限的。拓展专业知识的途径不外乎培训和自学。培训与自学的关系应是培训为辅,自学为主。要做好培训工作,一是可考虑建立诸如辅导员发展中心之类统筹辅导员培训的实体机构,专门负责辅导员各类培训的组织与管理。二是辅导员培训开展方面要做到宜深不宜泛、宜专不宜广,培训的开展可以围绕特定主题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系统、深入的展开。个人自学方面可与辅导员专业方向制定工程有机结合,在辅导员确立了自己的研究领域后,鼓励并创造条件通过学校的力量为辅导员在校内外寻找学术导师。如有可能,建议各高校能为辅导员提供学术假期等方式为辅导员的专业知识的拓展和专业素养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五)做好专业发展激励工程,为专业化提供有力保障
按照职业社会学的观点,事业忠诚度的长短、职业归属感的强弱是区分职业与专业的显著标志。从职业心理学的角度看,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大多数人从事某种职业不单单是为了生计,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实现个人的理想和抱负。要提升辅导员的事业忠诚度、职业归属感,除了要发挥辅导员的主体能动作用外,还应注重运用激励的方式为辅导员专业化提供有力保障。激励分物质层面的激励与精神层面的激励。物质层面的激励主要为薪酬激励、福利激励及奖励激励;精神层面的激励主要分情感激励、发展激励。在物质激励层面,各高校在切实提高辅导员工作待遇的同时,还可考虑根据辅导员的实际工作量(如所带学生数量等)、工作成效(针对科研的科研奖励、针对教学的教学奖励等)制定相关的津贴发放标准和奖励措施,从而体现出对辅导员工作量与质的认同与尊重;在精神激励层面,建议引导辅导员(尤其是新辅导员)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一定的规划,从而形成一个长期的专业发展目标与愿景,引领辅导员在专业化道路上不断前行。与此同时,高校管理者还应积极创造机会为辅导员外出进修、培训学习、读书深造创造条件,对于那些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且在工作方面取得较为突出成绩者,应对其进行提拔任用,从而不断提升辅导员的专业归属感和事业忠诚度。
【作者简介】 姜玉峰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
浙江金华321004
【注释】
[1]石芬芳,任婷.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研究之综述[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2]龚春蕾.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李爱民.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实现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
[4]Susan R.Komives,Dudley B.Woodard,Jr.,and associates.,Student Services:A Handbook for the Profession.San Francisco:Jossey‐Bass,2003.
[5]刘建军.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怎样做科研[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