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柳 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萍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遗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赏 析
柳永的哀伤之词很多,这首的艺术性相对较高。起句以写景入题,“望处雨收云断”,是写即目所见之景,可以看出远处天边风云变幻的痕迹。使清秋之景,显得更加疏朗。
“凭栏悄悄”四字,写出了独自倚阑远望时的忧思。这种情怀,又落到“目送秋光”上。“悄悄”是忧伤的样子,面对向晚黄昏的萧疏秋景,很自然地会引起悲秋的感慨,想起千古悲秋之祖的诗人宋玉来。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秋”,紧接上文,概括了这种感受。他将万千思绪按捺住,将视线由远及近,选取了最能表现秋天景物、特征的东西,做精细的描写。
“水风轻、萍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两句,用特写镜头,摄取了一幅很有诗意的画面:秋风轻轻地吹拂着水面,白萍花渐渐老了,秋天月寒露冷的时节梧桐叶变黄了,正在一叶叶地轻轻飘下。
萧疏哀飒的秋夜自然使人产生凄清沉寂之感,“轻”“冷”二字,正写出了清秋季节的这种感觉。“萍花见老”,即使写眼前所见景物,也寄寓着词人寄迹江湖、华发渐增的感慨。
第二节写怀念故人之情,词写得波澜起伏,错落有致。词人回忆起朋友在一起的“文期酒会”那赏心乐事,至今难忘。
以“文期酒会”之乐来映衬长期分离之苦,使分离之苦倍增。分离之后,已是物换星移、秋光几度,不知有多少良辰美景无心观赏而白白地过去。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写不能与思念人相见而产生的无可奈何的心情。眼前双双飞去的燕子是不能向故人传递消息的,以寓与友人欲通音讯,无人可托。
盼友人归来,却又一次次地落空,故云“指暮天、空识归航”。看到天际的归舟,疑是故人归来,但到头来却是一场空。归舟只是空惹相思,好像在嘲弄自己的痴情。一个“空”字,把急切盼望友人归来的心情写活了,把思念友人之情推向了高潮和顶点。
其实词人用断鸿的哀鸣,来衬托自己的孤独惆怅,可谓妙合无痕,声情凄婉。“立尽斜阳”四字画出了自己的形象——他久久地伫立在西阳残照之中,默默行走,用沉默来抚平心中的伤痛。
嬉春图 陈少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