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邶风·静女

邶风·静女

时间:2024-04-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而男子,如沐甘霖,令人倾心。因为它的美在于其暗喻的深情爱意,在于送它给我心仪的静女。《诗经》中这样的一支普通的白茅,却然可以这样美好,这样珍重,让我们心底动容。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 释

静女: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此诗静女亦当读靖,谓善女,犹云淑女、硕女也。”

静:闲雅。毛《传》:“静,贞静也。”

姝:美好。毛《传》:“姝,美色也。”

娈(luán):美好。朱《传》:“娈,好貌。”

炜(wěi):鲜明光亮。毛《传》:“炜,赤貌。”

牧:郊外。《尔雅·释地》:“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

荑(tí):始生的白茅嫩芽。毛《传》:“荑,茅之生也。”

洵(xún):诚实;实在。朱《传》:“洵,信也。”

释 读

关于《静女》一诗的诗旨,《诗序》云:“《静女》,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郑玄《毛诗传笺》释云:“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而今学者大都认为此诗是一首爱情诗

◎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清人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此诗静女亦当读靖,谓善女,犹云淑女、硕女也。”

这是一场幽会,男子匆匆赶来,未见女子,那远远的城墙就是与她相见的地方,城墙静默不语,斑驳坚固。他左等右盼,为何她还不出现?不知道朝着她来的方向看了多久还是笑意盈盈,路人都当他痴傻,显得尤为突兀。冷风拂面不知,他亦是若有所思地兀自笑了,那表情定然是沉浸在爱恋中的。而男子,如沐甘霖,令人倾心。等至临暮,焦虑心急,街上来往行人渐渐散去,他却望着她即将出现的街角幻想着女子走来的模样。静女,她衣裙青白,面色如瓷,静若初荷,素洁而柔缓。她端然转身,美瞳流转,清心扬眉,惹我心中止水。

正苦苦等待之时,她却无声地出现在我的眼前,原来她是为将我捉弄竟偷偷躲藏。她看他那样子,扑哧的笑着,巧笑倩兮,明若星辰。笑他不知所措的样子,笑他担心的样子,心里却满是甜蜜。

于是,她从袖中拿出彤管,它鲜红润泽,玲珑透剔。我端详着它,一看就是女子的随身之物,朴质素雅,便心念着喜欢。揣在怀里,信守约定,面色喜悦,踟蹰着不舍归去。念及彤管,非彤管之为美,美人之赠,才显得美,因那女子的美在心里,关于她的一切都会归为美好。静女是寂静的,如同消散于月色中,感念你的温婉,想要你从远处聆听我,让我的声音却触及你,便悠然取出彤管,倾心一曲。音色清醇而悠长,有一种纯净的内质可洗涤一切的心灵,让人心思动容。

再见时,她把一支白茅的嫩芽赠与我。我看到她眼中坚定的情愫,神情恬静,宽然而笑。荑,即是出生的白茅,宛如普通的小草,但与之又有本质上的差别。它白而柔,青绿色水嫩的芽上布满凝霜般的白毫。这样微小的事物,虽无新奇特别之处,可在我看来,却美的出奇。因为它的美在于其暗喻的深情爱意,在于送它给我心仪的静女。虽然微小却纯净如你,柔美如你,仅此两件平凡无奇的物品,我却如获至宝,把它们细心珍藏,呵护备至。

《诗经》中这样的一支普通的白茅,却然可以这样美好,这样珍重,让我们心底动容。关于白茅,孔子也有感悟,他认为茅草作为物是微薄的,但它可以发挥出重大作用,谨慎诚敬去行事,必将无所过失。一支微薄、简单的白茅之所以珍藏于心,是因为在它其中,蕴含着无比真诚的情意,是一种淳朴平凡的爱。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诗经》让我们感受到上古先民对爱情的追求极富广远的想象,意味深长,表现得深沉纯朴。在月华光满的时刻,听风翻书,那沉寂于心底的虚空迷梦摇曳苏醒。春风里爱的气息弥漫开来,在茫茫人海里,我蓦然回首,对上你若有所悟的眼神。月下纯净的光晕,我踏烟波月色而来,你站在万人中央,笑容流光溢彩永不会有丝毫风霜,我拿出衣袖里的彤管和柔茅——愿与君此生相依,山栖谷饮,任江水东流,花开花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