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又称八月节或团圆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而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八月十五的来历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月亮的礼俗。据《周礼》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农历八月中旬,又是秋粮收获之际,人们为了答谢神祇的护佑而举行一系列仪式和庆祝活动,称为“秋报”。中秋时节,气温已凉未寒,天高气爽,月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因此,后来祭月的成分便逐渐为赏月所替代,祭祀的色彩逐渐褪去,而这一节庆活动却延续下来,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中秋节的月饼的故事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得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起义成功了,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诗词歌赋说中秋
在中秋节的演变过程中,古老的礼俗与众多神话传说及中华传统文化中其他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内涵丰富的重要节庆。从流传下来的众多描写中秋的诗句中,可以看到当时已把嫦娥奔月等神话与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了。
嫦 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趣味手工:玩具拼图
拼图既是好玩的游戏,也是动脑动手的手工。准妈妈可以自己动手拼出一些好看的图片。拼图游戏变化多端、难度不一,很有趣味性,让人百玩不厌。
拼图组合方法
先准备好一张比拼图成品尺寸大的厚纸板,在拼图组合前,垫在底下,以方便在组合过程中的移动及收藏,并防止拼图散落及遗失。
先找出一边及两边是直线的片数,将画面的四边组合起来,再逐步往图面中心进行,可减少拼图的时间。
在组合时,如果拼图与拼图间无法紧紧地密合,或色调有差异时(尤其在处理同色系画面时,更需注意),不要强行组合,请准妈妈再花点工夫找出正确的片数。
经过准妈妈耐心、细致的组合,一个作品就要完成了,准妈妈是不是很自豪呢?
自制拼图
准妈妈也可以利用自然树叶为原料,发挥想象力,自由构图,拼出各种动物、人物等充满童真趣味的图画,令人惊诧不已。由于树叶往往是就地取材,且每一片树叶,几乎都有各自不同的色彩、亮度、形状、透明度等,因此树叶拼图迥异其趣,就算是相同的树叶,让不同的人来拼图,100个人就有100种拼图,可以说,树叶拼图就是一种自由发挥想象力的拼图游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