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01 铈(Ⅳ)-乙醇配合物组成及生成常数的测定
实验目的
通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铈(Ⅳ)-乙醇配合物组成及生成常数,掌握平衡移动法测定配合物组成及平衡常数的原理与方法。
实验原理
Ce4+的水溶液显橙黄色,加入醇类则颜色立即加深,根据溶液最大光吸收向更长的波长位移这一事实,可以推测Ce(Ⅳ)与醇类形成配合物,且配合平衡建立得很快。
同时还可见到颜色逐渐褪去,直到无色。由此可推测配合物中发生了电子转移,Ce4+使醇氧化变成无色的Ce3+和另一种有机产物。
根据上述现象,有理由提出在氧化之前先生成中间配合物的反应机理。为了验证这一机理,需要确定中间配合物的组成及生成常数。
设有金属离子M和配体L,在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当配体L的浓度大大过量时,cL-ncMx≈cL,体系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
或
体系中有M和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颜色更深的配合物MLn显色,混合溶液的吸光度为
式中:A为混合溶液的吸光度;εMLn 、εM分别为配合物和物质M的摩尔吸光系数;cM为物质M的总浓度;l为比色皿的厚度。将式(2)代入式(1),得
或
如果所得不是直线,则另设n值重新作图验证。
实验用品
仪器 分光光度计;锥形瓶等。
试剂 硝酸铵铈储备液(1.0mol·L-1);浓硝酸;乙醇(0.2mol·L-1)等。
实验步骤
用硝酸铵铈储备液和浓硝酸配制含0.025mol·L-1硝酸铵铈和1.25mol·L-1硝酸的溶液50mL。配制含0.2mol·L-1乙醇的溶液50mL。
用移液管取0.025mol·L-1硝酸铵铈溶液2mL,放入干净的50mL锥形瓶中,加8mL水充分混合。用水作参比液在波长处450nm测定吸光度AM。
取0.025mol·L-1硝酸铵铈溶液2mL于另一支干净的50mL锥形瓶中,加7mL水,1mL 0.2mol·L-1乙醇溶液,记下时间,充分混合,在相同波长下测定混合溶液的吸光度A。经过1min、2min、3min分别记下吸光度,找出混合体系的吸光度的最大值;如发现吸光度下降,可用作图外推法得起始时间的吸光度,从而得到混合体系的最大吸光度。
保持硝酸铵铈用量不变,乙醇溶液则分别为1.5mL、2.0mL、3.0mL、4.0mL 和5.0mL,而加水量则相应减少,以保持总体积为10mL,在同样条件下,分别测定各体系的最大吸光度,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1)将各次实验的数据和作图所需数据列表。
(3)计算配合物生成常数K。
思考题
(1)本实验方法测定有色配合物组成及生成常数有何优缺点?
(2)如果εMLn和εM相等或差别很小,是否还能用本实验方法测定?
(3)实验中为什么要保持配体过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