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概述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概述

时间:2023-04-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是各级政府财政机关、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反映和监督政府财政资金和事业单位业务资金活动情况的会计。④行政单位会计原则上实行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原则上实行权责发生制。在数量上,行政单位的净资产等于行政单位的全部资产与全部负债后的差额。②事业单位净资产概述。各年事业单位有拨款也有支出,收支相抵后的结余必然也对事业单位的净资产构成影响。事业单位净资产的计价。

(1)概念。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是各级政府财政机关、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反映和监督政府财政资金和事业单位业务资金活动情况的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各级政府财政资金和各类事业单位业务资金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连续、完整、系统的反映和监督,借以加强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2)对象。

政府财政会计对象:在执行总预算过程中各级政府财政资金的集中、分配及其结果。收入、支出、结余以及在执行总预算过程中形成的资产、负债、基金,就是政府财政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具体内容。

行政单位的会计对象:就是在执行单位预算过程中各级行政单位财政资金领拨、使用及其结果。收入、支出、结余以及在执行单位预算过程中形成的资产、负债、基金,就是行政单位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具体内容。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就是各类事业单位业务资金的取得、使用及其结果。资产、负债、基金以及在进行业务活动中形成的收入、支出、结余,就是事业单位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具体内容。

(3)特点。

①出资者提供的资金不具有盈利性、增值性,但具有限制性。

②有关财政资金的收支项目要适应国家预算管理的要求。

③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不进行盈亏核算,着重进行有关资金的收支结余。

④行政单位会计原则上实行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原则上实行权责发生制。

(1)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基本目标:

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受托责任评价和资源分配决策的有用信息。

(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具体目标:

①核算财政财务收支情况,促进计划实现,保证行政事业任务完成。

②分析财政财务收支执行进度,合理调度资金,调节资金供需关系。

③检查财政财务收支计划执行结果,实行会计监督,维护国家财经纪律。

(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需求。

行政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是:行政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的信息;行政单位财务状况的信息;行政单位工作效率和效益的信息。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是:事业单位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规模、构成及变动状况的信息,用以评价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事业单位收入、支出和结余的信息,用以评价单位预算的执行情况;在实行权责发生制的单位,要提供单位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现金变动净额的信息;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种类、规模及发展情况的信息。

(4)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原则。

限制性原则:对有指定用途的资金应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并单独反映,即专款专用原则。

图2-1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关系图

(1)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它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实现其自身目标不可缺少的物质保障。与企业会计“资产”概念比,突出“具有服务功能或预期能带来经济利益”。

(2)负债:是会计的基本要素之一,指由一个单位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该单位的现时义务。

行政单位负责是指行政单位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偿付的债务。负债产生于行政单位所进行的公务活动,它是需要用货币等形式来上缴财政或偿还债权人的、未来的经济负担,是行政单位占用国家或其他单位的资金。

事业单位负责是指由过去或现在业已发生的经济业务引起的,需要事业单位在将来以支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资产或者提供劳务等形式来抵偿的一切经济负担。负债不仅包括事业单位必须依法履行的各种义务,如应交税金、应付票据等,还包括虽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可以推定的义务,如预提费用等。

(3)净资产:

①行政单位净资产概述。

行政单位的净资产是指行政单位所拥有的资产净值,它反映国家和行政单位的资产所有权。在数量上,行政单位的净资产等于行政单位的全部资产与全部负债后的差额。具体包括固定基金和结余两部分。

固定基金是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所占用的资金,是固定资产的价值表现,体现国家和行政单位对固定资产的所有权,主要包括行政单位用国家投入或单位自有的资金购建、上级主管部门调人、接受捐赠的各项固定资产所占用的基金。

结余是行政单位年度各项收入(拨入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和其他收入)与支出(经费支出、拨出经费和结转自筹基金)相抵后的余额。一般由两部分构成:经常性结余,即经常性经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专项结余,即专项经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

②事业单位净资产概述。

•事业单位净资产的形成。

净资产是事业单位持有资产净值及出资者的所拥有的产权,是事业单位会计的会计要素之一,它表明事业单位的资产总额在抵偿了一切现存义务以后的差额部分。净资产的形成渠道有很多,但从根本上看,其一般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初始投拨款。政府为了特定目的设置事业单位时要进行初始投入,这些投拨款构成净资产的来源之一。

第二,政府拨款的各年收支结余数。各年事业单位有拨款也有支出,收支相抵后的结余必然也对事业单位的净资产构成影响。

第三,政府拨款以外事业单位的各项业务收支结果。有些事业单位除政府拨款以外,还从事一定的经营活动,有一些其他收入,这些其他的收入相抵后的净额经过分配以后有一部分流入事业单位,也影响净资产数。

第四,其他来源。如接受未指定用途的捐赠,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等等。

•事业单位净资产的计价。

事业单位的净资产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一样,只有在资产提供者投入时,才能以资产的价值来计量净资产。一旦用净资产进行业务活动时,就不能直接对其进行计量。

第一,投入净资产的计价。

投入净资产的计价原则是按当期实际发生或转入的数额计价。

当资产提供者提供货币资金时,不存在提供资产的计价问题,以实际收到或存入事业单位开户银行的货币资金数额计价。

当资产提供者提供实物资产时,如材料、商品、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仪器仪表等,首先应对实物资产进行计价。通常提供的流动资产按投入单位的账面价值或市价进行计价,担供的固定资产等按双方经过协商后所确认的数额计价,或按资产评估价计价。

当资产提供者提供无形资产时,按双方所确认的价值计价。

第二,存续期间净资产的计价。

净资产的数量除了在资产提供者提供时可计量外,在事业单位存续期间的任一时点上,都不能进行直接计量,而是按照一定的方法计量资产和负债以后,依据资产、负债计量的结果计量净资产。其计量的公式为“净资产=资产-负债”。因此,从本质上讲,净资产是事业单位拥有的资产总额在扣除了债权人的债务总额后的资产净值。

•事业单位净资产的分类。

事业单位的净资产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结余等。

事业基金是事业单位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

固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所有的各项固定资产占用的资金。固定基金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一般是由财政或上级主管部门投入的,也有可能是由其他有关部门投入或单位自筹资金形成的。

专用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设置的有专门用途的资金。主要包括修购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医疗基金以及其他基金等。

结余是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各项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差额。由于事业单位实行了各项收入与支出的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因此事业单位的结余是“大结余”,包括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等。

行政单位——管理国家事务、组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国家机关及其派出机构,包括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设有单独财务系统的军队也属于这里的行政机关。

行政单位的费用开支主要靠国家预算拨款,一方面按预算从国库取得资金,包括财政拨款和财政核拨的预算外资金收入等;另一方面又按预算支付各项费用,包括经常性支出和专项支出。上述预算资金收支的核算是行政单位会计的主要内容。

事业单位是指不具有物质产品生产和国家事务管理职能,主要以精神产品生产和各种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的单位,包括科学文化事业单位、公益事业单位、社会福利救济事业单位。

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组织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主管会计单位,它向同级财政部门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下面有所属会计单位;二是二级会计单位,它向主管会计单位或上级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下面有所属的会计单位;三是基层会计单位,它向上级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下面没有所属的会计单位。

事业单位的收入包括财政补贴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事业单位的支出包括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的补助支出和对上级的支出。各类收入、支出和结余是事业单位会计的主要内容。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也称为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相比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会计核算的基础不同。

预算会计中,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事业单位会计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分别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企业会计均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

(2)会计要素构成不同。

预算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企业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即使相同名称的会计要素,其内容在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3)会计等式不同。

预算会计的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净资产;

企业会计的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4)会计核算内容及方法有其特殊性。

在预算会计中,固定资产一般应与固定基金相对应,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对外投资一般与投资基金相对应;对专用基金实行专款专用办法;一般不实行成本核算,即使有成本核算,也是内部成本核算;没有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等。

这些均与企业会计有明显区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