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节热门考点1.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红肾或蚤咬肾,增生细胞主要为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电镜示脏层上皮细胞和GBM之间有驼峰状电子密度较高的沉积物。肾小球肾炎是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如下。本病病程长,可反复发作,病变严重者可发展为尿毒症。
本节热门考点
1.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红肾或蚤咬肾,增生细胞主要为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电镜示脏层上皮细胞和GBM之间有驼峰状电子密度较高的沉积物。
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球囊内有新月体形成,由增生的壁层上皮细胞和渗出的单核细胞构成。早期为细胞性新月体,转变为纤维-细胞性新月体,最终为纤维性新月体。
3.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变主要为弥漫性肾小球萎缩,呈颗粒状,分布均匀,肾乳头萎缩,肾盏和肾盂变形,两肾病变不对称。
一、肾小球肾炎
类型及病理变化、病理临床联系(表3-12)。
肾小球肾炎是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临床主要表现如下。
1.肾炎综合征 蛋白尿、水肿、血尿和高血压。
2.肾病综合征 高蛋白尿、高度水肿、高脂血症和低蛋白血症(三高一低)。
表3-12 各型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和病理临床联系
二、慢性肾盂肾炎
(一)病理变化
1.病变本质 肾盂和肾间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肾盂、肾盏纤维化和瘢痕形成。
2.肉眼观察 出现不规则的瘢痕,病变处肾包膜与周围组织粘连,肾外形改变。
3.镜下观察 非特异性炎。肾间质内出现大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浸润,并有不等量的中性粒细胞。肾间质纤维化,后期部分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性。肾小管扩张,部分腔内可见胶样蛋白管型,形似甲状腺滤泡。
(二)病理临床联系
患者发病隐匿,大量肾小管受损可出现肾小管衰竭,即尿频、尿急、多尿、夜尿,尿中有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管型等。本病病程长,可反复发作,病变严重者可发展为尿毒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