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工作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工作

时间:2023-03-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近20多年来,新自由主义的价值理念在全世界广为蔓延,对社会政策及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产生了很大影响。社会福利和社会工作的体制开始发生变化。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的运行机制受到冲击。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工作_社会工作概论

1.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工作

经济全球化不但影响各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影响到社会方面的演化。社会工作自然也避免不了这种影响。根据关信平的分析(2003:4—8),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工作将会有如下最新发展趋势:

改变了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传统的价值基础。近20多年来,新自由主义的价值理念在全世界广为蔓延,对社会政策及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产生了很大影响。战后几十年中曾占据支配地位的“民主社会主义”社会福利价值体系受到来自“新自由主义”的冲击,使得传统的“左派”在民众中的影响下降。在社会工作领域,以“公平”、“社会关照”、“社会保护”为目标的价值越来越被信奉“效率”、“自由”、“竞争”的新自由主义价值取代。

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带来其他方面的全球化。参鉴西方社会工作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提炼中国内地独特的社会工作手法,这些都是当代中国社会工作界必须关注的议题。如何依托达观的发展思路,形成可行的操作手法,是中国内地社会工作界的责任。

社会福利和社会工作的体制开始发生变化。其方向是从过去的“国家福利”模式逐渐转为“混合福利”模式,政府与非政府机构共同提供福利,一些发展中国家还推行了“社会福利私有化”改革。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不再主张在单纯的“国家福利”模式下继续发展高成本的专业社会工作,而鼓励更多地转向民营化和依托社区和其他民间资源来发展社会工作。各国调整社会工作的基本体制,积极建立“混合福利”模式下的国家与民间、政府机构与非政府机构之间的新型分工和合作关系。

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的运行机制受到冲击。许多国家在福利运行体制中不同程度地引入了市场机制,将“纯福利”机制改造为“准市场”机制。其目标在于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对福利体制加以改造,从而促进其内部提高运行效率,使福利受益者加大选择自由,提高社会福利机构运行效率,进而降低政府开支。在社会工作经费投入方面,政府不再承诺承担全部责任,而是鼓励一定程度的收费服务和民间赞助。其结果使社会工作的运行和发展从纯粹的“需求导向型”逐步转向“需求导向”加“预算约束”机制,福利机构和社会工作者更注重开发“社会服务市场”,以弥补政府资金补偿的不足。在政府投入方面,倾向于将按机构和工作人数拨款的方式改变为“购买服务”的运行方式,以促使社会工作者及其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防止社会福利机构的官僚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