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弃,断≠绝
我们经常把“舍弃”这个词挂在嘴边,但其实“舍”与“弃”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在佛教用语里,有“喜舍”这个词,指的是主动把财物捐赠给寺庙、僧人或穷困的人。“舍”就像这样,有“施舍”的意味。“施舍”的意义就在于,物品在自己手里无法物尽其用,所以就把它们送到别的地方,送给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人,使其获得新的生命。
“弃”则有“废弃处分”的意味,是弃之不理的意思。比如说自弃,就是自我放弃。
如果把毫不在乎、弃之不理、形同垃圾和废物的东西随随便便放在家里,整个家就像被废弃了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搁置这些东西的地方是垃圾堆,还是家里的储藏室。
在对物品进行筛选的过程中,也经常会遇上那种难免让自己撮火的“我怎么会买这么个玩意儿”的情况,同样也会有痛心疾首、发誓“再也不买了”的时候。不过,筛选并不等同于“弃”,而是为了重新找回自己与物品之间的关系,一样一样地重新检讨,以自省的态度和难过的心情把不需要的东西舍去。是的,“舍”的真理就是直面自我。
等到不知不觉能够以淡然、喜悦的心情面对这些物品时,也就能心怀感恩地潇洒放手了。“谢谢你长久以来的关照。”“我已经好好地用过你了,谢谢。”如此一来,等到再在街上看见琳琅满目的商品时,心里的想法就会发生变化——相对由别人决定的商品价值,会更为重视自己心里的利用价值。决定是否接纳某种物品时,也会变得更为慎重,不会凭着一时冲动而将其收入囊中,“断舍离”当中的“断”与“舍”也得到了磨炼。到了这样的状态时,我们就会惊讶地发现,自己丢出去的垃圾已经少得惊人了。
然后,从这里开始,就是断舍离的第二阶段。
唯有舍尽、用尽,确实处理掉自己不再需要的物品,心灵空间与生活空间才能出现余裕。此时,我们就到了“捐赠”、“再利用”的阶段。对于过着“垃圾屋的生活”、“仓库生活”的人来说,这种行动的层次要更高一些。从原本自顾不暇的状态,成长到有精力去关怀他人、关怀社会,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才有机会去实践“喜舍”精神。
“断”与“绝”同样也有一些不同之处,这用人际关系打比方会更容易理解一点。“切断”与某人的关系,与“拒绝”对方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切断的仅仅只是关系,而拒绝则是对对方的直接否定。对物品,最好也只是“断”,而非“绝”。毕竟,我们应当重新检讨的只是物品与自我的关系,物品本身并没有错。
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人与物品的关系,都经常被我们用“断不了”这种关系到能力的词语来形容,就像我们说“扔不掉”一样。
比方说,出去买东西时商家过来推销积分卡,即便如此寻常不过的情况,我们也可能出于过意不去的心理,难以说出“不用了,谢谢”之类的话做婉拒。每个人都是善良的,同时也都是优柔寡断的,但要是出于“想要当好人”、“不想被当成坏人”的心理而说出这些话的话,就很有必要仔细进行自我检讨了。
即便切断了关系,也并不等于就是对其全盘否定。不止是积分卡,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可以这么说。就算不能一下子把关系斩断,在维系关系时最好也能尽量有意识地、以客观的观点去面对它。以前我也曾经因为没有想到这一点而招致了许多过错。
越是像情人、家人这样的亲密关系,就越容易生出孽缘。在这种时候,我会自觉以“我会选择这个人当朋友吗”这样的观点去审视,这样往往能够看得清晰透彻一点,因为友情本身是对等的。对于一段关系,我们十分有必要想明白,是否明明自己一直觉得不对劲,却还是以依赖的情感勉强把它给压下去呢?
顺便一说,如果想发现人际关系是不是有不对劲的地方,方法超乎寻常地简单。在看到某个人来电显示的一刹那,是兴奋地接起电话,还是犹豫了一下才接呢?这个时候的反应都是条件反射性的,所以是最为真实的。
“舍”与“弃”,“断”与“绝”。
必须掌握当中每一个字的不同深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