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色散四色散图利用棱镜产生的单色光色散

色散四色散图利用棱镜产生的单色光色散

时间:2024-05-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色散四、色散图6-1-1 利用棱镜产生的单色光色散是指白光照射到透明物体的倾斜平面时,分解成它的组成色(波长),如图6-1-1所示。因此人们对具有高色散值的宝石,通过小刻面所闪烁出各种颜色的现象称为“火彩”。色散值0.030以上的为高色散宝石;色散值0.020~0.030为中等色散的宝石;色散值0.020以下的为低色散宝石。绝大多数宝石为低色散宝石,高色散宝石较少,因此,色散值高的宝石,加工成型后,通常火彩较好,也为鉴别特征之一。

色散

四、色散

img52

图6-1-1 利用棱镜产生的单色光

色散是指白光照射到透明物体的倾斜平面时,分解成它的组成色(波长),如图6-1-1所示。通常以相当于弗朗霍菲光谱中B线和G线的光所测得的折射率的差值来表示。

色散是可以测量的,理论上相当于光谱带中红、紫两端所测得的宝石折射率的差值。实际上色散的测量通常是在可见光光谱中两个最明显的波长之间进行。

在红光中波长686.7nm,相当于太阳灯光谱中的B线;紫光中波长430.8nm,相当于太阳灯光谱中的G线;人们把它们之间的差值称为B—G间隔。

高色散的宝石,加工成刻面型宝石后,各个小面上可闪烁出五颜六色的火彩。如钻石色散值0.044,为高色散宝石,按理想比例加工成圆多面形,在冠部小面可闪烁出橙黄色、蓝色等颜色的火彩来。因此人们对具有高色散值的宝石,通过小刻面所闪烁出各种颜色的现象称为“火彩”。对有颜色的高色散宝石,体色会掩盖“火彩”的出现,必须通过不断地旋转宝石从小刻面观察闪烁的“火彩”。各种宝石的色散的数量是不同的(表6-1-2),从萤石(0.009)微不足道的色散到钛酸锶(0.19)及合成金红石(0.28)的强烈色散。人们通常根据宝石所测得的色散值划分为高、中、低。色散值0.030以上的为高色散宝石;色散值0.020~0.030为中等色散的宝石;色散值0.020以下的为低色散宝石。绝大多数宝石为低色散宝石,高色散宝石较少,因此,色散值高的宝石,加工成型后,通常火彩较好,也为鉴别特征之一。

表6-1-2 部分天然宝石色散值

img5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