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锆石的类型

锆石的类型

时间:2024-05-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锆石的类型三、锆石的类型由于放射性元素,使得锆石的内部结构遭到破坏,根据内部结构特点,分为高型锆石、中型锆石和低型锆石三种。加热能促使蜕晶质锆石局部重结晶,并使相对密度增高,吸收光谱清晰。

锆石的类型

三、锆石的类型

由于放射性元素,使得锆石的内部结构遭到破坏,根据内部结构特点,分为高型锆石、中型锆石和低型锆石三种。

1.高型锆石

(1)结晶形态:四方柱和四方双锥的聚形。

(2)硬度:7.5。

(3)折射率:1.93~1.99。

(4)双折射率:0.059。

(5)光性特征:一轴晶正光性。

(6)色散:0.039(高)。

(7)相对密度:4.68。

(8)颜色:红色、褐色、黄色、绿色、紫色和无色,其中以无色、蓝色和红色为佳。

(9)典型光谱:红光区有653.5nm和659nm吸收线,可有1~40条吸收线均匀分布于各个色区,其中653.5nm为诊断线,红色锆石无此吸收线(图15-11-2)。

img264

图15-11-2 锆石典型吸收线

(10)发光性:长、短波紫外线下有不同黄色荧光,X射线下发黄色荧光。

2.中型锆石

因蜕晶质程度不同,所有性质介于高型和低型锆石之间,如折射率、双折射率、相对密度、硬度等,根据蜕晶质程度不同而有变化。它是高型锆石与低型锆石之间的过渡产物。

3.低型锆石

因含一些放射性元素,使得结构遭到严重破坏,晶体转为非晶质体,并将锆硅酸盐成分分解为氧化锆和二氧化硅的混合物。即ZrSiO4分解为ZrO2和SiO2,这些混合物基本上为非晶质体。由晶体转变成非晶质的过程,称为蜕晶质或非晶质化。蜕晶质后,大部分物理性质都发生改变,折射率、双折射率、硬度、相对密度值均下降,双折射率降低为0~0.008(图15-11-3)。

(1)低型锆石来源:主要指来自斯里兰卡和缅甸的滚圆卵石,其晶格已被破坏,无结晶外

img265

图15-11-3 暗绿色的低型锆石

形。

(2)颜色:绿色、褐色和橙色。

(3)折射率:1.78~1.84,单折射。

(4)光性特点:主要为均质体。

(5)相对密度:3.9~4.1。

(6)硬度:6。

(7)内含物:内部常有多边形环带和条纹,有明亮的裂缝,称为角形包裹体。

加热能促使蜕晶质锆石局部重结晶,并使相对密度增高,吸收光谱清晰。斯里兰卡的绿色锆石加热后颜色变浅,红褐色锆石加热后变为无色锆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