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珍珠的优化处理
1.漂白
为了去掉珍珠表面及浅层的污物、黑斑及黄色色素,常用双氧水进行漂白。漂白时双氧水的温度控制在20~30℃,pH 7~8,将珍珠浸泡其中并辅以紫外线或阳光照射,几天至两周后可将珍珠漂白。若先将珍珠穿孔再浸泡,效果会更好。这种漂白方法不易对珍珠产生损害,因而被广泛采用。除此之外,还可用氯气、次氯酸进行漂白,但它们的漂白能力比双氧水强,时间和浓度稍有不当便会损害珍珠,使之形成白垩状或粉状表面。
目前,有一种新技术,即采用能发蓝白色荧光的物质作增白剂施于珍珠表面或填充于珍珠内层和裂隙中,以起到增白的作用。
2.染色
珍珠内部的多孔结构使珍珠的染色成为可能。一般只需将珍珠脱水后浸入染剂即可。依此法可将珍珠染成桃红、黄色、赤红色、蓝色。也可直接将染剂注入线孔中使珍珠着色。对有些颜色不好的珍珠,还可采用化学方法染黑。即将珍珠浸入硝酸银和氨水中,然后将珍珠暴露于阳光之下或放入硫化氢气体中还原,便可使金属银粉析出并附于珍珠表面及孔隙中使珍珠呈现黑色。
我国广西某公司于2002年开发的一种新的技术,在有核养殖珍珠的核植入前,对珍珠核及移植细胞片进行染色处理,这样获得的有核养殖珍珠因为核的颜色透过薄的珍珠层而呈现出颜色,主要有玫瑰红、翡翠绿、海水蓝和银灰色。这项技术已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这种珍珠因为色彩丰富而艳丽,一改珍珠市场上单调的颜色,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备受消费者青睐。而且,染色的核被后来生长的珍珠层所封闭,所以不易褪色。
3.辐照
颜色闷暗不易漂白的珍珠,常用γ射线、高能电子或中子进行辐照可获得绿色、蓝色、紫色、黑色等颜色,改色效果稳定。用γ射线及电子加速器辐照改色成本较低,无残余放射性的危害,且大多数淡水珍珠可处理成与天然黑珍珠相似的颜色。
4.剥皮
剥皮是一种修补珍珠的方法。即用一种极精细的工具小心地剥掉珍珠表面不美观的表层,以在其下找到一个更好的层作表面。此项技术难度大,一般由专门的技术人员来完成。如果此技术应用得好,可使一个近于褪色、失去光泽的天然黑珍珠重现美丽色泽,但若应用不当则可能毁掉整个珍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