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事故经济损失分析指标
(二)职业事故经济损失分析指标
职工在遭受到有关工作事故损害后,其物质方面的后果涉及到额外的花费和收入的损失和一些不可估量的结局,如疼痛和忍受痛苦。这些损失可能是短期的,也可能是长期的,其结局包括如下。
1.受害者的经济损失
(1)医药费、救护车或其他运输、医院开支或付给家庭护士的开支、协助人员的支出以及辅助装备,如人工假肢、眼镜等费用;
(2)不能工作期间失去的直接收入(除非有保险和赔偿);
(3)若损伤是永久性的残废,则将长期妨碍其职业生涯,甚或失去了正常的前途和将来的收入;
(4)事故引起的永久性苦恼,如肢体残缺、跛、视力丧失、疤痕或外貌损坏、精神改变等都会降低寿命,并引起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痛苦,甚或由于受害者需要找到一个新的职业或有兴趣的工作而增加的花费;
(5)如果家庭其他成员由于要照顾受害者而放弃工作时,随之就会造成家庭经济预算的困难,也可能还有其他的收入损失问题,如受害者曾经是在正常工作之外给私人做工,就不可能再工作了;
(6)使家庭其他成员担忧和成为对他们未来(特别是对孩子们)造成损害的根源。
2.国家或企业的经济损失
一个事故不但可影响个人,也将会对其他多个方面造成不良的影响,这可能包括以下几点:
(1)由于直接或间接的花费和事故造成的损失,可能使产品的成本增高,从而产品的价格上升;
(2)由于事故对人、设备、器材和材料产生的不良作用,国家或企业的总产值将减少,其影响的程度则根据每个国家或企业可得到的工人、资金和材料来源等而有所不同;
(3)遭受的额外开支,包括整个事故受害者的补偿费和增加的保险费以及为预防类似事故发生而建立必要的安全措施所提供的开支,如使机器及装备有较高的安全标准,并对一般人群在工作年龄前就给予教育等。
一般企业在整个生产持续期间,考虑在事故发生方面所需的费用应包括:
①有关事故预防的固定开支,明显的开支有医疗、安全和教育服务和安排工人参与安全活动;
②事故保险的固定开支,加上各种方案的开支,如根据事故次数的保险开支;
③有关事故预防活动的各种开支(主要取决于事故的频率及其严重性,包括训练和信息活动、安全运动、安全的规划和研究以及工人参与这些活动的开支);
④个人损伤的开支(包括医药费、运输费、对事故受害者和他们的家属的补助费,事故引起行政和法律方面后果的费用,受伤工人缺勤的工资以及在事故后,由于随后的调查随访致使某些人工作受干扰的补偿工资等);
⑤材料破坏和损失的费用;
⑥由于生产下降引起的损失或采用特殊针对措施的费用。
发生事故时,除了事故发生地点受影响外,连续的损失还可能发生在其他地点或出现在其他有关联的工厂。总之,这些花费和损失都是非常可观的,所以预防事故的发生对国家或企业是有着明显的经济效益的。
3.经济损失统计指标
一般按直接和间接损失计算。
(1)直接损失指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付的费用和毁坏财产之和。包括医疗费、丧葬抚恤费、补助及救济费、事故罚款、处理事故的事务费、损失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等。
x需延续的医疗天数
歇工的工资=本人日工资×(事故结案前休工日数+延续休工日数)
(2)间接损失指因事故造成停产或减产的损失、工作损失、资源损失、环境污染处理费、补充新工人的培训费以及其他损失等。
伤亡职工供养未成年直系亲属抚恤费累计到18岁、供养的成年直系亲属补助费、抚恤费累计到68周岁(我国人口平均寿命)。
损坏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净值-残值。损坏的固定资产以修复费用计算。
流动资产,如原材料、辅助材料等按账面减去残值。
成品、半成品、在制品等,以实际成本减去残值。
停产、减产损失,按事故发生日起到恢复正常生产水平止,计算其损失价值。
经济损失计算如下:
刘志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