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安徽古籍保护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安徽古籍保护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3-05-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安徽古籍保护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第三节 安徽古籍保护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安徽历史悠久,人文渊薮。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梳理,安徽古籍的生存现状被勾勒出来。从以上调查分析的情况来看,安徽古籍收藏单位的保护意识不强。

安徽古籍保护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第三节 安徽古籍保护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安徽历史悠久,人文渊薮。安徽先人在江淮大地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留下了数量庞大的古代典籍。据统计,目前庋藏于安徽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博物馆等公藏单位的古籍总量约120万册。这些典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精神食粮。为充分掌握这些古籍的收藏和保护状况,自2008年始,安徽省古籍保护中心组织了一次调查。该次调查,历时一年多,通过现场查看、发放调查表、与收藏单位领导和员工交流等各种方式,共收集到有效数据57份。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梳理,安徽古籍的生存现状被勾勒出来。

一、安徽古籍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分析可以明显地看出,安徽古籍保护存在的问题较多,古籍生存状况令人担忧。归纳起来,主要有:

1、古籍收藏单位古籍保护意识不强

从载体形态或者说古籍实体来看,古籍是不可再生资源,破损一叶就少一叶,永远不可复制。古籍破损既有纸张本身老化的原因,还有战乱及水火灾害原因,也有因保护不善、环境恶劣等原因造成古籍损坏和消亡。也就是说,古籍收藏单位的古籍保护意识在古籍保护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从以上调查分析的情况来看,安徽古籍收藏单位的保护意识不强。将古籍书库放在建筑物顶层的,将古籍线装书和近现代出版物混合放在一起的,对古籍不采取任何防虫杀虫措施的,古籍入库之前不进行消毒处理的,等等。这些工作做起来实际上很容易,有些措施甚至是不需要经费投入,只要稍微有一点古籍保护意识就能够做到的。有的单位虽有一定的古籍,但单位领导一直没有把它作为工作对象,没有派专人从事该项工作。有的县市级古籍收藏较少的单位中,工作人员在从事古籍工作的同时,也同时从事本单位的其它工作。而且据我们掌握的情况,有些单位在本次调查表中反馈的人员信息就是该单位的领导。也就是说,这些藏书单位对古籍管理人员按兼职化方式予以配备,他们非严格意义上的专业古籍工作者,投入到古籍工作上的精力很少。因此,不少单位的古籍家底不清,整理工作跟不上,更谈不上深层次的开发与研究,古籍应有的传承文化、古为今用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由于保护意识薄弱,管理制度缺失的现象比比皆是。调查回收到的57家有效数据中,有26家没有库房管理制度,占总数的45.6%。没有管理制度,责任不明确,造成古籍调阅、出入库等管理上的随意性。有古籍管理制度的单位中,有存在不规范的现象,也有存在不能真正落到实处的现象。如温湿度控制是古籍管理最基本要求之一,但不少单位囿于经费都没有持续运行。大多数单位都是按照员工的工作时间来运行空调设备的,有的单位则凭感觉或按领导要求“视情况”开机。

收藏单位的古籍保护意识不强,管理制度缺失,使前人历经千辛万苦传承至今的古籍损毁和丢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安徽存世古籍将越来越少。最可惜的是,导致珍贵古籍的损毁甚至丢失。本次调查显示,1980年代陆续编纂出版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距今不到20年的时间,但查阅其中收录安徽存藏的个别特别珍贵善本,目前已经散佚。

2、古籍保护人员业务素质偏低

从数量上看,在安徽,严格意义上的古籍保护工作人员不足50人。省图书馆最多,为10人。古籍收藏较多的单位,特别是高校,工作人员数量较多,且岗位明确,专业素养也较好。从学历来看,安徽古籍工作者中,有本科及其以上学历的工作人员26人,高中以下学历的人没有。从职称来看,研究馆员1人,副研究馆员17人,馆员10人。从从业时间来看,副研究馆员以上职称的人虽然从业时间一般在10年以上,但未必都是在古籍这个岗位。馆员人数占20%,基本上表明从业5-10年的人也是这个比例。

相对来说,古籍从业人员的素质较高,一般都是本单位的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在从事这项工作。但年龄偏大,50岁以上的人员居多,35岁左右的骨干偏少,愿意从事古籍保护工作的年轻人偏少。大多数从业人员对于本行业的相关标准和古籍保护的基本知识缺乏系统的了解,对于古籍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有些人虽然有较高的职称,但专业素质偏差,专业结构不合理,严格来讲他们不能胜任古籍工作岗位。在市县级古籍收藏单位特别是在公共图书馆,员工是当地领导亲戚的多,女同志多,老同志多。这些人专业素质和总体素质都较差,在他们眼里,到图书馆来就是混日子的,对于古籍管理和保护工作压根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总体来看,无论是数量,还是在岗人员的能力、综合素质、职业态度,还是单位领导的理念等,安徽古籍工作人员都落后于古籍工作的实际需要。

3、古籍保护经费投入不足

公藏古籍一般都收藏于图书馆和博物馆,这些单位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所有开支都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由于政府和收藏单位对古籍管理和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在经费投入上严重不足。在安徽,除了安徽省图书馆和安徽大学图书馆、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古籍保护经费比较固定和正常外,其它市县级收藏单位基本上可以说没有专项。

没有经费,古籍保护所需的设备难以配备,设施难以完善。表2.2(见本书39页)显示,只有1.75%的古籍库房安装了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只有8.77%的古籍库房配备了普通的空调设备,只有7.02%的古籍库房有温湿度监测装置,只有10.53%的古籍库房有水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只有5.26%的古籍库房有自动灭火系统,没有一家古籍库房安装空气净化装置。设备和设施没有配备到位,一些保护措施就不能落实。从表2.1(见本书36页)可以看出,还没有一家有条件在入库之前对古籍进行消毒处理,只有3.51%的单位有房紫外线措施,只有47.37的单位有防虫杀虫措施。

没有经费,一些古籍收藏单位的库房狭小,又无法设立单独的古籍书库,只好古籍与其它文献混放在一起。这样既加快了其酸化速度,又不便于保管和利用,也增加了古籍保护的安全隐患。如无为县图书馆收藏古籍3万多册,其中有不少善本珍本,在全国县级图书馆的古籍收藏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但该馆古籍保护的条件很差:库房在建筑物顶层且年久失修,时有漏雨现象;没有空调设备,古籍存放在自然状态之下,经常受到高温度和高湿度的侵袭。

没有经费,影响了古籍收藏单位保护古籍的责任心,工作上不主动、不积极,看到有违背古籍保护工作规律的现象也争一只眼闭一只眼。库房长期不打扫,古籍上落满灰尘的现象很是普遍,虫蛀鼠啮、霉烂粘连变成“书砖”的古籍在古籍库房里也成了正常现象。

二、加强安徽古籍保护工作的建议

存世古籍艰难的生存状况已引起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要求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建立《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命名“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等。安徽省政府办公厅也出台了相应的文件。借“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之东风,两年来,安徽的古籍保护工作有了一定的进展和推动,但总体来看,力度还不够,安徽古籍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1、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强对古籍保护工作的监管

一是成立省级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对古籍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全方位把握和诊治,对各收藏单位古籍保护工作给予指导。二是建立巡视制度。有关负责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到古籍收藏单位进行走访和巡视,发现问题随即进行干预。三是实行寄存制。对于保管条件差保管能力有限的收藏单位,在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将其收藏古籍寄存到有保存条件的单位,什么时候条件具备了,什么时候再返回到原单位收藏,否则永久寄存。这样既能保证古籍的安全又能减少人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四是实行问责制。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角度,相关的政府行政管理机构出台古籍保护问责制,对那些轻视古籍保护,在古籍保护工作中有明显过失的单位追究领导责任,以提高古籍收藏单位负责人古籍保护的责任感,促使他们将古籍保护政策与措施落到实处。五是引导媒体加大对古籍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渠道宣传古籍保护的重要性,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古籍保护的文件精神,宣传全国和全省古籍保护工作的动态,宣传在古籍保护工作中做出表率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古籍、关注古籍保护工作的氛围。

2、加大投入,改善古籍保管条件

古籍保护意识薄弱,可以通过“洗脑”来加强;古籍保护人才不够可以通过引进和在职培训。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籍保护经费不足,只能通过政府财政的投入和支持。总体来看,古籍保护经费由基本建设费用和运行维护费构成。基本建设费主要是指书库建设、书柜、空调及灭火系统等设备和设施的安装。基本建设费用是巨大的,但该项投入是必备的,而且要尽可能一步到位。基本建设做得好,以后维护和使用起来就会更方便更省心更有效。相对来说,运行维护费不是太高,但必须有连续性和长期性。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有些单位在新馆建设时将古籍保护的基本建设做到位了,但后期的运行和维护费没跟上,致使配套的设备成了摆设,或者只是特殊情况下的临时启用。更为可悲的是有些设备长期不用,成为废料一堆,既浪费了前期的投入,又因延误时机造成了对古籍的更大损害。为此作如下建议:一是加大投入,在新馆建设或者是专项建设中,对古籍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适当的倾斜,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该配置的就配置到位。二是设立古籍保护专项资金并保证专款专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专项才能保证经费的专指性和持续性,才能保证古籍保护长期有效地推行下去。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有的单位通过努力争取到了古籍保护的专项经费,但拿到钱以后,单位领导就把这笔经费分成几个部分挪作它用。这是古籍保护工作的大忌,也是古籍保护工作者的悲哀。三是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古籍保护。通过政府的引导和宣传,通过从业人员的推介,让全社会都知道作为公益事业,古籍保护是一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吸引有识之士献一分爱心,积极参与到这项事业中。

3、加强对古籍保护工作人员的培训

自“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开展以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利用举办在职培训的形式培养了一定数量的人才,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古籍保护工作的需要。从安徽来看,数量上,真正从事古籍保护工作的人员才50人左右,要担负120万册古籍保护的重任。质量上,目前还没有一个在全国古籍界有影响的版本鉴定和整理方面的专家,整体队伍的素质也不理想。因此,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安徽古籍保护人才都是匮乏的。近年来借“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之风也培训了一定数量的人才,但遗憾的是,一部分人培训之后并不从事古籍工作的岗位,一部分人由于单位员工岗位的调整而离开了原岗位。但人才培训和培养工作还是要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一是面向具体岗位,如书库管理、古籍阅览、整理编目、版本鉴定、整理与开发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让从业人员能胜任自己所在的岗位。二是综合性和拔高性的培训。针对那些热爱古籍工作,有一定的专业背景,能坐得住冷板凳,在古籍保护领域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人进行全方位培训。培训内容可以是综合性的,前瞻性的;培训形式可以是高级培训班,可以是研讨会。三是利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古籍工作实践性很强,有些知识如版本鉴别、古籍修复等需要面对实物通过实际操作才能学到的,通过师傅带徒弟,手把手面对面的授课方式效果会更好。四是针对行政机关和单位领导举办一些讲座和培训,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懂得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大力支持古籍保护事业。

4、加强古籍修复工作

古籍保护的方法可分为原生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两种。原生性保护就是对已经破损的古籍进行修复,防止古籍纸张进一步损坏,延缓纸张老化速度。存世古籍中,破损老化严重。以国家图书馆为例,馆藏约100万册件的珍贵善本特藏中,轻度破损的13万册件,中度破损的26万册件,重度破损的12万册件,超过总数之半。由于古籍修复工作基本上是以手工操作为主,修复速度赶不上破损速度,因此从全国来看修复工作严重滞后。安徽地处江淮之间,空气湿度大,古籍容易受霉菌的侵蚀,古籍破损的现象尤为严重。初步估计,不同程度的破损古籍至少占总量1/3以上。有些珍贵古籍的破损让人触目惊心。而整个安徽专门从事古籍修复的才几个人。古籍修复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既要遵循“修旧如旧、方法可逆”等基本原则,又要分清轻重缓急,长远打算,分步设施。对于珍贵古籍的修复,一定要慎重,修复之前要反复论证。没有充分把握能修好的古籍最好还是送到北京、上海等修复力量强的单位,防止修复时对古籍造成的又一次破坏。

5、正确处理古籍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

古籍既具有文物性,又具有文献性。从文物性角度来看,要注重对它的保护;从文献性角度来看,要注重对它的利用。保护与利用是一对矛盾关系。正确处理协调好这一关系,既能使其长久地传承下去,又能使其存世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是古籍工作者的职责。关于保护:一是杜绝水火灾等极端意外事故的发生。二是创造最好的保存环境,延缓其衰老。三是健全规章制度。如书库管理制度、出入库管理制度、阅览使用规则、复制规则等。关于利用:从某种程度上说,保护古籍就是为了利用古籍。古籍存在的主要价值就是它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资料。安徽存藏古籍中安徽地方文献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些文献是研究安徽地域文化的专家学者们不可缺少的资料。古籍利用时,我们应尽量做到:一是用复制件和其它版本替代原件。古籍读者中,有一部分是做版本研究和版本核对的,大部分还只是利用其中的文字内容而对版本并没有特殊要求。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提供影印本和刊刻时代较晚的版本。现在影印出版的古籍,如《四库全书》系列等很多,基本上能满足一般读者的需求。二是数字化。古籍数字化是利用现代技术对古籍文献进行加工处理,制成书目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用以揭示古籍中所蕴涵的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数字化古籍以其信息量大、检索快捷方便、不受传统时空限制等纸质出版物无法替代的优势,使古籍使用者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使更多的学者如虎添翼,也使诸多难见天日的“镇馆之宝”得到新生。古籍数字化时,要注意全盘考虑,合理规划;要以古籍专家为主导;要充分考虑数字化产品的研究支持能力;要注重考虑对地方文献的数字化。 三是影印出版。通过照相、缩微和电子扫描等方式将古籍内容转换到新的载体上,使原件得到更好的保护。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李长春同志2009年在国家图书馆百年馆庆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古籍抢救、搜集、保管、整理、出版和研究工作,逐步实现古籍的科学管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更好地展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做好安徽存藏古籍的保护工作,是时代的需求,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