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古籍书库基本要求

古籍书库基本要求

时间:2023-05-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鉴于古籍书库具有特殊的功能与要求,必须单独设计、精心施工。根据这一原则,《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规定了古籍书库温度和湿度标准为:温度:16℃~22℃,相对湿度:45%~60%。《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对古籍书库的防火设计要求做了进一步强化,明确规定了古籍书库建筑的耐火等级和防火墙的耐火极限。

古籍书库基本要求

第三节 古籍书库基本要求

保存条件差是古籍损坏的根本原因。古籍的损害可分为自然性损坏和非自然性损坏。自然损毁是古籍文献在正常保存条件下,纸张材料因受到内部和外部各种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的缓慢变质,即纸张的老化现象。非自然损毁是由于保管不善和使用不当而发生的虫蛀、霉蚀、鼠啮、烬毁、水浸、磨损、撕裂等损害。在各种损坏中,除使用不当造成的纸张撕裂和磨损外,纸的酸化、老化、虫蛀、霉蚀、鼠啮、烬毁,水浸等绝大部分的损坏都与保存环境条件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

古籍书库是图书馆建筑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建立一切保护条件的基础。因此,建立符合古籍保护要求的古籍书库,是防止古籍损坏的有效措施。图书馆古籍书库有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建筑要求、温湿度要求、空气质量要求、光照和防紫外线要求以及书库的消防、安防等与古籍保护和安全相关的各个方面。鉴于古籍书库具有特殊的功能与要求,必须单独设计、精心施工。图书馆在新建、改建古籍书库时,必须首先考虑古籍保护的特殊性,充分论证,精心设计,建造符合古籍科学保护要求的书库,以保护好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

一、建筑要求

古籍书库是保存和保护古籍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书库的建筑,是建立一切保护条件和措施的前提,在古籍保护中发挥着长期的作用。管理上如果不到位或者说有问题,还有机会改进,而且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但库房建筑如果存在问题,将会对古籍造成长期影响。因为建筑上的改动非常困难,而且会造成极大的资金浪费。因此,完善古籍书库的建筑是古籍保护的百年大计。

古籍书库建筑要求包括书库的选址、书库的设置、书库的位置、书库维护结构的确定、书库密闭性能、保温隔热性能、防水防潮性能、抗震性能等。

二、温湿度要求

如前所述,古籍文献的保存寿命与保存环境的温湿度条件密切相关。试验表明,文献纸张的寿命随着环境温度的提高而降低。温度越高,文献纸张的老化变质速率也越快,保存寿命就越短;反之,环境温度越低,文献纸张的老化变质速率也越低,文献保存寿命就越长。有研究资料显示,保存环境温度每下降10℃,纸张的寿命会增加1-3倍。

制定书库温湿度标准的原则是最有效地最科学地保护古籍,同时还需要考虑:

·有利于保持文献纸张的最高强度和柔韧性;

·有利于延缓文献纸张的老化变质速率;

·能有效抑制霉菌的生长繁殖;

·能有效防止害虫的滋生;

·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没有明显的危害。

根据这一原则,《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规定了古籍书库温度和湿度标准为:温度:16℃~22℃,相对湿度:45%~60%。同时要求温湿度24小时恒定,避免波动范围过大。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能源,要求冬季控制在温湿度的下限范围,夏季控制在温湿度的上限范围。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大,多数地区全年的自然温度和湿度都不适宜文献的长久保存。为使书库温湿度能够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古籍书库须配备独立的性能优良的恒温恒湿空调机或者是恒温恒湿中央空调系统。

三、消防与安防要求

书库的防火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l6—87),《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文化行业标准《图书馆建筑防火安全技术标准》(WH0506—96)是书库建筑防火设计要求的规范性文件,古籍书库的防火设计必须符合其中的有关规定。《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对古籍书库的防火设计要求做了进一步强化,明确规定了古籍书库建筑的耐火等级和防火墙的耐火极限。

可靠的消防和安防设施是保证古籍安全的重要措施,《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规定,珍善本书库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气体灭火系统;同时规定,重要部位应设置安全防盗装置和电视监控系统。

四、照明和防紫外线要求

实验证明,纸张纤维素经过强光照射后,机械强度下降很快。光照具有破坏纤维素的能量,可以直接使纸张纤维受到破坏。不同波长光的能量大小不同,波长愈短,能量愈大。在各种波长的光线中,紫外线对文献纸张的破坏性最强。控制光照强度,减少光照时间,消除或减少照明光线中的紫外线,是古籍保护的基本要求之一。行业标准《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38-99)、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 对于古籍书库的照明和照度都有明确的规定。国际标准《信息与文献—档案和图书资料—文献保存要求》(ISO1l799)也规定,如果光源中紫外线含量超过75μW/lm,每个灯都应安装紫外线过滤器来减少紫外线的强度。同时,对于自然采光的书库,应采用防紫外线玻璃和遮阳措施,防止阳光直射。

五、空气质量要求

随着人类对大自然的要求越来越多,大气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书库环境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超标问题愈加突出。文献纸张的酸化,是纸张老化变质的主要原因,而大气环境的污染,是造成古籍文献纸张酸化的主要原因。书库中的主要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室外。为降低书库的污染物浓度,不仅要求书库具有良好的密闭性,而且要求书库的空调通风系统具有空气过滤和净化措施。

六、消毒和防鼠要求

古籍书库需要配置必要的消毒设施,主要对新采进古籍进行入库前的消毒处理,防止将外面害虫带入库内。目前,图书馆建立化学消毒室的还不多见,国家图书馆以冷库进行图书的冷冻杀虫处理,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和效果较好的优点,但冷冻处理的方法对杀灭毒菌和病毒是无效的。

此外,书库还要求有防鼠设施,主要是要保证书库的密闭性。密闭程度高,可以阻断老鼠等小动物进入古籍书库内。

附 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 WH/T24—2006)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的温湿度要求、空气净化要求、光照和防紫外线要求以及书库的建筑、消防、安防等与文献保护和安全相关的基本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收藏有古籍特藏的各类型图书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J 16—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JGJ 38—99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

WH 0502 1996 公共图书馆建筑防火安全技术标准

GB/T 18883—200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 5001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9 200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34—200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98—98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08 200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 5014—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76—93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225—1995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古籍 ancient books

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一般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

3.2 特藏 special collection

具有特殊形式和内容的古代文献。

3.3 古籍特藏书库 repository for ancient books and special collection

保存古籍和特藏文献的库房,亦称古籍书库或书库。

3.4 文献保存寿命 document preservation lifetime

文献载体维持有效使用性能的时间年限。

3.5 围护结构 building envelop

建筑物及房间各面的围挡物,包括墙、屋面、地板、门、窗等。

3.6 建筑物的上层 building upside

建筑物总高度二分之一以上的部分。

3.7 传热系数 thermal conductivity coefficient

在稳定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度差为1度(K,℃),1h内通过lm2面积传递的热量。

3.8 总热阻 thermal resistance value

表征围护结构阻抗传热能力的物理量,与传热系数互为倒数。

3.9 气密封性 air sealing

表征建筑物门窗密闭性的指标,指门窗关闭以后,在标准状态(空气的温度为20℃,压力为101.33kPa,密度为1.202kg/m3)下,室内或室外的空气在单位时间经过单位密封间隙长度渗透的体积。

3.10 热惰性指标(D值) thermal inertia index

表征围护结构对温度波衰减快慢程度的无量纲指标。

3.11 温度日较差 diurnal variation of temperature

指温度气象要素一昼夜之间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反映一昼夜之间变化的程度。

3.12 相对湿度日较差 diurnal variation O{relative humidity

指相对湿度气象要素一昼夜之间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反映一昼夜之间变化的程度。

3.13 可吸入颗粒物 particles with diameters Of 10 pm Or less,PMl0

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

3.14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TVOC

利用Tenax GC或Tenax TA采样,非极性色谱柱(极性指数小于10)进行分析,保留时间在正己烷和正十六烷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3.15 耐火等级fire resistance rating

表示建筑物所具有的耐火性。

3.16 耐火极限 fire proofing time

对任一建筑构件按时间一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实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热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称为耐火极限,以小时表示。

3.17 抗震烈度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

建筑物在抗震设计时设定的可以承受的地震烈度。

4 建筑要求

4.1 古籍书库建筑的设计和选址应符合建筑行业标准《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38-99)的有关规定。

4.2 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应单独设置,并自成一区。库内不应设置其他用房及其通道。

4.3 古籍书库不应设置于建筑物顶层和上层。

4.4 书库围护结构应根据古籍保护的近期要求和未来的发展,以及库内要求的温湿度指标、当地水文气象参数、空气调节等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构造。

4.5 书库围护结构应具有优良的密闭性和保温隔热性能,门窗的气密封性应小于0.1(m3/m·h),外墙的热惰性指标(D值)不应小于6。

4.6 书库围护结构的总热阻(Ro)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的规定,计算出最小总热阻再增加30%进行设计。

4.7 书库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o)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的规定。

4.8 古籍特藏书库应具有优良的抗震能力,抗震烈度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的规定。

4.9 地下书库应有可靠的防潮措施,防水防潮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的有关规定。

4.10 地下书库兼作人防工程的,应符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 50225—1995)的有关规定。

4.11 书库门应为保温门,窗应为双层固定窗并具有优良的保温隔热性能。

4.12 书库的供暖应采用空调系统,不应使用以水为热媒的供暖装置。

4.13 书库内不应有给、排水和空调、热力水管线通过,也不应与有上述设施的空间相通。

4.14 书库入口处应设置缓冲间。

5 温湿度要求

5.1 古籍特藏书库应设置独立的恒温恒湿中央空调系统或恒温恒湿空调机组,以保证书库温湿度能够控制在标准要求的范围内。

5.2 古籍特藏书库环境温湿度的控制要求:

温度:16℃-22℃;相对湿度:45%-60%。

5.3 为了最大限度地延长文献保存寿命,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采用更严格的温度标准,如l℃—4℃、8℃-12℃等,但最低温度不宜低0℃。

5.4 古籍特藏书库的温湿度应保持稳定,温度日较差不应大于20℃,相对湿度日较差不应大于5%。

5.5 书库应设置温湿度监测仪器,全年监测和记录温湿度的变化情况。

5.6 空调设备应置于专门机房,并符合《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cyJ 38-99)中的相关规定。

6 空气净化与通风要求

6.1 古籍特藏书库的空调通风系统应具有空气过滤和净化措施,滤除空气中的灰尘和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有害气体。

6.2 古籍特藏书库的空气环境质量应符合表6.2的规定。

6.3 灰尘和有害气体浓度参数的检测应按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002)的规定进

6.4 古籍特藏书库内不应混放缩微胶片等其他可能释放有害气体的物品。

6.5 库房的通风应保证一定比例的新风量,新风比例应符合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 2003)的规定。

6.6 书库应保持气流均匀平稳,空调出风口的风速应小于0.3m/s。

7 照明和防紫外线要求

7.1 书库的照明和照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的相关规定。

7.2 古籍特藏书库的照明或采光应消除或减轻紫外线对文献的危害。

7.3 古籍特藏书库照明光源的紫外线含量应小于75μw/lm。

7.4 自然采光的书库,应采用防紫外线玻璃和遮阳措施,防止阳光直射。

7.5 采用人工照明时宜选用乳白色灯罩的白炽灯。当采用荧光灯时,应有过滤紫外线和安全防火措施。

7.6 书库照明宜选用不出现眩光的灯具,灯具与文献藏品等易燃物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0.5m。

7.7 为尽量减少文献光照的时间,书库照明应分区设置节能型自动开关。

8 消防与安防要求

8.1 古籍特藏书库建筑防火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 87)、文化行业标准《公共图书馆建筑防火安全技术标准》(WH 0502-1996)的规定,地下建筑应符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的有关规定。

8.2 古籍特藏书库建筑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书库与毗邻的其他部分之间的隔墙及内部防火分区隔墙应为防火墙,防火墙的耐火极限应不低于4.0h。

8.3 古籍特藏书库应单独设置防火分区。

8.4 书库及其内部防火墙上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8.5 古籍特藏书库应设置水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气体灭火系统。

8.6 书库灭火器的配置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2005)的有关规定。

8.7 古籍特藏书库应设置自动防盗报警系统。

8.8 书库入口和库内主要通道应设置电视监控装置。

8.9 书库如有窗户,应设置可靠的防盗设施和安全监控系统。

9 防虫和防鼠要求

9.1 古籍特藏书库应在库外适当位置设置文献消毒用房和杀虫设备,用于文献入库前的消毒和杀虫处理。

9.2 《文献消毒用房和杀虫设备应符合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38-99)的规定。

9.3 《书库的防虫和防鼠要求应符合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CJ 38-99)的规定。

10 装具要求

10.1 古籍特藏应在能够关闭并具有锁具的装具中保存,如书柜、书箱等。

10.2 书柜、书箱应采用阻燃、耐腐蚀、无挥发性有害气体的材料制作,涂覆材料应稳定耐用。

10.3 古籍特藏应制作书盒、函套、夹板等加以保护。善本特藏宜配置木质书盒。

10.4 书盒、函套的制作材料和文献包纸应采用无酸纸板或无酸纸张制作,其pH值应在7.5-10.0之间。

10.5 书柜、书箱的排列应保证空气能够循环流通。

附 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安全及其总检察长的职责

美国国会图书馆总检察长卡尔·绍纳基(Carl W.Schornagel)

美国国会图书馆总检察长讨论图书馆馆藏的安全计划以及其部门开展的审计和调查如何支持该计划。

美国国会图书馆位于华盛顿特区,是美国的国家图书馆。它在华盛顿管理着三幢大楼,在不远的马里兰有收藏储存设施,并且在维吉尼亚的山麓拥有一个新的音频和视频建筑群。最近刚建成的气候控制存储设施,按照书型进行有效地存放以节省空间。有趣的是,45英亩的维吉尼亚设施先前曾是联邦储备系统在以防冷战发生的紧急情况下作为后备运转的中心。这包括用于保管后备储存货币的金库。图书馆还在埃及、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肯尼亚和巴基斯坦设有办事处,这些办事处对大约450种外文馆藏获得物进行采集和加工。

国会图书馆于1897年开放,它的第一个独立建筑是杰斐逊楼。它是图书馆的名胜地,一个主要的游览胜地,被许多人认为是美国最美的建筑。

除了作为国家图书馆,国会图书馆还设有美国国会图书馆著作权局、美国国会研究部、美国国家法律图书馆以及国家盲人和残疾人图书馆。图书馆馆藏包括大约1.38亿件藏品,其中包含了大约3200万本书籍和连续出版物,在这其中包含公元1500年前印刷的大量藏书;1400万缩微印刷品,1300万图画和照片,100万张活动的图片,300万份录音,500万张地图和6100万份手稿。美国国会图书馆著作权局储存的知识产权不断丰富着图书馆的馆藏。

美国国会馆的网站http://www.loc.gov/index.html每年吸引大约1亿的访问者。这个网站对公众提供超过1100万件来自图书馆和其他合作机构的数字形式的资料。

1.美国国会图书馆总检察长的主要职责

美国国会图书馆可能是地球上唯一配有总检察长的图书馆。设置总检察长(OIG)职位的目的是:(1)为了图书馆的相关调查和审计的开展提供独立的方法。(2)为推动经济、提高效率和效力提供领导和推荐方针政策。(3)使馆长和国会了解与图书馆管理和运转有关的问题。OIG的任务是检定并预防浪费、欺诈和滥用。

总检察长主要通过书面审核报告和定期会议来向馆长汇报,通过书面半年度报告来向美国国会汇报。OIG进行的调查涉及管理、民事和刑事问题,这包括偷窃和图书馆财产的毁损。审计包括计划执行情况的深入分析,其中包括合同、津贴以及金融运作。

OIG调查人员持有搜索证,在例如偷窃馆藏的刑事案件中执行拘捕。传票是开展与馆藏偷窃相关调查的有利工具。从那些与可疑赃物物主追踪相关的因特网提供商和拍卖行那里,传票常常用来取证。

2.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安全简要历史

大家知道,对于馆藏存在着固有的损坏和丢失的风险,这个风险必须要与图书馆的使命一一使馆藏可获得的平衡。从1800年建立以来,图书馆装备了越来越多的尖端的安全控制来应对馆藏偷窃和毁损,包括从最初的锁和钥匙到最新型的电子安全系统以及许多其他的控制措施。

早期的威胁来自火灾。1814年的那场火灾毁坏了馆藏3000册。1851年的另一场火灾损毁了55000册馆藏中的35000册。显然,图书馆随后的设施都是用防火材料来修建的。上述事件促使美国国会大厦在1953年专门建立了一个漂亮的大型钢铁房间用作图书馆,在那时,图书馆还没有自己独立的建筑。

火灾还不是唯一的问题。在1861年,人们发现馆藏的70000件物品中有1300件丢失。这促使配备额外的控制措施,例如划分区域以及受控访问,特别是对于手稿和珍品书。早在1896年,图书馆的一些最珍贵的物品就成为了小偷们的目标。那一年,乔治·华盛顿的日记失窃。尽管日记被找回,但是图书馆意识到了需要添设额外的控制措施。

来自战争的威胁远大于来自个人。在二战初期,这种威胁足够大,以至于安排将26辆货车的资料运送到距华盛顿特区很远的地方加以保管。这包括运送《美国宪法》、《独立宣言》以及英国《大宪章》的林肯大教堂版本。当英国介入战争时,也将其《大宪章》送到我们这里。其他几个参战的欧洲国家也同样将他们一些最贵重的收藏发送到我们这里保管。

以前曾作为图书馆保卫人员的保安在1950年被授予了警察权。在后来的几十年中,物理安全性得到了逐步的改进,包括书架访问身份证明、设在主要展区和高风险馆藏区域的闭路电视监控器、额外的火灾和偷盗探测系统自动化以及位于入口和出口门的电子保安装置。

1987年,一则被广为宣传的著名学者窃取手稿的案件使安全措施得以强化。那次失窃引起了人们对于安全更加深入的分析,包括OIG进行检查以及安全技术的提升。新任命的国会图书馆馆长保证将进一步复查馆藏安全计划。

除了出口检查之外,图书馆还在1991年开始入口检查。此外,职员也需要佩戴身份识别卡。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馆长发现了一些其他的损失,包括图书被取走了珍贵的部分、一般馆藏中的图书缺失、以及珍稀地图和手稿的失窃。作为对这些情况的响应,馆长将书架改为对公众闭架并且大大地减少了职员对馆藏的的接近。在这期间建立了由安全专家、图书馆管理员以及其他人员组成的馆藏安全监督委员会(CSOC)。

1992年,图书馆开始在图书中嵌入了偷盗探测设备,以及电子盗窃探测门。1996年,图书馆采用了读者登记程序。1997年,从外界引入了一个团队对安全问题进一步出谋划策。这些导致了确立一个安全主管的固定职位,并且制定出能够更明确界定馆藏威胁的综合安全计划,以及为了保护他们而制定的优先权,还有对于安全意识计划的扩展。现在,在图书馆制定的前提下,公众有限制地阅览图书以及其他馆藏。

在俄克拉荷马州联邦政府大楼爆炸案后的1995年,设施安全改善的步伐加快了。1998年,美国国会大厦的枪杀案和其他事件之后,安全保障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此后不久,图书馆扩大了读者审查并同样开始对职员进行金属探测器检查,而且将他们的自用品放入x光机检查。其他的改进包括在建筑物周围安装护栏和障碍、车辆搜索、在车库和停车场入口设立弹出式关卡以及在一些阅览室使用合约警卫。

3.现行馆藏安全计划

安全方面的重要事项包括保护贵重馆藏不受环境损害以及提供适当的文献资料、详细目录以及保存方面的安全管理手段。

1997年的安全计划逐渐发展成为现行的《战略馆藏安全计划》,它将馆藏按照风险等级归类,给予图书馆“珍宝”和其他珍贵物品最高级别的保护。此计划涉及了馆藏在图书馆所经历的5个周期:加工、使用、保存、运输以及陈列。该计划还为每个周期中每个物品种类的基线保护标准制订了的优先秩序。

综合安全计划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发展盘查管理方案,方案包括开始于2002年至今仍在进行的基线盘查方案;总计已对数百万件物品进行了清点。安全意识计划得以实施并且在2007年开始了一年一次的馆藏安全意识运动。另一项安全措施是人员安全措施办公室,其职责是开展背景调查以确认雇员、承包人以及志愿者的适用性。

安全计划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改进项目层跟踪和库存管理。较新收藏的书籍的可数性得以改善,基线清点计划也同样改善了现有馆藏的可数性并且补充了其他文献资料、详细目录、保存以及物理安全管理手段。

近期的改进还包括用来补充安全计划的额外保存控制手段,从而应对复杂的紧急状态管理、恢复和运行持续性等问题。这些管理手段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模式有着紧密的联系,都是致力于解决环境、应急准备以及响应、储存、需求评估、物理处理以及格式化等方面的问题;此外还包括就地避难方案、迁移和人员安全措施。

所有这些努力的成果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并视需要而更新的《馆藏保护战略计划》。

4.OIG在馆藏安全上的具体职责

OIG着手于一系列的常年定期审计以评估风险并且对馆藏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审计在手稿、印刷品与照片、地方志与地图等特别功能领域建立了基准线。一种叫嵌板(Panelling)的采样技术被用来记录人数存在和情况的观测基线,提取大约一百五十个测验项目用于取样。大约这些样品中的一半将和同等数量的新样品一同算入随后的一次审计中。

这些审计将周期性重复以确定是否在上一次审计后发生了变化,同时为今后作比较制定延长的基线。此检查在保管部门和加工部门内进行风险评估并且对先前开展的安全改进成效进行核实。审计过程包括数码摄影,数码摄影是用来评估馆藏随着时间推移所呈现的状态。直到今天,这些检查的结果还是比较振奋人心的。

在2002年,OIG还开展了一次审计,内容涉及库存清单、书目以及物理馆藏安全管理手段。此次审计涉及的专题包括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中的跟踪馆藏,阅览室的存储记录及方法,受限馆藏的物理安全,对馆藏进行条形码编码,读者注册过程,甚至在其他专题还包括库房管理员对藏品库房的准入。作为我们进行的其他审计调查的一部分,安全细节也同样是审计员和调查者所注意的环节,其中包括系统检查。今后的检查将关注图书馆的“珍宝”以及出口检查。另一个需要关注的是原生数字化馆藏的安全。当谈到数字内容,我们面对的挑战则是在不断进化和扩大的,这些无疑是我们历史上最大最快的变化之一。

从2005年到2007年,OIG作为顾问参与了一个外部课题组来为数字档案的审计及认证制定政策。2007年2月的一份基于先前成果的报告《可靠储藏库审计和认证:标准和清单》标志着该项目的结束。

我们调查得知,许多的供求商机来自图书、手稿和地图供应商。例如,一个著名的图书经销商告诉我们将要销售我馆几本珍贵的藏书。这个事件的结果是找回了30多本珍贵的图书。在OIG调查员和图书馆工作人员几个月的密切工作并为每一本失窃的图书证实出处之后,犯罪嫌疑人认罪并对其进行了拘捕。

OIG还有其他类似成功的故事,这些都是与经销商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密切合作分不开的,最后都是以定罪、赔偿以及最重要的,那就是珍贵馆藏的复得。我们相信作为机构的一部分,使得我们在这个重要的位置上能够在发生事件时,依据我们对馆藏得了解、馆藏安全计划以及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密切合作做出快速有效地反应,此行动方案不一定适用于外部执法机构,因为可能会影响到复原方面的工作。

OIG与其他地方、全国以及国际执法机关合作以应对当今广泛的需求。我们也和其他图书馆馆藏安全领域的同行们保持联络,例如我们最近参加了在英国国家图书馆召开的欧洲研究图书馆协会(LIBER)关于馆藏安全的会议。关于图书馆面临的威胁和潜在弱点的集体认知将有助于我们大家创建更完善的保护措施。

5.结束语

今天,国会图书馆在保持其馆藏可获得的同时还有着一套综合馆藏安全计划,此计划最大限度的保护了馆藏。该计划包括一些最尖端的安全计划并且保证在广大的范围内得以执行。保护措施包括内部馆藏管理,例如读者注册、个人物品限制、可控服务、做记号和贴标签、运输问责以及阅览室构型。外部物理管理手段包括入口和出口电子审查、入侵检测系统、闭路电视,电子访问控制、偷窃检测装置、仓库和笼子以及钥匙控制。这些组成部分集合在一起是有效果的。

图书馆的安全和应急准备办公室、图书馆工作人员和OIG一同工作以妥善保管馆藏。这项日益全面,贯彻充分的的馆藏安全计划经过长期的发展,我们相信乔治华盛顿的日记以及所有其他在美国国会图书馆职责之内的珍藏都将得到很好的保管,这样就可以确保我们国家和国际的继承物能够保存给未来世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