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家谱之历史及其价值

家谱之历史及其价值

时间:2023-05-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家谱之历史及其价值第三节 家谱之历史及其价值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乘等,是记载本族世系及其相关内容的历史图籍。[21]家谱和正史、方志一起构成中国社会历史的三大支柱,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家谱之历史及其价值

第三节 家谱之历史及其价值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乘等,是记载本族世系及其相关内容的历史图籍。其内容涉及姓氏源流、家族迁徙、世系图录、族规礼仪、人物传记、艺文图志、风土人情等,家谱中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教育学及民俗史、地方史的资料。正如史学家章学诚所说:“且有天下之史,有一国之史,有一家之史,有一人之史。传状志述,一人之史也;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部府县志,一国之史也;统纪一朝,天下之史也。比人而后有家,比家而后有国,比国而后有天下。”[21]家谱和正史、方志一起构成中国社会历史的三大支柱,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一、家谱之历史

顺着历史的脉搏,追踪家谱的起源,我们可以把中国家谐追溯到先秦时代。“周家小史,定系世,辨昭穆,则亦史之职也。”[22]“定系世,辨昭穆”是家谱最基本的作用。这句话说明,早在周代,政府就设立“小史之官”,其职责是专管“定系世,辨昭穆”。秦统一天下,王侯将相失去原有的势力,社会格局重新划分,即“秦兼天下,划除旧迹,公侯子孙,失其本系。”[23]汉初问世的《世本》:“叙黄帝祖世所出”,记载了从黄帝到春秋时期,诸侯大夫的姓氏、世系、迁居、名号等,被认为是中国家谱的首创之作。谱牒之名真正出现可以说是在汉朝,存世的有刘向撰《世本·王侯大夫谱》二卷等多部谱牒专著。三国两晋南北朝时,谱牒为官方垄断。“魏立九品,置中正。州,大中正,主簿;郡,中正,功曹。各有簿状,以备选举。晋宋齐粱因之。”[24]“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历代并有图谱局,置郎令史以掌之,仍用博通古今之儒知撰谱事。凡百官族姓之有家状者,则上之官,为考定详实,藏于秘阁,副在左右。若私书有滥,则纠之以官籍;官籍不及,则稽之以私书。此近古之制,以绳天下。使贵有常尊,贱有等威者也。所以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25]这段话充分说明了魏晋南北朝时,谱牒得到充分的重视,国家专设“图谱局”(相当于现在的方志办),任用“郎令史”之官专门负责“谱事”。官僚的任命,婚姻的选配,贵贱的划分,都根据“簿状”或“家状”,即谱牒。和国史、方志一样,家谱是“考定详实”的依据,得到官方正式认可。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修谱之风盛行,谱牒学应运而生,谐学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隋唐时期,修谱继续为官方掌握。“唐太宗命诸儒撰《氏族志》一百卷”,[26]重新排定姓氏等级,将全国姓氏分为9等,293姓,1651家,李姓列为一等,外戚列为二等。武则天在位时,改《氏族志》为《姓氏录》。《姓氏录》共收235姓,2287家,将武姓列为一等,对原来的士族、庶族作了重新调整,打击了原有士族的势力。唐中后期,民族大融合,门第更替,谱学得到进一步发展,且私家修谱逐渐流行,如《唐书·艺文志》中就载有《司马氏世家》二卷、王方庆《王氏家牒》十五卷、《颜氏家谱》一卷等谱牒类十七家三十九部一千六百一十七卷。五代十国时期,兵荒马乱,百姓颠沛流离,名门望族衰败,谱牒散佚,谱学也随之沉没。即“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散佚,而其学不传。”[27]

历史的车轮转到了宋代,中国家谱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与前代相比,其功能由以往的“别选举,定婚姻、明贵贱”转变为“尊祖、敬宗、收族”的本族伦理教化作用。且在这一时期,私家修谱进一步发展,取代官方修谱,成为主要的编纂方式。这里必须提到欧阳修和苏洵,他们综合前人修谱经验,结合前人修谱体例,自创谱法,分别修纂的《欧阳氏谱图》和《苏氏族谱》,为后人所仿效,奠定了后世修谱的基本体例。

明清时期,私家修谱蔚然成风。在苏浙皖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几乎姓姓修谱,家家藏谱,且有些家谱一修再修,连续不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连续出版物(如今存世的大多是这一时期的家谱)。特别是在清代,伴随着大规模的修谱活动,随着活字印刷的广泛流行,在我国东南及安徽、湖南、四川等地,民间出现了专门替别人排修家谱的“谱师”、“谱匠”。每到秋收以后,这些人就挑起活字担子到各个乡镇的祠堂为人家印修家谱。由于这些人的出发点是以赚钱为目的,且自身的学识水平也不高,因此,他们所修的家谱就良莠不齐,甚至有冒宗乱祖,妄加攀附名门望族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家谱被打入禁区,大量的家谱被焚烧。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文化氛围的日渐宽松,家谱得到一定的发展,有的地方成立家谱研究组织,许多地方民间修谱也纷纷抬头,成为不争的事实。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绵延几千年的修谱活动,可以说与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同步,贯穿于整个中国社会,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现象(其他少数民族也修谱)。连绵不断的修谱活动,留下了相当可观数量的家谱。目前所能统计到的1949年前编修的家谱,仅上海图书馆收藏的就有一万多种。其他如浙江、广东、安徽等地公藏家谱也在千种以上,海外收藏的也不少。但更可观的是大量散藏于民间百姓家中的族谱,其数量根本无法统计。

二、家谱之价值

绵延不绝的历史,巨大的数量,是家谱自身魅力的客观体现。历史上来看,从官修家谱到私修家谱,从帝王将相修谱到普通百姓修谱,家谱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它能“辨昭穆,定系世”,能“明贵贱,定婚姻,别选举”,能“尊祖、敬宗”,甚至能够以修谱为业,谋取生计。可以说它是封建统治阶级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其封建统治的工具。今天看来,其价值主要体现在:

1.丰富的史料价值

家谱,人称“私家史记”。其丰富的史料价值,是它最主要的价值体现,也是我们今天研究、整理和开发家谱最主要的目的和出发点。家谱中蕴藏着大量的地方史料,对后人研究当时当地的人口迁徒、婚姻制度、族规礼仪等有着其它资料不可替代的作用。“家牒不修,则国之掌故何所资而为之征信耶?”[28]“祠袭争夺”“产业继嗣”“冒姓占籍”“婚姻违律”“户役隐漏”[29]等等都可以从家谱中找到见证。可以说没有上至帝王、下至臣民百姓的家谱资料,二十五史就写不出来。亦即史学家梁启超所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命,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效问题,恐除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1984年,浙江建德县修《建德县志》时,对于境内最古老的单跨石拱桥的归属,由于各地上报的材料说法不一,而各处又缺乏有力证据,一时不能定论。后来,县志编纂人员从《严州张氏宗谱》中,确定处于该姓聚居区的,建于明嘉靖年间的“龙溪桥”为最古老,从而使得争议得到平息。鉴于家谱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公共图书馆的龙头——上海图书馆于1997年成立了谱牒部和谱牒研究中心,专门整理、开发和研究家谱。从我馆历史文献部的读者统计中看,家谱的读者数量和利用率最高。大部分海外学者来查找的也是家谱资料,特别是对那些从事徽学研究的学者们来说,研究徽商起源、发迹及衰落等,徽州家谱是他们重要的资料来源(现存明清时期家谱中,徽州家谱最多)。据了解,其它图书馆家谱的利用率也一直很高。因此,无论过去、现在、甚至将来,家谱都会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为人们提供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和证据。

2.纽带作用

“家之有谱,如木之有本,水之有源”。家谱是一个家族演变发展的历史实证。其“世系图录”是家谱的主要内容,它可以帮助人们寻根。如果翻翻自家的族谱,顺着世系,你可以找到你生命的起源,你的始祖,你的始迁祖等。或许是受几千年封建统治的影响,中国人忠孝礼仪的观念根深蒂固,尊祖敬宗、家族观念、地域观念是炎黄子孙的优良传统。两位同姓人相见,即使他们不属于同一支派,也会有着特别的感情,他们往往会说“五百年前是一家”。明清时期,闻名全国的徽商,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宗族血缘纽带起到了非常重要甚至决定性的作用,而族谱就是这种纽带的表现形式。当时在皖南徽州,“千家之冢,不动一杯;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丝毫不紊”[30]如今,随着祖国大陆的进一步开放,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外游子们叶落归根、寻根问祖的心愿特别迫切。回乡探亲,寻根求源者络绎不绝,而家谱则为他们愿望的实现提供了保证。从这一点来说,家谱对于华人寻根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实现祖国完全统一,都有着其纽带与桥梁作用。

3.进一步推动现代精神文明建设

家谱中一般都载有“族规”、“家法”之类内容,其中包括祟俭、戒奢、禁赌、守约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弘扬家族优良传统,启迪教育后世的一部难得的教科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全社会正在大力提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家谱对于我们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时代精神,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等,也有其推动和激励作用。

三、上海图书馆藏安徽家谱举隅

[休宁]《汪氏族谱)十卷存(卷1—7)。(明)汪道谨纂修,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 刻本。书名据目录题。汪道谨,休宁人,唐越国公华第四子广下兖山派裔孙,故内纪自广为始,广十四传至知游,值五代扰攘,自歙县黄墩徙居休宁安乐乡。知游十一世孙七十、七一,以元末兵乱,其玄孙相隐、金寿,分别迁于邑南和兖山前。卷一姓辨、谱记、谱序;卷二至六内纪,备录渡江以后、越国公以后、安乐乡宗谱、兖山支谱图、传;卷七上外纪,略纪旁族他派之大概;卷七下八景诗、祠记、越国公遗像,墓图。

《祁门金吾谢氏宗谱》不分卷。(明)谢镒纂修。明嘉靖九年(1530年) 刻本。书名据目录题。始祖诠,世家歙西中鹄乡,五代南唐时官金吾大将军,始迁祁南大岭下(后谢村)。子三:芳、端、佺,芳迁金家塔,端仍旧居,佺迁茅岭汾溪,遂为三派。谱载序例、统宗世系图、宗派世系图、墓图等。

《新安休宁古城程氏宗谱》十一卷,首一卷。(明)程尚芳等纂修。明隆庆四年(1570年) 刻本。始迁祖仲节,元谭后,世居歙县黄墩,唐末从父镇守东密柏,父卒,归依舅氏于休宁古城。传至曾孙承谦、承谏、承谕三大支。卷首谱序,卷一至十历代世系图,卷十一祠宇、墓地、杞产、序跋。

[祁门、婺源]《张氏统宗世谱》八卷。(明)张敦仁等纂修。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 刻本。书签题清河张氏宗谱。此系祁门润田、婺源甲道两派之统宗借。润田派以唐代张志和(玄贞子)为一世祖,甲道派以唐末彻为始迁一世祖,彻父周为绩溪令,黄巢时避难于歙之黄墩。兵定后,彻徙至婺源甲道。卷一、二源流考、谱论等,卷三至八世系,附载先世遗文及族裔登科资料。

[休宁]《丹阳洪氏宗谱》不分卷。 纂修者不详。明天启七年(1627年) 刻本。书名据版心题。始祖经纶,淮阳人,因宦居丹阳,唐德宗朝左迁宜歙观察使,遂家于休宁黄石。后裔派分云山、回溪、江村、云源、新市、洪田塘、杉川、岐川及旌邑横溪、婺源洪源各支。是谱为经纶公下各派之统宗谱。谱内载各派世系、诰敕、诗文、神道碑铭、行状、墓志铭、传文、堂记、迁葬文等。

[休宁、歙县]《陈氏宗谱)七卷。(清)陈丰纂修。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 刻本。书名据版心题。始祖轾,因官由西川移家浙江桐庐。始迁祖沼,唐僖宗胡由桐庐再迁休宁藤溪,后名其地曰陈村。传至七世开始分派,计成三十六派,分支三百七十九,是谱仅收散处休、歙两邑者。元代著名理学家陈栎,即出该族休宁陈村派。卷一新序、凡例、本宗世表,卷二世系,卷三列传,卷四迁派图、茔兆图、祖像图,卷五里居、人文、祭祀、宗法诸志,卷六谱说,卷七碑记、墓志、行状、祠记、旧序、领谱字号、后序、后跋。有五代后唐张宪、宋宗思、宗之茂、元曹泾、明朱升、陈观、王守仁、杨廷和、李安、林瀚、汪奎序,清沈寿山跋,元陈栎、揭傒斯、明程敏政文。内陈栎墓志和行状,叙事详实,于治宋元学术文化者,不无裨益。

[婺源]《汝南项氏宗谱》不分卷。(清)项茂棋等纂修。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 刻本。书名据版心题。项有两出,皆以国为氏,一姬姓,其地汉改项县,属汝南郡;一为楚灭姬姓项国而封其将于兹之项,至羽而盛,此项汉有天下皆赐姓刘。谱名冠以“汝南”者,明族出姬姓之项而非楚将之裔也。始祖明远,唐诗人项斯之孙,昭宗时由歌县篁墩迁婺源尤源项村。五世孙文英,北宋大中祥符间由项村徙德兴续溪,传至玄孙,派分松溪、文筠、梓林三堂;文焕子仕荣迁浮粱长山,仕廉迁浮粱老鸦滩,仕显迁本邑姜源新溪,仕昌迁土桥头鲍家段。存潜中两册为贻范集,载新旧谱序、祖望、敕命、文序,传记、表章、诗赋、碑记、寿序、祭文、行状、墓志、像赞、跋、墓图;另两册世系。有宋朱熹、项安世、清方苞序,元马端临、赵盂颗、明丘浚诗文。

[黟县]《弘村汪氏家谱》二十六卷,首一卷。(清)汪纯粹纂修。清乾隆十三年(1747年) 刻本。16册。始祖仁雅字舜先,由歙县唐模寓金陵经营木材生意,北宋大中祥符中遭祝融之难,挈眷归里,路过黟北,见杉木森茂,欲复托业老行,因卜居祁墅,历六世而建炎变作,土匪溃兵乘乱猖獗,祁墅三百人家一焚而烬,裔孙彦济者由是再迁弘村,为弘村始迁之祖。卷首新旧谱序、目录、像赞,卷一世家,卷二至四世传,卷五至十八世系,卷十九至二十一丘墓,卷二十二至二十五事实,末卷节孝。是谱收集丰富,其中丘墓及事实卷,保存大量经济和人文资料,尤其记载古村落消防水系资料,颇具史料价值,值得一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