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古籍的利用
第二节 安徽古籍的利用
一、提供阅览服务
以安徽省图书馆为例,该馆古籍阅览室每周开放5天(星期六、星期天不开放)。1990-2000年,省馆古籍与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在为读者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省消防总队编纂的《火灾大典安徽卷》的写作就利用了我馆120种地方志和近70种解放前期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国家中医管理局重点项目《徽州社会经济史》及省教委《古文观止集注》、《徽州书院沿革考》、《黄山历代名僧名寺研究》、《妇女问题今昔观》、《淮系集团研究》《安徽古代畜牧兽医史》、《安徽地方史》、《安徽文化史》等的写作出版都利用了本馆历史文献资料。利用本馆古籍文献编写的《古文观止鉴赏集评》(四册,朱一清主编,安徽文艺出版社)、《五代十国方镇年表》(朱玉龙编著,中华书局)获得相关奖励。
表6.1 2004—2008年度读者统计表
二、提供课题研究服务
安徽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每年都会为高校师生、科研人员等提供专题研究服务,其中包括来自台湾、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地的汉学专家。近年来,服务的重大课题主要有:《明代的灾害及其对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史 人物传 妇女传》(国家清史委项目)、《徽州工艺的艺术特色及历史价值》、《徽州文化与淮河文化比较研究》(教育部项目)、《明清鱼鳞图册研究·徽州》、《清初历史》、《方以智研究》、《安徽省出版史》、《安徽省印刷史》、《清代地方人物传记》、《晚清民国戏曲史实与文献》、《新安理学》、《淮军大型历史记录片》、《安徽妇女文学著述研究》、《明清气候与灾害》、《新安理学》、《桐城派研究》、《明清时期法律与社会》、《科举与国家文学教育》、《合肥名人名胜等系列丛书》、《徽州文化—徽州工艺—徽州收藏》、《明清宗族研究》、《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1840-1949)》、《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安徽卷》《新安医学与徽州社会》。
三、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安徽省图书馆开展咨询服务是以馆藏1949年以前文献为依据,以读者的需要为线索,以信息载体为纽带,以网络为主平台,利用各种参考工具、检索工具及有关文献为读者检索、揭示、提供文献及文献知识或文献线索,传递文献信息。该馆的咨询方式有电话、信函、邮件等,内容多集中于专题咨询,为了迎接2008年的评估,现将2004年至07年的咨询信函、邮件等分年统计如下:
2004年,39件(信函37件,邮件2件);2005年24件(信函 20 件,邮件4件);2006年83件(信函24件,邮件59件);2007年121件( 信函 2件,邮件 119件)。
四、古籍利用工作的发展趋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图书馆古籍整理工作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为今后古籍整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图书馆古籍整理工作人才匮乏、断层,资金短缺,图书馆古籍整理工作者的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更新,现代信息技术在古籍工作中应用程度较低,古籍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待加强。未来图书馆古籍整理工作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加强。
1.工作重点趋向整理抢救
整理抢救工作是古籍工作最基本的职责。主要有:一是摸清各图书馆的家底,做好未分编古籍的编目工作,同时也应做好已编书目的增补修订工作。二是有计划地做好破损虫蛀古籍的修补和装裱。古籍修复是长期的任务,应细水长流,持之以恒。三是改善古籍书库的保管条件,做好古籍书库的温湿度和光照灰尘控制,配置各类护书用品。四是充分利用缩微、照相、影印和全文光盘等技术,使孤本和珍本化身千百,以广流传和方便使用。古籍的整理抢救是图书馆古籍整理各项工作的基础,必须将其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来考虑和落实。
2.工作手段趋向计算机管理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图书馆工作由手工操作逐步向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图书馆自动化方向发展。图书馆古籍工作的未来走向是应在图书馆古籍工作的采访编目、阅览流通、文献开发等工作中实施计算机管理,所有的图书馆古籍工作人员应逐步学会在古籍工作的各个岗位进行计算机操作;应逐步建立古籍的书目数据库乃至全文数据库,使用户方便地通过计算机快捷地查到所需资料;应将古籍静止的信息逐步发展为网络化的信息,使用户足不出户便能在全国和世界各地得到图书馆的古籍书目甚至是全文服务。古籍工作的计算机和标准化与规范化管理将促进全国古籍工作的联合与协作,为古籍资源的共建共享打下良好的基础。
3.服务功能由单一趋向多种
图书馆古籍工作以往较多地体现在收藏与阅览功能方面,但古籍咨询、古籍研究、古籍开发、古籍教育等项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古籍读者服务要面向读者、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古籍研究要做到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建立研究室、研究所、研究中心等机构,主办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吸引国内外的访问学者。古籍开发要做到适应读者、适应市场,积极开展国内外的交流,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古籍教育要做到古籍收藏阅览与古籍展示教育相结合,把历史知识、书史知识、文献知识融合在典藏与阅览之中,并根据馆藏特点举办各类古籍展览。
4.古籍人才的作用更为重要
古籍整理工作是一个学术性强、知识面广的专业工作,它要求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具备各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成为古籍文献的导航员。特别是随着古籍现代化的越来越深入,网上资源的越来越丰富,古籍工作者更应该加强专业学习,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作为图书馆来说,应该重视对古籍人才的使用和培养。一方面,应对现有古籍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的培训,用好现有人才资源,保护好现有人才资源,条件允许的话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使他们乐于为古籍工作奉献。另一方面,多渠道引进高层次的古籍专业人员,使古籍工作的人才结构不断趋向高层次化,从而使古籍的各项工作包括古籍的读者服务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古籍工作对人才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