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古籍版本鉴定途径

古籍版本鉴定途径

时间:2023-05-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古籍版本鉴定途径第二节 古籍版本鉴定途径版本:“版”的本意是“判也,从片”,“木”解体而成“片”。版本鉴定的目的就是通过甄别、考证、比勘、辨别等还该书的本来面目。

古籍版本鉴定途径

第二节 古籍版本鉴定途径

版本:“版”的本意是“判也,从片”,“木”解体而成“片”。版板为古今字。“本”为树根。狭义的版本,指专用木版雕印的书本;广义的版本泛指一切稿本、写本、抄本、雕印本、排印本、影印本等。从版本学的角度来说,版本是指同一部书(文献)在编辑、传抄、刻板、装帧及流通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形态的本子。版本鉴定的目的就是通过甄别、考证、比勘、辨别等还该书的本来面目。

一、古籍版本术语

古籍版本名称繁多,说法不一。常用的版本术语主要有:

刻本:即雕板印刷而成的古籍。

官刻本:即历代官方所设各类机构刻印的书本。

监本:即各朝国子监刻印的书本。国子监是五代以后各封建王朝的最高教育机关。其刻书始于五代后唐,以刻印经、史及各经、史的注疏书籍为主,宋代以后,也刻印了不少子书、医书、算书、类书和诗文总集。明代南京与北京都设有国子监,其所刻经史有“南监本”与“北监本”的区别。

内府本:主要指明清两代皇室内廷刻印的书本。

藩府本:即明代分封各地的藩王府刻印的书本。

殿本:即清代武英殿刻印的书本。

局本:即清同治、光绪年间,官方在各省所设书局刻印的书本。

私刻本:又称“家刻本”,即包括个人、家族和家塾刻印的书本

坊刻本:即以刻印书籍为营业的书坊所刻印的书。

麻沙本:即南宋福建建阳县麻沙镇书坊刻印的书本。

书棚本:即南宋临安(今浙江杭州)书坊刻印书本。

宋刻本:即宋代刻印书本的统称。

大字本:宋代刻本中每行字数在十八字以下,字大悦目,且版框、纸幅均宽大的本子。

小字本:每行字数在二十三、四字至二十七、八字左右的本子。

套印本:即用两种以上颜色套印的书本。

原刻本:又称“初刻本”,即一书首次刻印的本子,是相对于翻刻、重刻而言的。

翻刻本:即根据原版文字内容翻刻的书本。

重刻本:即对原刻本进行整理后重新刻印的本子。

仿刻本:即摹仿原版字体版式刻印的书本

影刻本:即照前人刻本影写摹刻的本子。

写刻本:即按照手书字迹雕版付印的本子

三朝版:即经过三个朝代修补的书版。

写本:即由手写成书的本子,具体主要有:

稿本:即文字没有修改完整的原始底本,或已经修改写定尚未付印的书稿,是作品的原始记录。

抄本:也称“写本”,即抄写的书本。

影写本:即用纸覆于原书上影写而成的书本。

活字本:即用活字排版印刷的书本,包括木活字、泥活字、铜活字、锡活字等。

聚珍本:清代以木活字排印的书本。乾隆皇帝认为活字版名称不雅,改称“聚珍版”。

石印本:即以药墨书写于特种药纸上,用石料制版印刷的书本。

影印本:根据原书用照相制版方法印成的书本。

排印本:即用活字排印的书本,通常指铅字排印的书。

二、常用刻本鉴定途径

1.根据版刻特点

(1)宋刻书特点

从版式上看,前期白口,四周单边,有鱼尾,多刻工姓名。字体上,唐书法家楷书在宋代刻书上得到了充分反映。有颜(主要在四川地区)有欧(两浙)有柳(福建)。蝴蝶装,多讳。

(2)元刻书特点

黑口。赵字(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宋皇室之后,政治地位行高,很受忽必烈赏识)。无讳(元是蒙古族建立的,元初诸帝不习汉字,且他们的名字翻译成汉字后又不是汉字的原初意义了)。多简,是指元朝的书刻多用俗体字和简体字,这与宋版书比较,也可以算是又一特点。忽必烈即位,就尊八思巴为国师,授以玉印,命他创制蒙古新字,并于至元六年颁行天下。从此确定以八思巴创制的蒙古新字为国字,上下行文、对外交往的文字,都得使用国字。在这种情况下,对汉字书写和刻要求就不那么严格了。加之汉字使用的过程中,历来就是删繁就简,镌刻简体字也较容易,再遇此时对汉字书写规范要求不严,因而在元刻本书上就表现得俗体字多、简体字多。当然,在元以前及元以后的刻本书上,也并不是没有简体字,但都不象元本书表现得突出。

(3)明代刻书特点

明朝刻书早中晚三期风格不尽相同,大约是明初至正德刻书仍是“黑口赵字继元”;嘉靖至万历时期的刻书大约是“白口方字仿宋”;天启至崇祯时期的刻书又表现为“白口长字有讳”。

明初:明朝推翻元朝以后,政权是转移了,朝代是更替了,但做为黎民百姓、商号铺户、百工役匠,却没有什么变化。许多旧日的书籍铺和刻字工人,都带着久已形成的风格和习惯跨进了新朝。加上明初对工匠施行住作匠和轮换匠的办法,这样就使来京城入内府服刻书之役的工匠们,更有了交流和趋同的机会,故有明一代的内府刻书,几乎都是粗大黑口。有些书虽说是内府刻本,实则是由政府指派各地的书铺子承刻的他们一方面上行下效,一方面又恰与自己原有的风格相近,故刻出来的书仍是轻车熟路,大黑口者为多。明朝政府或皇帝的某些官修、敕撰、御制之书,政府又明令地方翻刻时只能照式翻雕,不得随意改变款式和风貌。这样一来,官刻书的风格便逐渐统一了。至于各地书坊和私宅所刻之书,虽然不完全相类,但亦大同而小异。这是正德以前刻书风格继元余韵的一个方面。字体上,仍继续元代遗风。赵孟頫不但影响了元代的刻书,也影响着明初的刻书。

明代嘉靖至万历:又有近百年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刻书特点,除司礼监刻书仍一遵旧式很少变化外,其余无论官刻私雕,则一扫先时旧式而形成了另外的风格,即“白口方字仿宋”。明代社会发展到弘治、正德时期,统治阶级已十分腐朽,社会政治更趋腐败,学术文化空气更加沉闷,整个社会蕴育一场变革的风暴。文化艺术向来是政治风云的晴雨表,明代中叶的变革风暴也首先是从文坛开始的。以前后七子的文学复古运动为旗帜,向统治文坛多年的“台阁体”和形式主义的八股取士法展开了猛烈的冲击。前七子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他们不但在文学上提出了“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后七子以李攀龙和王世贞为代表,提出“文自西京,诗白天宝而下,俱无足观”,继续发动文学复古运动。这种文学上的复古运动,影响了整个社会,反映在刻书上,其风格也一洗前朝旧式,全面复古。文学上的复古,是复汉、唐之古;刻书上的复古便是复赵宋之古了。宋代是我国雕版印刷史上的黄金时代。宋代的刻书,不但保存着许多唐五代旧本的风貌,版刻上的白口大字、端庄凝重、刀法剔透、古朴大方的风格,也被历来的版刻家尊为典范。明代正德以后,特别是嘉靖一朝,无论是官刻私雕,不但宋元旧籍的内容照样翻刊,在版式风格、款式字体上亦全面仿宋。所以这一时期所刻的书,几乎都是横轻竖重、方方正正的仿宋字。并且纸白墨黑,行格疏朗,白口,左右双边,颇有宋版遗韵。当然,这个时期的刻书,其风格也并不完全相同。嘉靖与隆庆时已不完全一样,万历占48年,与嘉靖时刻书已有明显区别。但总的看,此期刻书确以“白口方字仿宋”为特点。

万历后期直至天启、崇祯:明代社会已日薄西山,江河日下。继文学复古运动的浪潮,与此同时,农民起义也风起云涌、此伏彼起,从上层建筑的正面展开了争夺政权的斗争。而统治阶级内部,以万历皇帝为首,继续作威作福,挥霍无度,使万历初期暂时形成的经济回升也昙花一现,濒于衰竭,又从经济基础上动摇了明王朝的统治。面对如此严重的社会局面,统治者对社会思想更加严格控制,对人民的反抗则残酷地镇压。此时兴起的避讳皇帝嫌名的旧习,便是统治者加强思想钳制和强化封建统治的具体反映。本来,明承元代旧俗,讳法极疏。穆宗隆庆以后,讳法始密。经济的衰退,使刻书不敢铺陈。字体由方变长,行格由疏变密,这完全是财力拮据的表现。讳法渐严,讳字重见于版面,是加强统治的表现。这些原因加在一起,就又形成了此期的刻书特点,即“白口长字有讳”。

(4)清代刻书的特点

清代刻书的特点,实话实说,很难归纳,其特点不象明本那么明显,但流传下来的又比较多,我们有机会接触的也最多,因此我们绝对回避不了的。其实要将整个清代刻书与前几代相比,还是有其自己的独特风格的。

从版式上讲,没有什么显著特征。清初一段时间仍沿袭前明旧日的格调,特别是有些官刻的书,都是大字宽栏,行格疏滞,一看便知仍是前明经厂刻书的风韵。究其原因,大概是新朝初立,前明经厂的刻书工人又被留用下来,由这些人轻车熟路,继续从事刻书,当然是积习仍旧,风韵难更。其实不仅是清初的官刻若此,许多坊刻、家刻也不少旧店新张,流风宛在。故顺治时所刻书,在版式上也与晚明所刻书没多大区别。仍然多是字体瘦长,行狭字细,左右双边或四周双边;白口,双鱼尾。其实有清一代所刻之书,若从版式上说大体如此。当然、后来武英殿所刻之书,一般开本较大,版式铺陈,印纸莹洁,装潢也很考究。

字体上,除清初尚沿前明旧习,至康熙时便发生了变化。康熙皇帝不但是一位雄才大略、励精图治的封建皇帝,也是一位爱好广泛、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封建皇帝。他本人对经学、史学、词章、农艺、天文、历算、数学、书法等都有相当的研究和造诣。这样在任用大臣时,就常常从各方面加以擢用。他在六巡江南的过程中,还先后考录了54名写字好的生员供内廷录用。自此之后,凡朝考廷试对策大卷的字,非端楷圆秀者便不容易被录取。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非颜非柳又非赵的所谓馆阁体。康熙以下诸皇帝的字,也近乎这种字体。上有所好,下必甚之,于是就形成了风气。刻书更是得风气之先,这就形成了清前期100余年所谓软体写刻的字体风格。然至嘉庆临朝,国势渐衰,政治腐败,经济日蹙,反映在刻书字体上,也失去旧日舒展圆秀、笔势精神的灵气,而一变成为团头团脑、呆滞乏神的样子。坊间劣本,就更不堪入目。

避讳上,清初和元朝一样,没有避讳的习俗。但随着政治统治的日益强化,自圣祖康熙帝玄烨开始,实行了汉族文化中固有的避讳旧习。而且由于清代文字狱的迭兴,这种避讳也就显得格外严格。这种讳字虽然没有宋代讳字那么多,但反映在公私刻书、抄书上,却显得更紧更严。清代避讳缺笔讳、改字讳都有。如故宫后门本名玄武门,因回避康熙御名,改“玄”为“神”。历书之“历”与乾隆皇帝御名“弘历”相重,因改名历书为时宪书等等。但常见的仍是缺末笔讳,这是自古通用之法。

用纸上,清代刻书的用纸名目繁多,如罗纹纸、棉纸,棉纸中又可分为贵州棉、河南棉、山西棉等。还有竹纸、开化纸、开化榜纸、太史连纸、棉连纸、宣纸、毛边纸、毛太纸、迁安纸、官堆纸、高丽纸、日本皮纸、美浓纸等等。例如罗纹纸,色泽洁白,质地柔软,有显著的横纹,看去很似丝织品罗的纹路,故称罗纹纸。清前期内府刻书用纸也比较有特点,即多用洁白如玉的开化纸或开化榜纸。开化纸又称开花纸,南方也称为桃花纸。据说这种纸产自浙江省的开化县,故名。清代顺、康、雍、乾时期内府和武英殿刻印的图书,多采用这种纸。太史连纸,通称为粉连纸,又叫作连史纸。这种纸洁白匀净,正面光滑,背面麻涩。清乾隆以后的民间印书多采用这种纸。同、光时期所印书又多采用毛太纸。当然,清代印书的用纸,最常见的还是竹纸。前边说的连史、毛边、毛太等纸,如果从质料上讲,大概也属竹纸的一类。所以清代刻书用纸尽管名目繁多,如果要从造纸原料上分,仍不过是皮纸、竹纸两大类。不过清代造纸合料纸较多,且工艺细致。

根据牌记和序跋识别。

历代刻本多在序目后或卷尾末刊刻牌记,正文前后有序文或跋文,叙述该书内容或编著意图或刊刻经过,并撰写序跋人的姓名、朝代和年月。

根据题跋、识语、名家藏章识别。

历代藏书家在他收到自己喜爱的书籍时,往往都加以考证。将研究所得以及板刻源流,在卷首卷尾或前后扉叶上写出题跋识语,叙明其板刻时代、内容正误和收藏源流或者获得经过,并钤盖自家图章。藏家的这些题跋识语和藏章,就成为我们鉴定板本的参考依据。

2.根据书名虚衔识别

有些刻本,在书名上尝冠以“国朝”、“皇朝”、“皇明”、“昭代”等字样,以示对当代的尊重,有此字样者,多为本朝所刻。如《英烈传》冠“皇明”者为明代所刻,改明朝的其刻本则巳入清代了,应细加审定。

3.根据避讳鉴定

避讳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习俗,凡文字上不得出现当代君王和所尊之名,必须采取其他方式给予回避。在古籍中凡因避讳而形成的文字即为讳字。唐宋时避讳规定很严,七世以上君主的名字都要避。明早期避讳较宽,万历以后较严。清始于康熙,雍正、乾隆两朝最盛。

避讳方法:改字法、空字法、缺笔法。

在封建帝王统治时期,文字上不得直写当代君主或其所尊之名。读书士子遇到这类字时,就必须要用其他方法予以避忌,这就是所谓避讳。一般是避讳之字缺末笔。也有人用这种方法尊敬长上,叫做“避家讳”。此种习俗由来巳久,《左传》上说:“周人以讳尊神、名,终将讳之”,是避讳之例始于周朝,行于秦、汉,盛于隋、唐,严于赵宋,直至民国改元,才废此旧习。讳字方法各朝不同。常用的办法有改字、空字和缺笔。

明讳:

光宗 朱常洛 泰昌1 1620— 讳常洛,常作尝,洛作雒

熹宗 朱由校 天启7 1621—1627 讳由校。由缺末笔,校作较。

思宗 朱由检 崇祯17 1628—1644 讳检,作简。

甲中三月明亡,共277年(1368—1644)

南明:

福王 朱由崧 弘光1 1644 神宗孙(南京)

唐王 朱聿键 隆武1 1645 太祖九世孙,黄道周等拥立于福州

唐王 朱  绍武1 1646 苏观生等拥立于广州

桂王 朱由榔 永历15 1646—1661 神宗孙,丁魁楚等拥立于肇庆

韩王 朱本铉 定武1 1646 太祖之后,为李自成部将郝永忠所拥立。

清讳:

太祖 努尔哈赤 天命11 1616—1626

太宗 皇太极,天聪9 1627—1635

崇德8 1636—1643

世祖 福临 顺治18 1644—1661

圣祖 玄烨 康熙63 1662—1722 讳玄烨,玄字以元字代,或缺末笔,兼避炫弦眩铉率牵兹。烨缺末笔,或以煜代,兼避晔字.

世宗 胤祯 雍正13 1723—1735 讳胤祯,胤用允字代,或以嗣、裔代。或缺末笔,祯以正代,兼避真贞,缺末笔。

高宗 弘曆 乾隆60 1736—1795 讳弘曆, 弘以宏代,或缺末笔,弘作宏,□作强, 曆作历。

仁宗 颙琰 嘉庆25 1796—1820 讳颙琰,颙改作永,或缺末笔,琰改作□。

宣宗 曼宁 道光30 1821—1850 讳宁,缺末笔,或改作□。

文宗 奕许 咸丰11 1851—1861 讳泞,遇泞件缺末笔。

穆宗 载谆 同治13 1862—1874 讳淳,改作□,或缺末笔,遇醇作□。

德宗 载湉 光绪34 1875—1908 讳湉,缺末笔。

宣统 溥仪 宣统3 1909—1911 讳仪作彝,作怡,或缺末笔。

利用避讳鉴定版本时应注意:官刻本比较严重,私刻和坊刻比较宽松;重刻、翻刻时讳字照刻;影刻本、影印本依原书。

4.据根刻工姓名识别

各种刻本中,常在板心下端雕镌刊工姓名。如甲书刻有刊写工人姓名张三、李四,从序跋牌记年月及各个方面确证为宋本,乙书虽无序跋牌记年月,但板心同样刻有刊写工人张三、李四,其纸张、墨色、字体也与甲本相类似,一般即可确定为与甲本同一时期的宋本。在宋刻本当中这种情况很多。

5.根据行款字数识别

一种古书常有多种刻本,如《史记》、《楚辞》、《陶渊明集》、《杜工部诗》、《韩柳文集》等名家著作,刻本尤多。而各家刻本,行款字数并不一致。清时元和江标依各家著录辑为《宋元本行格表》二卷。此亦考证板本之依据。

6.根据各家书目著录识别

同一种书在历代各家刻本中,不但在字体,纸张,行款,版式等形式上有所不同,就是在内容和卷数上有时也有差异。藏书家和目录学家在编著目录对,都分别予以著录,这也是鉴别板本的有力参证。各家编撰书目和考证板本著述很多,《四库简明目录标著》、《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古籍善本总目》、《中国丛书综录》较为实用。

7.根据图录书影识别

自摄影、静电复印、扫描等技术问世以来,大批珍藏秘籍通过这些手段影印,化身千百,给研究者和版本鉴定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代表性的有《中国版刻图录》、《四部丛刊》、《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续修四库全书》等。

8.利用网络手段

9.其他鉴定版本的途径

以上我们把宋、元、明、清历代刻书的特点,简略地做了个交代,目的在于使人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和间接的经验。但这种经验不能拿来生搬硬套,还必须到实践中去反复验证,待确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了,再反复试着应用。实践多了,见得多了,知道得多了,这种技能也就掌握得差不多了。我个人的切身体会,这是一种道,须长期修炼。这跟认人一样,同学几年,同事长久,他的长相风度、音容笑貌、走路轻重、吃饭慢快、写字特点等等,你一看便知,甚至一听便知。这就是熟的原因。但谁恐怕都有过认错人的尴尬,原因就是取其形似了。对书更是如此。历代刻书风格特点一定得知晓,从风格特点便能大体判断其版刻时地的技能一定得掌握,但它只能辅助你初步鉴定版本,而决不可能说得科学准确。不能把这种主观经验型的技能当作灵丹妙药,必须谨慎从事,科学运用;才会于鉴定版本有所补益。不可夸大的它的价值,不要低估它的作用,努力学习,多知多懂;多方考证,最后结论。这样,掌握历代刻书的风格特点,才算真的有了用场,起到了应起的作用。切忌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妄下结论。

三、活字本鉴定

古代典籍(古籍)的刷印方式,除通过雕版印刷外,还有一种重要的方式,是活字印刷。雕版印刷(刻本或刊本)是将图文刻在一整块木板或其他质料的板上,制成版,然后在版上加墨刷印,因此有人把雕版印刷称为整版印刷术。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和推进,雕版印刷术的一些不方便或者说缺点页逐渐显示出来:雕版印刷术每印一叶书就要雕造一块书版,且内容固定,不能排成其他不同的内容,即只能在刷印数量上增加而不能在种数上增加,这样就造成了一定的人力、物力浪费。

与雕版印本相比,活字印本生产工艺复杂,且其自身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而鉴别难度较大,不易掌握。但如果对活字印刷术的发展脉络有所了解,再从原本入手,由内而外,借助相关资料,理性分析,小心求证,最终还是可以逐步增强判断能力而减少失误的。

据史料记载,公元11世纪,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布衣毕昇发明了一种新的印刷文献的方式——活字印刷术。关于毕昇活字印刷术的方法,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对进行了较详细记载。但遗憾的是,毕昇发明的活字及其用活字印刷的书籍并无实物存世。活字印刷术问世后,于12至14世纪传到了西夏等地区,从13世纪起又漂洋过海,先后远传到高丽、日本、越南等邻邦地区。

到了15世纪中叶,德国的谷登堡(约1394-1468)发明制造了铅合金活字(铅活字),并印刷了《四十二行圣经》等书。此后铅活字印刷在世界上广泛传播,数百年间成为文献(图书)的主流印刷方式,并在欧洲形成一种庞大的印刷工业。

20世纪初,西方照相排版技术问世,以透明字版代替铅字。20世纪中后期,电子计算机与激光以及精密机械相结合,产生了计算机-激光编辑排版系统,文字以数字化字库形式存在,已没有看得见的字版,使文字排版从“铅与火”的时代,跃进到光“电与光”的时代。

根据目前存世的活字实物、活字印本与有关文献记载,我们已获知活字印刷术问世九百多年来,在制字材料、制字方法方面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变化。除泥活字外,中国古代曾使用过木活字、锡活字、铜活字、铅活字等活字。

在中国,到了元代,在毕昇发明泥活字之后的二百多年,王桢发明研制出木活字。元贞元年(1295年),王氏出任安徽旌德县令,同时开始着手撰写《农书》。鉴于《农书》字数太多,用木板刷印,费工费力费财,于是创制了3万多个木活字以备刷印《农书》。在印该书之前,他试印过《旌德县志》100部,并总结经验,著成《造活字印书法》。木活字本《旌德县志》到了明万历时已经全部失传,所以,王氏木活字的实物也就没有流传下来。惟一能了解和判断这套印刷技术的,只有这篇《造活字印书法》。

到了明代,活字印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著录的最早的一部是明弘治三年(1490年)华燧台通馆铜活字印本《会通馆印正宋诸臣奏议》。有学者据有关文献的记载,推论它是锡活字印本而非铜活字印本,因而比较稳妥地说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金属活字印本。同时,许多学者发现,中国古代铜活字印本(或称金属活字印本),大部分出现于弘治至嘉靖间,如当时无锡华氏与安氏所印之书至今存世还较多。明、清两代,木活字印刷技术普遍应用,最典型的就是民间家族祠堂用木活字来排印家谱、族谱。

清代活字印本相对于其以前各代来说,存世数量较多,印刷方式也丰富多彩。最具代表性的是清廷以铜活字印《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以木活字印《武英殿聚珍版书》等。朝廷的引导,带动了民间活字印刷术的运用与推广。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苏州人李瑶在杭州埇胶泥活字排印了《校补金石例四种》及《南疆绎史》,这两部书都流传了下来。李氏泥活字印本问世后12年,即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安徽泾县翟金生及其子孙用三十年时间从事活字制造或改进工作,制成泥活字十万枚,印制了《泥版试印初编》等书。泥活字本《校补金石例四种》、《南疆绎史》以及《泥版试印初编》等书,不仅是对宋代毕昇泥活字印刷技术的实践、继承于发展,尤其珍贵的是它为我们留下了实物。

清代后期,西方现代铅活字印刷术传入东方,大量铅印本书刊不断涌现,中国传统的手工雕版、活字印刷术虽与之并行一段时期,但由于技术落后,最终为之所取代。

如今,铅活字印本也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世界进入了电脑“冷排”印本居于统治地位的新时代。

凝聚着中华民族心血与智慧的活字印刷术,虽然在中国古代出版史上扮演着辅助性角色,但自传人异域后,在外邦智者的改进下,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传播知识手段之一,从而推动包括近现代中国在内的整个世界文明向前发展。因此可以说中国活字印刷术的产生,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活字印本,无论是泥活字、铜活字、木活字或其他活字,尽管制作活字的原料不同,方法不同,但在刷印前的排字拼板大致是相同的,因此活字印本特征总体来看也是相同的。

1.版匡风格

一般情况下,因雕版印本书版边栏与文字是同时雕刻而成的一个整体,其边栏衔接处不会有缝隙。而不少活字版的边栏是用竹木条逐一围成的,因此目测活字本四周边栏衔接处,多有缝隙相隔。

有必要说明的是清乾隆间武英殿活字印本《武英殿聚珍版书》,今称“内聚珍”本,其边栏并无缺口。据《武英殿聚珍版程式》记载,“内聚珍”本的刷印基本程序为:先用刻有版匡、行格的“套格版”刷印成格纸,然后将摆入“版”的活字套印在格纸上。由于其边栏是雕刻整版刷印,而非拼排所成,故边栏的衔接处不会像普通活字本那样有缝隙。乾隆年间,曾颁发武英殿聚珍版诸书于东南各省,并准各地锓木通行,各地所刻,人们通称为“外聚珍”本。由于福建、江西等地“外聚珍”本为直接翻刻“内聚珍”本,因而版匡尺寸与文字风格非常相近。实际上,“外聚珍”本已非严格意义上的活字本了。但“内聚珍”本的正文是用活字摆印的,即使边栏有断口,文字部分不会相连断裂,这是有别于“外聚珍”本及其他刻本的显著特征;“内聚珍”本的“套格版”是多次重复使用的,在一部书中,时常会出现正文虽不同而边栏残损状况相同的书叶,查找这类有相同残损“标记”的书叶,是比较简易而又可靠的鉴定方法;“内聚珍”本的边栏、文字是两次刷印而成的,故后刷印的文字有时会压在先刷印好的边栏上,这是“外聚珍”本及其他一次刷印而成的版本不可能有的现象,故书中出现的压栏字,可视为确定“内聚珍”本的重要依据。

2.排字特征

活字本是用单个字排列拼版再刷印而成的,因而(1)字与字之间的笔画不会交叉,这是与雕版印本较明显的差别之一。如果造字不精致,或遇水缩涨变形,使活字宽窄大小不等,凹凸不平,目测所印之本,(2)文字会倾斜歪扭而不垂直,墨色亦或深或淡而不均匀。为了减少造字数量,也为了避免大、小字混排的技术困难,有时活字本的(3)正文与注文采用大小一致的字体。而雕版印本常见的情形是正文大字单行,注文小字双行。即使是同样大小的字体,为了避免过多造重复之字,不少活字本(4)用—些重叠符号来代替紧邻的相同之字。

3.字的大小不一致

活字是每字一刻,不能将所有的字全面照顾。而雕版是手写稿上板,字体大小一律,刊工一气呵成,因而大小匀整,字与字间互相照应。

4.笔画粗细不匀称

一行字内,不但个有大小,而且笔画粗细有时也不一致。

5.墨色轻重不均

排字有时凸凹不平,印出来墨色就轻重不匀。

6.字与字之间笔画绝不交叉

写稿上板,为了行气整齐,字体结构美观,在书写时上下字之间,撇钩竖捺有时交叉,但活字本则不然,每字一刻,各自独立,故字与字之间不可能交叉。

7.活字印本无断版裂版现象

板刻印本,有的书板刻成年久,曾经刷印施墨或风吹日晒,书板断裂。活字印书,印完即拆版,再印再排,所以不会断裂。如有断板裂板者,即非活字印本。

8.板心鱼尾与两旁行线有隔离痕迹

活板鱼尾因系拼排成板,故与左右行线十之九有隔离迹象,板刻则无此现象。

9.行格界线时有时无

活字本行格界线系拼排,拼排不平则着墨不匀,即出现行线时有时无情况。

10.原本记述

根据以上特征,如果凭借对原本进行“观风望气”,仅能帮助辨别是否为活字印本,若要了解更多的细节,活字原印本中所出现的记述性文字就是较为重要的参考资料。

在活字印本的牌记、题记、书名页上,有时会简要说明所据活字的品种。如清道光十年(1830年)李瑶泥活字印本《南疆绎史勘本》有篆文牌记两行:“七宝转轮藏定本,仿宋胶泥版印法”;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吹藜阁铜活字印本《文苑英华律赋选卷四末行下题:“吹藜阁同板”,“同”即“铜”的简写;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翟金生泥活字印本《仙屏书屋初集诗录》书名页题“仙屏书屋初集,泾翟西园泥字排印”。清康熙58年徐志定真合斋磁版印本《周易说略》,书名页横书“泰山磁版”,墨色不均周边有缝昔,活字特征明显。但又有断版现象,是雕版的特征,到底是活版还是整版有待进一步考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