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的三大学者
明末清初的三大学者
在明末清初社会剧烈动荡时期,出现了一批反对封建专制的学者,其中最著名的是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大学者的命运和作为大体相似:青年时处于明末衰世,清兵入关后都曾组织义兵抗清,失败后逃匿隐居,终生不仕,潜心著述,为中华文化发展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人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其父黄尊素是明末东林党人,明天启六年(1626)为宦党魏忠贤害死,年仅十几岁的黄宗羲曾到北京要为父申冤报仇。他关心朝政,反对宦官专政。清兵入关后,他招募义兵,成立“世宗营”,反清的鲁王政权任命他为左副都御史。鲁王失败后,他被清廷迫害,受到通缉,四处逃亡,后隐居故乡,潜心著书立说,对经史、天文、数学、音律等都有研究,其主要著作有《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南雷文集》等,贯穿了反封建专制的理念。《明夷待访录》成书于清康熙二年(1663),是系统的政治理论著作,涉及君权、官制、立法、财政、田制、兵制、学校、选举等诸多问题,并提出改革的意见。第一篇《原君》是其核心。文中尖锐地指出,封建帝王集天下利害之权于一身,为了一己的淫乐,“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因此,“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对独裁者该怎么办呢?他主张削弱和分散君权,在《置相》中提出“天下不能一人而治”,主张要提高宰相的权力以分君权。在《原法》中,他批判了帝王制定的法律是“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主张制定符合天下人民利益的“天下之法”来治理国家。在《财计》中更萌发了民主思想,认为工、商“盖皆本也”,都是财源的根本,主张发展工商各业。黄宗羲早期的民主意识可谓超前,成为以后“君主立宪”思想的发端。
顾炎武(1613—1682),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为炎武,尊称为亭林先生。他是昆山(今江苏昆山)人,明末诸生,参加复社活动,关注社会现实。清军南下时,其母王氏绝食殉国。他参加昆山嘉定一带的反清斗争,失败后奔走于山东、河北、山西、陕西各地,考察民情地理,心存复国志向。虽复国无望,仍坚持民族气节,终生不仕,著书立说。其主要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弊书》、《亭林诗文集》等。在政治上,他和黄宗羲一样,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他不主张扩大相权而主张扩大郡国地方权限以限制君权,并从地方权限扩大到人民。他在《日知录·始正》中明确指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人把他这句话归纳为更为响亮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对传播民主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他还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在《日知录·形而下者谓之器》中,说明事物的变化规律不能脱离具体事物的“器”,“形而下学”也成了相对于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哲学概念。在学术研究中,他主张“实学”,倡导“经世致用”,其《天下郡国利弊书》就是经世致用的著作。他在经学、史学、文字学、音韵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在顺治四年(1647)写了《精卫》一诗,以精卫鸟衔木石填海的神话故事为喻写道:“我愿平东海,身沈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此时,反清势力均归失败,清王朝政权日趋巩固,诗中发抒了他明知无望仍坚持不屈奋斗一生的悲壮情怀。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隐居衡阳船山,著书立说,人称“船山先生”,传世著作颇丰,主要有《噩梦》、《黄书》、《周易外传》、《张子正蒙注》、《读四书大全说》、《尚书引义》、《礼记章句》等。在哲学思想方面,他反对唯心主义的“心学”,发展了唯物主义思想。他在《张子正蒙注》中指出:“理在气中。”“人于所未见未闻者,不能生其心。”“越有山而我未至越,不可谓越无山。”肯定了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他在《尚书引义》中说:“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认为行先知后,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认为自然和社会都是不断变化的,并把发展观点运用于反对专制独裁,提出改革政治的主张。他在《噩梦》中进一步提出土地不是帝王的私产,应当为耕者所有的观点。然而,他没有在此论点上走得更远,他还在书中向地主阶级提出“宽以养民”,适当减轻农民负担的建议,当然这不过是“与虎谋皮”罢了,反映出他思想的时代局限性,“耕者有其田”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梦想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