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播洒关爱
用青春书写奉献 用真情播洒关爱
——记北京广播学院青年志愿者“抗击‘非典’义务消毒队”
2003年的春天,没有人能够以一个轻松的表情释然而过。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的病情使空气变得不再干净透明,反而充满危机,一触即发。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受到了致命的威胁。每个人往日的自信和勇敢在病毒面前薄如蝉翼。非典型性肺炎侵袭京城,来势凶猛,速度迅疾,这让所有人始料未及。这是一场民族的灾难,是对于一个民族又一次的艰苦卓绝的考验,面对猖狂的病魔,面对死神狰狞的嘴脸,我们何去何从?
正当我们因自危而惶恐时,正当我们因无助而感到动摇时,在我们的媒体,在我们的身边,传出了强有力的声音——“沉着应对、措施果断、依靠科学、有效防治、加强合作、完善机制”,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是绝对不会向病魔低头的。聆听着总书记鼓舞人心的话语,感受着医护人员无私忘我的劳动,作为一名首都的大学生,作为跨世纪的一代接班人,我们深感应该满怀信心的勇敢的面对这一切。当SARS病毒波及到大学校园时,造成了一些病例或者疑似症状后,给许多学校的正常教学和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面对这一切我们应当如何以对?
为了维护我们北京广播学院在与“非典”的斗争中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果,为了让SARS永远的远离我们的校园,为了让“教师不停课,学生不停学,师生不离校”的号召拥有一个良好的卫生的环境保障,校学生会4月26日组建了由20人组成的青年志愿者义务消毒一队,开始使用浓度为0.42%的过氧乙酸对梆子井大学生公寓的每个宿舍进行消毒,按要求每天进行,并做好消毒记录与消毒简报,每天上报后勤部门。我们的同学以他们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在校党委、团委的正确指导下,在这属于青年的5月,书写了新世纪的大学生的又一篇光荣的篇章。
在消毒工作开展的初期,梆子井大学生公寓需要消毒的寝室将近1000个,除去每队4名消毒药品运送队的同学,消毒队其余17名同学的工作量是每人每天负责50多个寝室的消毒工作,并要尽量在一小时内完成,以免影响住宿学生正常的学习和休息,还要严把质量关,决不能给病魔以可乘之机,达到消毒的目的。在这20名同学中大部分是女同学,柔弱的身躯在坚强的意志下承受着如此繁重的劳动,加之天气越来越热,每次消毒后每个人都大汗淋漓,他们回到寝室以后仍然不能马上休息,还要清洗白大褂、橡皮手套、洗澡,并对当天工作认真的进行记录。而且消毒的药液为浓度0.42%的过氧乙酸,对人的鼻、眼和皮肤都有很强的刺激性,同学们在消毒的过程中出现药液浸透口罩的现象,当时有许多防护用品因为脱销无法购买,有的同学的脸受酸性药液的刺激后出现小疙瘩,他们回到寝室以后普遍胃口不好,加之工作量大,出现头晕的现象,难以再进行正常的学习和休息。但是他们仍然毫无怨言的继续工作……每当在落日的余辉中看到一群消毒队员身着白色防护衣的身影,我们真的感觉到,那正是天使的装扮。他们是广院一道靓丽的风景。
消毒工作初期出现的这些问题引起了学校有关领导的重视,校后勤实业总公司拓宽购货渠道,拨发专款购买防护用品,校学生会生活部随即通过海报、广播等各种宣传手段招收义务消毒队员,这项义举得到了许多同学的拥护和支持,广大同学积极、踊跃地报名参加,不到两天义务消毒队的人数已经增加到60多人。扩充人员编制,组建义务消毒队二队,完善防护用品……每当一个报名的电话响起的时候,学生会的同学都会有一种难于言表的感动。当灾难降临的时候,我们的同学并没有在角落里躲藏,他们毅然的投入到这支光荣的行列,和全国人民一道,在党中央,在校党委、团委的号召下和全国人民一道打好这场保护健康、维护稳定的攻坚战。
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同学们用他们无私的劳动、辛勤的汗水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有一种感动,给予我们力量,有一种精神,让我们不再恐慌,汗水冲去了心理的阴影,辛勤换来了胜利的曙光……
有的时候药液漏在了他们的背后,形成大片的污渍,他们仍然不言不语继续工作;有的同学对药液过敏,为了按时完成任务,仍然每天坚持工作到最后;有的时候药液不慎溅到同学的皮肤上甚至眼睛中,他们都默默的忍受,没有一人离开……这些义务消毒员都是来自普通同学当中,他们放弃了自己的业余时间和休息时间,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主动地配合学校的工作,不计较任何名利得失,为广大同学义务服务,投身到与“非典”作战的第一线,他们平日也有自己的课业和学习任务,也是家里最担心的人,而他们却在关键时刻站了出来,在繁重的工作面前没有逃避,他们让校园里恐慌的地方处处都有坚强的鲜花绽放,他们的勇敢,他们的责任心,他们对同学们的关爱,令人为之动容,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SARS下了战帖,用行动给予同学们最大的鼓励,用行动给予学校最大的支持。同学们的这项义举被中国教育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等多家媒体报道,深受广大师生和社会的好评。生命的光华在爱的平台上重新点燃,同学们也走出了寝室,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同学们锻炼身体的身影,美丽的广院——我们共有的家园,因为有了义务消毒员——这些优秀的兄弟姐妹,在夏日的阳光下显现出另一种风采。
当同学们疲倦之余回到有淡淡消毒水味的寝室时,当同学们自豪向家人和朋友说起我们广播学院无一例“非典”病例、疑似病例和观察病例时,我们都应该珍惜和心存感激。珍惜义务消毒队的队员们辛劳工作下来之不易的安全,感激他们在“非典”病毒来临时的挺身而出,捍卫同学们的健康和生命的壮举。
在SARS的阴影之下,我们看到了他们坚毅的微笑,看到了一种勇敢,一种坚持,一种顽强不屈的精神——在我校防治“非典”一线的义务消毒队队员们身上!
有一种精神,叫民族精神,它是民族的命脉。有一种激情,叫爱国情,它是人格的定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前进的道路上,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总会有一些人身上体现出来伟大的民族精神,折射出高尚的爱国情怀,推动国家和民族不断前进,生生不息。中华民族越是在危难时刻越具有愈挫愈奋,坚韧顽强,敢于胜利的伟大民族精神。高举“五四”旗帜的中国青年越是面临风雨考验越能迸发出众志成城,团结奉献,勇往直前的崇高赤子之情。“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们可爱的义务消毒队员也正是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的体现者。
在“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我们的义务消毒员表现出了较高的觉悟和奉献的精神,他们高尚的行为,在广大的同学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鼓舞了士气,稳定了人心,维护了校园的稳定,为学校和首都的“非典”防治工作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义务消毒员这样的无数人们的默默奉献下,只要大家以冷静之心、客观之态抵制“非典”,“珍重自己、关爱他人、尊重科学、同舟共济、共度难关”,用坚强和关怀代替抱怨和恐惧,就一定能够迎接胜利的一天。
时至今日,义务消毒队的工作仍然在继续进行,他们以关爱健康、捍卫生命,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与SARS进行着坚持不懈的斗争,他们无愧于大学生的光荣称号,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这个称号增添了一份更加灿烂的色彩!
北京广播学院团委学生会
2003年6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