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高校学报由综合性走向专题化的过渡形态

高校学报由综合性走向专题化的过渡形态

时间:2023-05-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学报由综合性走向专题化的过渡形态三、特色化:高校学报由综合性走向专题化的过渡形态高校学报的特色包括选题特色、编排特色、装帧特色等等,这里的“特色”专指学报特色专栏的设置。总之,高校学报由综合性滋生的各种弊端已相当明显,创办专题性学报势在必行,目前情况下,各刊应切实加强特色专栏建设,为学报向专科化、专题化方向发展奠定基础。

高校学报由综合性走向专题化的过渡形态

三、特色化:高校学报由综合性走向专题化的过渡形态

高校学报的特色包括选题特色、编排特色、装帧特色等等,这里的“特色”专指学报特色专栏的设置。如前所述,专题化是高校学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学报摆脱困境的有效途径。但实现专题化不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由政府部门组织专家学者进行全方位的调查摸底,多方论证。有一点可以确信,目前高校学报开设的特色专栏不下300个,其中较有连续性的专栏也不下100个。如《九江师专学报》的“陶渊明研究”、“黄庭坚及江西诗派研究”;《山西师大学报》的“晋国史研究”;《河北师院学报》的“张之洞研究”;《呼兰师专学报》的“萧红研究”;《昭乌达蒙师专学报》“北方民族文化研究”;《上海师大学报》的“古代戏曲研究”;《殷都学刊》的“殷商文化研究”、“《周易》研究”;《徐州师大学报》的“金瓶梅研究”;《淮阴师院学报》的“周恩来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的“人类学研究”、“民族学研究”;《广西师大学报》的“法学研究”等等。这些特色专栏都为创办专题化学报准备了必要条件,是专题性学报的原始状态的“雏形”。但我们也应看到尚有不少的高校学报尚未形成自己的特色,尚未设置真正意义的专题,有的只是一般的学科分类,如“文学研究”、“史学研究”、“经济学研究”等等。现在的专栏尚缺少更为广泛的选题,还需要花大力气加强特色专栏的建设。

特色专栏设置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以地方文化特色设立栏目。此类专栏发表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历史、风俗民情等方面研究论文,专栏作者近水楼台,得天独厚,往往能够掌握第一手资料,研究成果学术含量高。这种专栏对彰大地方文明,推动整个学术事业繁荣作用巨大。我国目前高校学报的专栏多属于此例。

2.以科研强项设立栏目。各校均有自身的科研强项,在某个学科某个领域拥有较大作者群,并已取得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以此来设立专栏,便于将科研成果集中地推向社会。如《广西民族学院学报》“人类学研究”、《苏州大学学报》的“明清近代诗研究”、《东北师大学报》“中美城市化比较研究”等栏目,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当然,“地方特色专栏”与“科研强项专栏”只是粗略的划分,许多成功的专栏既是以地方文化为依托,同时又是该校的科研强项。

专栏设置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专栏选题要有重大或较大的学术价值。专栏设置前要进行慎重的遴选、取舍,多方的论证,学术价值不大的选题不能作为专栏的选题,否则不但于事无补,而且也不可能使专栏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2.专栏选题要有开拓性。选题不能只局限在传统项目,同时也要注重选取那些值得研究,但目前少有研究或研究不够的选题。如《徐州师大学报》开辟的“《金瓶梅》研究”、“留学生与中国近代化”便是具有开拓性的专栏。

3.专栏设置要有可行性。有些选题学术价值颇大,但编辑专业不对口,作者群体难以培养,则不可设置该专栏,如匆匆上马,怕难以维持。

4.专栏设置要有连贯性。目前,高校学报设置的特色专栏,连贯性不够,有时相隔时间太长,这样的专栏不易形成规模效应。专栏编辑的工作要变被动为主动,要根据专栏选题主动出击,积极地开展组稿工作,不可等米做饭,随机而设,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培育该专栏的作者群。

5.专栏设置要有开放性。目前学报以发表内稿为主,但专栏要享有“特别待遇”,不能再拘泥于内外稿比率,不能再区别对待“名人”和“新人”,也不能再迎合职称评审要求,要做到只要有较高学术价值,就应当竭力发表。这样才能打出“品牌”,形成“拳头产品”,从而使更多的作者进入“专栏作家”的行列。关起门来办刊、办专栏,搞门户之见是办不好特色专栏的。

6.专栏设置要密切关注现实问题。目前学报的专栏有偏重于传统文化研究的倾向,固然研究传统文化很重要,但有些专栏过于“钻牛角尖”。对“学术性”的理解也过于狭窄,似乎只有钻“故纸堆”或纯理论演绎的文章才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其实注重研究现实问题的文章同样具有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如《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的“企业改革问题探讨”专栏,就是一个颇具现实意义的专栏。设置专栏时要避免只重传统,不顾现实问题的倾向。

另外,专栏设置不要仅限于一个,可先尝试2~3个栏目,然后根据发展情况逐步淘汰,适者生存。如某个特色栏目有着旺盛生命力,经久不衰,那么这个栏目就有可能成为专题性学报的“专题”。如只开辟一个专栏,倘若中途而崩,再另起炉灶,则易错失良机。

总之,高校学报由综合性滋生的各种弊端已相当明显,创办专题性学报势在必行,目前情况下,各刊应切实加强特色专栏建设,为学报向专科化、专题化方向发展奠定基础。

【补记】

本章内容写于1998年,同题发表于《编辑之友》1999年第3期,《新华文摘》1999年第12期作了全文转载。文章主要观点有三:(一)综合性是高校学报“双重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低下的症结所在;(二)专题化是学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三)特色专栏的建设是高校学报由综合性走向专题化的过渡形态。(文中部分材料已显老化,但不影响文章的主要观点,这里一任其旧,不作改动)此后,高校学报界就“专题化”、“特色化”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到2002年7月,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同志在“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发表题为《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社科学报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同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会议纪要》(教社政厅〔2002〕5号)、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2〕10号),这一讨论似可告一段落。但学界的相关讨论还在继续。这里仅就笔者所见,略举数例,不作评价,读者从中可以了解讨论的相关情况:

(1)2000年,山西财经大学秦兴俊等认为,高校学报的主要危机在于论文的低质量和发行量过小,比较好的解决方法是实行“专题化和网络化”,这是高校学报21世纪发展的战略选择。他指出,“实施专题化能够形成稳定的质量比较高的稿件来源渠道”,能够“促进编辑学者化,提高编辑的论文鉴别力”,“对提高高校学报的发行量将有很大的帮助”,也可以“优化高校学报的资源配置”。[4]

(2)2000年,齐齐哈尔大学李维等指出,教育部1978年关于高校学报“是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的定位,曾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恰恰使我国为数众多的高校学报综合有余,特色不足”。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走专题化之路”。[5]

(3)2000年,湖南医科大学阳太等指出,学报至少可以办成三种类型:一是专题性的学报,二是综合性学报,三是学术应用性学报。“目前两类院校可办专题性学报,一是在全国有影响有地位的重点大学;二是一些综合实力不强,但某一学科在当地乃至全国有较强实力的省属院校”。[6]

(4)2000年,佛山科技学院邓军文在对广东省部分高校学报稿源情况进行调查后指出,高校学报需要改革。他认为“近年来,各级报刊主管部门对期刊的清理整顿、结构调整的力度是非常大的,而一直以来对学报却呵护有加,学报一直在太阳伞下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吗”,“学报可以尝试高校之间合作办刊,或者建立以高校为主联合产业机构、科教文卫组织办刊,走专题化或专科化之路”。[7]

(5)2001年,中南大学彭敏宁等指出,高校学报应走专题化之路,但“囿于高校学报多年来形成的学报办刊格局和思路,专题化的实行迟迟难以起步”,目前高校合并恰恰给高校学报改革和发展带来了契机。[8]

(6)2001年,石油大学刘为清认为,高校学报应该实行专题化、专业化办刊模式。他指出,“《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经过精心策划,自2000年第1期起,本着服务于读者,提高发行量等目标,开始走专题化办刊之路。将全年6期分为石油勘探、石油工程、石油炼制等分册,一年多的试运行表明,读者反映良好,这更增加了我们办好专题刊物的信心”。[9]

(7)2002年,秦兴俊等再次著文指出,“高校文科学报当前的通病是期刊定位失当,栏目综合化,专题不突出,特色不明显”,“改变这种情况,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实行专题化和特色化”。实行专题化“能够有效提高学报在相关学科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10]

(8)2002年,扬州大学刘明寿等指出,合并高校办刊应坚持“两条腿走路,综合性与专业化并举”,“以适应时代和科技发展的趋势,满足现代读者获取信息的需要,从而使合并高校办刊走出困境,实现‘两个效益’双丰收”。[11]

(9)2002年,温州医学院陈艺指出,“高校学报的学术质量不高,与学报的综合性有很大关联,高校学报应由综合性走向专题化”。实行专题化“有利于形成学术竞争机制,解决优秀稿件缺乏、作者队伍狭隘性问题,推进学术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还可以“节约资源,多出精品”,“全面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12]

(10)2002年,江苏大学杨海濒等指出,“要使学报走向市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把学报办成真正的双效期刊,就必须舍弃这种一味追求综合性、‘小而全’的办刊思想,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学报在选题组稿时,应依托学校、地区、行业优势,联合社会乃至国内外的力量,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好专题、特色栏目,逐步使学报走上专业化道路”,“不解决这一问题,学报将无法由封闭走向开放,学报的影响力将永远局限在一个封闭狭小的圈内”。[13]

(11)2003年,江西财经大学魏琳认为,打造高校“名刊工程”需要“树立特色化发展理念,走专题化的发展道路”。她指出“过去我们一直奉行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大而全的办刊理念,致使许多期刊出现雷同,缺少生命力”,“我国高校学报上千家,要在如此众多的学报中打造出一二十家名刊,没有专题化的学报是很难脱颖而出的”。[14]

(12)1999年,河南师范大学孙景峰对此前学界提出的高校学报“联合办刊”、“专业化”的改革思路提出质疑。他指出,这种提法只看到了“联合办刊”、“专业化”的优势(心目中的,不是现实的),而看不到其不足;看到了现行学报办刊模式的不足,而“对近百年来高校学报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完整的优势作用估计不足甚或熟视无睹,而过分夸大其中的劣势”。他认为,“学报改革的目的在于革除不能适应发展需要的地方而使其固有的优势发挥得更充分,而不是从根本上否定现有办刊模式”;“不管改革的步子迈得有多大,都要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要为基本前提”。他还提醒人们,“现在看起来算是优势的东西将来可能毫无优势可言,当我们苦苦追求之后才发现所追求的东西毫无用处时,不如趁早经营好我们现有的这块阵地”。[15,16]

(13)2001年,内蒙古师范大学董祥林指出,高校学报需要改革,但学报改革“不能脱离学报的社会角色定位”。高校学报与其他期刊相比有共性,但也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就是“由高校主办,是高校的学术‘窗口’,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因此,“不论采取什么模式,都不能改变学报的性质和任务,即学报的社会定位”。[17]

(14)2002年7月,“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在京召开。教育部袁贵仁副部长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社科学报的形势和任务》的主报告。“报告”指出:高校学报定位要改革创新,“学报是高校办的,但是并不意味着作者只是本校教师,或者只是高校学者,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高校社科学报要为高等教育服务,也要为国内外学者服务,为一切对社会科学感兴趣、有需要的读者服务”;“高校社科学报要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不能只是一个模式,要有自己的特色,要反映本校的优势、本地的优势,不要求大求全。现在我们办学报的办刊理念,是一种综合性的、大而全的理念,所有的学科,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样样都有”。“报告”强调,“对于近千份的高校社科学报来说,都要树立一个特色化的发展理念,相当一部分刊物要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一部分学校是世界知名的,它的学报也是好的,将来还会有一些综合性学报。但是更多的学校,更多的刊物,可能要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否则的话,在竞争中,人家订了那份就行了,就不可能还订你这份学报。这将对我们坚持不懈地办下去产生难度。树立特色化的发展理念,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无疑需要一个发展过程。每个刊物都有很长的历史,一下子完全变了,不是那么简单的。但问题是,我们对发展趋势、方向的把握要正确。这就是,方向要对头,方法要灵活,步子要稳妥”。“报告”还进一步指出,“树立特色化的发展理念,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从长远看,从全局看,可以有上、中、下三策。作为上策,全国高校可以统筹考虑,根据学校的传统、优势和特色,集中力量,由一个学校牵头,依托全国性各专业委员会、学会,办高校社科学报各专业专刊。……中策就是鼓励若干高校社科学报合作,或叫联合,组成联合编委会,进行相对集中的学科专业分工。……下策,就是走内涵发展的道路。这虽是下策,但是最实际,目前最普遍可行的。我们希望所有学报在保持现在高校主办的格局下,根据自己的地方特色、学校特色和科研优势设立专题栏目,走专题化的发展道路”。[18]

(15)2002年9月6日,教育办公厅印发《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会议纪要》(教社政厅〔2002〕5号)。“纪要”指出,“在学报定位上要改革创新。高校社科学报要为高等教育服务,也要为国内外学者服务,为一切对社会科学感兴趣的读者服务。要树立特色化的发展理念,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会议认为,从长远看,从全局看,学报有三个层面的改革思路:一是走整合之路,全国高校可以统筹考虑,根据学校的传统、优势和特色,集中力量,由一个学校牵头,依托全国性各专业委员会、学会,办高校社科学报各专业专刊。二是走联合之路,鼓励若干高校社科学报合作或联合,组成联合编委会,进行相对集中的学科专业分工,把某专业学科方面的稿件都集中到一个刊物里面去,形成相对优质和特色。三是走内涵发展之路,在保持现在各高校主办的格局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各地的实际、各校的特色和科研优势设立专题栏目,走专题化发展道路。支持和鼓励每个学报办出自己的特色栏目和名牌栏目,设计和塑造自己刊物的学术个性和文化特征。总之,要通过改革创新,改变高校社科学报目前‘全、散、小、弱’的状况,争取向‘专、特、大、强’方向发展”。[19]

(16)2002年9月13日,教育部出台《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2〕10号)。“意见”指出,“要转变高校社科学报的办刊理念,打破传统封闭的办刊模式和千刊一面的局面,鼓励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引进新的办刊机制,在管理体制和办刊模式等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不断增强刊物的活力和竞争力,使高校社科学报的工作更加适应新世纪发展的要求。倡导高校学报走整合之路,创办代表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水平的专业性学报;鼓励若干高校社科学报进行合作或联合,走联合之路,把刊物做大做强;支持高校社科学报在保持各高校主办的现有格局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各地和各校的实际和特色,创办特色栏目和名牌栏目,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塑造各自刊物的学术个性和文化特征”。[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