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言语教育期
第一节 语文的言语教育期
语文的言语教育,是人类创造文字之前的最重要的教育活动之一。创造文字之后,言语教育仍然占据着语文教育内容的重要方面。对于一个有正常听说能力的人来说,言语行为无疑是其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尤其是人类在其童年时代。言语与人的本质紧密相连,人的本质之一,就在于言语行为的展示与创造。
一、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
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体现于蕴涵于人这一个类的全部生命价值与不断发展丰富的个性之中。人的本质规定和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从十一个方面来认识人的本质规定。
其一,人能直立行走,手和脚有严格的区别,各自的性能与外形不同,各司其职。正如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所说:“只是由于劳动,由于和日新月异的动作相适应……人的手才达到了这样高度的完善。”(〔13〕第三卷509~510)
其二,人能够用大脑灵活自如地思维和想象,能够借助成熟的发音器官说话并用语言进行交际、交流和沟通。正如恩格斯所说:“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13〔第三卷512)《列子·杨朱》中也说:“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智虑。”人能够运用自己的思维,认识事物的规律。“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9〕第42卷96)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
其三,人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借助工具进行生产和创造,人也能创造符号并使用符号,借助符号进行精神生产和创造。通过自己创造的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精神产品,体现着、实现着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尤其是在私有制的社会里,尽可能在自己的精神产品(当然也有物质产品)和“生命的生产”的过程中,实现、确认、展示人的本质力量。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告诉我们:“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这就是说,“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9〕42卷97)
其四,人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从而获得美的享受。人不论是创造物质财富,还是创造精神财富,乃至“生命的生产”,都在这些实践过程中尽力总结出自然规律,把这些自然规律与人对美的追求的理想有机地结合起来,总结归纳出一些美的规律来,使诸种生产创造过程和产品,都符合美的规律。正如马克思所说:“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9〕第42卷97)
其五,人具有复杂多样丰富的情感活动,而激情热情则是更具创造力与排遣力的情感。动物,只有情绪以及与物欲性欲紧密相连的动物性的冲动与疯狂。人“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9〕第42卷169)《孟子·公孙丑上》有一段论述,非常精彩地阐明人与非人的区别,就在于情感道义:“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辞让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在孟子看来,这四种情感道德与智慧,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便是《孟子·藤文公上》所言“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的结论。比孟子晚出的荀子,对于人的本质区别于动物,也有精彩的论述:“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故序四时,载万物,兼利天下。”(〔104〕王制)中国古人对人不同于动物的本质的认识,有相当的理论高度。如《礼记·礼运》中讲:“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中也讲:人“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
其六,人是自由自觉的类。马克思告诉我们,“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活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生活本身却仅仅成为生活的手段。”(〔9〕第42卷96)人的类特性,就是自由自觉。自由、自觉在于认识世界各种事项、自然界各种动植物生长、生活的规律,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说:“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它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运用这些规律结合人的审美理想进行三大基本生产创造活动。同时,也能把人这一类的各种特性,各种经验,诸多正确、先进的理论与知识汇集起来,成为共同的资源,从而共同享用,向理想境界迈进发展。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说:“动物不能把同类的不同特性汇集起来,它们不能为同类的共同利益和方便作出任何贡献。人则不同,各种各样的才能和活动方式可以相互利用,因为人能够把各种不同产品汇集成一个共同的资源,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购买所需要的东西。”而且,人是通过他人对自己所创造的各种产品的享受与利用,才进一步补充完善自己。
其七,人在“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任何动物,仅是为了生存与繁衍后代而进行捕食、筑巢等自发性活动。而人追求的不仅是物质的生产与享受,而且重要的理想目标是创造精神财富并充分获得享受,进行“生命的生产”而使之更加自由自觉,更加符合美的理想。因此,学习创造并不断提高知识含量与水平,进而使智慧与才能达到理想境界,从而确证并表现自身。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得非常正确:“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是类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在这种确证并表现自身的过程中,人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方法与技巧,开发自己的智商与情商、体格与体能。这就是《荀子·非相》中所说的:“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
其八,与自然界和平共处、和谐共进,天、地、人,是一体的。人意识到人与天、地万物彼此之间的关系,既是给予与接受者的关系,又是创造与被美化者的关系。正如老子所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07〕二十五章)庄子也有这样的认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荀子也有相似的观点,“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而天下治。”(〔104〕礼论)东晋的僧肇在《涅槃无名论》中也说:“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17〕68)“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9〕第42卷95)正因为如此,人与自然界,就是一种平等的、相互信任、充满友爱的和谐状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
其九,人“生产出他的全面性。”人在改造利用自然,建设发展社会的同时,也在不断改造、强化、提高自身的本质力量与生命价值。“人不是某一种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在变易的绝对运动之中。”(〔15〕8)人的本质属性,人的生命意义是随着人自己的各种实践活动不断地发展着。人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同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使他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9〕第23卷202)动物没有这种能力,它只是适应自然。“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9〕第42卷96)自然界人化的程度与水平越高,人自己生命的自然中沉睡的潜力同时被唤醒,被开发,被培育提高的层次、程度也就越高。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改变自然而发展的。”于是,人的生命就在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生命的生产”的丰富实践中向和谐自由自觉的境界发展迈进!
其十,人的本质还在于人能自觉意识到自己的实践过程,并千方百计寻找对策和方法予以改正错误。在私有财产存在的社会中,人,人的劳动,劳动产品,都不同程度地被异化着。人意识到这种异化对人的本质的伤害与侵蚀。马克思就清醒地看到:“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宫殿,却但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9〕42卷93)如何才能克服这种异化呢?马克思指出:“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但这种扬弃之所以是这种解放,正是因为这种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在客体上都变成人的。眼睛变成了人的眼睛,正像眼睛的对象变成了社会的、人的、由人并为了人创造出来的对象一样。”(〔9〕第12卷124)这样一来,人既不同于原始的人,也与被异化后畸形的人不一样。“眼睛变成了人的眼睛”而不是被异化成像动物的眼睛。“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9〕第42卷126)在历史的长河中,人既克服私有制与社会过度的分工带来的异化,又用自己的全部知识与智慧改造自然界与社会,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予以全部实现。“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9第42卷126〕)
其十一,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此,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极其深刻的阐述:“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这一论断,与他论述人的本质的其他观点是一脉相承的,同时也是相互补充而使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成为一种体系形态。马克思在《青年对选择职业的考虑》中说:“人类天性是这样规定的: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的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做到自身的完善。”人即是一个个有血性、有个性的生动个体,正如恩格斯《致保·恩斯特》中所说:“在这个世界里,人们还有自己的性格以及首创的和独立的精神。”这一观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也有明确论述:“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人是人类自己创造的知识和文化为主体的精神财富滋养灌注的人文精神产品的群体,同时又是与自然宇宙和睦共处而又能创造性地使用自然宇宙人文精神产品的高级动物。人是自然宇宙规律的发现者,同时遵照种种规律予以改造和利用,从而使自然宇宙更加和谐更加美好。这些,正是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言语教育的基本形态轨迹
从考古发现中看到的中国原始社会的形态轨迹,最早的是云南一带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而据考古专家、古文字专家研究,中国真正的文字是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甲骨文距今约3300年。那么,我们这里所说的言语教育阶段,便是指3300年前的原始社会漫长的时间内的言语教育。由于可资佐证的考古发掘的器物很有限,我们的阐述,是借助各方面专家的研究成果加上合理的推断进行的。可以说,原始社会的人类,是人类的童年时代。这样,我们可以借助现代人孩童的一些特征与至今尚存在的极少数的原始部落的行为举止,给我们的阐述一些帮助。我们借助这些成果与帮助,大致可以把3300年前文字正式产生之前的言语教育的轨迹形态分缕出如下几个线条。
其一,言语教育在劳动中进行
原始社会的人,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加之初始的社会结构相对简单些,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的。劳动是人们的中心活动,亦是生存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劳动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与大自然诸多条件相协调的众多事项。其中主要有以采摘野果、取水、做饭的家务劳动,以打鱼、捉鸟、围捕可供食用的野兽等为主的狩猎劳动,以耕种土地、种植收获谷物蔬菜等为主的农业劳动,以驯养家禽家畜为主的养殖劳动,以打凿洞穴、建筑棚舍架设巢穴为主的建筑劳动,以磨制打做各种生产生活用具以及初始的装饰物品等为主的手工劳动,等等,这些活动都是全部落、部族乃至整个社会齐心合力的共同的行动,且是分工协作分期分批活动的。在这些各种各样的劳动中,首领与群体的协调与分工、配合与帮助、计划与实施等,主要是由语言这一媒体进行沟通交流的。而语言,在当时主要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口头语言,也称为言语。一部分是体态语言。语言的沟通交流,既是对语言的应用与操作,也是对语言的学习、传授、交流、习练、提高与革新创造。这便如许多孩童嬉闹玩耍,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常常与相互之间的纠正、补充、模仿、习练是融为一体的。从读音,再到正确快捷的联字(声)成句,加之表情动作与手势,从而能够较准确地表情达意,也能传授交流劳动技能与方法,协调行动按计划完成各项劳动任务。而对于小孩,则从牙牙学语开始,便进行大帮小、强助弱,身体力行的传帮带的传授学习。这部分言语教学,是当时语言教育的主体,但它还不是言语教育的全部。
其二,言语教育在交流沟通中进行
首先,是部落之间、部族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以推想,现代社会中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经济、文化、信仰、习俗惯常等原因,方言众多。原始社会的各个氏族、部族、部族联盟里,也有着自然地理状况的差别,习俗生产的不同,因而方言状况是存在的。那些氏族部族以及部落之中的少数聪慧者,言语之间的障碍会少一些,而对大多数各个不同地域的部族的人来讲,就要靠这些“言语专家”给予转译才能达到相互对话语的理解。因此,这种对本氏族、部族和部落联盟中,人群言语的规范与对另外氏族部族和部落联盟人群和言语的大致知晓,就成了当时言语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外,氏族与氏族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部族与部族之间,部落联盟与部落联盟之间,常常会因各种情况产生摩擦和矛盾,或谈判解决矛盾,或争斗以平事端,这中间的言语便起着沟通交流的媒介作用。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中所说:“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13〕第1卷35)当然,也会有氏族与氏族、部族与部族、部落与部落,部族联盟与部族联盟的通婚、协作、庆贺、礼仪等活动,也少不了言语沟通的行为。可以说,这方面的言语应用和教育,虽然面不广泛,人数较少,但是它对语言教育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它促进人类早期言语的统一化,规范化,以这种较规范、统一的言语促使广泛的思想情感的交流与沟通,从而促进人类的和睦与发展。
其三,言语教育在日常生活中进行
原始社会中,日常生活是简单的,但却是与人的生命活动须臾不可分离的。正是恩格斯所讲:“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一个简单的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13〕第三卷574)显然,吃、喝、住、穿是人们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原始社会的人的吃、喝、住、穿,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花色品种上,质量上,是无法与现代人相比的,也不能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人的相比,但是,在吃、喝、住、穿的过程中,照样获得不会比任何时代的人逊色的刺激与快感。至于美感,则常常是随着吃、喝、住、穿的品种质量、花色款式增加而丰富。正是这样,才有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与原始的人的基本生活相连并构成他们基本生活丰富内容的还有一些必须的事项,诸如男女之间的情爱与夫妻生活,怀胎之后的保护与小孩的养育,部落氏族里的祭祀祈福,天灾疾病的防范与救治,等等。这种种基本生活中,进行着人们最普通最频繁,也是最能体现和表现人们的七情六欲的言语交流与沟通。这正是言语的最基本最大量的教育。正如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所讲:“由于手、发音器官和脑髓不仅在每一个人身上,而且在社会中共同作用,人才有能力进行愈来愈复杂的活动,提出和达到愈来愈高的目的。”而这其中,就有着人的“生命的生产”活动的重要内容与重要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中说:“一开始就纳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13〕第一卷33)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也讲:“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须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13〕第四卷2)无论是他人生命的生产,还是自身生命的生产,原始的人们必须负起教育培养提高自己与他人的生命素质的责任。而言语教育,是首当其冲并贯彻到底的教育。
其四,言语教育在精神生产中进行
原始社会里语言教育是贯穿于物质生产活动与人的“生命的生产”活动的自始至终的活动。同时,原始社会人的精神生产活动中言语的教育也是一以贯之的,而且从艺术生产的过程与审美的标准来看,言语教育与运用,乃至创造,是更为活跃与丰富的。原始人的精神生产,虽然一开始比他们的前两类生产慢半拍,但是起步虽晚而发展迅速。根据心理学的理论,人一旦具有了吃、喝、住、穿的最基本的保障之后,随之而来的,必然是人的精神需求。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原始人的精神生产是由原始人的精神需求所决定的。这便是门类不多而审美目标较粗疏的精神需求活动。无论是巫术与各种学科相融的原始宗教活动,还是诗、歌、舞一体的艺术创作以及口头神话、传说的创作活动,也无论是游戏讲故事说笑话的消遣娱乐活动等,除了人类的原始审美意识与理想追求,原始的思维想象与幻想外,语言便是最重要的媒体与条件了。这其中言语的规范、准确以及生动、幽默、风趣与丰富多彩,常常决定着这些精神生产活动的数量、质量与效果作用。这样,言语的教育、培训、传授、提高以及一定的革新创造就极为普遍,极为重要。鲁迅对原始社会中言语教育,就进行过论述:“人类是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没有法子记下。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18〕上册376)有着相同看法的,还有前苏联的高尔基,他在《论文学》中说:“语言艺术产生在太古时代人的劳动过程中,这是大家所公认和确定的。这种艺术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人类渴望用最容易记牢的词形,即用二行诗、‘谚语’、‘俗语’和古代的劳动号子等等形式来组织劳动经验。”(〔18〕上册371)
三、言语教育的主要特点
从我们对原始社会言语教育的形态轨迹的勾勒与梳理中,就可以看出原始社会的言语教育独有的特征。具体来说,有四个方面。
特征一,原始社会的言语教育是在原始人以劳动为中心的生存活动和社会活动中进行的,言语教育与以劳动为中心的生存活动是融为一体的。也可以说原始社会人们的言语教育就是他们的生存活动的有机组成。当然这是就总体而言。小孩尚无劳动能力之前,言语教育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结合表情动作与手势牙牙学语,渐渐熟记掌握生活中常用的词汇再连缀成完整的一句话,用一句一句的话连贯准确地表达一个意思,与表情动作与手势紧密结合进行思想感情沟通与交流。进入劳动之中,当然一开始是辅助性的劳动,渐而是按性别与身体条件进行的分工合作的劳动,以及成人参与的所有社会活动,在其中就有进一步训练习学言语能力的内容。这种群体性的言语交流沟通,就是一种有效的言语教育活动。如果没有了言语的交流沟通,加之相应的修改、补充,就会逐渐淡忘言语,直到最后整个语言能力的丧失。有一个真实的例证: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个美国士兵所在的战舰被日本战舰击沉后,他只身游到太平洋的一个孤岛上生活了53年,过着孤立的“原始人”的生活,因为他没有言语的交流伙伴,因而,回国后已经丧失了语言能力,他唯一能说的几个单词就是女儿和妻子的名字。(〔11〕2003年16期16)
特征二,原始社会的言语教育是全社会成员共同参加的,是终其一生的教育活动。原始社会的人们,由于物质生产活动,精神生产活动是全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的言语教育行为,也是全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的。至于人的“生命的生产”,其中通过生殖完成的他人“生命的生产”,新的生命诞生后,这一个体进入人世间,连同他的物质性的肉体与精神性的整个心灵,便是自己“生命的生产”的开始。这样,这种自己“生命的生产”连同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便都是社会化的,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参加的。言语教育,自然也是如此。而这三种活动,基本上是伴随着每一个体终生的。尽管,年老体衰,失去生产劳动能力,但物质行为与活动仍然进行。至于精神调适享受与愉悦,自己“生命的生产”的和谐与理想境界,则一直到生命的终止。美国作家米奇·阿尔博姆的名著《相约星期二》中,就生动地记载着他的老师临终前给他讲课的情景。余秋雨先生称之为“听课笔记”。而实际上莫里老师与他的学生即该书的作者的语言交流,“当有人跟他说话时”,他是异常兴奋且思维敏捷,生命结束前,他轻声对他的学生说,称我为教练。其中的含义,是丰富的,但也是明白敞亮的。他是与自己的学生,通过言语的交流,升华生命的本质与意义。使用现代媒体的人尚且把言语交流作为对学生的最好的教育方式与升华自己生命最温馨的活动,那么,对原始社会的人来说,重要的交换信息、交流思想的媒体与手段就是语言(包括体态语言)了,人们必然毫无选择地充分地予以应用,直到生命结束。
特征三,原始社会的言语教育是在当时的以口头文学创作为主的精神生产活动中实现其审美愉悦功能的。在这种言语创造与言语教育融为一体的活动中,传承、创造着美轮美奂的神话、传说、笑话、诗歌。在这种口耳相传的教育、娱乐、审美的方式中,把美丽的神话流传下来。原始的人们,不仅在这种口耳相传的言语创作、教育、娱乐、审美方式的精神生产中获得对天体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多样丰富复杂的知识,受到教育,使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整个社会获得某种调适和谐,凝聚人们的精神意志,而且获得并不比现代人少多少的强烈丰富的审美愉悦。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马克思讲“任何神话”,自然包括中国神话。神话者,是关于原始的人们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加以形象化的各种各样的话语形态。话语者,是口耳相传的言语。正是这些原始人以口头传承、创作神话以及其他文学作品的精神生产,才使我们现在继承的文化遗产中有着永远无法再重创的这部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不无敬佩地称赞:“为什么历史上人类童年时代,在它发展的最完美的地方,不该作为永不复返的阶段而显示出永久的魅力呢?有粗野的儿童,有早熟的儿童。古代民族中有许多是属于这一类的。……他们的艺术对我们所产生的魅力,同这种艺术在其中生长的那个不发达的社会阶段并不矛盾。这种艺术倒是这个社会阶段的结果,并且是同这种艺术在其中产生而且只能在其中产生的那些未成熟的社会条件永远不能复返这一点分不开的。”(〔14〕96)马克思的这段话通俗易懂,但讲的理论观点是极其深刻的。他虽然是以古希腊神话为论述对象,但其观点是适用中国原始社会中精神生产的。
特征四,原始社会的言语教育与庆贺、宗教、交往、游戏等技能教育是一起进行的,而且是相辅相成的。人们在以上这些活动中,年长者、有特长者借助语言,传达沟通,讲述这诸多活动中的常识,技能的要领、要点,使被学者获其精要。而被学者则通过语言,询问疑难,交流心得,使生产、生活、宗教、游戏、庆贺、交往等活动常识和技能获得理解与掌握,达到熟练的程度。而这些常识技能的学习、传授的过程,会促进语言的交流与学习,乃至对语言中的词汇加以改进、补充,对语言结构形态进行规范、改造、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