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批判论科学哲学的特点

社会批判论科学哲学的特点

时间:2024-05-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这一理论基石出发,科学哲学的社会批判论者批判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认为其单纯关注经验事实,而忽视了人的苦难和解放的条件,甚至认为以实证主义为代表的科学哲学就是一种狭隘的科学知识论。

社会批判论科学哲学的特点

在对实证主义科学哲学进行批判的过程中,法兰克福学派成员力图建立一种基于社会批判论的科学哲学,这种科学哲学从霍克海默开始,将知识论与社会批判理论融合起来,以一种人本主义的立场反对科学主义的滥觞,并在此基础上,立足社会现实,展开对科学技术的消极社会功能的批判,试图达到透析当代发达工业社会发展道路的目的。

(一)将知识论与社会批判理论融合

与实证主义科学哲学坚持的经验事实中立性观点不同,社会批判论的科学哲学坚持经验事实的非中立性,即主体已掌握的知识和理论受到社会实践文化因素的影响,并以此为中介,影响到经验事实,使科学发展具有了历史主义的特征。秉持这样的观点,科学哲学的社会批判论者认为,既然科学的发展受主体实践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那么,对科学的反思就不应仅仅局限于自然科学自身,而应将反思的视野拓展到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于一体的一般知识论,特别是要将这种知识论的反思与对科学技术的社会批判相结合,从而吻合科学发展的内、外部影响因素的作用逻辑。这种将知识论与社会批判理论融合的方法与特点在霍克海默对科学危机的反思中、在马尔库塞对科技理性的批判中、在哈贝马斯对知识旨趣的探讨中均有着深刻的体现。

(二)以人本主义反对科学主义

人本主义是法兰克福学派科学哲学的基石和出发点。法兰克福学派成员认为,对科学技术的考察与批判应该从人的生存状况出发,这是因为人的本质、个人的自我实现和人的自由解放主要依赖于社会条件,而作为重要社会条件之一的科学技术是否能向有利于人的自我实现和自由解放的方向发展则成为社会批判论科学哲学反对实证主义、考察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的重要理论基石。从这一理论基石出发,科学哲学的社会批判论者批判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认为其单纯关注经验事实,而忽视了人的苦难和解放的条件,甚至认为以实证主义为代表的科学哲学就是一种狭隘的科学知识论。因此,法兰克福学派的科学哲学更加注重从社会学的角度对科学技术进行哲学的反思和批判。他们将对科学技术的批判视角从本体论扩展到社会学,将科学技术与政治统治联系起来,将科学技术批判推进到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层面,为人们认识科学技术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

(三)以科学技术批判为基点透析当代发达工业社会

法兰克福学派注意到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科技进步导致工具理性横行这一点,有其合理的成分,为人们深入认识科学技术的消极社会作用提供了理论支持。首先,法兰克福学派将科学技术与政治统治联系起来进行批判,它不仅看到科学技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破坏,而且还将批判推进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向度,从而认识到了科学技术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统治的合法性进行辩护的问题,这有助于人们认识和把握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统治的新特点。其次,社会批判论的科学哲学表现了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科技异化现象的强烈不满和批判,并把这一批判置于整个社会生活系统中加以考察,揭示出它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公众生活与私人生活乃至个人与社会心理等领域的巨大影响,这一初衷是值得肯定的。最后,他们以科学技术为基点透视和分析当代发达工业社会,注意到了科学技术进步带给人类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及认识价值的重大影响这样一个普遍的事实,这为人们认识科学技术对人思维的双重影响有着一定的理论价值。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法兰克福学派对科学技术造成的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一些重大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的反思采取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即打破了原有的学术分工格局,用社会学、心理学和哲学等多种方法,来理解和阐释各种社会问题的发生和发展,这相比于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是一种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