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方法的基本观念
社会学的功能方法旨在根据社会现象与某种系统的关系来理解社会现象。这一陈述中包括两种不同的程序:第一是评价一种行为模式在维持某个更大的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第二是解释一种行为模式所以保持的原因。
默顿反对把功能与主观感情混为一谈,坚持认为社会功能具有可观察的客观结果。功能分析力图描述现有的文化习惯或社会构成要素的后果,分析整体的一部分对其它组成部分和对整体的具体贡献。功能方法的基本观点是:
第一,功能分析强调系统优先于其组成部分。有机体系乃是功能主义的基本分析模式。马丁代尔(Martindale)说:
功能分析的特点是将某种系统概念用作社会学分析的首要概念。可理解的分析的第一个要求是清楚地定义所设想的系统。使一种功能分析最快亦最彻底地陷于含混之中者莫过于不能确定其所研究的特定系统的构成要素。一旦将系统独立地区分出来,下一步工作便是确认其组成部分。一旦组成部分得以确定,这些部分之间的关系便成为研究的重点。(2)
对功能主义者来说,一个系统要多于其组成部分的总和,系统也意味着它的组成部分之间的各种关系;功能分析的首要兴趣是探讨部分对维持系统(或导致系统解体)的作用。
第二,系统的组成部分在功能上是相互联系的。作为一个有机体的社会,它是功能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组成的一个系统,每一个部分如同一个器官,执行着一种对于系统的存在必不可少的功能。一个部分的正常运作须以另一个部分的正常运作为条件。
第三,系统的每一个部分都有一种功能,或是积极的,即有助于该系统的持续的运作;或是消极的,即造成系统的解体和变异。功能主义的中心问题是分析这类作用,它们分为正功能和反功能,视其对系统的维持的作用而定。这样,宗教的作用被认为是缓解社会组织中存在的紧张;乱伦禁忌旨在控制性接触,避免身份的混乱;监狱制度则旨在加强社会控制,等等。
第四,每一个系统是一个各部分良好整合而成的结构,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早期的人类学分析将传统社会描绘成具有内在的划一性与同质性的和谐的文化体系。尽管现代社会十分复杂,远不是同质的,其结构高度分化,但仍被视为其各部分相互依赖的系统。
第五,每一个社会都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机制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可以自发地调节被内部和外部力量破坏干扰的系统平衡。保持相对的稳定,包括某些变化过程的稳定性,意味着必须要有某种机制,以使有关的系统适应其环境的变化。这一涉及系统平衡与环境变化之关系问题的思想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的功能主义把社会视为一个有着模式化的互动或结构化的社会关系的稳定系统。根据这一观点,系统组成部分之间的基本关系很少变化,其强调的是诸如秩序、稳定、结构、整合等概念。在第二阶段,功能主义者力图克服规范的解释和社会不变性假设带来的困难,他们从基于生物学范式的目的论解释转向基于物理学范式的机械论的或因果的分析。他们提出了一种社会自动平衡论,即认为社会会暂时受到危机的干扰,但会自动地恢复平衡态。第三阶段,这种自动平衡论被人批评是维持现状而没有根本变革的观点,面对这种批评,功能主义者引进了动态平衡的概念,意指一种“总结果的净平衡”的“最低限度的整合”。根据这一观点,变化是可能的,现状并不一定要恢复,新的平衡仅仅在于维持新的秩序。
第六,社会系统的功能运作取决于社会成员在共同目标及与社会基本需要有关的价值问题上的观念一致。帕森斯认为,整个社会体系大大依赖于共享的价值。一个社会系统的一致性要求对于帕森斯的功能主义确是核心问题。
一套共同的价值模式与成员人格的内化的需求/倾向(need-disposition)之结构的整合是社会系统动力学的核心现象。除了稍纵即逝的互动过程外,任何社会系统的稳定都取决于这类整合的程度,这一点可以说是社会学基本的动力学原则。一切分析的主要之点便是对社会过程进行一种动力学的分析。(3)
在帕森斯看来,秩序和稳定是可能的,因为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并与之符合一致。
第七,社会的主导状态是由稳定与信念一致所支持的秩序,而不是基于强力与分歧的冲突。在功能主义看来,反功能、张力和越轨的确存在并会持续,但它们常常自行得到解决,故久而久之而“制度化”。换言之,如果达不到完美的均衡或整合,这就成为社会系统必须面对的限制,变化一般是逐渐地和调适地发生的,而不是以突然的革命的方式发生。剧烈的变化事实上多半影响及于社会上层建筑,社会与文化结构的主要因素则很少变化。
第八,如果一个系统要生存下去,就有某些功能必要条件是必须满足的。功能必要条件可以被规定为维持一个系统或一个具体单位所必需的一般条件。对这类必要条件的确定向来是见仁见智,未有一致看法。下列条件据认为其中的任何一个都足以导致社会系统的崩溃,故可视为否定性的必要条件:
a.生物体的死亡或成员的离散;
b.成员态度漠然,个人不再有动力;
c.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
d.该社会被另一个社会所吞并。
下列条件被认为是有助于社会存在的积极条件:
a.关于对环境及性的一种适当的关系的规定;
b.角色分化与角色分配;
c.通信;
d.共享的认知取径;
e.共享的并清楚表达的目标;
f.感情表达的规则;
g.社会化;
h.对越轨行为的有效控制(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