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尊严的公共生活
92.徐贲:赢得尊严的公共生活
徐贲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是一位在华语文化界比较有分量的作家和评论家。
徐贲的博客背景是一段残墙,经年的石灰斑斑驳驳,在一些地方显示着英文字母“M Y”,头像是他本人,一头花白的头发,带着眼镜,注视前方,典型的知识分子、精英人士形象。博客中有他的个人简介:“徐贲,曾就读于复旦大学,马萨诸塞大学文学博士,曾任教于苏州大学外文系,现任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附带介绍了他的个人著作,包括Situational Tensions of Critic- Intellectuals(1992)、Disenchanted Democracy(1999)等英文著作,以及《走向后现代和后殖民》(1996)、《文化批评往何处去》(1998,2011)、《知识分子:我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2005)、《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2008)、《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2009)等中文著作。
2007年开博,如今他的博客有近500篇文章,点击量共3140339(91),关注人气为14332,友情链链接着他的两个专栏,分别是“徐贲《爱思想》专栏”(92),以及“徐贲《选举与治理》专栏”(93),另外,链接着崔卫平、陶东风等文艺评论家的博客网址,还链接着“学术中国”“思与文——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研究”。
2007年4月5日,徐贲发表了第一篇博文,名曰《韩剧中的文化保守主义和道德习俗(上)》,文章开始说:“有报道说,某影视界名人针对正在播放的《大长今》说:‘中国在历史上曾被入侵过,但文化上却从未被奴役过,如果我们电视台、我们的媒体,整天只知道播放韩剧,这跟汉奸有什么区别?’看韩剧这种普通人平常的娱乐喜好,一下子成了对‘我族’的‘出卖’行为。一些影艺界人士甚至以此为理由,要求以国家行政力量限制韩剧在中国流行。”(94)与此对应,“在1980和1990年代输入日本和美国电视剧《姿三四郎》《血疑》《阿信的故事》《鹰冠庄园》《豪门恩怨》等等的时候,并不见人出来喊‘不当汉奸’。反倒是韩剧在今天成了可能“奴役”中国人心灵的文化侵略。”(95)
韩国文化源于中国,因此,中国人看韩剧一般不把其当作外国剧,剧目所投射的情感法则、道德法则和社会礼仪我们都十分熟悉,这“应该是我们的东西”,可能韩剧把中华文化的精髓表现得太好了所以才让我们嫉妒。徐贲认为:“韩剧让我们看到了现代社会转型中传统价值观和道德习俗对群体和谐和道德凝聚所起的作用。也许正是因为当今中国特别缺乏群体和谐和道德凝聚,中国观众才对韩剧的‘人情味’有特殊的向往和感受。”(96)文章结尾更说:“韩剧给观众以人情温暖的感觉,因为韩剧中的那个韩国社会虽然也面临着现代社会的隔阂冷漠、尔虞我诈、缺乏信任、个人利益当头等等问题,但毕竟传统和习俗的人际关系没有遭受过毁灭性的摧残,相对完整地保存了下来。中国观众看韩国人的忠厚信义、尊敬师长、诚恳待人、有情有义,怎么能不发出‘礼失求诸于野’的感叹?”(97)
由此可以看出徐贲有强烈的中华文化责任感,但是,论述又十分理性,这可能和他在国外生活有关,看问题比较客观公正,不带个人情感,不偏袒。
2007年4月22日,徐贲发表了第二和第三篇博文《当今中国大众社会的犬儒主义》(上下),他旁征博引论述了犬儒主义的来源和机理,结合当代中国,他说:“‘说一套做一套’形成了当今中国犬儒文化的基本特点。它不仅弥漫于政治领域中的公开话语,而且成为社会普遍的欺诈、虚伪和腐败行为不成文的规范。按此规范言论行事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自我保护手段和生存技能。”(98)一个人说谎、作假是个人道德意识的问题,大面积的民众都习惯于说谎和作假则代表“犬儒化的社会”,这不再是个人道德危机,甚至可以升级为公众生活规范危机。
同样,和很多生活在国外的华人知识分子一样,徐贲也是比较敢说话的。他的最新博文是发表于2013年8月24日的《“红卫兵”道歉是一种怎样的良心行为》,写这篇文章的起因是因为“最近各地陆续有‘文革’时的红卫兵站出来,为自己以前的行为向受害者道歉”,有人称此为“集体反省”的良心行为。徐贲首先就分析了何谓良心,他认为对“良心”的解释主要有两种:“第一种看法认为,良心是一种人可以用自己的善恶辨别能力来获得的关于善和恶的知识。”“第二种是把良心直接看作是一种知觉或知识机能(faculty)。”(99)简单来说,第一种良心是一种精神认知,第二种良心则是灵魂自觉,两者发自于心的程度不同。基于这“良心”的这两种内涵,徐贲说:“他们今天感知的良心是对‘文革’时引导他们的那个所谓的良心的否定,而赞同他们忏悔行为的人们认同的则是忏悔者们现在的良心,一种基于人性和勇气,而不是盲信、偏执和‘革命热情’的良心。”(100)
无独有偶,2013年7月8日,徐贲还有另一篇关于“红卫兵道歉”的文章,名称为《什么是真诚的悔过和道歉》,文中,他写道:“对待他人,与其责问他‘你为什么不忏悔’,不如等待他自己慢慢醒悟。对待自己,如果我曾经做过什么错事,那么在别人责问我之前就有所忏悔,由此而作的道歉就比较真诚,而且也比较可能得到别人的原谅。刘伯勤所做的便是这样的自发道歉。”(1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