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四大书院如今安在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集藏书、教学与研究功能为一体的独特的教育机构。最初大多由士人或富人自筹经费兴办.教学方式与内容自由灵活,学生以自学为主、导师辅导为辅。其最大特点在于多数时候不以科举考试为目标,而是重教育和学术研究,从而形成了中同历史上与科举教育分庭抗礼的民间学术研究传播场所,对中国封建教育和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唐末至五代期间,战乱频仍,官学衰败,许多读书人避居山林,模仿佛教禅林讲经制度创立书院,以弥补学校的不足。这时的书院为私学性质,以培养学生参加科举考试为目标。
到宋代,私人讲学的书院大量产生。陆续出现白鹿洞、岳麓、睢阳(应天府)、嵩阳、石鼓、茅山等书院。其中自鹿洞、岳麓、睢阳(应天府)、嵩阳书院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在南宋孝宗、光宗时期,朱熹等理学家以书院为阵地,宣扬学术,对抗朝廷正统教育。当时的书院最闪光的地方在于使学术首次不依附于政治与科举,凭借自身魅力取得尊崇地位,并一度繁盛。南宋末期,书院为官府所控制,逐渐衰落。
元朝继承了南宋后期的政策,把书院列入全国官办学校系统,书院教育完全没有特色。明代书院又一度活跃,发展到1000多所,出现官私并存的局面。一些私立书院自由讲学,抨击时弊,成为思想舆论阵地和政治活动场所。江苏无锡的东林书院,曾遭到朝廷四次毁禁,然而在严酷的政治压迫下,书院师生宁死不屈,此事成为中国历史上读书人对抗强权的标志性事件。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12,。”这首著名的对联便出自东林书院。清朝书院完全为官府控制,失去书院特色,清末全部改为现代大中小学校,书院模式结束。
总体而言,书院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清末消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