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浩然正气宁死不屈的文天祥

浩然正气宁死不屈的文天祥

时间:2023-05-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浩然正气宁死不屈的文天祥30.浩然正气宁死不屈的文天祥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天祥。在这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只有文天祥和张世杰少数几个人前来“勤王”。文天祥到元营,坚持双方平等谈判,不肯屈服,结果被伯颜扣留,押往燕京。此时虽然兵少将寡,但文天祥仍想重整旗鼓。途中,文天祥决心绝食而死。但是文天祥始终不屈。诗中赞扬了许多历史人物的坚强不屈的“正气”,表现了宁死不屈的意志,体现了文天祥浩然正气的伟大民族气节。

浩然正气宁死不屈的文天祥

30.浩然正气宁死不屈的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天祥。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祐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庐陵(今属江西吉安)人。南宋后期杰出的民族英雄。著作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乐府》,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等。

文天祥从小就喜欢读忠臣烈士的英雄故事,敬仰当代的爱国志士,当他看到欧阳修、胡铨等人的遗像时,无限钦佩之情油然而生,他对着遗像暗暗发誓说:“我身后如果不能与他们平列,就算不得大丈夫。”

答卷

文天祥二十岁那年,到南宋的京城临安(今杭州市)去参加进士考试。当时北方崛起的蒙古族忽必烈建立了元朝,他野心勃勃,不断南犯,已经进入中原,准备一举灭亡南宋。可是南宋的统治者极其昏庸腐败,仍然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根本不想抵抗。

文天祥看到国家面临危机,忧心忡仲。在这次进士考试答卷时,他写下了洋洋万言的《御试策》,分析了国家贫穷的原因,提出要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建议皇帝和官吏办事要认真,应该信任敢于直言的人。试卷的字里行间充满了赤热的爱国之情,表达了他决心拯救国家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雄心壮志。皇帝看了这篇试卷,也非常赞赏,亲自批为“第一”,文天祥中了状元。

勤王

当时元军派二十万军队攻打南宋首都临安。元军迫近临安,官兵和百姓十分惊慌,宋恭宗的祖母太皇太后谢氏慌忙下诏书,命令各地起兵“勤王”,解救皇帝的危难。可是文武百官坐视观望,无动于衷。在这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只有文天祥和张世杰少数几个人前来“勤王”。文天祥当时任赣州(今江西省赣州市)知府,他立即变卖了全部家产,充做军费,招募一万多勇士,连夜赶往临安。他的朋友劝他说:“如今元军长驱直入,迫近临安,你招募的一帮没经训练的人去迎敌,犹如驱赶群羊去斗猛虎,不是白白去送死吗!”文天祥坚定地回答说:“我也知道事实确实如此。但是国家有难,我不能袖手旁观,所以只好不自量力以身殉国。我希望天下的忠臣义士都能闻风而起,大宋的天下也许还能有救。”

文天祥领兵到达吉州时,朝中的投降派竟说文天祥“猖狂”、“儿戏无疑”,命令他“留屯隆兴府(今江西吉安),不准到临安。”在文天祥的再三要求和临安舆论的强大压力下,才被允许进京。

文天祥到达临安时,丞相陈宜中、留梦炎畏敌如虎,一心想投敌,不想抵抗,正在商量议和。文天祥和张世杰十分愤慨,坚决反对妥协投降,要求带兵同元军决一死战,保卫宋朝江山。可是陈宜中根本不加理睬。这时元军首领伯颜要陈宜中去亲自商议投降的事宜,陈宜中吓得连夜逃走。

被俘

谢太后见陈宜中逃走,只好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派他去元军兵营议和。文天祥到元营,坚持双方平等谈判,不肯屈服,结果被伯颜扣留,押往燕京。在押送的途中,经过镇江,在当地人民的协助下,乘元兵不备,夜里悄悄逃走。他到达福建的南平,号召四方起兵。福建、江西人民奋起响应。接着发动了反攻江西的战役,打得元军大败,收复了广大的失地,元朝大为震惊,立即派人带精兵铁骑到江西镇压。

文天祥的义军全是步兵,又没有训练,抵抗不住,节节败退,退守广东。此时虽然兵少将寡,但文天祥仍想重整旗鼓。他带领队伍在广东潮州一带阻击元军。后转战到海丰北面的五坡岭,此时,叛臣张弘范率领元军突然包围了五坡岭,文天祥和兵士们正吃午饭,措手不及,不幸全部被俘。

文天祥被俘后,决心以死报国,他吞服了事先准备好的毒药,但是没有死成,被救活了。在过珠江口外的零丁洋时,文天祥写下了大气凛然的《过零丁洋》诗,其诗曰: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投降元军的张弘范花言巧语地劝文天祥说:“国家已经灭亡了,忠孝的事你也尽到了。只要你像对宋朝那样对待大元,大元的宰相照样由你当。”又说:“宋朝已经灭亡了,你再慷慨殉国,有谁来给你写书立传呢?”文天祥坚定地回答:“国家虽然灭亡了,也不能有二心;为国牺牲的目的也不在于留名。”张弘范劝降失败后,只好把文天祥押送燕京。

途中,文天祥决心绝食而死。他预计七天能到庐陵,可以埋骨乡里。但是由于船行得快,庐陵已过还未死。他只好勉强进食,再想别的办法。

十月,文天祥到达了燕京。元朝统治者先是诱降文天祥,安排他住最好的房子,供给他精美的酒菜。又派原宋朝宰相留梦炎、投降元朝并被封为“瀛国公”的宋恭帝赵显来劝降。文天祥毫不动摇,见到留梦炎时,骂得他体无完肤,抱头鼠窜;见到赵显时,他只是连声说:“圣驾请回”,再也不讲第二句话了。

骄横一时的元朝权臣阿合马亲自来见文天祥,一见面便问:“你见了宰相,为什么不下跪?”文天祥反驳说:“南朝宰相见到北朝宰相,为什么要下跪呢?”

狱中

元朝统治者一看软的一招不行,就动硬的。他们给文天祥戴上了满身的刑具,关押在一间阴冷潮湿、污秽、令人窒息的土屋里。但是文天祥始终不屈。在囚室里,文天祥以笔墨为武器,写出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为后人所传诵的永垂青史的《正气歌》就是在狱中写的。

全诗是:“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阳房阒鬼火,春院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存,仰视俘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诗中赞扬了许多历史人物的坚强不屈的“正气”,表现了宁死不屈的意志,体现了文天祥浩然正气的伟大民族气节。

就义

三年多监狱生活的磨难,元朝统治者的软硬兼施,都没能使文天祥屈服。元朝统治者决定杀害文天祥以除后“患”。在他就刑的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忽必烈说:“你如果能像对宋朝那样对待我,我立即就任命你做宰相。”文天祥怒而不答。忽必烈又问:“不肯当宰相,当枢密使行吗?”文天祥斩钉截铁地拒绝说:“国亡了,只求一死!”第二天,即1283年1月9日英勇就义,当时年仅四十七岁。被害的这一天,人们发现他衣带上系着事先写好的用来表明自己心迹的绝命诗,诗中写道: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当时,在元军鸣钟击鼓、刀枪林立的队伍中,满身刑具的文天祥,泰然自若地走上刑场。他从容地面向南方,即南宋朝廷的方向,拜了两拜后便壮烈地就义了。耳闻目睹这壮烈场景的人,无不叹息落泪。许多人不声不响地祭奠,纪念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明代民族英雄于谦曾纪念和赞扬地说:“殉国亡身,舍生取义。气吞寰宇,诚撼大地。”

今天,文天祥离开我们已经有七百多年了,但人们仍然无限敬仰和爱戴他,他那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气节,那充满浩然正气的光辉诗篇千秋常在。

◆文天祥在民族危亡时,挺身而出,立下汗马功劳;在敌人威逼利诱面前,不动声色,一身浩然正气,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