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宁波港城关系的发展历程
从自然状态分析,宁波属于典型的河口港城市,它有着从河口港向海港的发展过程与趋势;由于具有后发的特色,因而在发展阶段、实现途径上都具有自身的特色。本课题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将宁波港城关系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1949—1972年港城关系的起步阶段
新中国的成立,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使宁波港口城市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初步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
1.港口长期处于河岸港阶段
宁波港设立在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汇之处,离出海口26公里。解放以前甬江航道水深3.5米,曾在1937年接待创历史纪录的4500吨级轮船。抗日战争时期,曾在航道上沉入“海星”、“凯司登”轮,以阻止日军进犯。解放以后,人民政府专门组织沉船打捞,清除水底障碍物,改善了航道条件。在此基础上于1960年制定第一次港口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以市内河岸港为主、适当发展镇海港的总体布局。根据该规划,市内河岸港主要由外马路客货轮作业区、白沙联运作业区、江东作业区所组成,其职能各有区分(详见表1)。
表1 宁波市内港口总体布局
资料来源:《浙江省宁波港港口规划(1961—1967)》。
围绕港口发展前景,上述规划提出了新建与扩建相结合的方针,白沙作业区进三千吨海轮,镇海河进七千吨海轮,但由于“文革”动乱,致使镇海建港计划迟迟没有实行。
2.产业链始终处于初始阶段
港口城市产业链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当时特定计划经济背景下,产业链形成表现为较为突出的计划性、地方性等。计划性,是指根据国家计划的要求,按照靠近原料基地的要求,进行产业布局。地方性是指产业链的范围、长度有限,主要局限于市区内。自1953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根据自力更生和大中小型相结合的方针,围绕建成浙东地区近代化、现代化的综合性工业基础目标要求,宁波依托港口、在甬江两岸发展机械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初步建立起现代工业体系。机械工业区主要分布于甬江沿岸的江北,有便利的港口条件、铁路条件可以利用;化学工业区主要分布于甬江沿岸的江东,便于充分利用市内港口设施。
3.空间链也处于初始阶段
由于当时港口长期处于城市之中,与城市合为一体,固然可以带来交通便捷的优势,但也造成与城市发展争夺空间的矛盾,带来城市框架不易拉开、城市功能混乱等矛盾。这一时期,宁波城市空间布局就处于这一状态。根据当时港口、产业以及人口集中于三江口,特别是甬江两岸布局特点,宁波重点发展江北区、江东区,逐步形成以三江口为中心,沿三江口及其甬江两岸扩展的发展态势。由于缺乏工业化以及港口推动作用,宁波中心城区面积扩大的幅度十分有限。
应当说,新中国成立至1972年,是宁波港口城市的起步阶段,也是港城关系的初始阶段。在这一时期无论是港口,还是产业、城市都有了恢复性的增长:1949年宁波港口货物吞吐量只有区区4.25万吨,而1972年达到138.46万吨,1972年与1949年相比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了31倍。随着港口的开发,宁波经济得到发展,产业结构得到改善。至1972年宁波地方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发展起来,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1949年宁波市国内生产总值只有2.16亿元,至1972年达到11.24亿元,1972年与1949年相比增长了4倍多。1949年宁波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86元,至1972年达到266元,1972年与1949年相比增长了2倍多。1972年宁波市人均生产总值虽然高于全省247元的平均水平,但低于全国292元的平均水平。
随着港口、产业的发展,全市面积扩大至217.5平方公里,其中市内建成区面积达16平方公里。这一阶段港城关系较多体现着工业化初期的特点,港口与城市互动的范围较小,只局限于市区。
(二)1973—1978年港城关系的转变阶段
1973年,是宁波港发展史上的重要一年。当年,周恩来总理鉴于国内港口堵塞、压船压货现象突出,作出了“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重要指示。接着,国务院组成了以粟裕将军为组长的港口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宁波港的地位与作用,甬江口建设镇海港区的方案正式确定下来。
这一时期主要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1.港口向外移,开始建设河口港
在港口发展的内在冲动与外在压力下,宁波港率先实现从河岸港向河口港的转变。1973年,是浙江省港口发展史上的重要一年。国务院决定在“五五”期间在甬江的河口下游地区,通过劈山、填海、围堤的办法,大规模建设镇海新港,先建设深水泊位8个,年吞吐能力达到800万吨,相当于宁波老港的6倍。镇海新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自行设计、自己施工建设的第三个新港,其他两个分别是天津港和广东湛江港。经过几年的建设,1978年10月1日,两个煤炭泊位,在镇海港区落成并投入使用。港口总体布局及功能发生较大的改变。
2.产业链延伸,开始依托港口建设现代临港产业
根据各地经验,港口城市产业链的形成,既可以采取生长型模式,也可以采取嵌入型模式。由于宁波与其他城市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条件,因而采取嵌入型模式,引入新企业、新行业是当时发展临港产业的必然选择。针对当时缺乏电力,严重影响到沿海城市工农业生产与生活的现状,在国家与浙江省的支持下,宁波依托港口开工建设镇海发电厂和浙江炼油厂,使临港工业有了初步的发展。在港口外迁的影响下,宁波市内工业布局也进行相应的调整,化工企业从江东化工区沿甬江方向发展,机械企业从江北向庄桥、慈城方向发展。
3.空间链拓展,开始依托港口建设港口城市框架
港口城市空间扩张通常有连续式和非连续式两种方式,在港口外迁和经济基础逐渐增强的条件下,非连续式扩张逐步成为主旋律。通过这样的方式,便于以较快速度扩大城市规模,提升中心城市水平。根据当时港口发展的趋势以及产业布局的特点,宁波开始跳出三江片、跳出老城区,重视镇海片建设,逐步形成一城一镇(老市区、镇海)的不连续带状群组发展格局,为下一步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奠定了基础。至1978年宁波市内建成区面积达到18.3平方公里。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宁波城市形态演变的第二个阶段,虽然时间跨度只有几年,但十分重要。这是从河口港转向海港的承前启后时期。在这一时期,通过河口港开发与老港区改造并举,促进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增长。1973年宁波港口货物吞吐量为137.76万吨,至1978年达到214.41万吨,创造新中国成立以来港口货物吞吐量历史最高纪录。1978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在全国排在上海(7955万吨)、大连(2864万吨)、秦皇岛(2219万吨)、青岛(2002万吨)、天津(1131万吨)、黄埔(1050万吨)、湛江(947万吨)、连云港(694万吨)、烟台(458万吨)、八所(307万吨)之后居第十一位。1978年与1973年相比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了55%。
在港口开发的带动下,宁波经济得到继续的发展。生产总值从1973年的12.40亿元,增至1978年的21.17亿元,1978年与1973年相比,短短五年时间增长了70%。1973年宁波市人均生产总值为289元,至1978年达到437元,1978年与1973年相比增长了51%。1978年宁波市人均生产总值已经超过全省(331元)、全国(381元)平均水平。1973—1978年宁波产业结构继续得到调整,第三产业比重从1973年的45.48%,下降至1978年的32.33%,而第二产业则从1973年的33.55%,上升至1978年的47.33%。临港工业建立以后,城市产业结构向重化方向发展。在河口港阶段,港口、产业、城市互动的范围开始扩大,城市空间结构开始拉大。河口港阶段较多体现着工业化初级向中期转变的特点。
(三)1979—2005年港城关系的展开阶段
随着北仑港开始建设,标志着宁波港进入海港发展的新阶段。1984年召开的宁波市第六次党代会果断作出了“以港兴市”战略。1992年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的鼓舞下,中共宁波市委召开的七届六中全会扩大会议作出了“以港兴市、以市促港”的重大战略部署。在这一时期,港城关系全面展开,并得到很大的发展。
港城互动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1.港口开发全面进入海港阶段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国内外海运业全面兴旺的背景下,由河口港向海港进军是本阶段的显著特点。宁波依托北仑港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条件,开始大规模建设深水良港。1979年,为上海宝钢配套的北仑10万吨级进口铁矿中转码头主体工程在海上打下了第一根钢桩,开始了北仑港区的开发建设,标志着古老的宁波港走出甬江,迈向由河口港到海港的历史性跨越。通过20多年建设,形成由北仑港、镇海港和老港组成的多功能的综合性港口区。2005年宁波港码头长度达到28157米,泊位个数达到334个,其中万吨级为48个。港口吞吐量达到26881亿吨,在国内仅次于上海(44317亿吨),居全国第二。宁波全面建成国际深水良港。
2.产业链全面延伸
在港口开发的推动下,在继续采取嵌入型模式、广泛吸收外资的同时,重视扶持本地企业的成长、支持本地新产业的成长。在这一阶段,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大量吸收外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发展壮大临港工业,是此阶段产业全面延伸的突出标志。宁波依托港口在北仑、镇海、大榭等沿海地带建立起以石化、能源、汽车、钢铁、造纸、修造船等为代表的临港工业,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临港重化产业集群和加工工业产业集群,进一步推进产业联动。
3.空间链全面拓展
根据港口和产业快速发展的特点与趋向,港口城市空间结构作进一步调整与完善,便于快速扩大面积与规模的非连续式扩张已经成为主基调。为了与海港开发相适应,宁波在北仑区建立新城,加快北仑片区发展;又通过建设东部新城,便于更好地实现中心城市与港口互动,拉开了城市框架,全面拓展港口城市的空间链,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市区建成区面积从1980年近20平方公里扩大至约200平方公里。形成以宁波中心城为中心,二区、T轴为主体的面向杭州湾的开放式空间布局结构。至此,宁波城市形态完成从一城二镇(老市区、镇海、北仑)到一城二区、到一城六区的转变。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宁波城市形态演变的第三阶段。
1979—2005年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有力推动下,宁波港城互动进入全面开展阶段。在这一时期,无论港口,还是产业、城市都得到长足的发展。1979年宁波港口货物吞吐量为236万吨,之后,宁波港口货物吞吐量相继突破千万吨、亿吨大关,至2005年达到创历史纪录的26881万吨,在全国已跃至上海之后,居第二位。1990年开始抓住国际集装箱运输加速发展的态势,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提升港口竞争力。1990年宁波港集装箱运量只有2.2万标箱,至2005年已达到520.8万标箱。在港口开发的有力带动下,实施“产业立市”、“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等战略,致使宁波经济呈现高速增长态势。1979年宁波生产总值为29.53亿元,至2005年达到2449.31亿元,2005年与1979年相比增长了82倍。市区建成区面积从1979年的18平方公里多,增至2005年的200平方公里。
当然,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和上海“四大中心”的加速发展,洋山港开发的加快,宁波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与考验。
(四)2006年至今,港城关系的联动发展阶段
从单一海港走向港口群联动是本阶段的最主要的特点。2005年12月浙江省政府正式对外宣布,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启用“宁波—舟山港”名称,原“宁波港”和“舟山港”名称不再使用,同时决定成立宁波—舟山港管理委员会,根据“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的原则,协调两港一体化重大项目建设。这标志着两港一体化取得突破性进展。
自2006年以来,发挥两港合群优势,港口吞吐量均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从2006年的42387万吨,增至2008年的52062万吨,2008年与2006年相比增长了22.8%;集装箱运量从2006年的713.55万标箱,增至2008年的1093.34万标箱,2008年与2006年相比增长了53%。在港口开发带动下,通过实施“六大联动”、实现“六大提升”,宁波经济实现新的跨越。2008年宁波生产总值达到3964.05亿元,接近4000亿元,比2006年增长了37.91%。人均生产总值从2006年的51460元,增至2008年的69996元,2008年与2006年相比增长了3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