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传奇女将秦良玉
17.大明传奇女将秦良玉
秦良玉,明朝末年战功卓著的女性军事统帅、民族英雄、军事家。
秦良玉是明末四川的一员女将,生于四川忠州(今四川忠县),苗族,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爱国女将领。郭沫若同志在歌颂抗日英雄赵一曼烈士的时候,曾经联想到秦良玉,他挥笔题下这样的诗句:“蜀中巾帼富英雄,石柱犹存良玉迹,四海今歌赵一曼,万民永忆女先锋。”
秦良玉的父亲秦葵富有爱国思想,喜欢谈论兵事,注重培养孩子们学习文韬武略,勉励他们长大后手执干戈,保卫国家。秦良玉共兄弟三人,父亲格外喜欢她,认为虽是女孩子,也应该习武自卫,以免在兵火战乱中被敌人践踏。在父亲的教导下,秦良玉从小就认真学习经史,熟读兵书,钻研武略,还和兄弟一起随父习武,演习阵法,显露出非凡的军事才能,以“饶胆智”、“善骑射”闻名于世。幼年时代的秦良玉就树立了一颗掌军挂帅的雄心。她曾说:“使我掌握兵权,夫人城、娘子军也不值得称道。”她时常用历史上无数爱国名将、民族英雄的业绩激励自己。父亲感慨地说:“很遗憾啊!良玉不是男儿,她的兄弟都赶不上她。”
二十四岁那年,秦良玉毅然不顾传统礼教的束缚,远嫁到更加偏远的、被当时称为“嵠峒蛮”的少数民族地区——石柱。她丈夫马千乘是石柱宣抚使,英俊严毅,果敢善战。他十分敬重秦良玉,治军用兵的事也常和她商议。秦良玉激励丈夫说:“现在四海多故,石柱位于楚、黔相交之地,不可没有防备;况且男儿应当求得树勋万里,怎么能无所作为!”夫妻共同立下报效国家的远大理想。秦良玉热心协助丈夫整饬土政,操练士兵,严格要求。这支石柱士兵使用白木削成“矛端有钩,矛末有环”的一种独特长矛,机动灵活。在秦良玉夫妇的精心组织和训练下,这支军队组织纪律好,骁勇善战,以“白杆兵”闻名远近。
秦良玉从二十岁起开始带兵打仗。在平定由播州(今遵义)宣慰使杨应龙发动的民族叛乱的战争中,秦良玉率领精兵五千,冲杀在前,连破金筑七塞,夺取桑木关,战功居第一,但她并不居功自傲,从不谈及自己的战功。
1613年,马千乘被太监邱乘云诬陷,冤死云阳狱中。朝廷因秦良玉屡立战功,于是令秦良玉接替了丈夫的职务,代领石柱宣抚使。秦良玉实现了自己多年来掌兵柄的愿望,高兴得手舞足蹈,立即卸裙钗,着戎装。从此她南征北讨,声威远扬。
秦良玉当上军事统帅之时,正是明朝东北形势日益严重的关头。女真奴隶主贵族对辽东地区和中原一带肆意烧杀抢掠,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灾难。秦良玉出于高度爱国热忱,万里请缨,奋不顾身地投入了这场保卫家园、抗击入侵的正义战争之中。从1620年至1630年这十一年间,秦良玉和她的“白杆兵”曾经三次从四川奔赴前线,参加对清军的战斗。
第一次是参加援救沈阳的浑河血战。当时清军围困东北重镇沈阳甚急,辽东官兵遭到惨败后,一听到警报,无不心惊胆寒,不肯出战。朝廷急忙调石柱等土司兵赴辽救援。秦良玉奉调派遣兄邦屏、弟民屏率三千“白杆兵”奔赴前线。她们配合明军,同仇敌忾,勇渡浑河,还没来得及安营扎寨,就遭到清兵四面攻袭,战斗异常激烈,双方都有很大伤亡,秦邦屏阵亡,秦民屏身负重伤,仍在坚持战斗。秦良玉带领三千人马到达后,她马上进行战斗部署,然后率领兵士突入重围。秦良玉武艺高强,胆略过人,在敌营中反复冲杀,所向无敌。清军受到沉重打击,指挥失灵,彼此不能相顾,只好仓皇逃走。虽然秦良玉的军队只有几千人,但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这次战役被誉为“辽左用兵以来第一血战”。
第二次是镇守榆关(山海关)。浑河血战之后,秦良玉立即派人入京,赶制一千五百套冬衣抚恤士卒(她出钱资助),整顿余部。自己则率精兵三千奔赴山海关,山海关是清军西图关内的要道。秦良玉坐镇山海关,一面救济关内外饥民,安定民心;一面加强武备,竭力防守,清军未能破关西进,不得不改道进塞,秦良玉把守的山海关成为清兵无法逾越的障碍。
第三次是入京勤王。入京前秦良玉奉命回四川扩兵援辽,到达石柱仅一天,正逢永宁宜抚使奢崇明反叛,他不仅自称大梁王,还乘虚进逼围困成都。秦良玉指挥部队西上救援,奢崇明慑于“白杆兵”的威名,派人赠金帛结援,秦良玉立即斩掉来使,把金帛犒赏三军,派秦民屏等人率四千兵马日夜兼程,自己带领六千精兵长驱直入,使成都顺利解围,并一举收复重庆。
1629年末,清军改从长城毁边墙闯入塞内,直抵北京城下,京城一片慌乱,形势极其险峻。崇祯皇帝火速下令调全国各地军队赴京勤王。年过半百、头发已经花白的秦良玉闻讯,马上献出家财充作军饷,好为士兵发放饷银和制作冬衣,然后她和侄儿翼明率领本部兵马星夜北上,再次出征。当时从各地先后赶来的二十万官军,都屯驻在蓟门近畿一带,互相观望,畏缩不前。唯独秦良玉所率军队奋勇出击,冲入敌阵,杀得敌人人仰马翻。先到的几路勤王部队看到秦良玉所部无所畏惧,勇悍善战的情景,都深受感动,也都挥戈投入战斗。在他们的配合下,奋力收复永平、遵化等四城,解除了清兵对北京的威胁。
秦良玉在清军兵临城下,国家岌岌可危之时,挺身而出,万里勤王,舍家献财,力挽狂澜,不愧是一位爱国爱民英勇无畏的杰出女将。
崇祯皇帝曾写诗表彰秦良玉,诗说:“凭将箕帚扫虏胡,一派欢声动地呼。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蜀锦征袍手剪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秦良玉的一生也有污点,她曾经参与了镇压农民起义的罪恶活动。但是当她七十五岁高龄,朝廷再次调她抗清时,她毅然奉诏挂帅出征,后又在石柱地区实行屯垦,保境安民。她立下的功劳是不可抹杀的,她身经百战,体恤士卒。她的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开赴北京时,观看的人聚集得像一堵墙,使部队无法前进。四川地区的人民曾在秦良玉驻兵遗址筑四川会馆。祠堂内供奉秦良玉戎装画像。后人凭吊四川营遗址时曾留下“金印夙传三世将,绣旗争认四川营;至今秋雨秋风夜,隐约钲声杂纺声”的诗句。直至今日北京宣武门外当年秦良玉驻兵之处,仍保留有“四川营胡同”、“棉花胡同”一类的地名。她的英雄事迹在当时及后来的人民中流传得非常广泛。
◆一生抗清,至死不渝,是秦良玉一生军事活动的主流。秦良玉博得了当时广大人民的崇敬和爱戴,也赢得了后人的深切怀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