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台湾荷兰人与郑成功实力对比

台湾荷兰人与郑成功实力对比

时间:2023-05-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民族英雄郑成功20.民族英雄郑成功郑成功,原名郑森、明俨,号大木,生于福建泉州南安,明朝末年人。郑成功的母亲因受侮辱上吊自杀,郑芝龙见大势已去,投降了清朝。台湾居民听说祖国大陆郑成功大军来了,无不欢欣鼓舞,纷纷奔走相告,数千人赶着牛车争先恐后接引郑军登陆。郑成功率领陆军将士乘胜追击,击毙荷兰指挥官贝尔德上尉和他手下一百一十八人,缴获了许多军械。

民族英雄郑成功

20.民族英雄郑成功

郑成功,原名郑森、明俨,号大木,生于福建泉州南安,明朝末年人。他是三百多年前祖国宝岛台湾的收复者,威名赫赫的民族英雄。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早年在日本经商,积蓄了无数家资,拥有田庄、武装、商船、战舰。但最值得他骄傲的是,他有一个能文能武、英俊有为的儿子郑成功。就连当地很有名望的人都夸奖郑成功,说他将来准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有一天,郑芝龙带着郑成功去见唐王。郑成功在唐王朱聿键面前,直言不讳,指责弘光朝败坏,就败坏在阮士英、阮大铖这些小人手里。唐王见郑成功很有见识,特别宠爱,赐他姓朱,改名成功,封他为招讨大将军。在当时,能够和皇家同姓是一种荣耀,因此人们后来都尊敬地称郑成功为“国姓爷”。

不久,唐王被清兵杀害,清军攻入福建。郑成功的母亲因受侮辱上吊自杀,郑芝龙见大势已去,投降了清朝。清朝政府逼迫他写信劝郑成功投降。

二十三岁的郑成功当时还是个书生,他见父亲如此屈辱投降了清朝,十分气愤,便一气跑到孔庙,烧掉了自己身上穿的儒服,然后在厦门组织起一支抗清义军。兵力弱小的义军,当然不是清军的对手。他率领义军南征北战,连连失利,地盘越缩越小。怎么办呢?郑成功焦急万分,日夜思谋着能在哪个安全的地方立脚的问题。

恰在这时,从与福建隔海相望的台湾来了一个叫何斌的人,他要见郑成功。郑成功听说他是从台湾来的人,马上和他会见,并进行了密谈。

原来早在明天启四年(1624年),有一伙荷兰殖民主义者来到了台湾,他们欺骗当地高山族人民说:“只要给我们一张牛皮大的一块地方,付多大的代价都可以。”老实淳朴的高山族人民信以为真,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可是这伙强盗耍了阴谋,他们将“牛皮”剪成“细丝”,互相连接,围占了大片土地。又用枪炮逼迫老百姓给他们盖起一座城堡,起名叫热兰遮堡(台湾城)。城堡的墙壁是用糖和糯米调和灌浆砌成的,十分坚固。后来,他们又在热兰遮城的对面盖起了另一座城堡,命名为普罗凡舍堡城(赤嵌城)。两座城堡隔海相望,封锁了通向台湾的海面。城堡里住着荷兰殖民者,他们手持刀枪据守着,不许中国人随便出入。从此,台湾岛中国居民更加困苦了,他们不仅要被荷兰人所役使,还要缴纳各种高额捐税,受到极其残酷的殖民剥削。对这伙殖民强盗,台湾居民无不恨得咬牙切齿。

郑芝龙年轻经商时,经常派商船到台湾贸易,有时途经台湾到南洋和日本去经商。荷兰人占领台湾后,常常无理干涉中国海外贸易,也常常与郑氏家族发生冲突。郑成功组建义军后,便下令禁止大陆船只到台湾去,不同荷兰人做买卖。大陆的商船不来,台湾的日用品就严重缺乏了,荷兰人十分着急。他们备了厚礼,派通事(翻译)何斌来到厦门求见郑成功,要求同大陆通商。

何斌是台湾汉族人的首领,他虽然明面上给荷兰人当通事,但内心却十分憎恨那帮强盗,恨不得早一天把他们从台湾赶走。他利用荷兰人对自己的信任,摸清了荷兰军队的部署情况,这一天,何斌一见到郑成功,连忙拜跪,流着眼泪说:“台湾百姓受红夷(当时中国人对荷兰人的蔑称)欺凌三十多年,早就恨透了他们。请您想办法救救台湾的百姓吧!”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事先亲手绘制好的台湾地图,递给郑成功,又详细讲明了台湾的水路变化及荷兰人的武器装备和设防情况。

郑成功正愁找不到立脚点,听了何斌的话心中立即产生了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的念头。他扶起何斌,嘱咐他说:“此事先生千万不要声张,我胸中自有打算,将来事成之后,定有厚报。”

郑成功认真地挑选水兵,严格地加以训练,经过周密的准备,并赢得了绝大多数将士的积极拥护和支持。在顺治十八年(1661年)四月二十三日,他率领将士二万五千人,分乘几百艘战舰出发了。第二天到了台湾的门户澎湖,不巧遇上暴风雨,船只无法前进,只好暂时停泊在澎湖,等待天晴。可是过了一周,天气仍不见好转,郑成功担心这样下去会影响士气,还可能会走漏消息,就当机立断,下令各船只准备开航。中军船上的军官们,见风大浪高,恐怕发生意外,纷纷跪在郑成功面前,请求待风平浪静后再开船。郑成功斩钉截铁地说:“厦门孤岛难以久住,我不得不冒风险收复台湾,作为练兵之地。你们传令诸船将领,不要惧怕红夷的炮火,看中军船的船首所向,衔尾前进。”

当天晚上,中军船头挂起帅旗,连发礼炮三声,擂起战鼓,船队冒着惊涛骇浪,驶离澎湖。四小时后,雨停云散,天气晴朗。三军将士欢呼跳跃,欣喜若狂,纷纷摩拳擦掌。

四月一日清晨,船队到达鹿耳门。鹿耳门是台湾的门户,那里水道狭窄,暗礁密布,号称天险,船只难以通过。郑成功让何斌作向导,并让他坐在中军船的船头,何斌按图指路,大小船只,左转右拐,绕过暗礁,悄悄地通过了鹿耳门,驰向禾寮港。

台湾居民听说祖国大陆郑成功大军来了,无不欢欣鼓舞,纷纷奔走相告,数千人赶着牛车争先恐后接引郑军登陆。不到两小时,郑军几千名登陆大军全部上了岸。

天亮后,荷兰人才得知郑军登陆的消息。荷兰总督揆一用望远镜一看,只见海上、陆上,到处都有中国军队。他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惊愕地大叫:“上帝!鹿耳门早已淤浅,中国船队难道能飞过来吗?”他万万没有想到中国军队来得这么快,这么突然,简直是天兵天降。他慌忙下令开炮,更没有想到中国战船紧跟中军船,已经避开了他们的炮台,插到了热兰遮堡和普罗凡舍堡之间,隔断了这两个据点之间的联系。

敌人的大炮不管用了,揆一急得团团转,哇哇叫,急急忙忙派兵从海上和陆上分头迎战。陆上的荷兰人指挥官名叫贝尔德上尉。此人十分狂傲,他一接到命令,就拍着胸脯,趾高气扬地说:“中国人天生受不了火药的气味和毛瑟枪的响声,只要放一枪,他们就会四处逃命,全部瓦解。”他先做了祷告,祈求上帝“保佑”,然后命令手下的二百四十名士兵排好队形,接着向郑成功的军队挑战了。

郑成功沉着迎战,他派四千陆军兵分两路,一路从正面拒敌,一路从侧翼包抄,箭矢像雨点般地射向敌人。荷兰侵略者见中国人如此勇猛善战,吓得魂不附体,还没开火就乱了手脚,有的干脆把枪一甩,抱头就逃。郑成功率领陆军将士乘胜追击,击毙荷兰指挥官贝尔德上尉和他手下一百一十八人,缴获了许多军械。

同样,郑军在海上也取得了胜利。荷兰战船高大坚固,在浅水中却不灵便。郑军船只虽然小,但却灵活敏捷。荷兰人仅有三艘战舰,每艘战舰都被郑军数十只小船团团围住,根本动弹不得。

开战不久,荷兰最大的王牌战舰随着“轰”地一声炮响,便被爆炸沉入海底。其他两艘见势不妙,一艘调转船头逃往外洋,向荷兰人在南洋的据点巴达维亚(今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报信去了;另一艘一溜烟地逃回热兰遮堡城下,依靠炮台掩护,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郑成功率军入台取得了胜利。接着,他又全力逼近台湾城。荷兰侵略者头目揆一虽然吃了败仗,但他并不甘灭亡,阴谋玩弄缓兵之计,妄想长期霸占台湾。他派遣使臣去见郑成功,表示愿意出十万两白银给郑成功的军队充饷,年年纳贡,请求郑成功退兵。郑成功识破了侵略者的阴谋,断然拒绝了揆一的请求,他义正词严地说:“台湾是我们先人的故土,你们必须立刻退出。我今天来这里就是为了收回故土,谁稀罕你们的金钱,请你们统统拿走,如想借此赖在台湾不走,那是痴心妄想!”

于是,郑成功一面调集兵力,集中了多门大炮,一面在附近地区观察地形,了解民情,努力争取得到台湾各族人民的支持。他还发信警告敌军:中国的领土谁也不能侵犯!如果顽守不投降,郑成功便亲自指挥,下令开炮。顿时炮声隆隆,硝烟四起。但是台湾城异常坚固,而且敌军炮火也很猛烈,为了减少伤亡,郑成功听取了部下的意见,决定采取长期围攻的办法,切断台湾城对外的一切水陆交通,荷兰侵略者成了瓮中之鳖。

围困了四个月后,巴达维亚荷兰东印度公司派兵增援。郑成功同援军进行了短兵相接的战斗。交战一小时,荷兰援军大败而逃。围攻七个月后,郑成功决定攻城。一声令下,总攻开始,将士们奋不顾身,犹如猛虎冲入敌阵,只见硝烟弥漫,火光冲天。人民群众也踊跃支前,纷纷奔向战场。被长期围困的荷兰殖民强盗,已经饥渴病伤,狼狈不堪,几乎丧失了战斗力。激烈的炮火把荷军打死了一千六百多人,所剩无几,侵略者头目揆一万般无奈,只好宣布投降,带着残兵败将灰溜溜地逃离了台湾。

经过九个月的艰苦奋战,被殖民者霸占了三十八年之久的台湾岛于1662年2月1日终于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感慨万分,他回首过去的艰苦岁月,吟出了千古不朽的著名诗句:“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壮举,赢得了当时和后世人民的无限钦佩和景仰,人民无不缅怀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抗击侵略者的伟大爱国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人们为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而奋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