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与马秋玉的交谊
29.郑板桥与马秋玉的交谊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人称三绝。有《板桥全集》。
郑板桥,在没有做官前,住在县城东门外宝塔湾,以教书维持生活。这一年,赶上年景欠收,学生都走散了,他只好靠借贷维持家中生活。到了端午节,借贷契约眼看到期,他怕一时还不上,就提前到焦山躲债。他投靠焦山寺里的一位僧人,谎称自己是来避暑的。到了五月下旬,还没有得到家中消息,仍不敢贸然回去。
有位诗人马秋玉,这时也在此地的松寥阁。一天清晨,雨过天晴,马秋玉领着一位仆人,登上小山,低声吟唱。郑板桥在他的后面,听不大真切,仅听到一句:“山光扑面经宵雨”。这时,他急忙走上前去拱手相见,说:“先生所得诗句很好,我已经听到了。”
马秋玉说:“诗的意思很涩,先生能对出下一句吗?”
郑板桥说:“不才已得‘江水回头欲晚潮’一句,不知足下以为如何?”
马秋玉一听,十分高兴,说此句比他自己想出的要好。马秋玉打听好板桥的住处,第二天就前往拜访,谈得很投机:并邀板桥来日到他家中下棋。郑板桥第二日来到马秋玉家中,二人对奕,然后饮酒论诗。夜深了,二人不忍分离,马秋玉就为板桥设了一张床,请板桥在家中住下。两人高高兴兴地共度了几天的时光。
日子一久,板桥想念家中,又回不去,不觉面有忧色。马秋玉问他:“像你这样的风雅之士,正应尽情行乐,为什么郁郁寡欢呢?”
板桥说:“我是因为躲债才来这里的,不能像先生这样无忧无虑啊!我想回家,只是家中至今没有消息来,因此才忧心忡忡。”
马秋玉听了,没有表示什么。又过了十几天,郑板桥向马秋玉辞行,马秋玉为他饯行,举杯祝他吉祥如意。
郑板桥回到家中,一进门,就犹豫不敢往前走了,他看见泥水匠正在修墙补屋,以为宅舍已经典卖给债主了。等到走进屋里,夫人含笑相迎,叫仆人准备酒食,说:“老爷一定饿了,赶快备饭!”板桥一见此景,越发不安,悄悄问夫人:“端午节过得如何?”
夫人回答说:“不久前老爷让人给家里捎来了二百两银子,偿还了贷款,现在用剩下的银两整修房屋,防备雨季漏雨。”
板桥感叹道:“这一定是马秋玉背着我做出的事。他果然是位贤德之人,真够朋友啊!”
他后来与马秋玉结为至交,成为他家的常客。罢官回乡之后,仍常常是马家的座上客。
◆马秋玉在没有告诉郑板桥的情况下,替他还了债,从此二人成为挚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友情是在朋友有困难的情况下,伸出援助之手,不求回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